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魔法滿屋回答了很多求職者的疑問

2022/02/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迪士尼<魔法滿屋>劇照
這部迪士尼的最新動畫片在台灣好像沒有引起很大的討論, 想要分享這部電影是因為它除了豐富的娛樂性之外還傳遞了一個每個人都應該深思的信息, 而我也很湊巧的發現這個信息可以用來回答我最近看到的很多求職問題。
故事發生在拉丁美洲的哥倫比亞, 因此電影裡大量呈現了色彩繽紛的畫面和熱鬧的歌舞。說到一半就開始唱歌跳舞的音樂劇模式一直是我很喜歡的, 我知道有些人不太能接受這種表演方式, 覺得這不是真實生活中正常人會有的舉動, 但我卻覺得如果生活中的負面情緒都能像音樂劇一樣用唱歌跳舞的方式表達出來, 應該很快就會覺得那些引發負面情緒的事都沒什麼大不了的。
除了娛樂性之外, 這部電影傳遞的核心信息非常發人省思, 它呈現了限制型信念是怎麼形成的、如何不活在別人的期望裡, 進而能覺察自己的內心, 做真實的自己。整個故事從一個人人都有專屬魔法的家庭展開, 這個魔法家族由祖母一手建立起來, 雖然她自己本身並沒有魔法, 但家族成員的特殊能力都是透過她年輕時在逃難過程中獲得的魔法蠟燭而來的。因此 她就是整個家族的主宰, 家族的規則和價值觀由她制定。蠟燭的魔法曾經帶給祖母很多成功經驗, 當初是憑著魔法才建立起這個房子讓子孫繁衍, 也因爲有魔法才得到整個村莊的尊敬, 她的成功經驗告訴她: 魔法=價值=成功。這套由成功經驗建立起來的價值觀最後卻成為束縛家族的限制型信念。
家族裡的每個成員在某個年紀之後都由蠟燭賜予了專屬的特殊能力: 媽媽Juliet能治癒各種疾病;阿姨Pepe的心情能影響天氣;舅舅Bruno能預知未來;表姐Dolores有超級聽力;表哥Camilo能變身成任何人;表弟Antonio能和動物交流; 兩個姐姐Isabela和Luisa一個隨時能讓鮮花綻放,一個是超級大力士, 只有主角Mirabel是唯一沒有獲得任何魔法的人。 套上祖母的價值觀, 她在家族裡就是沒有價值、失敗的人。大部分的時間裡她覺得被孤立, 因此她付出加倍的心力來觀察每個人的需求, 希望能幫有機會幫到大家, 證明自己的價值。沒有價值的人當然過得很掙扎, 但是, 符合祖母定義有魔法、有價值的家族成員們就過得很快樂嗎? 舅舅Bruno因為預知到的未來不見得都是好的, 說出來後反而被大家責怪是因為他的預言才有壞事發生, 無法面對自己能力的他只好躲起來, 從家族中消失。大力士Luisa每天都用神力幫村民做各種體力活, 付出的同時心裡卻有莫名的焦慮, 擔心哪一天沒了神力自己就失去價值了。美的代表Isabela要求自己每次出場都要有好的形象和儀態, 必須用最美的姿態讓各種鮮花遍地開放, 也必須吸引有權勢的王子前來求婚以強化整個家族的地位, 但壓抑的內心裡她其實是個叛逆有個性的女孩, 比起漂亮整齊的花朵, 她更喜歡自己能變出帶刺、不規則、沒這麼討喜的仙人掌。主角們的心理狀態是不是似曾相識? 大部分的人都是跟隨別人定義的價值觀來評斷自己, 不符合價值觀的人覺得自己很失敗, 符合價值觀的人可能發現在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或是對別人的認同患得患失。得到和沒有得到的人都不快樂, 因為遵循的是別人的定義和期望, 而不是自己的內心。
魔法=價值=成功是在電影裡被呈現又被打破的迷思。『魔法』的元素很容易讓大家覺得這是跟現實無關的童話故事, 但如果拿掉魔法, 一樣的位子帶入『學歷』、『金錢』、『結婚』等任何社會上普遍重視的元素, 整個情節就不陌生了。每個人都接收過來自社會價值觀的期望告訴你成功就是『有好的學歷』、『賺大錢』、『在適婚年齡結婚』, 但這些是事實還是迷思? 從我最近收到的很多求職者提問來看, 這類型的社會價值觀往往扮演的不是做事的驅動力, 反而是讓人裹足不前的焦慮, 他們提到的考量包括:
35歲在職場上是一個門檻, 過了這個年紀就沒有優勢了。
(迷思: 必須在某個年齡前做到某個成績才是成功)
需要繼續進修拿到更好的學歷才能找到大公司的機會。
(迷思: 有好學歷在職場上才有好機會)
待在某行業就沒有發展把路越走越窄了。
(迷思: 從事熱門行業才有好發展)
檢視這些看法是不是迷思的最好方式就是反問一句『真的嗎?』。上面提到的每一點我們應該都能在業界找到範例來證明這些迷思不是真的。這些看法可能都是提問者從各種管道不只一次聽過的話, 然後被當成了真理來遵循。但這些被認同的真理只為求職者帶來了焦慮而沒有引導求職者往正確的方向去。認為年齡是門檻的人因為自己已經超過這個年齡而不積極尋求發展, 只是坐在原地焦慮; 認為好學歷很重要的人把時間花在唸書上而不實際在產業中練身手; 追求熱門產業的人做的可能不是自己擅長且有興趣的工作, 反而更沒發展。因此, 我會說這些迷思都只是『限制型信念』, 就像祖母相信的魔法=價值=成功, 迷思可能源於成功經驗, 但如果我們不經思考就接受它, 沒有去檢視它適不適用於現在、適不適用於自己, 那麼我們就不可能獲得一樣的成功, 只是讓這些迷思限制了自己。
拋開了別人定義的價值觀那我們要以什麼為依歸? 答案是自己的內心--你喜歡做什麼、對什麼有熱情。 以自己的內心作依歸才有足夠的驅動力, 也才能呈現出自己的獨特性, 跳脫跟別人的比較。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個想法很天真, 但我卻覺得自己內心的感受才是最準確的指南針。追著別人定義的價值去走很容易感到迷惘, 尤其是追不上的時候, 但自己的感受是很真實的, 只要能拋開別人的期望面對真實的自己, 就一定能為自己指引出一條最適合的路。在這條路上, 沒有其他考量讓你停下來猶豫是不是要做, 你只會因為想做所以去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會員
50內容數
分享求職、轉職準備技巧, 從目標職缺研究、履歷、自傳到面試準備的實作方法, 幫助求職者提高競爭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