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農的日與夜】天台同事的一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係天台既時候係日頭 做緊paper work既時候就係夜晚...」除了「淋下水、施下肥」,管理一個天台農莊,還有什麼工作要做?和在土地上種植又有什麼不同呢?今次想和大家介紹一下阿怪在天台和天台樓下的一天!

raw-image

「係天台既時候就係日頭」


在都會區做種植,到底會像農夫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還是跟從一般城市商業機構的「朝九晚五」呢?

首先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本來就不能完全概括農夫作息。農務需要規劃,但亦配合天氣和作物需要,工作並非單靠日照指揮。日間在田裡做各種操作,如採收、修剪、移苗等,夜間則是準備工作的時機,例如培苗、維修工作;此外,亦要顧及田務以外的規劃工作,如銷售、資材、種植計劃。


天氣和植物狀態瞬息萬變,工作也必須隨之調整。要成為成功的生產型有機農夫,確保作物的品質,又要處理行銷規劃,工作相當「瞓身」。(註1)

配合城市的種植

這麼說來,管天台種植的,是否就要住在天台,像農夫一樣隨時stand by? 我認為這視乎農圃的經營目標。生產、教育或是辦活動,所需的人力和資源都有不同。

如果在天台打算生產,但打理人手不足,田務時段不夠頻密,亦沒有加建溫室、自動灌溉等設施,即使天氣條件合適,生產的質和量都未必能夠發揮最大產能。(未來與大家分享一下不同模式的都市農業個案,看看它們如何營運!)


其他類型的都會區農圃,傾向配合城市的作息和管理。例如為辦公室職工舉辦的都市種植班,會在lunch break進行田務,方便參加者。當然啦,這樣就所有人都要頂著太陽勞動,不免要辛苦一點了。


又例如農夫打理安排,就算再頻密也好,也未必能夠像田裡那麼彈性。物業範圍須提防閒雜人等,天台通常也是機房重地,物業管理者有各種必要的考慮(例如天台門長開的話,會擔心有人墮樓),需要與管理者好好溝通協商。

天台,有辣有唔辣

另一個主要的分別是空間的規劃和利用。天台固然提供最佳日照,也能乘大廈供水之便,容易獲得水源。種植而言,亦可預先設計好種植區域,鋪設排水設備,防止種植區水浸,部份條件比近郊田野優勝。


然而,它同時是建築物的一部份,每個加建、改動,都要顧及結構和持份者的安全。從排水和灌溉、樓宇結構,預留逃生通道、在高樓中運送重物(不是所有天台都有升降機到達的!)、還有應付颱風季等防災措拖,都是每個場地從設計到日常維護都要好好照顧的工作。不少案例中,我們接洽專業人士,如工程師參與項目,確保周全。


空間不足。天台再大都難以與一片農地匹敵。農場裡不少能夠儲備在蔭棚的工具物資,在天台都要另使他法處置。特別是肥料、泥土等有機物質,儲藏不當就會引起環境衛生問題,這些都是近郊農場顧慮較少,但天台農莊則要小心處理的問題。

「做緊paper work時就係夜晚...」

日間當然要把握時間,與農夫合作好好管理田務;而其餘時間,天台農圃同樣需要做種植計劃,物資管理,應變工作等等。


阿怪的工作還有一個功能,就是以商業項目去規劃農圃,將農圃視為物業設施,與客戶溝通,配合活動進行種植、舉辦工作坊,收集數據做報告等等。田務完不盡,公務無底洞,夜瀾人靜,確是Paper Work的好時機。(茶~)

「淋下水、施下肥」,不少人知道阿怪的工作時,第一反應是這工作應該很Chill。務農常被視為休閒的「文青」生活,這大概能稱之為「陶淵明的錯」。當然,能夠將自然重新引入城市,與參加者一起重新感受自然的喜悅,我亦常有「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的感召。


然而,妥善地營造這片城市自然共生空間,則需要管理者的很多心思、勞動和功夫,還需要更多專業協作,更多城市人一起共同學習,共同努力,共同創造。


注1:由於阿怪未曾在近郊農場任職,以上描述總結自其合作農夫的描述及觀察,如有不準確處,敬請各位指正。


另,平日少手寫中文,字體潦草,請見諒

#urban_farming #sustainable_cities #write4hk #都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怪小姐的都農學習筆記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2022/03/09
當天工作期間,阿怪隨著同事一起驚訝沿路新樓盤(建案)售價,一起感嘆著協會創造的產值。如果沒有協會10年的努力,這個河岸能夠成為主觀光點嗎?如果清理河岸成了政府部門的工項,這個故事、這個地方又會一樣嗎?自然形塑的景觀裡,地景產生人與自然互動的價值如何估量?人去維護自然的愛與權責,又能如何區分呢?
Thumbnail
2022/03/09
當天工作期間,阿怪隨著同事一起驚訝沿路新樓盤(建案)售價,一起感嘆著協會創造的產值。如果沒有協會10年的努力,這個河岸能夠成為主觀光點嗎?如果清理河岸成了政府部門的工項,這個故事、這個地方又會一樣嗎?自然形塑的景觀裡,地景產生人與自然互動的價值如何估量?人去維護自然的愛與權責,又能如何區分呢?
Thumbnail
2022/03/09
平日吃飯,陪你的通常是人還是手機? 「自己搞掂啦。」--現實中「獨食」這回事,不一定是IG自拍中瀟灑的me time;更多時,只不過是回家後轆住電話隨便食「立雜野」的上班族,或者茶記一角飲味精湯的麻甩佬。 都市農業更應配合城市生活模式
Thumbnail
2022/03/09
平日吃飯,陪你的通常是人還是手機? 「自己搞掂啦。」--現實中「獨食」這回事,不一定是IG自拍中瀟灑的me time;更多時,只不過是回家後轆住電話隨便食「立雜野」的上班族,或者茶記一角飲味精湯的麻甩佬。 都市農業更應配合城市生活模式
Thumbnail
2022/03/09
【都市農業?即是什麼行業呢?】 大家好,阿怪初次與大家在Vocus見面,請多多指教!阿怪,來自香港,現居台北,原都市農務前線人員,專門打理天台農圃大小事務,由鋪水管到下季種什麼菜都是我的工作——現時在台北的工作則延伸至食農教育。 那... 所以「都市農業」是什麼行業呢? 跨專業的都市服務
Thumbnail
2022/03/09
【都市農業?即是什麼行業呢?】 大家好,阿怪初次與大家在Vocus見面,請多多指教!阿怪,來自香港,現居台北,原都市農務前線人員,專門打理天台農圃大小事務,由鋪水管到下季種什麼菜都是我的工作——現時在台北的工作則延伸至食農教育。 那... 所以「都市農業」是什麼行業呢? 跨專業的都市服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夏天天氣熱,常8點就熱翻了,所以我們要比太陽公公起得早,五點多就起來,然後從桃園跑到新竹的農地去,除草,做農務,又由於我們兩夫妻是假日農夫,平日還是有工作要做,所以也只能種些水果為主,不需要天天澆水的。 這個地是爸爸的,因為他年紀大了,不想再跑這麼遠,還要做這麼大片,真的很累,我老
Thumbnail
夏天天氣熱,常8點就熱翻了,所以我們要比太陽公公起得早,五點多就起來,然後從桃園跑到新竹的農地去,除草,做農務,又由於我們兩夫妻是假日農夫,平日還是有工作要做,所以也只能種些水果為主,不需要天天澆水的。 這個地是爸爸的,因為他年紀大了,不想再跑這麼遠,還要做這麼大片,真的很累,我老
Thumbnail
雖然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希望農莊」,但其實只是一塊亂種各樣蔬菜和果樹、想要自耕自食的農地而已。大多數時候雜草叢生,往往要等到草長到讓人受不了,才會設法挪出時間來砍草。務農的生活,永遠忙得團團轉,一刻不得閒,更別說我們還需要工作賺錢養家、還債,四個孩子還要在家自學! 最近看到一段話說: Farmin
Thumbnail
雖然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希望農莊」,但其實只是一塊亂種各樣蔬菜和果樹、想要自耕自食的農地而已。大多數時候雜草叢生,往往要等到草長到讓人受不了,才會設法挪出時間來砍草。務農的生活,永遠忙得團團轉,一刻不得閒,更別說我們還需要工作賺錢養家、還債,四個孩子還要在家自學! 最近看到一段話說: Farmin
Thumbnail
文全老師提到,賺錢是工具,目的是要好好過生活,不過現在大部份的人們剛好是相反,老師丟出一個問題,如何看待原來的公司以及這個世界?學員們認為要有一個「可以自由進、出的彈性空間」,進到自己想望的農村生活,有自己一小片菜園滿足耕作勞動所需;出門和外部的工作連結,平衡家庭生活及經濟來源。
Thumbnail
文全老師提到,賺錢是工具,目的是要好好過生活,不過現在大部份的人們剛好是相反,老師丟出一個問題,如何看待原來的公司以及這個世界?學員們認為要有一個「可以自由進、出的彈性空間」,進到自己想望的農村生活,有自己一小片菜園滿足耕作勞動所需;出門和外部的工作連結,平衡家庭生活及經濟來源。
Thumbnail
生存在台北已有22年,除了每次去Costco揹一大包米回家以外,最接近的米的時候往往是吃飯的當下。這是都市土包子第一次插秧,第一次光著腳丫踩進田中,第一次感覺深陷泥沼,第一次種下稻苗!
Thumbnail
生存在台北已有22年,除了每次去Costco揹一大包米回家以外,最接近的米的時候往往是吃飯的當下。這是都市土包子第一次插秧,第一次光著腳丫踩進田中,第一次感覺深陷泥沼,第一次種下稻苗!
Thumbnail
「係天台既時候係日頭 做緊paper work既時候就係夜晚...」除了「淋下水、施下肥」,管理一個天台農莊,還有什麼工作要做?配合城市的耕作和土地上種植又有什麼不同呢?今次想和大家介紹一下阿怪在天台和天台樓下的一天!
Thumbnail
「係天台既時候係日頭 做緊paper work既時候就係夜晚...」除了「淋下水、施下肥」,管理一個天台農莊,還有什麼工作要做?配合城市的耕作和土地上種植又有什麼不同呢?今次想和大家介紹一下阿怪在天台和天台樓下的一天!
Thumbnail
……好無聊的工作。 一日,我望著農地管理系統的介面,不斷重複著相同的步驟,不禁浮現這樣的感想。 我真的有辦法接這個業務嗎?
Thumbnail
……好無聊的工作。 一日,我望著農地管理系統的介面,不斷重複著相同的步驟,不禁浮現這樣的感想。 我真的有辦法接這個業務嗎?
Thumbnail
【屋簷下幾個人要吃飯】 當計畫轉換工作或都市生活到農業生活時,如何吃喝和養家,就成為必須考量的現實問題。雖然我現在有一筆存款,但未來如果轉換生活型態之後,收入的水平勢必不如以往,我必須要找到其他的收入來源。 雖然說收入可能會下降,但我從念書時期,就嚮往那種晴耕雨讀的生活。不打算繼續教書的我也打算
Thumbnail
【屋簷下幾個人要吃飯】 當計畫轉換工作或都市生活到農業生活時,如何吃喝和養家,就成為必須考量的現實問題。雖然我現在有一筆存款,但未來如果轉換生活型態之後,收入的水平勢必不如以往,我必須要找到其他的收入來源。 雖然說收入可能會下降,但我從念書時期,就嚮往那種晴耕雨讀的生活。不打算繼續教書的我也打算
Thumbnail
我想過如果有了經驗,可以回去阿嬤的田裡建造小屋、種植至少能自用的米糧蔬果。阿公阿嬤以前也種稻,收成時還帶著堂姊到田裡放炮趕鳥,但到我出生前不久就不種了,我不確定在潛意識裡有什麼隱隱的關聯,讓我回到做農的工作裡。
Thumbnail
我想過如果有了經驗,可以回去阿嬤的田裡建造小屋、種植至少能自用的米糧蔬果。阿公阿嬤以前也種稻,收成時還帶著堂姊到田裡放炮趕鳥,但到我出生前不久就不種了,我不確定在潛意識裡有什麼隱隱的關聯,讓我回到做農的工作裡。
Thumbnail
丟掉不切實際的想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是浪漫的幻想。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管理模式,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型態。 自給自足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目標,事實上超難。一種作物是一種專業,請尊重專業。 半農半X,最後大多會變成假農大X。既然如此,拜託不要糟蹋農地。 想來農村生活不見得要務農
Thumbnail
丟掉不切實際的想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是浪漫的幻想。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管理模式,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型態。 自給自足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目標,事實上超難。一種作物是一種專業,請尊重專業。 半農半X,最後大多會變成假農大X。既然如此,拜託不要糟蹋農地。 想來農村生活不見得要務農
Thumbnail
 搬來台東四年5個月,農舍完工入住5個月,終於結束像打仗、又像無頭蒼蠅、毫無章法和秩序的生活! 以下是我們目前的作息時間表: 5:00 爸媽起床工作 5:30 孩子起床,兩個女兒準備早餐,兩個兒子出去澆水 6:30 吃早餐+收拾 7:00 全家一起讀聖經、唱詩歌、禱告 7:45 餵狗
Thumbnail
 搬來台東四年5個月,農舍完工入住5個月,終於結束像打仗、又像無頭蒼蠅、毫無章法和秩序的生活! 以下是我們目前的作息時間表: 5:00 爸媽起床工作 5:30 孩子起床,兩個女兒準備早餐,兩個兒子出去澆水 6:30 吃早餐+收拾 7:00 全家一起讀聖經、唱詩歌、禱告 7:45 餵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