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搬家的童年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早有印象的居住地就在南榮路,大概是3歲左右時住的地方,因為參加基隆市社區營造的審查與輔導工作,這兩年才知道原來那裡就是誠仁里,也就是基隆人俗稱「白磚厝」的後面,我小學四年級以前,在那附近就換過三間房子,如果以南榮路為基準,從白磚厝到南榮路派出所約300米的後面一條巷子,小四以前總共搬了三次家。
最後那間印象最深刻,一進門是個共用的小客廳,小小走廊兩側應該各有兩間小房間,每一戶人家住一間,那時候家裡除了父母,還有我跟差我五歲的妹妹共四人,走廊盡頭是共用廚房,沒有浴室,所以洗澡時就必須把門簾放下後,在廚房用大臉盆洗澡,廚房後面則是一個防空洞,記得有一回颱風大雨後,廚房裡的水管上有一條雨傘節,嚇得找人求救,但每一家人卻又躲在各自房間門簾後,偷偷看著捲在抓蛇人手中的東西;前幾年帶全家去走了一遭,那間房子看起來整個荒廢,從屋外的窗戶直接可以看到屋後的防空洞,想不通當時怎麼會住這麼小的一個地方,而且是好幾戶人家一起住的地方,其中有一戶人家還是賣雞的,因此,經常在清晨時刻看他們在廚房殺雞。
除了殺雞外,附近有一間小雜貨店,老闆是位年輕人,常會聚集一群小孩聽他講鬼故事,還記得有一段時間同住的一戶人家辦喪事,在客廳擺放靈堂,聽完鬼故事後,沒聽從母親的勸告而晚回家時的那種陰森感;雖然是條小巷子,但巷子寬度其實不小,加上屬於高地車子進不來,所以小時候的奔跑玩樂也在那個時候最多,我哥哥大我十三歲,那時他應該在當兵,偶爾才會回家一趟,第一篇寫小學音樂、美術幾乎是空白,不過也剛好是那段時間,哥哥回家會總帶回一些小歌本教我唱歌,我對於那些歌非常著迷(舊情綿綿、月夜愁等),大學時期住宿舍還經常會哼唱而讓同學嘲笑,只是直到現在也都還只會唱那些老到不行的老歌,幾年前基隆市願景永續發展協會的夥伴,開始推動葉俊麟的歌曲時,感覺非常的熟悉與溫暖;在那裡也是我第一次看電視的地方,有位玩伴家裡比較富有買了一台黑白電視機,那時候只要是播放布袋戲,附近的孩子都會擠到他家客廳或客廳門外看電視。
小五時,應該是父親欠賭債被追,全家即刻搬牽到南榮路對面的山頂,也就是從「白磚厝」對面的「三坑」那條路,直直往裡面再往上爬到最高處的地方,那是一間木造房子,我母親最小的妹妹全家六口人住在那邊,我們家四口應該算是去暫時投靠躲債,因此,兩個家庭各自有一間睡覺房,每天上學時刻,小阿姨的小孩走的是山的那一邊,也就是我小一及小二的母校~成功國小,我則獨自一人走山的另外一邊到我小三~小五的母校~南榮國小。
一個人走路上學自在得很,經常奔跑在荒野中,但也常會遇到不該遇到的大蟲,而山上的木屋遇到颱風前夕,全家不分大小必須協助用童軍繩,把屋頂跟在泥土地上臨時打上的木樁牢牢連在一起,颱風來時則全家在客廳觀察繩子與屋頂的狀態,隨時得準備去拉住繩子以免屋頂飛走,颱風過後就跑到戶外欣賞被清洗乾淨的山下景色及天空的雲朵;家裡沒有自來水,所以每天必須輪流去一個屋主設置的大水桶處挑水回家用,家裡的電應該也很寶貴,所以夏天洗澡時,經常是先把一大盆水放在戶外曬熱後再沖澡,煮飯時則撿拾附近的木柴或竹子生爐火(房子旁邊有一大片竹林),當然也設法在附近找地方種菜,那時候就知道地瓜葉及紅鳳菜是在貧脊土地上,最容易長成的蔬菜。
不知道現在的山頂變成如何?曾想要去探一次,但應該找不到路了吧!
山上一年後又搬家,這回搬到遙遠的祥豐街,也就是過去海洋學院及海事學校中間對面的地方,那也是一個房子住了好幾戶人家的房子,格局跟前面南榮路的第三間不一樣,房子比較大,所以住的戶數也比較多,我們分到一間房間,用簾子隔成兩半,一半是睡覺的地方,一半算是客廳兼書房,睡覺的地方只能容下父母、我及妹妹,因此,偶爾哥哥回家住時,他只能躺在客廳的「椅條」上睡覺,當時非常佩服哥哥,而看到哥哥能這樣睡覺,我也三不五時藉口睡覺地方太擁擠,而試著在「椅條」上睡整晚,後來我有辦法用同一個姿態睡一整晚,應該是當時練就出來的能力吧!另外,那時候哥哥也幫忙買了家裡第一台黑白電視機,所以我每天就是在電視機前寫功課及看書,國中有一半時間是住在這裡,後來導師知道我的居家環境後,還特地當著全班同學誇我,說我在這種環境下,還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的成績。
必須用同一個姿勢睡一整晚的椅條
雖然小六才轉到這附近的正濱國小,但很快就跟同學混熟,那個時期母親一直嚴禁我靠近海邊,可是家裡附近就有大海,好奇之下,經常在中午吃飯時刻,跟幾位同學約好偷偷跑去海邊撿貝殼,現在大家看不到那片海灘地了,因為那時政府正在那裡填垃圾造地,後來造出來的土地就變成為海洋大學的校地,也就是校本部隔著北寧路對面的那個校區,而大海也因此被海洋大學給阻隔在外。
對了,當時住家旁邊有一塊空地,假日常跟鄰居同伴在那邊玩耍,後來大家提議合力蓋一間房子,於是一群小孩想辦法找來木頭蓋了一間涼亭,還幫涼亭取名字並製作招牌,蓋完後大家興奮又得意,只是美景不長,緊接著一場颱風就把涼亭給毀了,回想當時可能是大家都無法擁有自己的房子,所以就想像自己蓋房子吧!
感覺小時的記憶經常跟颱風有關,南榮路的住家雖然是高地,但依稀記得只要颱風來襲,家家戶戶都會淹水,所以颱風過後,就得將家裡的水一勺勺撈起來潑到「戶橂」外;小一跟小二時期,要走很遠的路去上學,有幾回因颱風大雨,母親要我請假在家,但我就是不聽話而冒著大雨漫步前往學校,母親只好遠遠跟在後面護著我,可能是這個原因,所以小學三年級時就幫我轉學了!
國中沒唸完我又搬家了,這回從偏遠的祥豐街搬到離南榮路不遠的仁四路(ps. 那時候的仁四路很不熱鬧),不過這回我不再轉學,因此,開始過著每天搭公車通學的生活,但後來想到差我五歲的妹妹,她國中唸的是南榮國中,但小學呢?我小六轉到正濱國小時,她剛入學一年級,因為母親的叮嚀,三不五時就跑去她教室門外看她上課的狀況,但一直想不起搬家後的將近五年時間,她有沒有跟著轉到市區的小學?前不久向她確認,原來她搭公車通學時的年紀比我小很多,時間也長很多,很佩服她但也羨慕她,只是不知道當時是不是母親有發現我頻繁轉學的壞處,因此就沒讓她步我後塵!
在仁四路住了幾年後又開始搬家,那是高中時期,而且是搬回南榮路一帶,總共換了兩個地方後,一直到我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母親趁著位於安樂社區的國家新城第一期剛蓋好,房價還便宜時買了一間房子,記得進住時附近都還有多處施工中的情景,但這也結束了年少頻繁租屋換房的時段。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謝國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國中時的人事物幾乎都已忘掉,有可能是因為記性本來就很差,也有可能是國中生活實在太平淡,加上讀書太過苦悶,而讓我不自覺的想要趕緊忘記,不過有幾件事倒是印象深刻。
我很關心教育,但從什麼時候開始關心呢?是1999年參與社區大學之後?還是1994年的410教改遊行之後呢?其實是我高中二年級(應該是1976或1977年)時,就開始有意識的關心起教育。 印象中吳大猷先生去世前幾年有一篇報紙投書,內容的一部分就在反省我國的小學教育。
國中時的人事物幾乎都已忘掉,有可能是因為記性本來就很差,也有可能是國中生活實在太平淡,加上讀書太過苦悶,而讓我不自覺的想要趕緊忘記,不過有幾件事倒是印象深刻。
我很關心教育,但從什麼時候開始關心呢?是1999年參與社區大學之後?還是1994年的410教改遊行之後呢?其實是我高中二年級(應該是1976或1977年)時,就開始有意識的關心起教育。 印象中吳大猷先生去世前幾年有一篇報紙投書,內容的一部分就在反省我國的小學教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面試時最常被主考官質疑的:頻繁跳槽問題,該如何回答?聽聽石頭哥如何帶你透過「3F框架」與「MVP模型」,教你在面試中將跳槽轉為優勢,並透過數據與願景說服企業,展現適應力與多元技能,打造游牧式職涯競爭力。來函免費索取「MVP健檢表」Excel VBA程式碼,幫你一鍵生成喔!
Thumbnail
#室內設計 #地震 #裝潢 #裝修 #糾紛 經常有人在詢問有關地震與裝潢的問題,比如說:「地震了系統櫃會不會倒下來?」、「怎麼加強結構呢?」、「地震完的裂縫是OK的嗎?」這次簡單來跟大家講解一下,有關地震的概念。 系統櫃會倒嗎? 說到地震最常見的傷害,其實是家具倒塌傷害到住戶,那麼系統櫃會不會
Thumbnail
夢境反映潛意識的情感與渴望,頻繁做夢顯示壓力或未解決的情緒。透過夢中的符號與情節,人們能從不同角度面對現實挑戰,進而自我成長。夢境不僅是情緒抒發,還提供解決問題的提示,幫助理解自身需求。探索夢境有助於發現潛藏智慧,並將其應用於生活中,促進內心的探索與成長。
大約六歲以前,住在金山的這棟房子還沒改建,那時房子窄窄的,只有現在的一半。房子共有三層樓:一樓是客廳、廚房和飯廳。二樓住阿公阿嬤、二叔叔、還有平常生活在台北的小姑姑。三樓是已經成家的三叔叔和我爸,兩個小家庭各住一間小房間。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自113年9月2日起補助老屋外牆整新(拉皮)及結構補強新制上路。第一,放寬申請資格,不限樓層且可由該棟建築物之選定代表人申請。第二,補助金額提高,除一般地區的建築物,外牆整新補助金額上限增至500萬元;另新增整維策略地區之建築物,補助金額則提高至800萬元。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因為有親戚住在香港 小時候常把香港當後院(X 還記得國高中曾在唸書期間去那兒 同學、老師問起我就說去吃烤鴨 但自從反送中事件後 總是心有餘悸、不敢再踏足那裡 而這次,既是為了帶男友去玩、也是為了去看看許久不見的親戚 我又帶著忐忑的心飛往香港 還記得小時候只會搭紅色巴士到金沙嘴
Thumbnail
住在基隆11個月又五天, 居住的環境不是很乾淨,基隆人好像也不太愛乾淨。一個很老很舊的城市,雖然有山也有海,但是每一條路都很小,很多上坡,很多人住的地方爬樓梯會讓人抓狂.搬了兩次家,因為沒辦法跟別的獨居老人一起相處,雖然自己也是獨居老人。很明顯的看得出來隔壁的兩個老人都是被孩子拋棄了,悲慘的是住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Thumbnail
美國東北大學校長Joseph E. Aoun在2023年畢業典禮致詞中分享,美國人一生平均會轉換12次工作。那麼臺灣的狀況呢?如果我們22歲大學畢業,62歲退休,每3-4年轉職一次,會換10-14份工作。轉職不再是不穩定的表現,而是一個機會來讓自己更靠近理想中的生活樣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面試時最常被主考官質疑的:頻繁跳槽問題,該如何回答?聽聽石頭哥如何帶你透過「3F框架」與「MVP模型」,教你在面試中將跳槽轉為優勢,並透過數據與願景說服企業,展現適應力與多元技能,打造游牧式職涯競爭力。來函免費索取「MVP健檢表」Excel VBA程式碼,幫你一鍵生成喔!
Thumbnail
#室內設計 #地震 #裝潢 #裝修 #糾紛 經常有人在詢問有關地震與裝潢的問題,比如說:「地震了系統櫃會不會倒下來?」、「怎麼加強結構呢?」、「地震完的裂縫是OK的嗎?」這次簡單來跟大家講解一下,有關地震的概念。 系統櫃會倒嗎? 說到地震最常見的傷害,其實是家具倒塌傷害到住戶,那麼系統櫃會不會
Thumbnail
夢境反映潛意識的情感與渴望,頻繁做夢顯示壓力或未解決的情緒。透過夢中的符號與情節,人們能從不同角度面對現實挑戰,進而自我成長。夢境不僅是情緒抒發,還提供解決問題的提示,幫助理解自身需求。探索夢境有助於發現潛藏智慧,並將其應用於生活中,促進內心的探索與成長。
大約六歲以前,住在金山的這棟房子還沒改建,那時房子窄窄的,只有現在的一半。房子共有三層樓:一樓是客廳、廚房和飯廳。二樓住阿公阿嬤、二叔叔、還有平常生活在台北的小姑姑。三樓是已經成家的三叔叔和我爸,兩個小家庭各住一間小房間。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自113年9月2日起補助老屋外牆整新(拉皮)及結構補強新制上路。第一,放寬申請資格,不限樓層且可由該棟建築物之選定代表人申請。第二,補助金額提高,除一般地區的建築物,外牆整新補助金額上限增至500萬元;另新增整維策略地區之建築物,補助金額則提高至800萬元。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因為有親戚住在香港 小時候常把香港當後院(X 還記得國高中曾在唸書期間去那兒 同學、老師問起我就說去吃烤鴨 但自從反送中事件後 總是心有餘悸、不敢再踏足那裡 而這次,既是為了帶男友去玩、也是為了去看看許久不見的親戚 我又帶著忐忑的心飛往香港 還記得小時候只會搭紅色巴士到金沙嘴
Thumbnail
住在基隆11個月又五天, 居住的環境不是很乾淨,基隆人好像也不太愛乾淨。一個很老很舊的城市,雖然有山也有海,但是每一條路都很小,很多上坡,很多人住的地方爬樓梯會讓人抓狂.搬了兩次家,因為沒辦法跟別的獨居老人一起相處,雖然自己也是獨居老人。很明顯的看得出來隔壁的兩個老人都是被孩子拋棄了,悲慘的是住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Thumbnail
美國東北大學校長Joseph E. Aoun在2023年畢業典禮致詞中分享,美國人一生平均會轉換12次工作。那麼臺灣的狀況呢?如果我們22歲大學畢業,62歲退休,每3-4年轉職一次,會換10-14份工作。轉職不再是不穩定的表現,而是一個機會來讓自己更靠近理想中的生活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