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馥華|專文推薦】《當文創遇上法律:從匠人到企業》永不嫌遲!完善你的創作標配

2022/02/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為《當文創遇上法律:從匠人到企業》推薦序/導讀,作者:詹馥華(《一杯熱奶茶的等待》原著作者暨電影編導)
《一杯熱奶茶的等待》電影劇照(本片由原著作者詹馥華自編自導,卡司集結了新生代偶像連晨翔、吳子霏、周予天等)
如何面對創作以外的問題是創作者一生的課題。
我們經常埋首,遺世獨立,不諳人事,經常需要他人指點迷津。而這本書正好是這樣的存在。除去本身法律系本科畢業的例外,我相信很多創作者和我有相同的想法,律法和數學一樣,都是硬傷。
大概一年半前,我因為電影籌資需要諮詢著作權及如何組織公司結構等相關律法,透過圈內尊敬的前輩和好友引薦,和劉承慶律師見了面。
坦白說,過去我並不曾真正地認識任何一名執業律師,朋友的朋友那種不算,至少我的生活圈裡面沒有,頂多因為編劇田調(田野調查)過檢察官、書記官、調查局幹員等執法人員,只不過,他們和律師的從業屬性與思維邏輯也具體不同,如果撇除職業,單看人格特質,唯一類似的地方就在於他們全部人全身上下都散發出一股聰明幹練的氣息吧。
如果聰明幹練是標配,我想上帝調製「劉承慶律師」的配方可能和其他律師的成分稍微不太一樣吧,說不定多了點感性,劉律師與當事人對話交流的過程,懂得釐清對方的需求,觀察對方的狀態,明快地提出建議,條理分明,毫無賣弄,沒有架子,言談之間的共情能力給足他人微小但無比巨大的安全感。
我不是因為劉律師是律師才信任他,我是因為律師是劉律師所以信任他。
然後我也相信「作品即作者」的說法,事實是,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字裡行間彷彿自帶劉律師平日說話的聲音語調,大多時候他提供專業諮詢,偶爾苦口婆心,提點幾句,敘事如同住在你家隔壁那位平易近人的鄰居大哥哥,而不是性格冷淡嫌你麻煩無知的親哥哥。
說實話,我的心情有些五味雜陳,本來是慶幸自己相較於其他讀者更搶先一步閱讀了這本書的內容,結果讀到一半發現光是搶先一個月拜讀根本不夠,我忍不住向劉律師埋怨為什麼不早點出版呢?書裡各篇章節撰寫的都是當初我必須得事先瞭解的部分,包括最基礎的硬知識,還有非常重要的,每個人在創業之初最必要被提點的箴言。然而眼下我也只能以驗證的心態反覆琢磨。
我必須強調,我不是客套,而是出自絕對的肺腑之言,因為我活生生過去一年半期間的人生軌跡,幾乎按照這本書裡所安排的各篇章節完整經歷一切,從設立公司開始,籌資,實踐,發行,一路步步為營,走到了現在,牽一髮而動全身,目前仍然持續進行中……。
我想說的是,儘管我們每個人可以經由不斷地改錯、修正去完善自己的事業,永遠不嫌晚,但要是能夠在最初確立事業根基的時候更有概念些,沒必要的傷不受,沒必要的跤不跌,站穩起跑點,那麼即便往後面臨再多試煉也無須過於懼怕,起碼心裡踏實,穩如磐石。而這本書正好是這樣的存在。

《當文創遇上法律:從匠人到企業》​
作者:劉承慶​律師

敬業、專注,滿懷熱忱,「匠人精神」訴求完美,並以此成就自我,正是文創工作的核心價值;當個人事業尋求轉型、提升並擴大格局,想要智慧財產永續經營,開公司就成了文創工作者的絕佳首選,不可不知的法規、重要概念與程序,盡在本書!​

「文創業者的主要產出是智慧財產權,公司因為具備法人地位,可以取代創作者成為文創智財權的權利人,使得IP可以集中有效管理、運用。因此,開公司非常適合作為文創業者從職人、匠人轉型為企業家的第一步。」​

劉承慶律師依序由「創意開業」、「智財維護」以及「疫情時期」等三大面向之下,最需要注意的20個重點,並附錄2021最新發布的《文化藝術工作者及事業著作權保障辦法》,提供藝文產業工作者從創作、創業到經營管理,簡潔流暢且實用的指引。

🔍書籍搶先看| https://bit.ly/3BnIr44​
📷更多「藝思有法 Arts Law」系列專書
《當文創遇上法律:智慧財產的運用》 https://bit.ly/3HIbX7b
《當文創遇上法律:公司治理的挑戰》 https://bit.ly/3k0EESP​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這裡是典藏藝術家庭出版部的句透角落。文章同步發布於典藏網路書店 https://artouch.com/artcobooks。 我們出版藝術專業論叢,從策展、建築、藝術史、藝術投資市場、藝評書寫到文創產業等,希望帶給讀者豐富的藝術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