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斯有兩種,投資也有兩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第一種,主動投資:
只要不屬於被動投資,就是主動投資
1、主動基金
(a)主動基金操盤手依照個人專業判斷挑選股票、
(b)透過電腦回測擬定某種策略(指數),主要目的都是要打敗大盤指數。
2、散戶自行研究,買進看好的股票,建構自己的投資組合,而最主要的目標,也是希望能夠創造打敗大盤的投資績效。
3、預測未來的投資行為。
第二種,被動投資:
1、被動投資大盤指數基金,並長期持有(不賣出)的投資方法
2、透過投資大盤指數基金,取得「整體股票市場的平均報酬率」作為自己的投資報酬率
3、尊重與服從「整個股票市場的群體智慧」
4、不預測未來
5、相信在資本主義經濟運作下,股市大盤指數持續長期上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投資人股海浮沉, 窮盡一生心力, 就是為了提高績效, A戶頭長期持有,賺取長時間帳上資本利得。 B戶頭高賣低買,賣出後要在更低點接回,才能贏長期持有。 目前以A戶頭為主, B戶頭就是做興趣,做健康的。 舊文分享過事件型交易, 另一個大流派是技術分析, 學股票的人, 一定接
Thumbnail
內文: 在投資理財的世界裡,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如大盤ETF)一直是討論的焦點。許多人希望通過主動投資,挑選出超越市場表現的個股,並在市場波動中掌握進出場時機。然而,統計數據顯示,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及專業基金經理在長期內無法超越大盤的平均績效。對此,我們將探討理論支持及建議,幫助投資朋友更有效地
這陣子主動投資、被動投資ETF的討論越來越火熱了,這邊簡單整理差異之處及我的看法~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其適合的投資策略」,應了解自己的需求、能力與目標,選擇與自身匹配的投資方式,才能在市場中穩健前行,理性投資與長期規劃始終是成功的基石。
在股票投資的領域中,資產管理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重要關鍵之一。而「主動式資產管理」(Active Asset Management)則是資產管理的核心策略之一,目的是通過專業團隊的市場分析與決策,為投資者實現超越市場的回報。與被動式資產管理相比,主動式管理並不僅僅追隨指數,而是積極尋找市場中的機會,並根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核心差異,分析兩者的優勢與挑戰。主動投資強調市場回報的超越,提供更高潛在收益,但面臨高費用及競爭壓力。相對而言,被動投資則著眼於穩定回報,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透過案例分析,讀者能夠瞭解在不同市場環境下,這兩種投資策略的表現以及如何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投資方式。
Thumbnail
SPIVA 揭示了主動型基金經理人長期表現的不一致性。最新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絕大多數主動基金未能跑贏各自的指數。即使在短期,主動基金經理的表現也不穩定。例如,在美國大盤股和國際股票基金中,只有極少數經理人在長期內能夠戰勝指數。
Thumbnail
  指數投資的定義為藉由某些條件或規則來選擇股票,被選定的股票們則構築成一個對應指數,基金管理人以指數進行整個投資組合的被動式管理,且在固定的時程中,重新檢視和調整指數成分股。
Thumbnail
我開始研究投資大約是2023年初,受到朋友的影響開始研究。有段時間會很認真的研究個股、每天聽大家講美股、還試圖學怎麼看財報等等。然後發展到現在已經變成被動投資的信徒,就來講一下我為什麼這樣選擇。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相對於主動投資的被動投資策略,其核心理念是追蹤特定的指數,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或其他資產類別的指數。 這可是連股神巴菲特都建議採納的投資策略。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投資指數型基金是最佳的選擇。 佛系投資策略,卻完勝95%的主動投資者。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投資人股海浮沉, 窮盡一生心力, 就是為了提高績效, A戶頭長期持有,賺取長時間帳上資本利得。 B戶頭高賣低買,賣出後要在更低點接回,才能贏長期持有。 目前以A戶頭為主, B戶頭就是做興趣,做健康的。 舊文分享過事件型交易, 另一個大流派是技術分析, 學股票的人, 一定接
Thumbnail
內文: 在投資理財的世界裡,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如大盤ETF)一直是討論的焦點。許多人希望通過主動投資,挑選出超越市場表現的個股,並在市場波動中掌握進出場時機。然而,統計數據顯示,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及專業基金經理在長期內無法超越大盤的平均績效。對此,我們將探討理論支持及建議,幫助投資朋友更有效地
這陣子主動投資、被動投資ETF的討論越來越火熱了,這邊簡單整理差異之處及我的看法~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其適合的投資策略」,應了解自己的需求、能力與目標,選擇與自身匹配的投資方式,才能在市場中穩健前行,理性投資與長期規劃始終是成功的基石。
在股票投資的領域中,資產管理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重要關鍵之一。而「主動式資產管理」(Active Asset Management)則是資產管理的核心策略之一,目的是通過專業團隊的市場分析與決策,為投資者實現超越市場的回報。與被動式資產管理相比,主動式管理並不僅僅追隨指數,而是積極尋找市場中的機會,並根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核心差異,分析兩者的優勢與挑戰。主動投資強調市場回報的超越,提供更高潛在收益,但面臨高費用及競爭壓力。相對而言,被動投資則著眼於穩定回報,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透過案例分析,讀者能夠瞭解在不同市場環境下,這兩種投資策略的表現以及如何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投資方式。
Thumbnail
SPIVA 揭示了主動型基金經理人長期表現的不一致性。最新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絕大多數主動基金未能跑贏各自的指數。即使在短期,主動基金經理的表現也不穩定。例如,在美國大盤股和國際股票基金中,只有極少數經理人在長期內能夠戰勝指數。
Thumbnail
  指數投資的定義為藉由某些條件或規則來選擇股票,被選定的股票們則構築成一個對應指數,基金管理人以指數進行整個投資組合的被動式管理,且在固定的時程中,重新檢視和調整指數成分股。
Thumbnail
我開始研究投資大約是2023年初,受到朋友的影響開始研究。有段時間會很認真的研究個股、每天聽大家講美股、還試圖學怎麼看財報等等。然後發展到現在已經變成被動投資的信徒,就來講一下我為什麼這樣選擇。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相對於主動投資的被動投資策略,其核心理念是追蹤特定的指數,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或其他資產類別的指數。 這可是連股神巴菲特都建議採納的投資策略。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投資指數型基金是最佳的選擇。 佛系投資策略,卻完勝95%的主動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