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系列02-理學家的不得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一期我們書接上回,繼續來聊聊"宋明理學"。
上回我們說道:
就現代人的眼光來看,
理學家們~其實並不怎麼講理。
不就是打算教人要扶老奶奶過馬路,積積陰德嗎?
這麼簡單的道理,直接講就好了嘛,為什麼不直說?
非得要扯到日月星辰、菊花蓮花就對了?
這樣做真的對得起孔老夫子嗎?
說好的"子不語怪力亂神"呢?
然~而~以上都只是從現代人的邏輯來看。
若換成當時的理學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呢!
所以說,我們今天就是要來聊聊,究竟身處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中
這些理學家到底有甚麼不得已的呢?
事情還得從"怪力亂神"開始說起。
怪力亂神這種東西啊,你懂得
就跟毒品一樣,
普通人根本抵擋不住。
哪怕你從來不信這套,都很難不去點他;
哪怕你超級理性,也會手賤,想看他到底怎麼鬼扯;
哪怕你看出破綻留言罵他,但又有什麼意義呢?
你就是點進去啦,
就是幫人家創造流量啦,
而且我敢說下一次,
妳各位還是會點進去。
看看youtuber界最賺錢的夫妻是誰大家就懂了,
怪力亂神本身就是財富密碼。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同樣的套路,放到千百年前的中國,又怎麼會不奏效呢?
不然你想,為什麼會有"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句話留下來?
一定是問的人太多了嘛。
走到哪都被問,
孔老先生大概也很崩潰吧,
奇怪欸,
自己又不是神仙方士,
打槍一批人又來一批,
問屁問喔!
然而,
就連他自己的學生子路,後來被剁成肉醬的那位,也沒有饒過他,
依舊屁顛屁顛地跑來問說:"老師老師,你覺得世界上有沒有鬼啊?"
孔子聽完以後很嗆喔,不知道484針對子路,
說:"你問這個幹嗎?啊你連人都伺候不好了,還擔心要怎麼伺候鬼神喔?"
子路聽罷,仍未放棄,提到鬼神,不禁,又順帶想到死亡,於是又問:
"老師老師,那人死後會去哪裡啊?"
孔子聽完心裡很幹,就一語雙關地說:
"啊你活都活不好了,還想死喔?"
好啦,其實剛剛關於孔子的內心戲是我自己腦補的,
原文裡其實沒那麼多情緒化的字眼,
如果大家有空耐心去讀,非常簡潔,就一句話,曰:"未知生,焉知死。"
總而言之,
孔子這個人啊~真的很有個性,
擺明了就是一個教做人處世的,倫理學Youtuber,
哪怕這個主題乏人問津,點閱率差,
他還是硬要講,
也不管別人受得了受不了。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雖千萬人吾往矣。
其實他完全可以放下身段,
講一些他其實也不懂,莫名其妙的東西,
例如什麼:"做好事,死後才會上天堂啦!"
我敢肯定,這比他講什麼仁義道德都管用。
但孔老先生就是偏不要。
老人家寧可跟你說一千遍、一萬遍,
他的理想抱負,他的處世之道;
做人應該這樣,這事不該那樣;
也不願意隨波逐流,說幾句老百姓愛聽的鬼話。
哪怕是說個一句呢?
他一句都不肯說,
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
帥是很帥啦!
但注定沒有市場。
於是乎,
儘管儒家在漢武帝時,
由於一些機緣巧合,狗屎運~得到了國家朝廷的大力支持,獨尊儒術。
但誰叫儒家實在太~不接地氣了,
導致除了想當官的貴族子弟外,
幾乎沒人願意花時間學什麼仁義禮智信。
更別說什麼四書五經,老百姓大字都不識一個了,誰在乎啊~~
結果可想而知,
當時的社會,
在思想上實際被分割成兩大塊:
分別是由少數菁英、世家大族壟斷的儒家經學;
以及廣大底層、庶民的神仙方術,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道教。
換句話說,
儒家純粹是靠著政府扶植,漢朝價值,才好不容易活下來的。
那萬一,漢朝不在了呢?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漢朝衰亡後,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場持續數百年的大亂鬥,史稱魏晉南北朝。
這期間,
黃巾之亂,三國鼎立,八王之亂,五胡亂華,
匈奴、鮮卑、氐(低)、羌(槍)、羯輪番登場,
蠻夷戎狄像八加九一樣把中原大地肆虐得一片狼藉,
生靈塗炭、血流成河、百姓流離失所。
面對這樣的災難,
少了政府的支持,
鮮少人能說自己是真正的孔門弟子,
更何況是那些本就無心,
只因政府提倡,
才勉為其難的沽名釣譽之徒呢?
於是想當然的,
原本就不討喜的儒家就更加乏人問津了。
貴族子弟寧可在竹林裡裸奔、吸毒、空談玄學、超前部屬,
也不願意再翻開那難看的經書哪怕一秒,
一整個放棄治療,反正我就爛的概念。
而中央朝廷呢,
很多,也就順勢改信佛教道教了。
像那個梁武帝,
都當到皇帝了,
還可以看破紅塵,屢次出家;
後宮佳麗三千耶,說不要就不要,
雖然說,每次出完家後,沒多久,就又被滿朝文武勸回來當皇帝了。
看來美女還是比較實在。
好啦,反正妳各位只要知道儒家當時混得有多慘。
一直到隋唐時代,大一統了,
儒家地位雖稍有提升,
但聲勢仍大不如前,
完全不能跟漢朝時代相媲美。
然而,就在這個時刻,
一位從小就"子曰子曰"的讀書人站了出來,
誓要跟這個腐朽的世(釋)道相抗衡!
誓要把儒家丟掉的天下給奪回來!
這個人就是韓愈。
韓愈是何許人也?
就是高中國文課裡,<師說>的作者。
什麼”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那位先生。
同時,也是蘇東坡口中"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那位大俠。
咦?忘記了嗎?
唉呀,忘記了也好~
記憶是痛苦的根源,你能忘記,也算是一種福氣。
總之,大家只需要知道:
韓愈是一名衛道人士,一位堅決抵制佛老的護家盟成員。
事情是這樣的,
話說有一天,
皇帝打算去朝拜釋迦摩尼的手指骨頭,說好聽點就是舍利子啦。
但韓愈就不爽了,
當場崩潰,
甚至公然和皇帝嗆聲,
說:啊不就死人骨頭 還老外的,拜屁拜喔!
甚至還引經據典地表示:信佛的皇帝死得早啦,沒有一個好下場!
啊對了,補充說明一下:
迎佛骨這件事啊,其實算是唐朝的例行公事,
從唐太宗時代就開始了,
舉國上下,大家也都滿期待的,甚至到了狂熱的程度。
聽說還有信徒為了見佛骨一面,不惜當眾自焚的。
所以說,當年韓愈公開反對這件事,
放到今天,
就相當於你跑去顏清標面前,
當眾嘴他不要辦媽祖繞境一樣,直接變消波塊。
沒錯,韓愈當年就是這麼白目,差點就被殺了。
要不是多虧宰相拚命營救,
我們的韓愈小朋友後來可能就沒機會去廣東"祭鱷魚文"了。
不過這已經是後話了,跟今天的主題無關,我們有緣再聊。
總而言之,
儒家在漢朝滅亡後,失去乾爹,幾經波折,
即使有韓愈這樣的憤青,正面直球對決,也無法挽回過去的光景。
那麼,請問一下,
如果是你,作為一個讀書人,身處在這樣的絕境中,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戰勝怪力亂神的佛教、道教,光復儒家,時代革命呢?
(停頓一秒)
那還用說?
當然是選擇加入他啊!
理學家表示:怪力亂神,真香啊!
而這個,就是我們下一篇的主題了。
為了光復儒家,理學家背後~到底做了什麼難以啟齒的交易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我下回,再跟大家一探究竟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一部給忙碌者世界史,讓你每過一天,多了解一點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933/2/27 燒毀!考不上美術系就防火,還怪人…
1876/2/26 韓國人為何討厭日本人 : 一切的起源竟然是...
1956/2/25 去史達林化:赫魯雪夫造反啦!
1582/2/24 小日子怎麼過 ? 教皇下令改革曆法
1455/2/23 沒有它,就沒有民族國家:忍術•古騰堡印刷術
1933/2/27 燒毀!考不上美術系就防火,還怪人…
1876/2/26 韓國人為何討厭日本人 : 一切的起源竟然是...
1956/2/25 去史達林化:赫魯雪夫造反啦!
1582/2/24 小日子怎麼過 ? 教皇下令改革曆法
1455/2/23 沒有它,就沒有民族國家:忍術•古騰堡印刷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Thumbnail
以前上數學課時常有一個解題的公式,比如,「因為…所以」,然後得出結果。現代科學、醫學、哲學、數學,任何學問,都脫離不了因與果的公式,沒有因,就沒有過程,最後實驗不出結論。有人說,哲學家和宗教家是最偉大的科學家,因為他們能夠超越肉體思維極限,跳脫空間限制,印證千年之前與當代不可切割之關係。 有一
Thumbnail
  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林彪和孔子)運動中。於1974年批判會上,主持人問沈默不語、提倡復興儒學的梁漱溟感想,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主持人要求他解釋,他答曰:「我認為,孔子本身不是宗教,也不要人信仰他,他只是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而不輕易去相信別的甚麼。別的人可能對我有啟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第二)。 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就是諂媚;見到該做的事而不做,就是沒有勇氣』。   按照舊時禮法,都是祭祀自己的祖先或自己國家信奉的神祇。祭祀他人的祖先或其它國家的神祇,就是違禮。但到了孔子所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強調仁愛與同理,並對禮貌與尊重提出重新定義。此外,書中還提倡修齊治平的觀念,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文章通過介紹書中主要觀點,並結合個人的學習體會,呈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價值。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Thumbnail
以前上數學課時常有一個解題的公式,比如,「因為…所以」,然後得出結果。現代科學、醫學、哲學、數學,任何學問,都脫離不了因與果的公式,沒有因,就沒有過程,最後實驗不出結論。有人說,哲學家和宗教家是最偉大的科學家,因為他們能夠超越肉體思維極限,跳脫空間限制,印證千年之前與當代不可切割之關係。 有一
Thumbnail
  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林彪和孔子)運動中。於1974年批判會上,主持人問沈默不語、提倡復興儒學的梁漱溟感想,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主持人要求他解釋,他答曰:「我認為,孔子本身不是宗教,也不要人信仰他,他只是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而不輕易去相信別的甚麼。別的人可能對我有啟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第二)。 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就是諂媚;見到該做的事而不做,就是沒有勇氣』。   按照舊時禮法,都是祭祀自己的祖先或自己國家信奉的神祇。祭祀他人的祖先或其它國家的神祇,就是違禮。但到了孔子所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