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吉他大師Joe Diorio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聽聞爵士吉他手Joe Diorio在2/2過世的消息。其實對他的認識沒那麼深,但之所以知道這位音樂家是因為這張他與低調的吉他大師Mick Goodrick的二重奏專輯《Rare Birds》。這張專輯即便以現在的角度聽起來也是相當Modern,許多大跨音程貌似是當代的吉他手才會常用的玩意。伴奏手法也非傳統walking bass/two beat feel或是遵循原有和聲,而更接近當代吉他手喜歡的節奏式點綴、更有流動性的和聲詮釋。聽聽他們演繹的"Green Dolphin Street"、"Out of Nowhere"當有所感。
Joe本身合作的對象從Sonny Stitt、Stan Getz、Horace Silver到Robben Ford、Gary Willis,橫跨多種樂風與世代。00年代初他曾經中風而造成左手不便,後來漸漸恢復。月初以85歲高齡過世,許多人,包括精擅爵士與巴西音樂的教育家/網紅Nelson Faria都製作影片悼念。
  • 葡文,我也聽不懂XD。不過Faria以前在西岸念過書,想必跟Joe相識
R.I.P. Joe Diorio。
  • Pat Metheny與在MI任教的Joe演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8會員
64內容數
《紐約發生蛇摸爵士?》試圖捕捉20年來爵士樂發展的脈絡,從先前世代的影響、年輕音樂家的創見、新興的爵士風格一路介紹到當前音樂家的優勢與困境。10多年來累積聆聽當代爵士樂的經驗,也持續閱讀國外的文本,我找出自己的見解,試圖為我所熱愛與著迷的這些音樂梳理出方向,讓更多不得其門而入的樂迷得以體會並欣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華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古巴音樂與爵士樂的融合由來已久,在上個世紀40年代即已在紐約生根茁壯。相對的,古巴本土卻由於卡斯楚的統治反而與古巴爵士樂的發展絕緣。然而,經過這許多年以美國為主的發展,現在該是古巴本土的音樂家發聲的時刻了...
印度音樂,充滿奇異音階聲響與縝密的節奏結構,一切有如數學般充滿秩序之美。當代紐約爵士樂壇的印度爵士融合潮流中,幾位印度裔美國人尤為顯眼。這一切都得歸因於60年代美國移民政策的改變...
西岸的悠閒賣ㄎㄧㄤ風格、芝加哥揉合自由即興與電子元素、跨洋傳到英倫的非洲未來主義。在東岸之外,各地的爵士樂都已被當代流行元素攻陷,音樂家們紛紛投身新潮流之中,企圖形塑爵士樂的新方向...
Nina Simone曾言:「我選擇在音樂上反應(reflect)我的時代,才能找到自我。」當代爵士樂手正實踐著這樣的時代精神,將身邊的音樂化為自我,爵士、電子、搖滾、嘻哈不再涇渭分明,而合為一體....
嘻哈與新靈魂樂在90年代終於在商業上獲致成功,而爵士音樂家也注意到了新音樂的發展。由Roy Hargrove開始到Robert Glasper的發揚光大,這場律動的旅程塑造了當代爵士樂壇一大部分的聲音....
90年代的經典名團The Bad Plus是由鋼琴手Ethan Iverson、貝斯手Reid Anderson以及鼓手Dave King三個明尼蘇達老鄉所組成。換過一次團員的The Bad Plus,這回又有人事異動了....
古巴音樂與爵士樂的融合由來已久,在上個世紀40年代即已在紐約生根茁壯。相對的,古巴本土卻由於卡斯楚的統治反而與古巴爵士樂的發展絕緣。然而,經過這許多年以美國為主的發展,現在該是古巴本土的音樂家發聲的時刻了...
印度音樂,充滿奇異音階聲響與縝密的節奏結構,一切有如數學般充滿秩序之美。當代紐約爵士樂壇的印度爵士融合潮流中,幾位印度裔美國人尤為顯眼。這一切都得歸因於60年代美國移民政策的改變...
西岸的悠閒賣ㄎㄧㄤ風格、芝加哥揉合自由即興與電子元素、跨洋傳到英倫的非洲未來主義。在東岸之外,各地的爵士樂都已被當代流行元素攻陷,音樂家們紛紛投身新潮流之中,企圖形塑爵士樂的新方向...
Nina Simone曾言:「我選擇在音樂上反應(reflect)我的時代,才能找到自我。」當代爵士樂手正實踐著這樣的時代精神,將身邊的音樂化為自我,爵士、電子、搖滾、嘻哈不再涇渭分明,而合為一體....
嘻哈與新靈魂樂在90年代終於在商業上獲致成功,而爵士音樂家也注意到了新音樂的發展。由Roy Hargrove開始到Robert Glasper的發揚光大,這場律動的旅程塑造了當代爵士樂壇一大部分的聲音....
90年代的經典名團The Bad Plus是由鋼琴手Ethan Iverson、貝斯手Reid Anderson以及鼓手Dave King三個明尼蘇達老鄉所組成。換過一次團員的The Bad Plus,這回又有人事異動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拿起吉他琴。興奮之情。必須向世界級大師致敬。 帕可迪魯西亞。佛拉門歌音樂。flamenco.jazz 喬帕斯。爵士音樂。jazz. 約翰麥克勞倫。jazz. 卡爾卡西。classic19世紀。50 首練習曲。25首高階練習曲。每日均背一遍。深刻的簡易思考。 所有再現都是為了不再現而已。
Thumbnail
《如何聆聽爵士樂》這部作品雖然談的是爵士樂,但是書中沒有任何複雜的音樂技術成分,作者帶著讀者回到音樂的本質「聽」,用聆聽的方式來感受爵士樂的演進、創新與反動,不需要具備任何的音樂知識,也能投入到爵士樂特有的氛圍感染之中。
Thumbnail
費亞多,上個世代最後的寶鑽,高齡73歲仍然堅持表演。費亞多的靈魂燃燒著濃濃的北國之魂,琴鍵上總有火似地的表現,帶給人們希望之光。今年六月,費亞多將再度來臺。這次場館從誠品升級國家級規格,在臺北國家音樂廳和衛武營音樂廳各有一場獻給臺灣樂迷的獨奏會。
Thumbnail
1967 年柯川逝世後,出於對他的敬意,從未有人嘗試演奏《 A Love Supreme 》,大多數人皆認為這是個沈重的負擔,但 Carlos Santana 和 John McLaughlin 卻出色地完成了專輯,而圍繞他們身邊的眾多音樂好手也都應邀參加了這次重要的吉他高峰會,一張永恆的融合傑作。
Thumbnail
 睽違21年,范克萊本鋼琴大賽金獎得主、74歲鋼琴大師弗拉基米爾.費亞多(Vladimir Viardo)在台北舉辦大師班,席間他除了示範演奏,還信手捻來各種音樂小故事,並鼓勵學生「盡信書不如無書」,勇於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想法,「別彈得像是音樂盒一樣精美,這樣沒有靈魂。」 ●音樂如時光、如水流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Ix0b7gEYgA曲名:Wave --- Antonio Carlos Jobim作曲家 (小妹因為母親節回到了台中), 所以早上讓她繼續補眠, 我就沒辦法彈琴啦! 就回家拿出自己的樂器單簧管練習一下,
年輕時玩過吉他,步入晚年,一直有個「重拾吉他」的夢想。 一位年青朋友把心愛的雅馬哈古典吉他送給了我。知道我是一個不會「半途而廢」的人,既然有這個夢想,一定不會放棄,這把簇新的琴,不會「所託非人」。 整整五十年沒有碰過了。一些和弦的位置及指法,右手的彈撥技巧,早已忘得一乾二淨。好在今天有YouTu
Thumbnail
在爵士樂裡,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較為少見。至少都是加上鼓組的三重奏,或是再加上兩把管樂器的五重奏。或許是許多人對低音提琴的極限感到匱乏,不太敢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一對一單打。 不過,一位天才在1940年代就把低音提琴的彈奏極限打破,這人就是當時在艾靈頓公爵樂團當中的低音提琴手Jimmy Blanto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拿起吉他琴。興奮之情。必須向世界級大師致敬。 帕可迪魯西亞。佛拉門歌音樂。flamenco.jazz 喬帕斯。爵士音樂。jazz. 約翰麥克勞倫。jazz. 卡爾卡西。classic19世紀。50 首練習曲。25首高階練習曲。每日均背一遍。深刻的簡易思考。 所有再現都是為了不再現而已。
Thumbnail
《如何聆聽爵士樂》這部作品雖然談的是爵士樂,但是書中沒有任何複雜的音樂技術成分,作者帶著讀者回到音樂的本質「聽」,用聆聽的方式來感受爵士樂的演進、創新與反動,不需要具備任何的音樂知識,也能投入到爵士樂特有的氛圍感染之中。
Thumbnail
費亞多,上個世代最後的寶鑽,高齡73歲仍然堅持表演。費亞多的靈魂燃燒著濃濃的北國之魂,琴鍵上總有火似地的表現,帶給人們希望之光。今年六月,費亞多將再度來臺。這次場館從誠品升級國家級規格,在臺北國家音樂廳和衛武營音樂廳各有一場獻給臺灣樂迷的獨奏會。
Thumbnail
1967 年柯川逝世後,出於對他的敬意,從未有人嘗試演奏《 A Love Supreme 》,大多數人皆認為這是個沈重的負擔,但 Carlos Santana 和 John McLaughlin 卻出色地完成了專輯,而圍繞他們身邊的眾多音樂好手也都應邀參加了這次重要的吉他高峰會,一張永恆的融合傑作。
Thumbnail
 睽違21年,范克萊本鋼琴大賽金獎得主、74歲鋼琴大師弗拉基米爾.費亞多(Vladimir Viardo)在台北舉辦大師班,席間他除了示範演奏,還信手捻來各種音樂小故事,並鼓勵學生「盡信書不如無書」,勇於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想法,「別彈得像是音樂盒一樣精美,這樣沒有靈魂。」 ●音樂如時光、如水流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Ix0b7gEYgA曲名:Wave --- Antonio Carlos Jobim作曲家 (小妹因為母親節回到了台中), 所以早上讓她繼續補眠, 我就沒辦法彈琴啦! 就回家拿出自己的樂器單簧管練習一下,
年輕時玩過吉他,步入晚年,一直有個「重拾吉他」的夢想。 一位年青朋友把心愛的雅馬哈古典吉他送給了我。知道我是一個不會「半途而廢」的人,既然有這個夢想,一定不會放棄,這把簇新的琴,不會「所託非人」。 整整五十年沒有碰過了。一些和弦的位置及指法,右手的彈撥技巧,早已忘得一乾二淨。好在今天有YouTu
Thumbnail
在爵士樂裡,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較為少見。至少都是加上鼓組的三重奏,或是再加上兩把管樂器的五重奏。或許是許多人對低音提琴的極限感到匱乏,不太敢就這樣赤手空拳地一對一單打。 不過,一位天才在1940年代就把低音提琴的彈奏極限打破,這人就是當時在艾靈頓公爵樂團當中的低音提琴手Jimmy Bla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