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推薦】NETFLIX 原創韓劇《少年法庭》,深究青少年犯罪內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NETFLIX 原創韓劇《少年法庭》
來這些地方找我 👇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imletter_movie/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im.letter/
●●●

《少年法庭》

Netflix 原創韓劇《少年法庭》(Juvenile Justice)由金憓秀、金武烈、李星民、李姃垠主演,故事背景為少年法庭,講述少年犯罪問題,一窺司法人員在法庭審判前後的心境,以及站在法庭上的少年們,背後隱涵著怎樣的故事?
在第 2 至 4 集裡,劇情主軸闡述家庭環境與少年犯罪間的關係。
並非所有犯罪的原因都來自家庭的不建全,但應透過案例的研究來阻止下一件憾事發生,並且建立健全的社會安全網,接住受傷的孩子。。
▸▸(下面討論提及劇情)
●●●

第一個案例:徐有悧家暴案

少年犯徐有悧全身是傷地來到法院尋求車泰柱法官的協助,卻在事後表示自己僅是跌落樓梯,沈恩錫發現奶奶閃爍其詞,故深入調查,走訪工作髮廊與療養院後,推測其家暴事實。
NETFLIX 原創韓劇《少年法庭》
徐有悧的父親在法庭上大言不慚,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一點悔改之意。回溯過往,原來他既是加害者也是被害者,承襲上一代的陋習,但這並不是施暴的理由。
並非被害者都會成為加害者,在看似毫無選擇的情況下,要成為加害者或者走自己的路,仍是取決於自己。
NETFLIX 原創韓劇《少年法庭》
「真了不起,你撐過去了。」審判結束後,沈恩錫拍拍徐有悧的頭,慶幸他在生存夾縫中活了下來,也期許他展開新的人生。
回到政策面,沈恩錫一開始即在家暴法研討會上質問上級長官,要如何加速對加害者的制裁並保護受害者?如何阻止暴力事件?而高強植警官在醫院時也曾說:「這種暴力事件到最後都會不了了之。」
這都再再顯示「清官難斷家務事」,家暴保護制度的確存在著很大的改革空間。
●●●

第二個案例:青少年恢復中心

蔚藍青少年中心,讓犯錯的少年犯們擁有一個家,而中心主任吳宣慈擔負起父母的角色。然而,管理與教育並不容易,在一次機構實地訪查時,中心發生了意外,被收容的少年們逃出中心。
NETFLIX 原創韓劇《少年法庭》
追尋這些少年犯的同時,劇情也帶出每個孩子背後的家庭問題,性侵、家暴、遺棄……。犯罪的發生並非偶然,而是環境使然。
最後在警隊的協助下終於尋回所有人。
NETFLIX 原創韓劇《少年法庭》
沈恩錫法官對著站在法庭上的孩子這樣說:「家庭和環境對少年們確實有重大影響,但是選擇犯罪的,終究是少年本身。」接著,他也對身後的監護人們訓示:「處分對象雖然是少年,但是處分的重擔,監護人們也必須共同承擔。」
法官能在法庭上告誡少年們犯罪必須付出相對的代價,但等他們服完刑,長大成人之後呢?如果父母不一起改變的話,惡性循環是不會被打破的。
●●●
戲劇結束就結束了,但少年們的人生還在繼續,當我們從社會新聞看少年犯罪時,看到的是罪惡本身,但卻鮮少探究背後因素。
對一般人來說,這些新聞只是茶餘飯後的聊天話題,但對少年們來說,可能關係到他們的一生。
這部劇對於少年犯罪拋出大哉問,不得不說這真的是非常大非常複雜的議題,寬容教化與公理正義在天平兩端來回擺盪,追根究柢並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把尺。
-
追蹤 @imletter_movie 看更多影劇訊息 (◍•ᴗ•◍)ゝ
如果你/妳喜歡本篇內容,動動手指按下方的「拍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2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九號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也許單純敘述歷史太過枯燥乏味,這篇想推薦幾部與轉型正義相關的電影,分別來自台灣、韓國與德國,希望大家可以藉由這些作品,重新思索轉型正義。歷史課題需要社會共同面對參與,更深入了解自身生處土地的過往。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但要意識到自己正在閃避,等到某個時刻該面對的還是得解決。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時間不會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的只有自己。 這是我私自對這句台詞所下的註解。
你想像過,遇見愛情的那一刻會是怎樣的場景嗎?或許一見鍾情,或許細水長流,或許轟轟烈烈,或許平平淡淡,也或許是你提著兩大包捲筒衛生紙,為了趕末班車在路上狂奔,狼狽不堪的時刻。
嗨,大家都去預購三倍券了嗎? 身邊有蠻多朋友對三倍券感到困惑,於是簡單整理了大家常見問題!
殺時間的最好良方之一就是追劇! 這篇來推薦刑偵推理類: 信號、隧道、Voice、秘密森林、所有人的謊言!
《南山的部長們》(남산의 부장들)劇本改編同名原作小說,時代背景為韓國1970年代,以朴正熙總統遇刺案件為故事核心,描述其身邊親信中央情報部部長與警衛室室長的勢力競爭,並一揭前中央情報部部長金炯旭失蹤真相,帶領觀眾一窺當年事件未知的一面。
也許單純敘述歷史太過枯燥乏味,這篇想推薦幾部與轉型正義相關的電影,分別來自台灣、韓國與德國,希望大家可以藉由這些作品,重新思索轉型正義。歷史課題需要社會共同面對參與,更深入了解自身生處土地的過往。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但要意識到自己正在閃避,等到某個時刻該面對的還是得解決。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時間不會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的只有自己。 這是我私自對這句台詞所下的註解。
你想像過,遇見愛情的那一刻會是怎樣的場景嗎?或許一見鍾情,或許細水長流,或許轟轟烈烈,或許平平淡淡,也或許是你提著兩大包捲筒衛生紙,為了趕末班車在路上狂奔,狼狽不堪的時刻。
嗨,大家都去預購三倍券了嗎? 身邊有蠻多朋友對三倍券感到困惑,於是簡單整理了大家常見問題!
殺時間的最好良方之一就是追劇! 這篇來推薦刑偵推理類: 信號、隧道、Voice、秘密森林、所有人的謊言!
《南山的部長們》(남산의 부장들)劇本改編同名原作小說,時代背景為韓國1970年代,以朴正熙總統遇刺案件為故事核心,描述其身邊親信中央情報部部長與警衛室室長的勢力競爭,並一揭前中央情報部部長金炯旭失蹤真相,帶領觀眾一窺當年事件未知的一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翻開白布,你最愛的人躺在床上。 一開始你並不認得她。因為你最愛的人應該做著飯,和女兒一起等著你回家。而不是像現在,渾身冰冷地躺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裡。 但這就是你最愛的人。看起來只是睡著了,但你知道她永遠也醒不來。
Thumbnail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Thumbnail
智鎬推斷嫌疑人或許有對孩童使用暴力的習慣,以及可能受到過去影響。也順利進入等待已久的目標太勛家中,瞭解到太勛的特殊喜好以及對過去母親的尊敬。在與太勛的對話中,智鎬表達對太勛喜好的包容及支持,也開始察覺到自身對男性不一樣的感覺。
Thumbnail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打算來講講夢羽目前看到的社會狀態雖然夢羽我還只是個國中生,但其實正因為是小孩,所以才對家暴這件事深有感觸,據統計,台灣光是2022年發生的家庭暴力通報案件就高達19萬2千多件,平均算下來每天約有526件家暴案件發生,而這僅僅是通報的量,實際上發生的家暴事件恐怕是多數不勝數
Thumbnail
故事中的主角是受到家暴的孩子看似簡單案件背後卻是深沈無言的吶喊。 最近社會議題無論是兒少問題和國際間問題,有時候會讓人摸不清楚事實的真相,最擔心〔私刑正義〕問題又浮出檯面~這是否能改變現狀?還是滿足自己的虛偽的心。 很多無言的背後真的是否改變現狀與如何預防措施
Thumbnail
在今年1月19日,日本的甲府地方法院對被告遠藤裕喜判決死刑,判決當天,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因為這是在日本少年法修法後,第一件對「特定少年」做出的死刑判決[1],這名少年後續撤回上訴,成為日本第一宗「特定少年」死刑確定的案件[2]。這位被告遠藤裕喜,是對同班的女同學求愛不成,便前往對方的家中刺殺其父母,
Thumbnail
《少年的你》是一部充滿校園愛情、暴力和犯罪元素的電影,由玖月晞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改編。故事講述高中生陳念被欺凌,並向社會揭露欺凌者的故事。從面對霸凌, 抗拒小北, 到反抗霸凌, 依賴並信任小北的故事,透過劇情與觀後感想帶出校園霸凌的問題。
Thumbnail
猶記得前陣子發生國中生割頸事件震驚全台,而校園內所發生的眾多紛擾也不僅止於校園霸凌,同儕之間相互捉弄或是言語嘲諷,都很容易引發衝突而觸犯法律,而這本書的作者吉靜如是少年調查保護官,她在少年法庭上遇過無數的案例,也基於加強法治教育的前提而寫下這本書作為預防犯罪的提醒。 書中不只是提到常見的霸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翻開白布,你最愛的人躺在床上。 一開始你並不認得她。因為你最愛的人應該做著飯,和女兒一起等著你回家。而不是像現在,渾身冰冷地躺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裡。 但這就是你最愛的人。看起來只是睡著了,但你知道她永遠也醒不來。
Thumbnail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Thumbnail
智鎬推斷嫌疑人或許有對孩童使用暴力的習慣,以及可能受到過去影響。也順利進入等待已久的目標太勛家中,瞭解到太勛的特殊喜好以及對過去母親的尊敬。在與太勛的對話中,智鎬表達對太勛喜好的包容及支持,也開始察覺到自身對男性不一樣的感覺。
Thumbnail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打算來講講夢羽目前看到的社會狀態雖然夢羽我還只是個國中生,但其實正因為是小孩,所以才對家暴這件事深有感觸,據統計,台灣光是2022年發生的家庭暴力通報案件就高達19萬2千多件,平均算下來每天約有526件家暴案件發生,而這僅僅是通報的量,實際上發生的家暴事件恐怕是多數不勝數
Thumbnail
故事中的主角是受到家暴的孩子看似簡單案件背後卻是深沈無言的吶喊。 最近社會議題無論是兒少問題和國際間問題,有時候會讓人摸不清楚事實的真相,最擔心〔私刑正義〕問題又浮出檯面~這是否能改變現狀?還是滿足自己的虛偽的心。 很多無言的背後真的是否改變現狀與如何預防措施
Thumbnail
在今年1月19日,日本的甲府地方法院對被告遠藤裕喜判決死刑,判決當天,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因為這是在日本少年法修法後,第一件對「特定少年」做出的死刑判決[1],這名少年後續撤回上訴,成為日本第一宗「特定少年」死刑確定的案件[2]。這位被告遠藤裕喜,是對同班的女同學求愛不成,便前往對方的家中刺殺其父母,
Thumbnail
《少年的你》是一部充滿校園愛情、暴力和犯罪元素的電影,由玖月晞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改編。故事講述高中生陳念被欺凌,並向社會揭露欺凌者的故事。從面對霸凌, 抗拒小北, 到反抗霸凌, 依賴並信任小北的故事,透過劇情與觀後感想帶出校園霸凌的問題。
Thumbnail
猶記得前陣子發生國中生割頸事件震驚全台,而校園內所發生的眾多紛擾也不僅止於校園霸凌,同儕之間相互捉弄或是言語嘲諷,都很容易引發衝突而觸犯法律,而這本書的作者吉靜如是少年調查保護官,她在少年法庭上遇過無數的案例,也基於加強法治教育的前提而寫下這本書作為預防犯罪的提醒。 書中不只是提到常見的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