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留學】幾件神奇的事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來韓國之後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新的發現,發現跟台灣不一樣的地方,在今天這篇文章當中想要紀錄目前在韓國生活一個月以來,我看到一些讓我覺得很酷亦或意想不到的事情。

有著Ubike功能的滑板車?

在台灣,最常見到的共享經濟交通工具的類型屬腳踏車跟電動摩托車這兩種,而在韓國,除了腳踏車之外則是沒有共用的電動摩托車,但是這裡多了一樣新的玩意兒─電動滑板車(如下圖)

raw-image
raw-image

這類交通工具在韓文有另外的名稱,可以稱它씽씽이(ssingssing)或킥보드(kigbodeu),一開始看到這個的時候覺得非常酷,默默在心中多新增一點代辦清單,就是要騎一次這個滑板車,但後來聽到韓國朋友說騎乘這個需要有韓國汽車駕照,因為速度非常的快,之前實際在路上看到別人騎,的確是速度很快,然後騎乘這個時候必須要配戴安全帽(雖然很多韓國人都沒在遵守)。

這類的滑板車不是只有一家公司在營運,也是有分好幾個牌子,所以在路上常見不同顏色、樣貌的滑板車。至於價格部分,聽別人說好像不是很便宜,一分鐘好像150韓元(近台幣4塊),但是在開始騎乘之前會先扣一個1000韓元(25台幣)左右的解鎖金額,每家公司收費都有些微落差,看起來是適合十分鐘以內的路程使用,像是捷運站點到點。除此之外,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騎這個滑板車到處兜風,也就是它有一個區域範圍限制。

總之,對於外國人而言,感覺在有當地人的帶領下再使用好像會比較安全一點,但前提是要有當地駕照跟信用卡,過程也是滿繁瑣的,看起來我是無法完成這項代辦清單了......

地鐵出現的奇葩景象

還記得在我隔離出來後第一天,去明洞的飯店路上,本來安靜的車廂坐到一半突然有一個吵雜的聲音響起,從我眼前地板閃過一個看似掃地機器人的東西,一轉頭,看到一個老爺爺放好幾個在地上讓它跑來跑去,一邊發出音樂一邊閃燈,看其他人完全沒有任何反應,繼續怡然自得做自己的事,我想說可能真的是掃地機器人吧,但後來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仔細打量才發現其實是玩具車,還真的是第一次看到地鐵車廂變成玩具車的試跑地,就像買了新車在試跑,加上大家視若無睹的模樣,也是滿神奇的。

另一個滿常在地鐵看到的就是門已經發出警告聲準備要關起來或是正在關起來時,會有一些,不是零星幾個,而是有一些人會快速奔跑欲衝入車廂中,看了真的是怵目驚心,冷不住捏一把冷汗。又或者是在還沒進入到月台,但能聽到捷運的聲音的那一段距離,會開始有很多韓國人手刀衝刺,這些在捷運站都是滿常看到的現象,雖然在台灣也會看到趕地鐵的人,但我覺得韓國人趕地鐵的「功力」比台灣人還要再猛一些......

'真'韓式料理v.s在台韓式料理

在台的韓式餐廳不計其數,以前在台灣也是很愛去學校旁邊的一些韓式餐廳吃飯,對於沒來到韓國過的人,會以為在台灣吃到的韓式料理=韓國人的韓式料理,進而內心會開始產生一種未來到韓國飲食方面會適應良好的錯覺,就像我本人......之前會聽到有人說韓國這裡的味道會更辣更重一點,但沒真的體驗過就沒有所謂的比較,無法有深刻的體悟去體會到韓國的辣有多辣,內心深處只會記得在台灣吃到的味道。

像泡菜鍋這類湯類食物是我很愛吃的料理,在台灣可以接受的辣度大概就是小辣~中辣的程度,但偏偏這裡滿多的湯類料理都滿辣的,有些甚至感覺快到麻辣鍋的程度,每次都要一邊吃一邊擦鼻涕,吃個幾口必須喝個冰水才會覺得舒服一點,我最喜歡吃的泡菜在這裡就是辣度排行榜上的前幾名,每次吃完肚子總有股辣辣的感覺在燃燒。當然也有一些不辣的料理,像是紫菜包飯、刀削麵、湯包等,只是剛好不是我的取向XD,有時候一餐兩餐吃到辣一點的食物覺得沒什麼關係,但連續好幾餐都這麼辣內心真的會小崩潰,也不是故意都選辣的去吃,只是當天腦中跳出甚麼想吃的東西就買來吃了,不管是便利商店的食物或是外面餐廳,只能說辣的食物真的還是佔據多數。

回頭來比較在台灣吃到的韓式料理,會覺得就是其中一種「台灣食物」,符合台灣人的口味做過了調整,不能說在台灣沒有正統的韓式餐廳,但在我大部分的經驗當中吃起來感覺就是沒有很辣,甚至不辣,所以在這裡想打個預防針,在還沒來到韓國之前,先不要覺得在台灣吃到的東西就是韓國的全部(就是講給自己聽),因為當地食物進入到其他國家多少都會被改良一番。

但如果你是很愛吃麻辣鍋的人,相信這才是真的會在韓國適應良好,就飲食方面XD。

最貴的花費是食物

韓國的物價將近台灣的兩倍,在台灣外面一餐70塊可解決,來到了韓國在外面至少台幣150元起跳,想吃到肉的話至少要兩三百塊,要注意的是肉類價格的部分是兩個人一起去用餐時分攤下來的價格,因為韓國大多數肉類、腸類等餐廳都會要求至少點兩人份,雖然也可以一個人去吃,但就是要點兩份付兩人份的價格(貴~),因為韓國人在外,無論吃飯、看電影或喝咖啡等,都很常成群結隊的行動,因此韓國餐廳在賣時一次都是大份量在做,當然還是跟朋友一起去吃比較划算。

以韓元來看的話,在外面吃飯一餐6000~8000won(台幣150~200元)算滿便宜的,通常是飯、麵類,常見的價格為10000~20000won之間(台幣250~500元),就是吃一些肉類、腸類等料理,對我而言只有在吃到飽餐廳才會吃到一餐500元,所以想像一下在這裡每天的花費都像在吃到飽餐廳用餐是甚麼感覺,就是荷包很痛的感覺^^,所以想省錢的話,可以選擇便利商店或是自己料理。

相較之下,生活用品的花費不會很貴,因為這裡大創(Daiso)非常的多,很多生活用品台幣100塊以下都買的到。若是鞋類、衣類,價格跟台灣不會差太多,加上韓國這裡折扣有時給得滿大方的,折超過50%的都有,像之前在ABC Mart買鞋,那時開學季有折扣活動,最後居然用不到台幣1000元的價格買到了一雙Adidas運動鞋,超不可思議!在台灣應該很少有這種機會。

總而言之,個人覺得在外用餐真的非常燒錢,只能透過自炊、便利商店、紫菜包飯才能降低自己的花費,這點我覺得跟台灣很不同,儘管是在台北還是可以遇到不到100元的便當店、麵店等,因此想在外食的部分省錢算比較容易的,不一定只能透過自炊才能省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erry 雪納瑞的沙龍
32會員
56內容數
很喜歡把自己丟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新環境,面對總總挑戰有時是一個頭兩個大,但深信永遠有方法解決,典型的J人喜歡事先準備好所有事情再行動,但在旅行的路上漸漸培養出隨遇則安、隨機應變的P性格,內心中彷彿住著一位冒險家,永遠無法停止想到處飛行的慾望......。
2025/04/08
奧地利落地之後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方便,你會需要花上一些時間跑行政程序,比較重要的像是入戶籍、工作證明、開戶或所得稅申報等,這篇文章中會詳細分享個人申請經驗,帶你一步一步完成這些程序!
Thumbnail
2025/04/08
奧地利落地之後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方便,你會需要花上一些時間跑行政程序,比較重要的像是入戶籍、工作證明、開戶或所得稅申報等,這篇文章中會詳細分享個人申請經驗,帶你一步一步完成這些程序!
Thumbnail
2025/03/28
柏林是德國數一數二高度國際化的大城,匯集了許多來自不同背景的居民,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之下造就柏林有了「甚麼都有,甚麼都不奇怪」的印象。
Thumbnail
2025/03/28
柏林是德國數一數二高度國際化的大城,匯集了許多來自不同背景的居民,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之下造就柏林有了「甚麼都有,甚麼都不奇怪」的印象。
Thumbnail
2025/03/03
一下飛機來到卑爾根時已是深夜,但一看到這座城市的景眼睛立馬亮起來,是一個會馬上讓人愛上的地方,因為太漂亮了!
Thumbnail
2025/03/03
一下飛機來到卑爾根時已是深夜,但一看到這座城市的景眼睛立馬亮起來,是一個會馬上讓人愛上的地方,因為太漂亮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還記得我們之前提到 타다 ta-da 這個單字嗎? 是「搭乘」的意思,以上所有的交通工具通通可以用這個詞來造句,實在很簡單,趕緊動動嘴巴練習吧!
Thumbnail
你還記得我們之前提到 타다 ta-da 這個單字嗎? 是「搭乘」的意思,以上所有的交通工具通通可以用這個詞來造句,實在很簡單,趕緊動動嘴巴練習吧!
Thumbnail
大學三年來單車環島一直是個夢想,覺得單車環島的人很酷,也希望可以發掘台灣的美。捕獲一枚旅伴後,成行! 儘管平常沒有騎單車的習慣,還是踏上了這次的旅程,感受到滿滿的人情味,也看到很多有趣的事(((o(*゚▽゚*)o)))
Thumbnail
大學三年來單車環島一直是個夢想,覺得單車環島的人很酷,也希望可以發掘台灣的美。捕獲一枚旅伴後,成行! 儘管平常沒有騎單車的習慣,還是踏上了這次的旅程,感受到滿滿的人情味,也看到很多有趣的事(((o(*゚▽゚*)o)))
Thumbnail
時間: 2022/8/6(六) 路線:墾丁→台南(台鐵) 騎乘距離: 0公里
Thumbnail
時間: 2022/8/6(六) 路線:墾丁→台南(台鐵) 騎乘距離: 0公里
Thumbnail
德國是一個自行車騎士擁有最大路權的國家,初來乍到的觀光客,一定都有誤踩自行車道而被騎士「歧視」的經驗,被車鈴噹、被吼都是小事,最驚嚇的是等你反應過來時,轉頭看到自行車在距離一公尺的距離,卻沒有減速的跡象,因此,即使是德國居民,都得特別小心走路別誤踩線了。
Thumbnail
德國是一個自行車騎士擁有最大路權的國家,初來乍到的觀光客,一定都有誤踩自行車道而被騎士「歧視」的經驗,被車鈴噹、被吼都是小事,最驚嚇的是等你反應過來時,轉頭看到自行車在距離一公尺的距離,卻沒有減速的跡象,因此,即使是德國居民,都得特別小心走路別誤踩線了。
Thumbnail
  出國兩年半後回到台灣,我把家裡一台很久沒人騎的車牽去車行整理,領完車騎回家的路上,我學丹麥人把當天帶的肩背袋背成後背包的樣子,感受吹在臉上的微風,心情都愉悅了起來,口罩底下我是一路微笑著的。感覺好像回到丹麥一樣──如果忽略很不友善的交通狀況的話。
Thumbnail
  出國兩年半後回到台灣,我把家裡一台很久沒人騎的車牽去車行整理,領完車騎回家的路上,我學丹麥人把當天帶的肩背袋背成後背包的樣子,感受吹在臉上的微風,心情都愉悅了起來,口罩底下我是一路微笑著的。感覺好像回到丹麥一樣──如果忽略很不友善的交通狀況的話。
Thumbnail
在日本原本被歸類為摩托車的「**電動滑板車**」(electric kickboard/electric scooter)即將放寬限制,新的法規有了什麼變化?為何要修法呢?對使用者能帶來什麼好處?
Thumbnail
在日本原本被歸類為摩托車的「**電動滑板車**」(electric kickboard/electric scooter)即將放寬限制,新的法規有了什麼變化?為何要修法呢?對使用者能帶來什麼好處?
Thumbnail
來韓國之後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新的發現,發現跟台灣不一樣的地方,在今天這篇文章當中想要紀錄目前在韓國生活一個月以來,我看到一些讓我覺得很酷亦或意想不到的事情。
Thumbnail
來韓國之後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新的發現,發現跟台灣不一樣的地方,在今天這篇文章當中想要紀錄目前在韓國生活一個月以來,我看到一些讓我覺得很酷亦或意想不到的事情。
Thumbnail
經過了兩年的磨合,德國政府跟電動滑板車的業者在道路的使用權上也逐漸出現共識,交通意外的數據跟使用率的數據也逐步明朗以後,未來電動滑板車在交通系統的角色也會更為明確,相信在疫情過後,觀光客又回籠時,電動滑板車又會迎向另一波發展高峰
Thumbnail
經過了兩年的磨合,德國政府跟電動滑板車的業者在道路的使用權上也逐漸出現共識,交通意外的數據跟使用率的數據也逐步明朗以後,未來電動滑板車在交通系統的角色也會更為明確,相信在疫情過後,觀光客又回籠時,電動滑板車又會迎向另一波發展高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