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圍爐吃什麼: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的餐桌特展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一年初始,在元旦過後,最重要的節日莫過於一、二月的農曆新年了。而過年,最令人期待的則是與很久沒見的家人們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

在除夕夜家人圍爐的餐桌上,必然擺滿了許多年菜──整尾的魚、蘿蔔糕、香腸、長年菜、一大鍋控肉,以及各種青蔬,飯後也有滿滿的水果與點心可以享用,帶著吃飽又吃好的滿足,迎接新的一年。


民以食為天

世界各地、各個民族的新年大餐雖然不同,但絕對都是豐盛而美味的。人們餐桌上的各式佳餚,都是自然的餽贈,魚蝦來自各種水域,米飯、蔬菜來自土地,豬、雞、鴨、牛等獸肉也得益於大自然的餵養。

台灣是個農業發展先進的國家,稻米、蔬果、肉類、海鮮都不虞匱乏,而這些多樣的食材,與台灣人民組成越發多元的社會互相起了化學作用,再加上從國外進口的各種食物,也讓台灣人民的餐桌菜式更加豐富。

raw-image

展場內以圖解、圖表搭配文字的方式向觀眾們介紹米、肉等食材的種植與養殖方式,並解說在生產、運輸這些食材背後,人們在大自然中留下了什麼樣的足跡,以及台灣人們的飲食偏好。用最簡單好懂的方式,讓來訪的客人,甚至孩子,都可以輕易看懂人類飲食與生態之間的關聯。

raw-image
raw-image


年年還能有魚嗎?

但是,即便台灣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農業與畜業的發展也很先進,但想要餵飽每一個生活在這個島國的人民,還是得要仰賴國外進口糧食才行。

現在我們不只因為向國外進口,而能吃到各種肉類──伊比利豬肉、澳洲牛肉等,就連可以吃到的魚的種類也比六十年前要來的豐富,但海洋裡真的有這麼多魚嗎?近年在菜市場的魚攤上,不難發現魚的尺寸慢慢縮小,價格也一年比一年高。因為海洋漁業的發展,我們雖然可以吃到更多種類的魚,但同時也帶來了濫捕的問題,不只讓我們餐桌上的魚越來越小隻,價格也越來越貴,有些魚甚至越來越難被漁民從海洋裡帶到陸地,成為我們的佳餚。

而除了濫捕問題,海洋的汙染問題也進而影響到了我們餐桌上的各種美食。

raw-image


看不見的年夜飯

在人類的工業發展越來越成熟,科技日新月異,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製造了許多看得到與看不到的負面產物。

人類身為食物鏈的高端掠食者,在吃下其他「生物」為自己填飽肚子,充滿營養的同時,其實也吃下了許多自己所製造的「食材」,例如:塑膠微粒。塑膠製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塑膠袋、塑膠碗跟湯匙、塑膠瓶、塑膠盤……數不清的一次性生活用品都是用塑膠製作。而這些塑膠也因為無法被自然分解(或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成為大自然中無法根除的一部分,進入生態循環當中。

當我們大啖龍蝦、鮮蚵、生蠔、黑鮪魚等海洋美饌的同時,也把這些人類丟棄在自然中而產生的塑膠微粒,通過這些食材一起吃下肚──塑膠已經悄悄被端上了我們的餐桌,對環境、對人類的影響絕不可繼續被忽視。

除了不該被吃下肚的人造廢棄物外,其實,人們也丟掉了不少食物。豐盛的年夜飯,想必不是每一道菜都會被一掃而空,那麼那些沒吃完的料理去哪裡了呢?或許是先進冰箱,隔天的午餐和晚餐會再與它們相見,或者,它們就這麼進了廚餘桶一去不復返。

年年有餘,在漢人的傳統文化中象徵著富足,但是到了現代,「有餘」早已經是生活中的常態。過多的生產與食物分配不均,不只導致大量的食物被浪費,同時危害著環境與一部分人類的生存。

raw-image


永續團圓飯,永遠美味

食材在培育、生產到送上餐桌的過程中,若都能好好珍惜每一個環節的資源,我們才能迎來年年有餘的豐盛餐食。而做為消費者,如果可以從自身開始注意自己購買食材時「是不是當季與當地」、「是不是計畫性購買」、「冰箱裡是不是還有」,以及「將食材做最大化的利用」,就能發揮小小的影響力──影響環境,影響業者,當每個人都願意發揮一點點影響力的時候,就會形成大大的改變了。

那如果是培育、養殖出食材的業者該怎麼做呢?將合適的科技,例如自動化操作、微氣候監測、農業數據分析等,運用在農業或是養殖業上,打造出兼顧環境與人的永續產業。

raw-image

如此一來,不只人類能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稻米、青菜、各式肉類與各種海鮮,也可以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在友善的循環下,大自然也可以越來越生機盎然。

你對年夜飯的記憶是什麼呢?你所想像的人、大自然與節慶飲食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樣的呢?農曆新年將至,出門走春別忘了戴好口罩,保護自己不被病毒找上門,也別忘了到台博館南門園區,了解一下人、食物、自然間的密切關係吧!


展覽資訊

永續年夜飯─人類世的餐桌特展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二樓

展期:即日起~10/30

票價:全票20元/張,半票10元/張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按個愛心,或是掌聲鼓勵一下,也可以到我的首頁去看看其他文章,追蹤一下其他專題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影‧看戲‧讀點書‧走段路
54會員
108內容數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2023/08/21
《無垠之森》展覽邀請13位/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並以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作為切入點,透過過道、逢魔時刻、薩滿三個主軸意象,讓觀眾走進一座偏僻未知、深不見底的渾沌森林,透過在這座森林中的20餘件作品,引導觀者感受「既不在此、也不在彼」,連結著生與死、真實與幻象、現世與彼岸、此處與他處的幽冥空間。
Thumbnail
2023/08/21
《無垠之森》展覽邀請13位/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並以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作為切入點,透過過道、逢魔時刻、薩滿三個主軸意象,讓觀眾走進一座偏僻未知、深不見底的渾沌森林,透過在這座森林中的20餘件作品,引導觀者感受「既不在此、也不在彼」,連結著生與死、真實與幻象、現世與彼岸、此處與他處的幽冥空間。
Thumbnail
2023/07/17
在我看來,我們還有很多故事要說。──華特‧迪士尼。 在你的童年裡,陪伴著你成長的動畫是什麼呢?或許是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也或許是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公司,而提到美國動畫,佔有一席之地的迪士尼必然也都在許多人童年的動畫清單上,而且佔了極大的比例吧?
Thumbnail
2023/07/17
在我看來,我們還有很多故事要說。──華特‧迪士尼。 在你的童年裡,陪伴著你成長的動畫是什麼呢?或許是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也或許是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公司,而提到美國動畫,佔有一席之地的迪士尼必然也都在許多人童年的動畫清單上,而且佔了極大的比例吧?
Thumbnail
2023/04/16
出版者作為協調者、創意者,作為比其他人更能承擔風險的角色,作為所有角色之間的橋樑,才能跟作者說:「請把書交給我。」或者跟書店說::「請跟我們一起賣這本書。」──節錄自李屏瑤〈希望得到同行高手真正的敬重:訪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文訊》354期。
Thumbnail
2023/04/16
出版者作為協調者、創意者,作為比其他人更能承擔風險的角色,作為所有角色之間的橋樑,才能跟作者說:「請把書交給我。」或者跟書店說::「請跟我們一起賣這本書。」──節錄自李屏瑤〈希望得到同行高手真正的敬重:訪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文訊》354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食農教育一詞源自於日本,也簡稱食育,並且在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韓國也在2009年通過「食物教育支持法案」。不過,食農教育牽涉的學科領域很多,目前還沒有大家都認同的明確定義。依據台灣農業推廣學會在2016年提出的定義是:「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學習經由親自參與農產品從生產、處理,至
Thumbnail
食農教育一詞源自於日本,也簡稱食育,並且在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韓國也在2009年通過「食物教育支持法案」。不過,食農教育牽涉的學科領域很多,目前還沒有大家都認同的明確定義。依據台灣農業推廣學會在2016年提出的定義是:「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學習經由親自參與農產品從生產、處理,至
Thumbnail
(之一)飲食是一種療癒 關於「吃」這件事,對於大部份的華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從古代的漢書就這麼寫著:「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甚至道貌岸然的孔老夫子也這麼說:「禮之初,始於飲食。」 其實不只華人喜歡吃,很會吃,「吃」是所有生命最基本的天性,飲食甚至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產生的原動力呢!英國牛津大學歷
Thumbnail
(之一)飲食是一種療癒 關於「吃」這件事,對於大部份的華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從古代的漢書就這麼寫著:「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甚至道貌岸然的孔老夫子也這麼說:「禮之初,始於飲食。」 其實不只華人喜歡吃,很會吃,「吃」是所有生命最基本的天性,飲食甚至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產生的原動力呢!英國牛津大學歷
Thumbnail
台灣美食享譽國際,愛吃的本性卻對生活造成潛在的威脅,餐桌上吃不完的廚餘已經成為看不見的危機,是時候向大眾介紹廚餘處理的新技術了!
Thumbnail
台灣美食享譽國際,愛吃的本性卻對生活造成潛在的威脅,餐桌上吃不完的廚餘已經成為看不見的危機,是時候向大眾介紹廚餘處理的新技術了!
Thumbnail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Thumbnail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Thumbnail
一年初始,在元旦過後,最重要的節日莫過於一、二月的農曆新年了。而過年,最令人期待的就是除夕夜家人圍爐的餐桌上,擺滿許多年菜──整尾的魚、蘿蔔糕、香腸、長年菜、一大鍋控肉,以及各種青蔬,飯後也有滿滿的水果與點心可以享用,帶著吃飽又吃好的滿足,迎接新的一年。
Thumbnail
一年初始,在元旦過後,最重要的節日莫過於一、二月的農曆新年了。而過年,最令人期待的就是除夕夜家人圍爐的餐桌上,擺滿許多年菜──整尾的魚、蘿蔔糕、香腸、長年菜、一大鍋控肉,以及各種青蔬,飯後也有滿滿的水果與點心可以享用,帶著吃飽又吃好的滿足,迎接新的一年。
Thumbnail
最近想了一些問題,自問自答了一下。
Thumbnail
最近想了一些問題,自問自答了一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