國際∥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鱟存活在地球上已有3億年了,
近年數量大減,是極需受到保育的動物。



它長得像中型煎鍋的海洋生物,牠們是蜘蛛在海洋中的遠親,是一種海洋底棲性無脊椎動物,屬節肢動物門,肢口綱,劍尾目,在古生代泥盆紀就已經出現於地球上,其形態至今並無多大的改變,因此有「活化石」之稱。

對於人類來說,鱟的血液格外珍貴,因為牠的血液是稀有的藍血,其中含有特殊的凝血蛋白,可以做成醫療試劑,所以如果你曾經接受任何注射,就欠這個海洋生物一句感謝,因為有了牠們才確保了人類使用的注射器的內輸液是否純淨無害。



raw-image


最忠貞的愛情與不離不棄

鱟在小時候,雌雄外型相似,常令人分不清,但雄性與雌性在最後一次脫殼之後,雄鱟原本完整的圓弧狀前端會凹陷形成一個新月狀的圓弧,形狀大小恰恰剛好就是雌鱟腹部的半圓外型,讓雄鱟可以緊密地貼在雌鱟的腹部,較不容易被海浪沖散,可以形影不離至任何地方。


所以民間又稱鴛鴦魚、夫妻魚,也象徵其最美的愛情就是不離不棄。



raw-image


大量減少肯定跟人類有關

醫用試劑的大量需求,起源於兩位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鱟的血液與細菌接觸,就會立刻凝結成團,即使是一點點常見的細菌或毒素,都能讓鱟的血液呈現如果凍般的稠狀,這種類似凝膠的判斷方法則是用來找尋或發現毒素的最好辦法。

鱟試劑溶素粉末每公斤高達 50 萬元台幣,
再加上鱟血液含有銅離子,血色呈 現藍色,
已被稱為另一種「藍金」。


我想就是古代銀針試毒的概念且更加精準。



殘忍的取藍血過程

會抽取心臟最純淨的血液,每隻鱟大約會被抽取30%的血液然後再放回去棲息地,而且會被放在比較遠的地方以免被重複抽血,而其實在鱟血這功用出現之前,前一位苦主是兔子,但準確度與可信度還有實驗速度都不及藍血,近年的研究發現,被活體取血的鱟被放回原本環境後,估計高達30%的鱟會因此而死亡,且生育率會下降,間接導致滅亡的加速。

它也是很挑環境的住客,對於沙灘他們也是挑剔得很,乾淨的沙灘才能夠配得上他們,亞洲並沒有明文規定抓捕的原則,但近期台灣除了在金門及澎湖有人工復育之外,台灣本島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長期致力養育成鱟,目前也是頗有成效,而鱟並未列保育物種,則是因鱟具醫藥研究經濟目的。



任何生命都會有其存在世間上的意義與價值,但這意義與價值並不會試對於人類來說的觀點與方向去思考這兩點的數值,我認為不是所有東西都為人類所用、人類所取、人類所有,更多的事應該思考怎樣才是平衡並且尊重。


MeetSu 2022.01.2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 遇的沙龍
41會員
548內容數
太多不同的意見,光怪陸離的事件, 卻不能視而不見,理解討論便了解, 繼續找尋著真理空間進入不同淵源。
蘇 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5
俗話說的好,愛之深責之切。
Thumbnail
2022/05/05
俗話說的好,愛之深責之切。
Thumbnail
2022/05/04
蔡英文:我的政府有史以來最會溝通
Thumbnail
2022/05/04
蔡英文:我的政府有史以來最會溝通
Thumbnail
2022/04/08
認識她是在穿著 Prada 的惡魔裡的那位努力的女孩。
Thumbnail
2022/04/08
認識她是在穿著 Prada 的惡魔裡的那位努力的女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鱟,保育類海洋生物。鱟 注音〔ㄏㄡ ˋ〕,鱟不是魚類,而是海洋底棲的無脊椎動物,外型有點像鋼盔。每年的春夏季便是鱟的繁殖季節,鱟也是環境的重要指標。「鱟」是已經存在地球4億多年的古老生物,比恐龍還久遠,歷經四次生物大滅絕仍然活下來,因此鱟也有活化石之稱。 文章目錄 ◎鱟保育類特殊之處 ◎導致鱟
Thumbnail
鱟,保育類海洋生物。鱟 注音〔ㄏㄡ ˋ〕,鱟不是魚類,而是海洋底棲的無脊椎動物,外型有點像鋼盔。每年的春夏季便是鱟的繁殖季節,鱟也是環境的重要指標。「鱟」是已經存在地球4億多年的古老生物,比恐龍還久遠,歷經四次生物大滅絕仍然活下來,因此鱟也有活化石之稱。 文章目錄 ◎鱟保育類特殊之處 ◎導致鱟
Thumbnail
深海中有一種神祕的生物-吸血鬼魷魚,外觀特殊,像吸血鬼一樣惹人聯想,但其實牠們是活化石,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徵以適應深海生活。文章介紹了牠們的外貌、食性和生理構造的變化。
Thumbnail
深海中有一種神祕的生物-吸血鬼魷魚,外觀特殊,像吸血鬼一樣惹人聯想,但其實牠們是活化石,具有獨特的生理特徵以適應深海生活。文章介紹了牠們的外貌、食性和生理構造的變化。
Thumbnail
☠海底的肉食性魚類,口內有銳利而且朝內傾斜的長牙☠ 身體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 另有一支由前背鰭演化而成的發光釣竿,釣竿頂端有上百萬隻的發光菌,狀似小魚,會發出亮光,吸引小生物成為它們的食物。 大多生活於深海,雌魚比雄性大數十倍至數百倍,雌性會放出特別的氣味吸引在暗不見光
Thumbnail
☠海底的肉食性魚類,口內有銳利而且朝內傾斜的長牙☠ 身體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 另有一支由前背鰭演化而成的發光釣竿,釣竿頂端有上百萬隻的發光菌,狀似小魚,會發出亮光,吸引小生物成為它們的食物。 大多生活於深海,雌魚比雄性大數十倍至數百倍,雌性會放出特別的氣味吸引在暗不見光
Thumbnail
2023/06/14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晉何胤①謂:「鱔蟹就死,猶有知而可憫;至於車螯蚶蠣②,眉目內缺,唇吻外緘,不榮不瘁,草木弗若,無聲無臭,瓦礫何異?固宜長充庖廚,永為口食。」 噫!是何言歟?此等雖無眉目唇吻、榮瘁聲臭,寧無形質運動乎?有形質而能運動者,皆有知也。 汝不知其有知耳!況眉
Thumbnail
2023/06/14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晉何胤①謂:「鱔蟹就死,猶有知而可憫;至於車螯蚶蠣②,眉目內缺,唇吻外緘,不榮不瘁,草木弗若,無聲無臭,瓦礫何異?固宜長充庖廚,永為口食。」 噫!是何言歟?此等雖無眉目唇吻、榮瘁聲臭,寧無形質運動乎?有形質而能運動者,皆有知也。 汝不知其有知耳!況眉
Thumbnail
在工作上偶而會「吃鱉」之外,與鱉是緣慳一面;近日間卻與鱉譜出了一段趣事,分享於下。 話說,我的田園旁有一條灌溉水道,源自於東埔納溪,水質清澈充滿各種魚類。近來發現魚類。的數量明顯變少,會不會是凶猛的魚虎或是紅魔鬼入侵呢? 為了要證實這個推測,總要找出證據眼見為憑,最後發現鱉的嫌疑最大。
Thumbnail
在工作上偶而會「吃鱉」之外,與鱉是緣慳一面;近日間卻與鱉譜出了一段趣事,分享於下。 話說,我的田園旁有一條灌溉水道,源自於東埔納溪,水質清澈充滿各種魚類。近來發現魚類。的數量明顯變少,會不會是凶猛的魚虎或是紅魔鬼入侵呢? 為了要證實這個推測,總要找出證據眼見為憑,最後發現鱉的嫌疑最大。
Thumbnail
上世纪末,印度海域曾发生过珊瑚大面积死亡的事件,数十年后,国际海洋保护组织两次进入这一海域进行海底考察。科研人员惊喜的发现,原本死亡的珊瑚礁大部分已经复育成林,并依旧在缓慢且顽强地生长,而创造这种奇迹的竟然是一些极为珍稀的鱼类——闪光鹦鹉鱼。 毁灭与重建
Thumbnail
上世纪末,印度海域曾发生过珊瑚大面积死亡的事件,数十年后,国际海洋保护组织两次进入这一海域进行海底考察。科研人员惊喜的发现,原本死亡的珊瑚礁大部分已经复育成林,并依旧在缓慢且顽强地生长,而创造这种奇迹的竟然是一些极为珍稀的鱼类——闪光鹦鹉鱼。 毁灭与重建
Thumbnail
如果你曾經接受任何注射,就欠這個海洋生物一句感謝。
Thumbnail
如果你曾經接受任何注射,就欠這個海洋生物一句感謝。
Thumbnail
接觸相機的開端就是拍魚,照片是十幾年前拍的,主角也都是自己養過的寶貝,以美洲慈鯛為大宗,當時以龍魚、魟魚、羅漢等風水魚為熱門魚種,金額亦為天價。 一隻龍魚要價數十萬至百萬都不為過,美洲慈鯛是冷門種,一般人以為血鸚鵡算慈鯛,其實他是雜交下的產物,親魚皆為美洲慈鯛,紫紅火口跟紅魔鬼。 喜歡美洲慈鯛的原因
Thumbnail
接觸相機的開端就是拍魚,照片是十幾年前拍的,主角也都是自己養過的寶貝,以美洲慈鯛為大宗,當時以龍魚、魟魚、羅漢等風水魚為熱門魚種,金額亦為天價。 一隻龍魚要價數十萬至百萬都不為過,美洲慈鯛是冷門種,一般人以為血鸚鵡算慈鯛,其實他是雜交下的產物,親魚皆為美洲慈鯛,紫紅火口跟紅魔鬼。 喜歡美洲慈鯛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