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聆聽爵士樂(How to Listen to Jazz)》

Cyan-avatar-img
發佈於Bookshelf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泰德.喬亞(Ted Gioia)為爵士樂鋼琴家、音樂史學者,曾任教於史丹佛大學音樂學院,並創立了爵士樂演奏研究所。目前是 Daily Beast 的專欄作家,撰寫樂評、書評,與大眾文化相關評論。2017 年 5 月獲「爵士樂新聞記者協會」(Jazz Journalists Association)頒發「爵士樂新聞終身成就獎」,以表彰他協助成立史丹佛大學爵士樂研究課程,及在爵士樂演奏、教學、著述各方面的貢獻。著有爵士樂相關書籍十種,如《爵士樂史》、《爵士樂標準曲》等暢銷書,本書獲《經濟學人》2016 年度選書。
《如何聆聽爵士樂(How to Listen to Jazz)》(2024)

《如何聆聽爵士樂(How to Listen to Jazz)》(2024)

爵士樂(Jazz)對我來說,是一個看似遙不可及的音樂領域。這種心理上的距離感,令人意外的,有部分原因可能是源自於筆者學習過樂器,對樂理以及音樂的結構技法有基本的認識,反倒讓爵士樂隨性所致、難以從技術上分析的樂風,更顯得困難,令人望而卻步。

《如何聆聽爵士樂》這部作品雖然談的是爵士樂,但是書中沒有任何複雜的音樂技術成分,作者帶著讀者回到音樂的本質「聽」,用聆聽的方式來感受爵士樂的演進、創新與反動,不需要具備任何的音樂知識,也能投入到爵士樂特有的氛圍感染之中。

如果你也曾像筆者一樣,被爵士樂困難的技術表現勸退(事實上是真的很困難),這本書絕對能幫助你找回享受音樂的初衷,認識並且感受到爵士樂的魅力;如果已經是資深爵士樂迷,也可以從作者整理的爵士樂發展脈絡之中,發掘出最能和你產生共鳴的爵士風格。

音樂最重要的就是「聽」。— 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

起源

爵士樂誕生於 20 世紀初美國的紐奧良(New Orleans),但是關於爵士樂的起源卻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例如世人常將巴迪.波頓(Buddy Bolden)視為首位演奏爵士樂的樂手,可是他卻連一首錄音都沒有留下;或是在爵士樂發展了 20 年後,才有了第一個非裔美籍樂團,在 1920 年代初次錄下演奏,但我們依然對這段時間所知甚少;甚至連 jazz 這個字其實最初是來自於某篇關於棒球的報導,至今在爵士樂壇中仍有許多爭議。

雖然缺乏明確的考證素材,但是時至今日,爵士樂依然深受最早期樂手的影響。在早期年代,這些樂手既代表民俗傳統,也推動著創新大膽的新興都會音樂,他們嫻熟既有的多種曲風(如藍調、散拍樂、行進樂、舞曲等),同時又自信滿滿,足以在演奏當下,跳脫固定的調式,生出全新的音樂。在今天的爵士樂裡,我們仍然能聽到這些互相牴觸的曲風。

至於為什麼會發跡於紐奧良,作者認為,在那個年代,沒有其他地方擁有像紐奧良一樣的多元文化 — 處處是法國與西班牙的遺跡,又與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有淵源,更因位於密西西比河門戶的地利之便,與美國各地來往頻繁。非裔美國人在這個多元的生態中取材,沾染著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的氣息,並且融合了當時只有在美國南方農業區才有的藍調曲風,打造出獨一無二的表演風格,終而催生出爵士樂。

頭幾代的爵士音樂人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重塑世人對種族和文化的態度,極力頌揚個人自主,並且為受排擠的社會底層族群,提供展現創意的抒發管道,成為後來推動社會變革的強大動力。

這批先驅者無視舊有包袱,勇於打破成規,造就了一種新風格。這種風格非但不會停滯不前,更會繼續轉變、改革、進步。甚至在百餘年後的今天,我們仍能從爵士樂中聽到這些特質。

如何聆聽

爵士樂源自於非洲音樂,非洲音樂很少區分「表演者」與「聽眾」,不需要經過特殊訓練,所有的人都能參與音樂創作。相較於各種技術分析,更關鍵的是要用心深入地去「聽」,事實上人人都有能力理解音樂最核心的本質,爵士樂也不例外。雖說如此,還是有一些受用的建議,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去聽懂爵士樂的細節,尤其是那難以捉摸卻又令人心醉神迷最重要的元素 — 節奏。

作者分享自己第一個會聽的是,樂團各個樂手之間,節奏合而為一的程度,有些爵士樂評人稱之為「搖擺」(swing)。聽頂尖的爵士樂團演奏,不同成員之間的節奏猶如合體,悅耳中帶著某種程度的神秘交流,卻又有種難以定義的奇趣。作者推薦可以聽聽二戰前幾年的貝西伯爵(Count Basie)樂團、1960 年代初的比爾.艾文斯(Bill Evans)三重奏,或是 1960 年代中期的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和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等樂團 — 樂手之間互相配合,卻也各自強勢,在你來我往之間融為一體,形成了生氣盎然的律動。

也可以反其道而行,去聽業餘樂團演奏,你會發現他們使盡渾身解數,就是沒有這種舉重若輕的功力 ⋯⋯ 這麼說並無惡意,因為我自己(作者)就是過來人。

作者前幾年曾與電腦分析節奏的專家合作,想理解樂曲「搖擺」程度極強時,節拍會變成什麼樣。結果發現,特別精彩的演奏往往打破成規,音符的落點不會準確落在拍子上;有些旋律的樂句,像是在二連音與三連音之間遊走。我們無法靠譜來學這種音樂,但聽的人可以感覺得到,厲害的爵士樂手也能即興創作出來,或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爵士樂能如此充滿魅力。

你一旦具備「感受」節奏的能力,也就代表你對爵士樂的理解與欣賞能力,已經躍進一大步。

風格演變

爵士樂從最早的紐奧良發跡之後,幾乎每十年就會產生新的迥異風格,演化速度過快,使得爵士樂迷常常只忠於某段時期的風格,外行人甚至分不清楚年代之間爵士樂的差異。早期爵士樂迷甚至會劃分陣營,排斥並且嘲弄喜歡其他風格的人。雖然每個時期的爵士樂表現形式差異很大,但是作者認為只要願意敞開耳朵,去聆聽各個時期的重點特色,就可以從中獲得更多新的聲音與樂趣。

書中依照年份,詳列出爵士樂一路演化至今各個時期的風格重點,以及在每一個時期中引領潮流的個人或團體;在每段時期介紹的最後,作者還會整理出許多最能代表該時期的曲目,資訊量非常豐富。在閱讀每一個時期的介紹時,我喜歡從該時期的推薦曲目中,挑出一首歌來播放,讓音樂摻揉進字裡行間,把自己投入到每段時期的爵士氛圍之中。

跟隨著書中的引導,走過爵士樂的演化過程,真的打從心裡佩服爵士樂這一路上不斷革新的蓬勃能量。好幾代的爵士樂手延續著突破音樂邊界的渴望,持續在音樂上發掘出新型態的聲音和表現方式,最終才能成就出今日我們能夠聆聽到的豐富又多彩的爵士世界。


這是筆者第一本讀到需要眼耳併用的作品,甚至聆聽的部分還會延續到讀完這本書之後,作者用心地整理出許多經典的爵士推薦歌單,值得我們持續去體驗不同爵士樂風帶給我們的感受。在播放歌單的過程中,遵循著作者的建議,只「聽」而不分析,單純用身體去感受爵士樂的律動,發現爵士樂真的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和氛圍,會讓你想要隨著音樂擺動,心裡似乎也跟著明亮起來。

在學習過一些音樂的知識之後,常常不自覺地就想要分析出歌曲的節奏、旋律與和弦,反而遺忘了音樂的本質其實就是聆聽,也讓我想起有些厲害的創作人,甚至不太熟悉如何記譜。懂得聽,懂得感受,才是理解音樂最好的方式。

曾有人請爵士樂大老費茲.華勒(Fats Waller)定義何謂爵士樂,據說他撂下的話是:「你要知道是吧,別惹它就對了。」

延伸閱讀

啟明出版社除了《如何聆聽爵士樂》之外,還有其他以「如何 ⋯⋯」為題的同系列作品,封面設計連貫,會讓人有想收集一整套的衝動。
  • 《如何品嘗啤酒(Drink Beer, Think Beer)》(2024)by John Holl
    • 資深啤酒競賽評審約翰.霍爾(John Holl),暢談現代啤酒復興運動的精彩故事,並帶領讀者從分辨啤酒的好與壞、風味的探索、品飲的技巧,到侍酒的方式,為品嚐啤酒帶來更深的樂趣。
  • 如何欣賞電影(Talking Pictures)》(2019)by Ann Hornaday
    • 現任《華盛頓郵報》影評人、資深影視記者安・霍納黛(Ann Hornaday)橫跨經典老片與前衛當代電影、從娛樂大片到藝術電影,深入淺出地帶領讀者找到自己的方法和語言來理解觀影的體驗,並進一步評論銀幕上聲與光的「好」與「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an Salon
25會員
81內容數
記錄看過的書,以及從中體會到的感悟,並期盼透過這些記錄,能讓你偶然於此邂逅觸動共鳴的書。
Cyan Salon的其他內容
2025/03/30
重新思考閱讀和分享的本質
Thumbnail
2025/03/30
重新思考閱讀和分享的本質
Thumbnail
2025/03/23
《伊凡.伊里奇之死》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描寫死亡的顛峰之作」。相較於托爾斯泰其他知名作品如《戰爭與和平》,或是《安娜.卡列尼娜》,這部作品僅僅用了四萬字極短的篇幅,將死亡來臨的焦慮,以及生命無法重來的悔悟,歷歷在目地傾淌出來。
Thumbnail
2025/03/23
《伊凡.伊里奇之死》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描寫死亡的顛峰之作」。相較於托爾斯泰其他知名作品如《戰爭與和平》,或是《安娜.卡列尼娜》,這部作品僅僅用了四萬字極短的篇幅,將死亡來臨的焦慮,以及生命無法重來的悔悟,歷歷在目地傾淌出來。
Thumbnail
2025/03/16
故事中所有的角色,都圍繞著 Runway 雜誌總編輯米蘭達的世界打轉。米蘭達的苛刻,不只壓迫著公司裡的員工,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公司之外、處於員工生活圈的其他人。這部作品銘心地刻畫出職場上身不由己的無可奈何,安德莉亞因工作而紊亂的生活,牽動了眾多讀者和觀影者的共鳴,關於那些難以啟齒的職場辛酸。
Thumbnail
2025/03/16
故事中所有的角色,都圍繞著 Runway 雜誌總編輯米蘭達的世界打轉。米蘭達的苛刻,不只壓迫著公司裡的員工,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公司之外、處於員工生活圈的其他人。這部作品銘心地刻畫出職場上身不由己的無可奈何,安德莉亞因工作而紊亂的生活,牽動了眾多讀者和觀影者的共鳴,關於那些難以啟齒的職場辛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何聆聽爵士樂》這部作品雖然談的是爵士樂,但是書中沒有任何複雜的音樂技術成分,作者帶著讀者回到音樂的本質「聽」,用聆聽的方式來感受爵士樂的演進、創新與反動,不需要具備任何的音樂知識,也能投入到爵士樂特有的氛圍感染之中。
Thumbnail
《如何聆聽爵士樂》這部作品雖然談的是爵士樂,但是書中沒有任何複雜的音樂技術成分,作者帶著讀者回到音樂的本質「聽」,用聆聽的方式來感受爵士樂的演進、創新與反動,不需要具備任何的音樂知識,也能投入到爵士樂特有的氛圍感染之中。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Iwu12DAy4第一首是慢歌 屬於 Jazz Ballade 曲名 But Beautiful (藍芽喇叭的時鐘不準喔~我是昨天下午錄音的) 這次中間那段旋律,也是自己寫即興的,不是很純熟,但是勉強還可以堪用😂😂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Iwu12DAy4第一首是慢歌 屬於 Jazz Ballade 曲名 But Beautiful (藍芽喇叭的時鐘不準喔~我是昨天下午錄音的) 這次中間那段旋律,也是自己寫即興的,不是很純熟,但是勉強還可以堪用😂😂
Thumbnail
這是一篇分享樂器學習心得的文章,介紹瞭如何從音樂基礎學起,再提到如何在 YouTube 上找到節奏練習影片。文章中強調學習樂器需要耐心和時間,建議找一個好老師學習會比較快。
Thumbnail
這是一篇分享樂器學習心得的文章,介紹瞭如何從音樂基礎學起,再提到如何在 YouTube 上找到節奏練習影片。文章中強調學習樂器需要耐心和時間,建議找一個好老師學習會比較快。
Thumbnail
爵士樂的旋律綿延不絕,蘊含著放慢步調、平靜及放鬆的能量。無論是在咖啡廳享受閒暇時光,還是在泡澡、放學下班後的休憩時,都可以透過爵士樂的音樂魅力,活在當下,清空思緒。
Thumbnail
爵士樂的旋律綿延不絕,蘊含著放慢步調、平靜及放鬆的能量。無論是在咖啡廳享受閒暇時光,還是在泡澡、放學下班後的休憩時,都可以透過爵士樂的音樂魅力,活在當下,清空思緒。
Thumbnail
爵士樂(Jazz)是一種美國起源的音樂風格,融合了非洲音樂、歐洲音樂和其他音樂風格的元素,以即興演奏、強烈的節奏感、藍調音階、和聲豐富、自由的音樂形式為主要特色。
Thumbnail
爵士樂(Jazz)是一種美國起源的音樂風格,融合了非洲音樂、歐洲音樂和其他音樂風格的元素,以即興演奏、強烈的節奏感、藍調音階、和聲豐富、自由的音樂形式為主要特色。
Thumbnail
這本教本由鄭瑞賢老師編著,針對流行歌曲或老歌的基本技巧與節奏型態進行了系統化的介紹,適合新手或是已在學習薩克斯風的人。建議找老師指導學習,內容包括五線譜及簡譜。這本教本對於想要提升技巧和掌握流行樂曲的人會很有幫助。
Thumbnail
這本教本由鄭瑞賢老師編著,針對流行歌曲或老歌的基本技巧與節奏型態進行了系統化的介紹,適合新手或是已在學習薩克斯風的人。建議找老師指導學習,內容包括五線譜及簡譜。這本教本對於想要提升技巧和掌握流行樂曲的人會很有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