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新世代的南北戰爭,祖逖北伐】

2022/04/17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兩晉之際,當代偶像祖逖又要來了。
作為一個明星級人物,只有一個成語「聞雞起舞」是不夠的。

雖然我們上次已經看過,「聞雞起舞」基本上就是一個不知所云。
今天的「中流擊楫」,同樣是不能讓你望文生義的。

它的本意就只是「渡河到一半的時候(中流),打船槳(擊楫)」。

真正的重點,其實是祖逖同時所發下的豪語:
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

錯棚了,這是孫權。

祖逖的台詞是:「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大江怎麼樣?大江惹到你了?

這又要引用另一個典故啦,就是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
說穿了,這一戰,不成功便成仁。

五胡之亂,原本祖逖帶著他的親信族人,撤退到徐州落腳。
已經入主吳郡的司馬睿立刻派人來封賞錄用祖逖一行。

但江北究竟非久留之地,不久就在安東將軍司馬睿的徵召下,祖逖一行以軍諮祭酒的身分,來到了建業北方,長江上的小島做為駐軍。

司馬睿跟瑯琊王氏的計劃,是要來江東當皇帝,割據一方,以待天下之變的。
非常合理的軍閥思考。

祖逖不是,祖逖心心念念,就是召集兵馬,復我中原。

啊,衝動。
啊,打仗就是後勤,你吃大便。

在嘲笑祖逖的愚笨之前,要知道萬事抬不過一個理字。
萬策不離情報兩字。

祖逖在想的,跟三國時代趙雲在說的差不多。
當因衆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

趙雲不是幻想的,當時關東臧霸等人確實有不服曹丕的現象。
祖逖的情報又更準確了,北方他的好朋友劉琨,都還有一席之地呢。

只要連結上劉琨,段氏鮮卑,慕容鮮卑。
就算不能奪回洛陽關中,把河北拿下,整個局勢也會往東晉傾斜。

能夠拿回古之華夏,兩漢第一的冀州,中原知識分子是不會當江東蠻荒一回事的。

對,這就是祖逖戰略跟東晉戰略最大的區別。
前者不想要江東,後者卻是看準江東而來的。

祖逖的想法,一點也不好高騖遠。
他相準了江東的「暴傑勇士」……暴徒流氓盜匪啦,專門就是與之交好。

甚至祖逖沒事就去建業官府晃蕩,看到有被抓的年輕人,就問問是犯什麼法?
文的,祖祭酒不理。

有殺人越貨本事的,祖祭酒一定要救下來收編。

一次兩次,祖逖在建業吳郡的臭名就傳開了。
加上祖祭酒為人又很靠北,動不動就在上書宣揚他的北伐理念。

司馬睿就任晉王之後,遂跟祖逖說,「去,快去。」

看過《三國志》的人都有一個印象,就是費禕跟姜維不好。
姜維想要北伐,費禕都只給他不過萬人的兵力。

東晉政府給祖逖什麼?
「以逖爲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稟,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招募。

奮威將軍、豫州刺史,這是非常大的地方指揮官。
問題是你東晉有豫州嗎?
沒有。

東晉給祖逖的,就是兩個空頭名號。
千人的糧食,三千布匹……這其實是資金的部份啦,不是要給祖逖做衣服穿的。

沒有兵器鎧甲。
沒有儀仗(所以說是空頭名號)。
連人手都要祖逖自己招募。

在這樣前所未有的北伐地獄難度開局,祖逖發下了「中流擊楫」的豪語。
並且找到地方落腳,成功的聚集了一支兩千人的軍隊。

帶武裝的才叫軍隊啊。
祖逖建立了城鎮,恢復了工業,打造軍事裝備自衛,展開經濟活動。

站穩腳跟,祖逖要開始行動了。
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當上豫州刺史。

這是國家統治力不行的時代。
不是東晉政府封了你的官,你走到豫州大家就會承認你是刺史,接受你的管理。

當時的豫州,有自己的刺史跟太守。
倒也不是哪個匈奴漢國還是石勒後趙所封的,就是西晉殘留的官員,直接任命的流民頭頭們。

祖逖賭了一把,把軍資金拿去收買其中一個小頭目,要他去刺殺現任的豫州刺史。
收買成功了。
刺殺也成功了。

但爭霸不是刺殺大頭目,地盤就會變你的。
祖逖在想什麼?他在賭什麼?

他在賭的是「戰功」。

有功無賞,會破壞掉組織的管理與規矩。
祖逖在賭的就是,當他送戰功回去東晉,東晉必須要賞他,要支援他。

比起拿兩千人在這群雄割據之地要攻城殺敵,乾脆投資一把,這就是祖逖的氣魄了。

對,畢竟不能說是智慧。
祖逖請求東晉支援雖然成功,但補給還沒收到,他這邊就缺糧了。

這時候,豫州的二當家也召集了兵馬,對祖逖發起攻擊。
短兵相接,祖逖訓練的勇士倒也不輸,問題是人家還有後援,你沒有。

不過我跟你說,從祖逖的行為你可以看出,他對於戰國跟三國都是特別有研究的。
祖逖連忙派出使者,去跟兗州的割據太守:陳川請救兵。

這在三國也演了好幾次。
比方兗州刺史被黃巾賊殺了,隔壁的曹操就趕緊前來「救援」兗州。
或是荊州牧劉表死了,繼承人分成兩派,隔壁的孫權也是馬上派人來問,是不是需要幫忙啊?

祖逖一跟陳川說:「豫州刺史被我們殺了,現在他們正集中兵力跟我們作戰。」
陳川要是沒有馬上想到來個背刺,真的不用想在亂世打滾。

果然,援軍李頭立刻登場。
祖逖不是不能打,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藉著李頭的救援,祖逖成功消滅了豫州二當家,占領他的大本營:譙郡。

清點戰利品的時候,祖逖發現李頭對二當家的馬有興趣。
送赤兔買關公,這買賣怎麼不能做?

祖逖立刻派人送馬,李頭也是一個感恩戴德。

可要知道,真正千古難得的,是劉備這種老闆。
陳川一發現李頭說祖逖好棒,隨即將其誅殺。

祖逖雖然沒成功收買李頭的人,但李頭的部下,自然也從陳川那裡逃了出來,降於祖逖。

不是,川哥你要殺也是殺祖逖吧?
原來東晉這邊的援軍「桓宣」,也已經抵達。

《晉書》的互現法,在西晉滅亡之後達到一個高峰。

缺乏中央政府的情況下,史料是非常多元的。
從桓宣(東晉)的角度看出來,這場豫州之爭完全又是另一回事了。

東晉的說法是,那個豫州的西晉殘官劉演,是支持司馬睿的。
而豫州刺史跟太守,也早就被桓宣說服,直接聽命於丞相府:當時丞相就是司馬睿。

是祖逖想要借糧借兵,派去的使者對人家不禮貌,所以雙方起了爭執,鬧一個不死不休。
解鈴還須繫鈴人,所以桓宣又出使,說降了二當家,並且留在譙郡協助祖逖對抗石勒。

這已經不是把一件事分成兩面說的互現了,根本是「互婊法」吧?

明明都是東晉,怎麼差這麼多?
要相信哪一邊?

其實,祖逖是司馬睿派出去的。
桓宣則是王含的手下。

江東姓王,十有八九出瑯琊,這位爺還剛好不是親內政派王導,而是親軍閥派王敦。
基於之後的東晉內戰,好像就可以明白「王與馬」的角度不同了。

簡單說,王敦派強調,東晉是王家打出的天下。
司馬睿這邊強調,東晉是司馬家道統所維持的天下。

最後王敦派覆亡,但《晉書》並不因此只採司馬家說法。
就像《三國志》同時提供了三國的史料角度。

我們無法得知歷史的真相,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事實具有多重面向。

不論是誰的功誰的過,此時祖逖就是占有譙郡,欲行刺史事的晉官。
而東晉的後援,也已經到來。

有武力,有政權,亂世之理。

而為人作嫁損兵折將的陳川,接下來還得面對祖逖的進攻?
只有你祖逖懂縱橫之策啊?別人都傻的?

川哥直接跟石勒連繫上了……比起劉聰,石勒的漢化程度還是要高點。
更聽得懂漢人話。

川哥嘴上說投降,實際的意思是,請後趙石勒派兵從這裡來討滅祖逖,咱們來個三七分帳也行。
然而,後趙大將石虎帶大軍抵達,卻遭到祖逖偷襲。

石虎當機立斷,把陳川抓起來,然後撤退。
接下來祖逖進逼兗州,更降服州內群雄,自此黃河以南,莫非晉土,哈哈哈哈哈哈。

以上,由東晉新聞台為您播報。
讓我們再轉後趙新聞台看看怎麼說。

後趙方面表示:石虎大軍成功擊退祖逖,救出陳川。
此時由於北方鮮卑來襲,石虎折返,並留下副將繼續攻打祖逖。

最後祖逖退回淮南,石家軍把陳川的部眾百姓帶回河北。

為什麼是兩方都撤退?
因為河南老大曹嶷左手表示效忠東晉,右手跟石勒簽定黃河停戰協定。

所以,雙方必須退出曹嶷的停戰區。

什麼是正史?這些統統是正史。
正史並不是標準答案,也不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資訊。

不過今天的主角祖逖,還有很多更為細節的描述。
這裡就不一一翻譯了。

整體來說,祖逖的行事作風很劉備,善下士。
白話就是,祖逖是個流氓。

他小時候是,在江東招兵買馬的時候是,如今盤據豫州仍然是。

宏觀來說,劉備的作風有好處也有壞處,在他自己跟祖逖身上都顯現出來。
就是缺少了政治作戰的能力。

不要說沒有諸葛亮,沒有孫乾之前,劉備想要跟軍閥結盟都有困難。
祖逖也很明顯的不討喜,在東晉政府中不受歡迎,在割據群雄裡也沒什麼人想要跟他好。
但是地方支持度的穩固就不差。

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亂世君主,劉備祖逖這種人,是非常適合當地方太守的。
能幫你好好治理地方,叛亂的機率也不高。

雖然劉備還是有叛亂記錄。
而祖逖也不可能是一百分的乖寶寶。
最終,東晉決定派人來取代祖逖。

東晉新聞台表示,接班人是江東人士,祖逖歧視人家,覺得鴻圖大業一定會敗在這些不思進取的吳人手裡。
加上東晉本土的王馬政爭已經展開,祖逖憂國憂民……就是他要人要糧又要不到了。

於是他就生病了。

生病的祖逖,有感於自己大限將至……就算不說得那麼玄奇,其實他也知道自己快被拔官了。
祖逖開始加強豫州各地的要點堡壘建設。

但也沒弄多少,祖逖就病逝了。
而最終朝廷派來的接班人,其實是祖逖的弟弟,祖約。

祖約原本是在東晉朝廷幹事的。

與其說這次接棒,像是過去東吳的父死子繼部曲。
或許,還更像屬國質子接任新王呢。

意思是,汝南祖逖當時的獨立性是很強的,並不是一個靠著江左政權扶植培養的將軍。

而以東晉政權主力在王敦身上來說,也還真的沒什麼能力來支持這個「祖逖北伐」。
這個不一樣的「祖逖北伐」,更進一步顯示出新割據時代的樣貌。

沒有正義,沒有道統,沒有終點。
只有以「晉」為名的人們,被刻上了「統一」的基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3會員
803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