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中的翻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美國有不少移民雖有投票權,卻有語言障礙。想像一下自己擁有投票權,卻沒有辦法完全理解競選人的政見或是投票制度,就像是有滿腦子的想法,卻因為語言隔閡感到疏離。

有潛力翻轉選舉結果的選民

根據美國政府統計,大約有800萬選民的英文障礙導致投票過程遇到困難,美國在1975年曾為此修改法例,不過直至今日,還是有百萬選民無法得到語言方面的協助。例如被稱為搖擺州的賓夕法尼亞州有大約11萬選民英文不夠好,卻無法正式得到官方的語言協助。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根據修訂後的法律,如果一個行政單位(通常是州)有百分之五或是一萬名選民因為英文能力而受限,才能從官方派出人員協助翻譯選舉相關資訊,以及提供有雙語能力的投票站工作人員。若這些選民得到適切的語言服務支援,說不定可能會翻轉選舉結果。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上述的賓州例子即是因為人數沒有達到標準。不過,即使得到法律規定的協助標準,有許多州仍然無法提供選民語言服務。因為尤其在新冠肺炎肆虐的2020年,許多人不敢出門。加州律師Christina Fletes表示:「即使有相關資源和經費,符合資格的雙語投票站工作人員也很難特地因為選舉請假,並到投票站幫忙。」

加州現況

接著把鏡頭轉到有許多移民的加州,會發現坐擁最多人口的索諾馬縣(Sonoma County)有西班牙文、越南文、塔加洛語(菲律賓的官方語言),還有中國各地的方言的語言需求。但現實的情況是難以找到會講中國各地方言雙語人才。而在橘郡(Orange County),雙語人力很充足,西班牙文、韓文和至少一種中國方言、越南文的工作人員分別有200位、28位和54位。由此可見,即使在同一州,各行政單位的人力需求與實際可以幫忙的工作人員情況也會大不相同。

科技帶來的憧憬

不過換個角度想,科技翻譯是否可以在此時發揮作用呢?除了 Google 翻譯之外,LanguageLine 提供類似 Facetime 的服務,這種服務會以影片或是聲音的方式,全年無休地提供高達240種語言(包含手語)的語音服務和36種語言的在線服務。

在投票當天,投票人可以在 LanguageLine 的應用程式點選語言,口譯員、選舉官員就會同步出現在螢幕中,利用視訊口譯(video-remote interpreting)為選舉人即時翻譯。相較於投票所的雙語服務志工,LanguageLine 提供專業口譯員。因此,隨著墨西哥裔、亞裔和非裔的投票人口增加,LanguageLine 的服務可以鼓勵人民善用投票權為自己發聲。

美國移民人口眾多,而可以提供語言服務或是達到官方語言服務標準的地區相對不多,因此,若是將來可以讓所有符合資格的選民發聲,或許可以弭平種族之間的差距,同時一窺科技發揮的力量。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師大翻譯所 NTNU GITI的沙龍
25會員
19內容數
想知道更多有趣的翻譯書,或想透過書本更深入了解翻譯生活嗎? 喜歡閱讀、熱愛翻譯的你,千萬不能錯過我們的好書分享與深度介紹!
2022/02/10
師大翻譯所因應翻譯產業的趨勢,加開了「譯後編輯」的課程。機器翻譯就。很。破?機器翻譯後編輯-怎麼編?修多少?快來看看筆者的整理~
Thumbnail
2022/02/10
師大翻譯所因應翻譯產業的趨勢,加開了「譯後編輯」的課程。機器翻譯就。很。破?機器翻譯後編輯-怎麼編?修多少?快來看看筆者的整理~
Thumbnail
2022/02/02
Zirnstein 表示,「由於優秀的雙語能力者接觸的不只一種語言,多種語言輸入使他們必須面對更多挑戰。我們在他們的大腦活動中發現,精通第二語言的讀者能夠主動預測下文可能會出現的字詞,甚至能在判斷錯誤時盡快適應、學習,如此一來,雙語者第二外語的能力就有可能會和單一語言能力者一樣好。」
Thumbnail
2022/02/02
Zirnstein 表示,「由於優秀的雙語能力者接觸的不只一種語言,多種語言輸入使他們必須面對更多挑戰。我們在他們的大腦活動中發現,精通第二語言的讀者能夠主動預測下文可能會出現的字詞,甚至能在判斷錯誤時盡快適應、學習,如此一來,雙語者第二外語的能力就有可能會和單一語言能力者一樣好。」
Thumbnail
2022/02/02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於今年(2018年) 7 月 16 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首次正式峰會,川普和普亭單獨閉門晤談了兩個小時,除了兩名口譯員外,沒有其他官員在場,各界對兩位領袖的秘密會談內容都感到相當擔憂。 📝原文連結: 📌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2/02/02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於今年(2018年) 7 月 16 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首次正式峰會,川普和普亭單獨閉門晤談了兩個小時,除了兩名口譯員外,沒有其他官員在場,各界對兩位領袖的秘密會談內容都感到相當擔憂。 📝原文連結: 📌延伸閱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年又是美國大選年,正是練英聽的好時機。 自從歐巴馬競選那時,常常可以在YT聽到很多競選影音,還有競選造勢的直播,我發現議員候選人等人的競選演說,非常容易聽懂,結構也很好,能很有效果地振奮人心。此後我就經常選聽競選影音。 國人的表達能力,不是雙語或英語教育可以拉升的,聽聽美國競選影音。可以有所啟發。
Thumbnail
今年又是美國大選年,正是練英聽的好時機。 自從歐巴馬競選那時,常常可以在YT聽到很多競選影音,還有競選造勢的直播,我發現議員候選人等人的競選演說,非常容易聽懂,結構也很好,能很有效果地振奮人心。此後我就經常選聽競選影音。 國人的表達能力,不是雙語或英語教育可以拉升的,聽聽美國競選影音。可以有所啟發。
Thumbnail
許多移民到美國的臺灣選民都特別關心2024年臺灣總統大選,因為候選人的對外政策會影響臺灣與美國、中國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全球事務上的立場。移民希望透過投票,為臺灣的未來發聲。
Thumbnail
許多移民到美國的臺灣選民都特別關心2024年臺灣總統大選,因為候選人的對外政策會影響臺灣與美國、中國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全球事務上的立場。移民希望透過投票,為臺灣的未來發聲。
Thumbnail
由於投票日通常是上班日,外加過去很多人對政治相對冷感,所以美國選舉的時候(包括總統大選)投票率一向偏低,直到這幾年才有所改變。2020年總統大選投票率66%,依照我看到的內容,這投票率已經是美國史上最高。2018年期中選舉的投票率雖然只有49%,但也是1970年之後投票率最高的期中選舉。
Thumbnail
由於投票日通常是上班日,外加過去很多人對政治相對冷感,所以美國選舉的時候(包括總統大選)投票率一向偏低,直到這幾年才有所改變。2020年總統大選投票率66%,依照我看到的內容,這投票率已經是美國史上最高。2018年期中選舉的投票率雖然只有49%,但也是1970年之後投票率最高的期中選舉。
Thumbnail
11月8日是2022美國期中選舉選民「親自」到投票所投票日,從九月上旬北卡羅萊納州上周五開始開放郵件投票,已經約有3千萬人完成投票。「經濟」是選民做決定的最關鍵議題,墮胎權、移民、槍枝管制、氣候變遷等議題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共和黨「紅潮」挾著歷史上期中選舉對執政黨不利的優勢,雖在六月因民眾對墮胎權的
Thumbnail
11月8日是2022美國期中選舉選民「親自」到投票所投票日,從九月上旬北卡羅萊納州上周五開始開放郵件投票,已經約有3千萬人完成投票。「經濟」是選民做決定的最關鍵議題,墮胎權、移民、槍枝管制、氣候變遷等議題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共和黨「紅潮」挾著歷史上期中選舉對執政黨不利的優勢,雖在六月因民眾對墮胎權的
Thumbnail
下一個星期四(5月6日),英國將會舉行地方選舉,這次選舉原定於去年5月7日舉行(一樣是星期四),不過因為疫情嚴痠而延後了一年。對於住在倫敦的我來說,今次選舉最有看頭的不外是倫敦市長和蘇格蘭國會選舉(因為有傳言今次蘇獨派會成為大贏家,SNP 大勝,即第二次蘇獨公投指日可待)。
Thumbnail
下一個星期四(5月6日),英國將會舉行地方選舉,這次選舉原定於去年5月7日舉行(一樣是星期四),不過因為疫情嚴痠而延後了一年。對於住在倫敦的我來說,今次選舉最有看頭的不外是倫敦市長和蘇格蘭國會選舉(因為有傳言今次蘇獨派會成為大贏家,SNP 大勝,即第二次蘇獨公投指日可待)。
Thumbnail
(圖片來源:A&E Television Networks) 前言 近日美國大選紛紛擾擾,除有郵寄投票的行政失誤,亦有假訊息的影響,加上超冗長的開票過程,造成美國及全世界都人心惶惶。12/15日,選舉人團投開票終於順利落幕,拜登以306票勝過川普的232票,成為美國第46位總統。 然而,美國的選舉
Thumbnail
(圖片來源:A&E Television Networks) 前言 近日美國大選紛紛擾擾,除有郵寄投票的行政失誤,亦有假訊息的影響,加上超冗長的開票過程,造成美國及全世界都人心惶惶。12/15日,選舉人團投開票終於順利落幕,拜登以306票勝過川普的232票,成為美國第46位總統。 然而,美國的選舉
Thumbnail
前言 2018年底的九合一大選除了原本的各長及民意代表選舉,還綁了多達10個公投案,為台灣選舉史上第一遭。然而此次選舉也因為冗雜的選務工作,讓許多人民對於如何投票以及投票內容一頭霧水,因此大選結束後既有的選舉問題與修正方法便被高度審視與熱議,包含投票成本、選舉權利等等,其中一項便是不在籍投票。 (
Thumbnail
前言 2018年底的九合一大選除了原本的各長及民意代表選舉,還綁了多達10個公投案,為台灣選舉史上第一遭。然而此次選舉也因為冗雜的選務工作,讓許多人民對於如何投票以及投票內容一頭霧水,因此大選結束後既有的選舉問題與修正方法便被高度審視與熱議,包含投票成本、選舉權利等等,其中一項便是不在籍投票。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