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普丁不理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烏克蘭危機發生之前,很多人(包括我)以為俄國只是喊喊而已,打下去必然遭受經濟制裁,太不符合整體利益。顯然,事情發展並非如此。

面對這一情況,某些人堅持一套利益分析模式,先持續說普丁遭受哪些損失,強化「發動進攻很不理性」的認知;再期待普丁受到更大懲罰,以印證「看吧我就說他不理性」的結論。

不過,一旦俄軍進入烏克蘭,就代表原有的分析模式並不適用。或至少是說,我們應該接受有兩套預設在平等競爭:

A.普丁很不理性。他沒預期到自己的失敗,所以現在嘗到了苦頭。

B.普丁非常理性。他早就知道,為了更根本的目標,哪些東西可以拋棄、哪些東西必須犧牲。

接下來的問題是,有沒有什麼資訊可以支持預設B?而後我想起,前世界西洋棋王、俄國的Garry Kasparov。他於2005年退出棋壇,為了反對普丁而轉投政界,據他自己所言:

在今天的俄羅斯,普丁總統正利用安全的名義,推動以控制替代自由,然而安全似乎總是遙不可及。由於缺乏透明度,幾乎無法控制支出,而不控制這些支出,國家的擴張就無止境。

彷彿預見了俄烏危機,Kasparov曾在Winter is coming(2015)一書中明確指出:普丁是自由之敵,他絕不會放棄偉大的俄國夢,而烏克蘭衝突是一種必然嘗試,除非自由世界有更多決心來阻止普丁。

看來很不理性嗎?事實上,從西洋棋的角度來看,普丁的行動可能極其理性,只要他知道犧牲可能換來什麼。

對棋手而言,只要自家國王被將死,就是徹底失敗,其他棋子再多也沒用;相反地,只要能將死對方國王,就是徹底成功,其他棋子再少也無妨。如果一個人下西洋棋時,只想著「整體利益」,而不願犧牲任何棋子,他的棋藝顯然不會高到哪去。甚至我們會說,他根本沒有搞清楚西洋棋在做什麼,因為他沒有「將死」的概念。

就Kasparov的說法,「將死」可視為「雙方無論如何都必須避免發生的事」,而棋子和時間,則是協助你進攻或防禦的兩大資源。據此,只要你有一套清晰明確的戰略戰術,棋子會立刻被分成兩類:無用的和有用的,無用的必須盡可能拿來消耗對方資源,有用的必須盡可能在對的時機、對的地點出擊。

當然,棋盤上的棋子和棋步都有限,而現實當中的兵力武器可以補充,時間則可以無限長。也就因為如此,棋手更不介意犧牲一些東西來換取機會與優勢,儘管他這次可能會失敗。

現狀看來,很多人不覺得烏克蘭衝突是個棋局,還持續幫普丁設想他的「整體利益」。如果這次危機安然落幕,這些人會慶幸普丁終於受到懲罰。但Kasparov會說,普丁犧牲一些東西來換取對方的犯錯機會,雖然這次沒有如意,但必會捲土重來,因為他根本沒被將死。

在幾天前的訪談中,Kasparov也是持此觀點,並有更多對於當前局勢的評論:(https://www.pbs.org/video/what-is-putins-end-game-garry-kasparov-on-russias-attack-4v0/?fbclid=IwAR0IJKp48bymSA3g_AsO7WXOkcABH2FNI976n-hGIWmWikEydBIn-hPfl8s,以下是我的超譯+重組)

• 普丁是臨時起意嗎?

普丁早就開始準備這場戰爭。多年來,他的暴政都沒有嚐到惡果,於是他認為可以跨得更大步。任何出身KGB的人,都毫不懷疑俄國應該主掌歐洲。尤其是普丁,懷有重塑世界安全體系的野心。

• 進攻烏克蘭,普丁不怕損失太大嗎?

普丁只在乎他的野心,以及他培養的戰爭機器,其他一切損失都不重要。他是個獨裁者。獨裁者從不問「為什麼我該這樣做」,只問「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

• 如何制止俄軍持續推進?

除了儘速軍援烏克蘭,更重要的是凍結經濟來源,這才能從根本上遏止戰爭機器的運作,或至少是使它慢下來。

也就因為如此,各國必須斷絕一切與俄國的貿易往來,並找出普丁藏在世界各地的私人資產,據說這有一兆到兩兆美金之多。經濟制裁是必須的,而且要徹底與長期執行。

• 普丁如何看待北約諸國?

自由世界既軟弱又分裂,於是他看到偉大俄國奮起的契機。加上他成功收買許多西方政客,導致他認為,這一切只是要付多少代價的問題。

尤其是美國,從歐巴馬開始軟弱,川普被騙得團團轉,共和黨忙著認知失調,搞不清楚該罵拜登挑釁還是普丁侵略,他們已經不知道該相信什麼。

• 身為前世界棋王,你如何看待這場棋局?

獨裁者一定會失敗,但重點不是結果,而是我們將為此付出多少代價。如果自由世界持續軟弱,又缺乏清晰的戰略認知,另一個獨裁者將會跨過臺灣海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94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俄羅斯佔領烏克蘭東部城市之後,為何普丁會食髓知味,不惜與歐美國家為敵、進一步對烏克蘭發動全面戰爭呢?普丁是不是過於輕敵導致錯估形勢了呢?我們從西方各國對俄態度、俄中關係、美、俄、烏角力以及普丁的心理和健康因素做以下四點分析:
Thumbnail
俄羅斯佔領烏克蘭東部城市之後,為何普丁會食髓知味,不惜與歐美國家為敵、進一步對烏克蘭發動全面戰爭呢?普丁是不是過於輕敵導致錯估形勢了呢?我們從西方各國對俄態度、俄中關係、美、俄、烏角力以及普丁的心理和健康因素做以下四點分析:
Thumbnail
無論如何這個國家都是很倒楣 文 / 邱莉燕 俄羅斯若是強行併吞整個烏克蘭,一來歐美不會坐視不理,二則戰後治理上可能極為棘手。專家認為,俄烏終局可能是烏克蘭東西分裂,抑或是維持表面上的烏克蘭邦聯。 所有的戰爭都免不了有始有終,差別只在於,終點來得早或晚。 比如對於戰局的研判。
Thumbnail
無論如何這個國家都是很倒楣 文 / 邱莉燕 俄羅斯若是強行併吞整個烏克蘭,一來歐美不會坐視不理,二則戰後治理上可能極為棘手。專家認為,俄烏終局可能是烏克蘭東西分裂,抑或是維持表面上的烏克蘭邦聯。 所有的戰爭都免不了有始有終,差別只在於,終點來得早或晚。 比如對於戰局的研判。
Thumbnail
鍾秀/時事評論員、作家 俄烏戰爭已成為曠日費時的消耗戰,然而強人普丁絲毫沒有停止戰鬥的打算。到底何時俄羅斯打算休兵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四點來看: 1. 俄國的如意算盤與失算: 2. 烏俄雙方領導人皆有被暗殺的可能: 3. 烏俄雙方和談的進展: 4.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殺手鐧:
Thumbnail
鍾秀/時事評論員、作家 俄烏戰爭已成為曠日費時的消耗戰,然而強人普丁絲毫沒有停止戰鬥的打算。到底何時俄羅斯打算休兵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四點來看: 1. 俄國的如意算盤與失算: 2. 烏俄雙方領導人皆有被暗殺的可能: 3. 烏俄雙方和談的進展: 4.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殺手鐧:
Thumbnail
美國之音專訪在加拿大的「漢和防務評論」的創辦人兼總編輯平可夫先生,他對俄羅斯的入侵有一個最新的看法,基本結論是普丁的作戰計劃顯然難以再執行下去。普丁看來不妙,已被描述為「政治殭屍」。他的主要觀察可以整理成三點,不過,我指出他遺漏了一個重點,然後,我指出這個重點會從烏克蘭也適用到台灣。
Thumbnail
美國之音專訪在加拿大的「漢和防務評論」的創辦人兼總編輯平可夫先生,他對俄羅斯的入侵有一個最新的看法,基本結論是普丁的作戰計劃顯然難以再執行下去。普丁看來不妙,已被描述為「政治殭屍」。他的主要觀察可以整理成三點,不過,我指出他遺漏了一個重點,然後,我指出這個重點會從烏克蘭也適用到台灣。
Thumbnail
美國之音專訪在加拿大的「漢和防務評論」的創辦人兼總編輯平可夫先生,他對俄羅斯的入侵有一個最新的看法,基本結論是普丁的作戰計劃顯然難以再執行下去。普丁看來不妙,已被描述為「政治殭屍」。他的主要觀察可以整理成三點,不過,我指出他遺漏了一個重點,然後,我指出這個重點會從烏克蘭也適用到台灣。
Thumbnail
美國之音專訪在加拿大的「漢和防務評論」的創辦人兼總編輯平可夫先生,他對俄羅斯的入侵有一個最新的看法,基本結論是普丁的作戰計劃顯然難以再執行下去。普丁看來不妙,已被描述為「政治殭屍」。他的主要觀察可以整理成三點,不過,我指出他遺漏了一個重點,然後,我指出這個重點會從烏克蘭也適用到台灣。
Thumbnail
【簡介】 〈世界報〉專欄作者,亞蘭·法蘭修(Alain Frachon),於昨日(3月17日)撰文,分析普丁侵略烏克蘭,是以近二十年「北約擴張」和「西方羞辱」當作藉口,行數百年「俄羅斯傳承」,一種永不滿足的神秘「擴張意志」。特試全文翻譯如下,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全文】 【原文連結】
Thumbnail
【簡介】 〈世界報〉專欄作者,亞蘭·法蘭修(Alain Frachon),於昨日(3月17日)撰文,分析普丁侵略烏克蘭,是以近二十年「北約擴張」和「西方羞辱」當作藉口,行數百年「俄羅斯傳承」,一種永不滿足的神秘「擴張意志」。特試全文翻譯如下,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全文】 【原文連結】
Thumbnail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快二十天了,雙方的談判已經進行了四輪,看起來俄烏談判與基輔會戰一樣膠著,慢慢的我大概理解普丁在想什麼,看起來普丁這個仗打得很難看,但最後普丁說不定不會輸太多,搞不好還會取得他想拿到的成果。 俄羅斯將繼續擁有克里米亞。 這樣看起來,換成你是普丁,你會不會出兵?
Thumbnail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快二十天了,雙方的談判已經進行了四輪,看起來俄烏談判與基輔會戰一樣膠著,慢慢的我大概理解普丁在想什麼,看起來普丁這個仗打得很難看,但最後普丁說不定不會輸太多,搞不好還會取得他想拿到的成果。 俄羅斯將繼續擁有克里米亞。 這樣看起來,換成你是普丁,你會不會出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