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布袋戲電影《素還真》談本土長壽IP「借殼上市」的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今年春節,台灣兩大老牌IP均推出電影。只可惜,已經下檔的《諸葛四郎》票房不足兩百萬;《素還真》至今票房兩千餘萬,小勝二○一五年《奇人密碼》,相距票房破億的《聖石傳說》不可以道里計。票房冷清原因固然不應無視國人觀影習慣及影響尤鉅的疫情起伏,電影本身恐也不無可檢討處,特別是《素還真》在劇情與操偶等布袋戲兩大主要面向都不如人意或未能發揮潛力。

之所以聚焦《素還真》,一來筆者接觸霹靂布袋戲較深。二來這也反映霹靂布袋戲三十年間歷錄影帶、影碟、數位平台所累積的資源(包括資金與支持程度由淺至深的戲迷)和經驗並非長久沉寂而曇花一現的老牌漫畫可比,從而更有機會拓寬出路。

本文以「借殼上市」角度切入。就大眾來說,布袋戲電影主角是「素還真」還是「素還假」本質上並無區別。以前者為主角,是希望透過頭面人物由小眾外擴至大眾的印象,吸引更多人進戲院,使印象經體驗深化為記憶,為布袋戲品牌開拓新局。但頭面人物的叫座力竟然並未高出全屬新創的《奇人密碼》多少,就算考量外部因素,也不能不說反向凸顯內部問題。

此處用「頭面人物」而非「當家主角」,除了強調對不明其內涵的大眾所起的印象效應,還因為在布袋戲劇集裡,素還真早就多年不曾登場,更別提登場時期也常在種種緣故下昏迷、死亡(而後重生)或神隱。資淺戲迷對素還真說不定也只剩印象或片段記憶。這能夠解釋,就戲迷而言,何以《素還真》仍舊是借殼上市。再者,劇集對素還真的過往幾無著墨,等同於對這部講述人物緣起的電影空白授權。

更重要的是,即使以劇集所述為正宗,也擺脫不了長壽劇追加設定的斧鑿與扞格,何況連素還真這個「殼」從戲偶尺寸、偶頭雕刻、服飾設計都有極大改變。霹靂近年亟思轉型,在自創「偶動漫」一詞外,屢屢以漫威自期。不過,就借殼上市論,最可比擬也最可效法的或許是哥吉拉系列電影,尤其是二○一六年《Shin 哥吉拉》。片名冠以Shin,又可理解為「新」,又可想成是「真」,亦即不拘舊式、自我作古。

raw-image


從比擬《Shin 哥吉拉》也可看出,筆者以「借殼上市」立論並無貶意,反而認同這是長壽IP不得不為,亦是轉機所在。同時,上市失利,不宜歸咎於未合舊觀眾喜好。其實,《素還真》能有兩千餘萬票房,十之八九仰賴固有觀眾撐持。追根究柢,癥結不在於灌注於殼內的「新」實質不夠「真」,而在於不夠出色,無法在既定受眾的光譜外折射出更多彩的華光。《素還真》之為戲劇、之為布袋戲,不足處可歸結為劇情和操偶不夠推陳出新。

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有段對「推陳出新」的思索值得參考:「『推陳出新』裏『推』是推開、推倒?還是也包含著推廣的意思?」《素還真》這麼一部商業戲劇,本就無須在情節上「推倒」套路。只要善加推展,便可攻可守。畢竟,老套之「老」,固是操演已久轉為陳舊,何嘗不代表經歷時光考驗的成功做法?若能藉完整推演套路呈現亮點,一旦天時地利人和俱備,便有可能爆紅。近年極為熱門的日本動畫《鬼滅之刃》正是絕佳例證(儘管日本動畫和台灣布袋戲有根本差異,不該一概而論)。

布袋戲劇集既是長壽劇,難免結構鬆散,甚至虎頭蛇尾、前後矛盾,卻也有充足時間與空間展演套路、鋪陳亮點,而這份餘裕恰恰讓電影可望而不可及。《素還真》在電影架構下,套路雜揉不全。主角的成長敘事好比電影《星際大戰》歐比旺與路克師徒檔混搭哥吉拉大戰摩斯拉,結果感受不到徒弟的成熟和師徒的情感,怪獸大戰也沒有著落。與其拍攝電影,霹靂也許該考慮攝製電影時長,成本較電影少、較一般劇集多的特別劇,以熟練電影時限內的劇本套路編寫。

而作為一部武俠風格的布袋戲,《素還真》裡戲偶行起坐臥尚在其次,武打動作格外要緊。在技術面上,整部電影從製作到宣傳都著重人形怪獸裝與機械魚,然則這類創新礙於前述電影時限及紛雜套路,效果不臧,甚且遮蔽了具備關節的大型戲偶在武打招式上的潛力。融入或強化專業武打指導的概念及實踐或是可行之道。

以素還真為代表的布袋戲「宇宙」乘載世代戲迷的回憶與情感,不是一人或一間公司獨有。不難想見,縱然票房不佳,死忠戲迷仍會對《素還真》多所迴護。至於像筆者這樣,雖不見得時刻未離,好歹從童稚跟著走到不惑,多少是恨鐵不成鋼的。

民國一百一十一年三月六日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精簡版刊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紙本,全文見網頁版(2022.3.1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鵲的沙龍
31會員
187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南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12
在霹靂布袋戲這種融合仙俠、傳統武俠、武俠化科幻/奇幻的特殊劇種裡,與「龍」有關的戲劇元素不勝枚舉。
Thumbnail
2024/02/12
在霹靂布袋戲這種融合仙俠、傳統武俠、武俠化科幻/奇幻的特殊劇種裡,與「龍」有關的戲劇元素不勝枚舉。
Thumbnail
2024/02/02
呂自揚《歷代詩詞名句析賞探源》是我小時候的心頭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和我愛看霹靂布袋戲有關。
Thumbnail
2024/02/02
呂自揚《歷代詩詞名句析賞探源》是我小時候的心頭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和我愛看霹靂布袋戲有關。
Thumbnail
2024/01/14
一位名叫風之痕的魔最吃虧的地方是結交一位名叫憶秋年的人。
Thumbnail
2024/01/14
一位名叫風之痕的魔最吃虧的地方是結交一位名叫憶秋年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本《霹靂盛典》貫穿了霹靂數十年的歷史,從我小時候知道的電視和錄影帶市場,到如今的線上播放;從野台戲到電影院的大螢幕;從掌中戲到一公尺高度的精緻木偶,甚至到現在的綠幕技術等等,都有珍貴的場邊照片和文字紀錄。
Thumbnail
這本《霹靂盛典》貫穿了霹靂數十年的歷史,從我小時候知道的電視和錄影帶市場,到如今的線上播放;從野台戲到電影院的大螢幕;從掌中戲到一公尺高度的精緻木偶,甚至到現在的綠幕技術等等,都有珍貴的場邊照片和文字紀錄。
Thumbnail
掌中文化,是歷史也是傳承,更是創新。 由最早的野台布袋戲3吋~5吋偶,進入到電視播映的國寶黃俊雄大師的雲州史艷文,到錄影帶時期的霹靂/金光/天宇不滅城/神魔布袋戲,與時俱進的更新創作到現在的CD/VCD/電影/雲端串流平台,再到現在的金鷹閣/金宇園野台金光布袋戲,到一群3X起跳的初心愛好的精工布袋戲
Thumbnail
掌中文化,是歷史也是傳承,更是創新。 由最早的野台布袋戲3吋~5吋偶,進入到電視播映的國寶黃俊雄大師的雲州史艷文,到錄影帶時期的霹靂/金光/天宇不滅城/神魔布袋戲,與時俱進的更新創作到現在的CD/VCD/電影/雲端串流平台,再到現在的金鷹閣/金宇園野台金光布袋戲,到一群3X起跳的初心愛好的精工布袋戲
Thumbnail
2022年要過完了,小整理 這一年BLOG最常被瀏覽的文章。今年約寫了205篇介紹文,雖然不是每篇都很有料,但還是帶大家回顧前10名,今年點閱率最多的介紹文。如果沒看過,有興趣可以點進去瞧瞧
Thumbnail
2022年要過完了,小整理 這一年BLOG最常被瀏覽的文章。今年約寫了205篇介紹文,雖然不是每篇都很有料,但還是帶大家回顧前10名,今年點閱率最多的介紹文。如果沒看過,有興趣可以點進去瞧瞧
Thumbnail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霹靂布袋戲的戲迷,這幾天也感傷黃文擇大師的離世的訊息吧。不是戲迷的人也許很難體會,每當回顧霹靂經典劇集場面:角色講出每一句台詞;用什麼語氣,隨著畫面流轉我們會同步講出一樣的台詞。即使看過不知幾次了,還是想要回味。而賦予這些布袋戲偶「靈魂」的人,就是戲迷口中的八音才子-黃文擇大師。
Thumbnail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霹靂布袋戲的戲迷,這幾天也感傷黃文擇大師的離世的訊息吧。不是戲迷的人也許很難體會,每當回顧霹靂經典劇集場面:角色講出每一句台詞;用什麼語氣,隨著畫面流轉我們會同步講出一樣的台詞。即使看過不知幾次了,還是想要回味。而賦予這些布袋戲偶「靈魂」的人,就是戲迷口中的八音才子-黃文擇大師。
Thumbnail
布袋戲從中國來到台灣後發揚光大,變成台灣特有種。躍上電視螢幕後更是 5、6 年級生小時候的回憶,固定的電視播放加上聲光特效與獨創的武打招式,典型的武林恩怨和每個人偶獨特的定場詩,對台灣人來說,就算沒看過霹靂布袋戲,素還真、一頁書等人的名號也能琅琅上口。
Thumbnail
布袋戲從中國來到台灣後發揚光大,變成台灣特有種。躍上電視螢幕後更是 5、6 年級生小時候的回憶,固定的電視播放加上聲光特效與獨創的武打招式,典型的武林恩怨和每個人偶獨特的定場詩,對台灣人來說,就算沒看過霹靂布袋戲,素還真、一頁書等人的名號也能琅琅上口。
Thumbnail
霹靂布袋戲三十年間歷錄影帶、影碟、數位平台所累積的資源和經驗並非長久沉寂而曇花一現的老牌漫畫可比,從而更有機會拓寬出路。
Thumbnail
霹靂布袋戲三十年間歷錄影帶、影碟、數位平台所累積的資源和經驗並非長久沉寂而曇花一現的老牌漫畫可比,從而更有機會拓寬出路。
Thumbnail
繼2000年【聖石傳說】、2015年【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到現在的【素還真】,霹靂推出的電影,對我來說都有著一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拍成電影?
Thumbnail
繼2000年【聖石傳說】、2015年【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到現在的【素還真】,霹靂推出的電影,對我來說都有著一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拍成電影?
Thumbnail
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 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 布袋戲最傳奇的角色,起源故事是一定要朝聖一下的。
Thumbnail
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 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 布袋戲最傳奇的角色,起源故事是一定要朝聖一下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