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西晉滅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咸寧,西晉開國君主武帝司馬炎的第二個年號。
在十多年的政治鬥爭,與精密謀畫後,西晉的天下一統戰爭,正式吹響了號角。

咸寧四年十一月,征南大將軍羊祜病逝,晉武帝司馬炎改拜度支尚書杜預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
隔年,杜預抵達前線,厲兵秣馬,開始了伐吳之戰的準備。

但無論如何,此前杜預並未有領軍作戰的經驗。
加上鮮卑再次入侵涼州,讓司馬炎又對於大舉興兵猶豫了起來。

這個時候,一個不世出的奇才站了出來,請募三千五百兵,前往討伐西涼鮮卑。
宛如以卵擊石的兵力,卻傳回了捷報。

當大家的眼光集中在即將開始的伐吳之戰,這個名為馬隆的男人,依靠著蜀相諸葛亮留下的八陣圖,平服西涼。
相關經過可參考:【歷史上的武侯八陣圖】

但馬隆實際上花了一年的時間,其中多數時候更與朝廷消息斷絕。
司馬炎只好叫杜預先上陣練練兵,攻打當初羊祜沒能拿下的西陵城。

那時候,晉吳邊界在羊祜的治理下,可說是雙方交好,互不侵犯。

杜預就趁著吳軍還很鬆懈的時候,挑選了少數精銳,展開了進攻。
當然,把西陵城拿下是不可能,但面對鬆懈的吳軍,杜預很是抓了一些俘虜。

他知道,西陵主帥張政也不是個易與之輩。
一次偷襲成功,杜預就開始打探消息。

結果被他發現,張政因為覺得很丟臉,並沒有向吳主孫皓報告這次交戰。

水啦,杜預立刻擬了一封書信,發往建業給孫皓。
就說自己治下不力,晉軍擅自攻打了西陵,還抓了不少人。
為了向您道歉,特地把俘虜送還。

孫皓一看,這三小,為什麼荊州打了一個敗仗我當皇帝的都不知道?
二話不說,立刻下令抽換張政。

杜預一看這個老牌戰國式離間計生效,連忙寫信給司馬炎,表示該是時候伐吳了。

這邊暫停一下。
像這種本國北方戰事糾結,然後荊州守將就自己開始放離間計要開戰的故事,其實三國時代就發生過了。

也就是劉備跟曹操進行漢中之戰的同時,關羽所興起的襄樊之戰。
當年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只可惜天下分三國,被東吳背骨仔給刺了。

如今,南北對立,杜預卻以同樣的方式揭開滅吳的序幕……

卻說杜預的請求到了洛陽,司馬炎也不得不擋下來。
涼州戰局未明,貿然出兵攻打東吳,萬一鮮卑挺進,就算守得住關中,益州蜀漢也只怕要拱手讓人。

司馬炎表示,我們明年再打。

杜預連忙再上書兩次,痛陳良機莫失。
第二封上表抵達時,司馬炎正在跟張華下圍棋。

張華聽見是鎮南大將軍再次上表,索性直接認輸,對司馬炎說:「打吧。」
司馬炎終於下定了決心。

晉武帝紀說,當年十一月,晉朝大舉展開六路伐吳。
杜預傳卻說,他是隔年正月才出動的。

這邊就麻煩看一下圖了,方便。
為什麼要六路並進?
羊祜留下的戰略核心,其實是「順流而下戰術」。

也就是說,主力是從巴蜀長江上游出發的王濬。
而其他五路要幹嘛?

從簡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長江沿岸的要鎮,其實屬於吳國。
要知道,長江是一條夭壽寬的河。

你不可能派出十萬陸軍走到河邊,突然變水軍。
那樣的大河,對面又有敵軍,你要做浮橋工事過去,除非對面都是瞎子跟死人。

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時代,我們可以注意到,長江有「易渡口」。
也就是孫策下江東的「歷陽」,對面則是「尋陽」。

曹操派人所築的「合肥舊城」,孫權派人所建的濡須塢,也都在這個附近。

可以說,廣義三國時代,長江南北戰爭,最重要的爭奪區就在這裡。
想要消滅江東勢力,北方部隊從這邊進軍,是最佳選擇。

只有一個超世之英才,首先想到,我他媽不會從長江上游坐船過去,幾天就到吳郡了嗎?
這天才就是曹操了。

那相信大家也知道,曹操的這套水路進軍戰法,因為什麼而失敗。
不是「火之意志」啦。

是「半路攔截」。

當敵人佔據了長江沿岸的登陸要點,這套快速倒重兵入江東的想法,就只能在夢裡實現。
這也就是為什麼,羊祜規劃了六路伐吳。

除了巴蜀兵船,其他五路的重點,就是牽制甚至消滅長江沿岸吳軍。

只要能達成牽制效果,巴蜀運兵船甚至能快速幫助正在作戰的友軍進行補給。
多快速?
我唯一的概念就是「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中間對現在沒幫助先省略掉。

江陵要一天,到建業大概就兩天吧?
大型運兵船可能沒那麼快,但速度也不會差到十倍。
事後的上表,有寫是十五日,當時用干支計日,所以十五應該是時間長度沒錯啦。

王濬在巴蜀打造的船「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來往。又畫鷁首怪獸於船首,以懼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一步寬就將近一公尺,這船有一百二十米平方那麼大,什麼意思?

大概是一個小學運動場那麼大面積。
上面的裝飾跟武裝就感受一下吧。

簡單說,長江將會成為晉軍大約三到五日的運輸線。
更可減少中央資源耗損。

一口氣把東吳的天險,變成北方部隊的康莊大道。

有這麼厲害的大招,東吳憑什麼能立國這麼久?
啊之前就三國咩。

孫家有劉禪罩咧。

曹魏想發動順流戰,那至少要拿下江陵跟武漢三鎮(這樣寫方便些)。
需要複習曹丕的三路伐吳怎麼打嗎?

所以說,我們張遼同學做為當時的戰略建議者,應該也是有想到這些事情的。
不過當時是下游牽制區成功了,上游就死打不下來。

喔,想直接打下江陵也是不現實的,人家不會支援嗎?

這時候我們可以注意到一件事。
西陵之戰,羊祜最終沒能勝過陸抗。

但他進入了江陵。
也或許,就是這一步,才讓整個藍圖浮現在羊祜心中。

大致看一下。
首先是杜預,將大軍進駐江陵後,自然是選擇西進取城。
務必要幫巴蜀兵船開出路來。

琅邪王伷督率所統,連據塗中,使賊不得相救」。

司馬伷的戰功描述,最具代表性,證實了我們「牽制」戰的想法。
而巴蜀王濬的部分,也清楚寫了「濬自發蜀,兵不血刃,攻無堅城,夏口、武昌,無相支抗。

一路直取建業。

六路軍中,遭到最頑強抵抗的,應該就是從壽春出發的王渾了。

壽春之所以為曹魏西晉淮南戰區首鎮,就是因為這條路線便是具有傳統價值的歷陽尋陽戰線。

而迎戰王渾軍的,則是東吳四大家,顧陸朱張(執政順序)的最後一位丞相。
張悌。

一般研究不會把張悌算進四大家,因為他出身襄陽,少有名理,在孫權過世後就被諸葛恪所欣賞,後來出任禁軍校尉。
在陸家丞相陸凱的推薦下,獲得了吳主孫皓的重用,舉為軍師,後於交州反亂時升為丞相。

王渾軍初時進展順利,很快渡過長江,佔領了南岸尋陽附近的「城陽」,並就地駐紮。

面對已經殺入腹地的敵軍,張悌率領三萬大軍迎戰,在最前線的晉軍都尉守了幾天,決定投降。
這時,他的副將,也就是當初淮南第三叛主角諸葛誕的兒子,靚仔表示,應該殺了這傢伙。

諸葛阿靚說:「這個一定是詐降。」
張悌說,強敵當前,殺降不祥。否決了這個提議。

吳軍繼續推進,與王渾的第二波部隊展開交鋒。
一開始,吳軍節節勝利,但等到與晉軍精銳「淮南軍」對壘,吳的刀盾兵就衝不破了。

正打算先退後,但吳軍後方就開始出現混亂了。
果然是那個腦後有反骨的城陽都尉在搞事。

張悌作夢也想不到,只是一場先鋒交戰,居然就讓三萬部隊潰不成軍。

是役,張悌等主將盡皆被捕。

孫皓見此情狀,便派出司徒何植、建威將軍孫晏送印節請降。
王渾當然很開心啊。

不過,這一戰安排的殺手是王濬。
司馬炎在開戰前下詔,在江陵以西的地帶,王濬要受杜預指揮。
一旦接近建業這邊,就該受王渾管轄。

王渾就想說,不如先通知王濬,來商量商量。
就此按兵不動。

豈料,王濬見了使者,心知不妙,直接回答:「風勢正順,船隊不能停。」
就在使者回報王渾的同時,王濬大船直攻建業。

而除了王渾,王濬,瑯琊王司馬伷也已經逼近了。

這時,東吳中書令建議孫皓,同時對三名大將請降。
為什麼要這麼做?

畢竟,孫皓投降跟劉禪投降不同。
有看過《光武傳奇》就知道了,先降的會被厚待,用來讓仍在抵抗的人心動。

而最後一個被中央政府鎮壓的,政府當然是殺你全家。

當此之時,孫皓最害怕的,就是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衝進來屠城啊。
一旦三路敵軍都收到降書,如果王渾想屠城劫掠,另外兩個必然會制止。

王渾跟司馬伷本來就是大官重臣,果然就被牽制住。
但王濬已經七十幾歲啦,不過一個邊疆監軍,好不容易領到這個任務,要是沒搶到頭功,還要回去跟南蠻孟獲的孫子玩泥巴嗎?

王濬心一橫,搶先進入建業受降。

這事情當然鬧大,朝廷有司要求直接逮捕王濬,司馬炎則讓他有個辯解的機會。
最終,司馬炎仍是干涉有司判決,功可抵過,讓王濬成為了西晉朝廷的新寵豪強。

吳國雖滅,天下一統。

但司馬炎的性格,註定了這個王朝即將迎向更多的波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3會員
91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十二月,公軍官渡。 曹操即將與袁紹發生一場影響漢末走向的戰爭...。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上一世祁王向江陵發難時,梁王還在京城把持朝政,他採取趙葉青的建議,派監軍與安昭一起領兵。 其中有梁王抽調的三萬人馬,和安昭向西北借調的數萬北玄軍。 大軍抵達江陵,監軍膽小保守,認爲此時祁王大軍士氣正盛,不肯與其正面交鋒。 安昭與他意見相左,當着衆人的面直言,祁王大軍將士大多來自北方,初到江陵定
Thumbnail
八陣圖 唐代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八陣圖》,讚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諸葛亮輔佐劉備,從無到有,建立了蜀漢政權,在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功勳卓著。他創制的八陣圖,更是名揚千古,成為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蹟。江水滾滾,沖擊著岸邊的巨石,巨石
Thumbnail
滅掉赤眉後馮異兵入關中,此時延岑在關中已經安排了各堂口分把要衝: 延岑據藍田,王歆守據下,芳丹據新豐,蔣震據霸陵,張邯據長安,公孫守據長陵,楊周據谷口,呂鮪據陳倉,汝章據槐里··· 前面我們說過,延岑的各堂口不過是一群互不隸屬的烏合之眾,多的一萬人,少的幾千人,這些流賊在馮異一路西推的過程中被收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戰前先來看一下,嚴尤勸王邑繞過昆陽打宛城的那個建議靠譜嗎?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很靠譜,因為此時宛城的守將是更靠譜的岑彭,後來的雲台28將中的老六,朔江滅蜀的雲台之光,漢軍已經被他從正月到現在整整拖了五個月了,早已師老兵疲。 但岑彭同樣堅持不了多久了,宛城餓的已經快吃人了,打昆陽直接導致損失了
Thumbnail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此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大曆元年(西元766)詠懷諸葛亮而作的五言絶句,篇名是《八陣圖》。杜甫對諸葛亮素懷敬意,多次在詩作吟詠他的事蹟。比如在《蜀相》說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自古被視為諸葛亮一生事功的定評...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十二月,公軍官渡。 曹操即將與袁紹發生一場影響漢末走向的戰爭...。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上一世祁王向江陵發難時,梁王還在京城把持朝政,他採取趙葉青的建議,派監軍與安昭一起領兵。 其中有梁王抽調的三萬人馬,和安昭向西北借調的數萬北玄軍。 大軍抵達江陵,監軍膽小保守,認爲此時祁王大軍士氣正盛,不肯與其正面交鋒。 安昭與他意見相左,當着衆人的面直言,祁王大軍將士大多來自北方,初到江陵定
Thumbnail
八陣圖 唐代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八陣圖》,讚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諸葛亮輔佐劉備,從無到有,建立了蜀漢政權,在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功勳卓著。他創制的八陣圖,更是名揚千古,成為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蹟。江水滾滾,沖擊著岸邊的巨石,巨石
Thumbnail
滅掉赤眉後馮異兵入關中,此時延岑在關中已經安排了各堂口分把要衝: 延岑據藍田,王歆守據下,芳丹據新豐,蔣震據霸陵,張邯據長安,公孫守據長陵,楊周據谷口,呂鮪據陳倉,汝章據槐里··· 前面我們說過,延岑的各堂口不過是一群互不隸屬的烏合之眾,多的一萬人,少的幾千人,這些流賊在馮異一路西推的過程中被收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戰前先來看一下,嚴尤勸王邑繞過昆陽打宛城的那個建議靠譜嗎?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很靠譜,因為此時宛城的守將是更靠譜的岑彭,後來的雲台28將中的老六,朔江滅蜀的雲台之光,漢軍已經被他從正月到現在整整拖了五個月了,早已師老兵疲。 但岑彭同樣堅持不了多久了,宛城餓的已經快吃人了,打昆陽直接導致損失了
Thumbnail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此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大曆元年(西元766)詠懷諸葛亮而作的五言絶句,篇名是《八陣圖》。杜甫對諸葛亮素懷敬意,多次在詩作吟詠他的事蹟。比如在《蜀相》說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自古被視為諸葛亮一生事功的定評...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