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人石勒。
西晉末年最傳奇的人物。
本是胡帥之子,居於山西。
隨著西晉排胡意識興起,石勒淪為奴隸。
接下來,先去牧馬,後為馬盜。
掌握了好馬,掌握了牧民的經濟命脈,石勒終於受到牧民之長「汲桑」的重用。
跟汲桑合作,取得河北霸權的石勒,並未就此登上康莊大道。
汲桑很快就被晉朝正規軍鏟除,而石勒則決定投靠當時反晉第一大國:「漢」。
這是匈奴人劉淵所建的漢。
石勒從小就相當有大局觀,再加上某方面來說,他對於西晉朝廷的怨恨至深。
這讓他不僅僅是選擇「能讓自己活命」的勢力。
石勒需要的,是能夠滅絕西晉的勢力。
即使所有人都知道匈奴漢國的實力雄厚,石勒卻認為還不夠。
西晉再爛,也曾經是個統一天下的大國。
在國家沒有致命性危險的時候,諸侯分崩離析,並不表示當皇帝受到威脅,那些人不會突然團結起來。
一旦西晉諸王團結,當此之時所有的反叛勢力,肯定是不夠打的。
說到底,憑著河套匈奴地為根基的漢國,不是西晉天下的對手。
至少,漢國必須更強大。
這是任何一個粗通三國的人,都能立刻發現的事實。
可惜更多人,總是認為匈奴劉淵,羯人石勒,只是進入中國燒殺擄掠的蠻族頭頭。
壓根不願意承認,他們也是西晉大中國下的一份子。
五胡亂華不是外族入侵,而是群雄割據。
是軍閥戰爭。
所以,被晉軍打得狼狽逃竄的石勒,並不急著前往匈奴地。
石勒先往上黨,前去拜訪當地部落的兩個族長。
其中一個,名叫㔨督,跟石勒的「羯名」倒是相同。
雙方一見如故,石勒也不客氣,有話直說:「現在匈奴單于起兵抗晉,大哥您拒絕和匈奴合作,難道覺得自己能夠獨立消滅西晉嗎?」
㔨督搖搖頭:「不能吧,三國時期都說『靜觀天下之變』,我們就是看看有甚麼變化再做打算啊。」
石勒又道:「那可不妙啊,我聽說四周大多的部落,都已經接受了匈奴單于的徵召,正在商議聯合起來將您打倒,把您的部落牛羊人馬,都送給匈奴。如果您覺得不能,那更應該要盡快想好對策啊。」
㔨督大驚,道:「那該如何是好?」
石勒連忙站了起來:「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不如大哥親自跟我走一趟匈奴吧,千萬別讓其他人知道了!」
就這樣,石勒不費一兵一卒,就「挾」上黨部族頭領族長,去跟匈奴劉淵領功了。
劉淵非常高興,立刻封㔨督為「親漢王」,石勒則為「輔漢將軍」。
㔨督也很高興,石勒也很高興,兩人索性結為兄弟。
石勒幫㔨督也取了一個漢名,既為兄弟,一起姓石。
而為了紀念兩人相逢,取名為「會」。
這邊最精彩的地方,我敢打賭沒有人會注意到,就是石勒的「輔漢將軍」。
「輔漢將軍」一下,你就會知道劉淵的「漢文化功底」有多麼深厚。
要知道,劉淵是第一個承認劉備(季漢)政權的後代。
而輔漢將軍一職,也是劉備政權發明的,並非兩漢所有。
蜀漢只有三個人領過,分別是李嚴、張裔,以及姜維。
這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將軍職,性質上比較類似「特進」,屬於榮譽職務。
介於爵位跟官職之間。
八卦是,李嚴是個降將,姜維是個降將。
張裔更是當年劉璋降於劉備的主使者。
而石勒所為,就是跟三位大前輩一模沒有兩樣的「輔漢」動作呢。
所以說你真的能感覺到,劉淵對於三國故事的極為了解(笑)。
石勒在山西河北,是薄有威名的「胡」將。
認真說,其實應該是大馬賊。
劉淵在河北不是沒有影響力,問題在於他其實是「晉」將。
匈奴立漢,那是匈奴貴族拱他劉淵。河北胡人可不買這個帳。
除了㔨督石會,烏丸這邊又有個兩千人族長伏利度,不願意與匈奴合作。
要說明一下,㔨督跟伏利度,在這裡的職稱都是「張」,不是他們姓張。
姑且當「長」來看,因為是常見字卻實在不太常見的用法,難找。
面對這支千人勁旅,石勒又設了「輔漢」之計。
先是假裝得罪了劉淵出逃,投奔伏利度。
伏利度知道石勒,很開心,直接就跟石勒結為兄弟,把族人交託給石勒,要石勒多去搶點好東西回來。
打劫本是石勒拿手好戲,伏利度的收入直線上升,烏丸族人的口袋也飽飽的。
草原勇士很現實的,大家很快就發現,跟著石勒,生活比跟著伏利度好啊。
石勒見時機成熟,就找機會抓住伏利度,跟烏丸勇士們說:「現在只有起來反抗晉朝才有活路了,你們要跟我走?還是跟著伏利度?」
就這樣,石勒收了這批烏丸勇士,回去找劉淵報到。
劉淵再不疑他,命石勒主管太行山東戰事。
不是,問題是漢國的勢力,還沒翻過太行山啊。
石勒這就像東吳周泰被任命為漢中太守,說穿了,就是準備開戰,你當先鋒。
一場壺關之戰,於焉展開。
三國時代的壺關之戰也算小有名氣,不過都是東側往西打。
這回是西側要往東進。
在這之前,河北已大致為晉將劉琨平定。
劉琨此時便是在并州與劉淵勢力僵持。
而隨著壺關行動的成功,劉琨再也攔不住漢國入侵河北。
再次回到河北的石勒,下令不得侵擾老弱百姓,只挑選強壯男丁補充兵源。
一時間,竟也頗得河北人支持。
也就在這個時候,劉淵突然稱帝了。
漢光文帝劉淵立刻派出使者,前來給石勒加符節,上平東大將軍。
石勒得到皇上指示,加緊攻破鄴城,更狠狠的修理了過去的死對頭們,很快幾乎平定冀州。
而劉淵的聖旨再臨,要石勒開府置吏。
對於一個遠征型大將軍,劉淵給石勒的權責,那是堪比阿斗對待諸葛亮了。
這絕對不是單純的因為石勒或諸葛亮好棒棒。
劉淵篇說過,前面也稍有提及。劉淵其實是一個被匈奴貴族拱出來的招牌。
而原本的主謀劉宣,卻在劉淵稱帝後消失了。
劉淵並未因此一秒收回大權,反而要面對新的挑戰。
匈奴人終究是敬重勇士的。
對劉淵來說,來自匈奴本土派最大的威脅,其實就是他的兒子劉聰。
所以他需要石勒。
石勒是直接親信於劉淵,而且擁有足以與劉聰抗衡的武力與威名之「漢將」。
如果照這個局勢發展下去,石勒應該要成為劉淵的遺詔輔政大臣,在劉聰跟劉和翻臉的時候,扮演重要角色才對。
然而,成功平定冀州,招收名士智囊,強兵悍將的石勒……
到底不是個曹操。
石勒的壯大,威脅到了西晉第一大勢力:王浚。
王浚再次發動鮮卑大軍,進討石勒。
這個主將的名字也不得不提,就是大家都很熟的文鴦,但不是那個文鴦。
既然王浚出手,洛陽方面的晉室朝廷也趁勢發兵北上。
石勒一咬牙,直接放棄北方戰線。
你不要打王浚的狗,王浚也不會為了晉朝來拚生死。
石勒燒營並糧,集中力量回頭迎戰晉朝本軍,果然取得優勢,讓整個河北局面再次回到恐怖平衡。
這時候,劉淵又要來封賞了。
石勒可不是笨蛋。
看懂大局,尋求平衡,謀取利益,是石勒的專長。
去跟劉聰作對,當劉淵的忠臣,絕對是沒有半點利益的行為。
石勒扮不起曹操,走劉秀的路子,還大有可為。
敷衍朝廷,立足河北。
這才是石勒需要的。
群雄割據已成事實,不管是晉室的分派,還是漢室的分封,都沒有甚麼合法性跟實際性。
從拒絕劉淵的加封開始,石勒就再也不是為了當一個好臣子而努力。
他已經不再需要借助主子的力量來壯大自己。
石勒要走出自己的路。
稱霸天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