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台灣阿信 -- 珮琪的奮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第九章 女兒發病

隨著達偉的學業告一段落,佩琪也同步結束了留學生太太的生涯,現在擺在前方的是一條更長更遠的路,等著他倆携手倂行往前邁進。
達偉的第一個工作地點在維州的夏洛茨維爾 (Charlottesville),夫妻倆帶著四個月大的女兒在1987年的春天來到這個風景秀麗的寧靜小城定居,它同時也是美國第三仼總統湯瑪士‧傑佛遜的故居。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 (UVA)的校址就座落在這個人口僅四萬多人的小城內。
他們租的公寓離維吉尼亞大學的宿舍很近,珮琪在那兒結識了不少留學生的太太,閒暇時常與她們聚會聊天,分享持家育兒的媽媽經,大家相處得很融洽愉快。珮琪現在已經升格為社會人士的太太了,若遇有留學生的太太面臨重大抉擇徬徨無主時,她便會以過來人的身分,善意的提供客觀、周延的建議給她們參考和取捨。
在留學生太太裡面,有位個子長得高高的周太太,人很熱情,個性開朗又風趣,和珮琪很相像,因此兩人十分投緣。她能做得一手好麵食,珮琪跟她學會製作專業級的水餃餡料,將絞肉添加油、水拌打至黏稠狀,做出超級美味的鮮嫩爆漿水餃;也學會了水餃皮、葱油餅、燒餠和捲餅等各式各樣的麵食點心。
這兩位情同姐妹的小女人幾乎天天膩在一塊兒,互相切磋廚藝,興趣盎然的將當地現有的美國食材,一起想辦法翻新花樣,做成台灣口味的點心。像是將義大利麺改頭換面,燒煮成台灣炒麵;利用美國常見的罐頭麵糰巧手捏弄揉拉,炸成台灣雙胞胎或是油條;另外有種冷凍罐頭酥皮,可用來包入咖哩碎牛肉,烤成台灣咖哩餃等等。
花盡心思做好成品之後,兩人像小孩子般興奮的一起享用家鄉的口味,這人間美味吃到嘴裡,最最能夠化解異國小婦人濃濃的思鄉之愁。
達偉的工作帶給這個小家庭帶來穩定的生活,一家三口感情濃郁,生活品質越來越得到改善,笑聲、嬉鬧聲和廚房的飯菜香味充滿了這個幸福小家庭。 但是,它現在正遭逢的特殊考驗,就像萬里無雲的晴空中飄來的好大一朵烏雲,那就是女兒生病了。
女兒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抵抗力很明顯的比別人家的小孩弱,三天兩頭就會患感冒,生病發燒。珮琪老是以為是因自己懷孕期間的長期嚴重孕吐,導致女兒出生以後先天不良,體弱多病。
女兒在二十三個月大、快要滿兩周歲時,開始斷斷續續的發燒,珮琪帶著她看了許多次醫生,病情卻一直沒有甚麼起色。
鎮上的醫生Dr. Ford在鎮上歷來素有好口碑,不少家有幼兒的媽媽們都推薦他;佩琪也曾多次帶女兒去看他的門診,Ford醫生卻總是一派輕鬆的説:「你女兒絕對是個健康寶寶,沒甚麼好擔心的。」
「哦?真的是這樣嗎?」珮琪半信半疑,一顆心仍舊無法放下:「那怎麼她一再的反複發燒,都沒好轉呢?唉!」。
不久後,女兒左膝関節疼痛,沒辦法彎曲,珮琪帶她再去看Dr. Ford,得到的診斷仍舊是女兒很好,沒有問題。但是女兒因疼痛難忍,經常啼哭,讓珮琪又急又心疼,不知該如何是好。
心焦如焚的珮琪於是四處打聽,得知在有位來自台灣的骨科黃教授在當地教學醫院上班,她馬上鼓起勇氣去找黃教授,請求他為女兒看病。
黃教授了解詳細狀況後,答應為珮琪的困境幫忙,但礙於他是成人骨科醫生的職位,在醫院運作體系上,無法替女兒診療;後來他想出一個彈性辦法:就是等他在急診室值班時,讓珮琪帶女兒直接掛號找他診療。
滿懷感激的珮琪連忙在最短的期間內照他囑咐的方式辦理。她帶著女兒完成血液和X光檢驗程序後,接著就被告知:「你們回家去等候醫院的電話通知。」
時間分分秒秒的過去,如坐針氈的珮琪忐忑不安的守在電話旁等待,好不容易盼到電話鈴聲響了,電話那頭傳來黃教授的聲音:「喂,是邱太太嗎?檢查報告顯示你女兒的發炎指數非常高,很不正常。你現在趕快帶她去找小兒科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千萬不要拖延!」
於是珮琪趕緊帶著女兒回頭找鎮上小兒科醫生Dr. Ford看診。他聽完珮琪的敘述也大吃一驚,馬上聯絡特別科轉診,最後進入當地最大的教學診斷醫院,進行X光照射檢查和進一步精密的血液分析,後來診斷出為:自體免疫性類風濕性關節炎(JRA. 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小兒風濕特別科醫生交待她要密切觀察孩子,一週內若有其它関節疼痛則為全身性的類風濕性関節炎,否則為單一性的類風濕性関節炎。
接下來的日子,精神緊繃的珮琪每天摟抱著女兒,小心探索地捏按她的小軀體各個關節部位,問說:「蘋蘋,你這裡有痛痛嗎?」「那這裡呢?」「這邊痛不痛?」一日數遍,再三反覆。
身為父母的珮琪和達偉是多麼的痛心與愧疚,恨不能夠代替女兒受疼;珮琪每一想到女兒現在才二十三個月大,往後的一輩子將要被這個病痛所折磨,便覺心如刀割,涙水簌簌淌下,擦都擦不乾。
女兒發病前的四個月時,珮琪產下了兒子,此時因老公已經在上班,有了醫療保險,珮琪這回住院生產所享受的優質醫療品質,比起上次生女兒時頻頻出狀況的悲慘待遇,真有如天壤之別。
珮琪媽媽千里迢迢從臺灣飛來美國,為珮琪做月子並幫忙照顧女兒,珮琪這次第二胎總算可以好好靜養休息,上次產女兒後遺下的輕微氣喘和手腕疼痛夙疾,也因為有媽媽的愛心月子膳食調理,得到很好的改善。
珍貴無比的母女相處時光過得飛快,一個月後媽媽便按照原訂計畫,搭機返回台灣了。送走媽媽以後,珮琪心裡難過萬分,想起自己下次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到媽媽,心情更加低落,樂觀又善體人意的達偉總會溫柔的安慰她。
沒有媽媽幫忙的日子,一時讓珮琪手忙腳亂,心頭不斷的泛酸,拭乾涙水告訴自己要堅強要撐過去。好動的新生兒子每晚哭鬧不休,讓白天操持家務、照顧兒女的珮琪夜間無法好眠,疲憊不堪,壓力大到無法控制情緒。有一回她正在廚房切菜準備晚餐,一雙年幼子女為搶奪一個玩具,吵個不停,她鬱積多日的壓力和怒氣瞬間爆發,一時難以控制,不停地用菜刀狂剁砧板,發洩壓力情緒。
珮琪等心情稍平靜後收拾廚房,發現先前那把菜刀的刀面居然呈現十五度角的歪斜,不覺瞠目結舌,心中震撼不已,此刻她才深深的體會什麼叫「壓力性精神分裂症」,家庭主婦所承受的壓力超乎一般人的想像,絕對不比職業婦女來得少。
珮琪每天背上背著兒子,手上用手推車推著女兒去醫院做復健。然而女兒畢竟只是個孩子,疼痛常常使她無法配合復健,心力交瘁的珮琪哄著她,心中直滴血,「女兒啊!」她心中吶喊著:「媽媽多麼希望生病的人是我而不是妳!」
依照醫生囑咐,珮琪每天要給女兒服用口服藥治療關節痛,然而這藥最大的副作用是胃出血,要她密切觀察女兒的身體變化。
珮琪馬上就陷入天人交戰的拉鋸掙扎漩渦裡: 「我這做母親居然每天必須給自己的孩子餵食這種類似毒藥的東西?!可是不讓她吃這個藥,女兒膝蓋關節就會疼痛到無法走路。」
無奈與心疼輪流佔據珮琪的心緒,哭泣,是這段焦慮艱困的日子裡,珮琪唯一能紓解內心壓力的方式。
後來果真如醫生所言,女兒服藥不到一個禮拜就腹痛、腹瀉,珮琪因而請求醫生開胃薬,來調整女兒的腸胃不適。
這段時間也是他們正在申辦綠卡的期間,達偉公私兩忙、備極辛勞,除了白天在公司要認真工作外,他每天早晨一定要細心為女兒熱敷按摩後,才能放心去上班。
經過一年的藥物治療,女兒驗血結果一切恢復正常,可是醫生對珮琪説:「邱太太,這個結果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因為這種病的病情本來就會像海浪般起起伏伏。」
他表情冷靜的看著珮琪說: 「而且我保證,她在青少年時病症會再回來,每當她免疫體下降時就會再復發。」
像是五雷轟頂一般,這段話聽在珮琪耳裡,宛如在她的心頭千刀萬剮,簡直就像是把女兒判了死刑。珮琪慨嘆命運對她真是何等的殘酷,眼看另一階段的憂心愁苦又在前方不遠處等她了。
夜深人靜時,珮琪每每一想到女兒的病情就心疼,哭是她唯一的發洩方式。幸好達偉生性樂觀,總是把事情看得那麼自然平順,他緊守在珮琪身旁,耐心的開導和安慰她,幫助心焦的年輕母親走過那段陰霾的日子。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6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幸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八章 初次返台
第七章    搬遷前的回顧  
第六章 懷孕產女
第五章 打工的日子 (三)
第四章 打工的日子 (二)
第三章 打工的日子(一)
第八章 初次返台
第七章    搬遷前的回顧  
第六章 懷孕產女
第五章 打工的日子 (三)
第四章 打工的日子 (二)
第三章 打工的日子(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起停下來,聽首歌吧。 提醒 :下有非常難聽的髒話及自傷字眼,請謹慎閱讀。
Thumbnail
杜詩雨是個外國的混血兒,也是歐州某公國(凡爾賽特)的公主,出身貴族千金的她,嚮往母親和父親的異國戀愛的婚姻,也決定要到母親出生的台灣念書,結果一到台灣就落難記,遇到了扒手,旅費不見了,連過夜的地方也無影無蹤,在她遭到了不幸,出現一個白馬王子,十七歲的高二生,展毅軒° 他不介意多照
典型的家族企業,全家老小都在規模不大的小型工廠裡工作,但是這傳統產業,在經歷了這數十年的發展,利潤已經是走向盡頭,所以他們也都另闢財路,不太用心經營。 老闆那個一向沒有大志的小女兒佩琪,在下午班的時間結束之後,就會去跑外送,都也是跑個幾單,就去找人做愛了, 天資愚笨的佩琪,只是有張姣好的
Thumbnail
維平一家子在美國也待了二十多年了,當初他來美國留學,認識了當年的同學美馨,兩人共譜戀曲,畢業後沒多久就踏上紅毯。夫妻兩人都是高材生,在西岸矽谷都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自然也就跟許多留學生一樣,打算定居在這裡了,唯一的顧慮就是在台灣的父親。   維平的父親原來在大學任教,妻子因病走得早,他全副心力都
Thumbnail
收聽本集連結 從台灣最高學府畢業,嫁給同樣為高學歷知識份子的老公,還順利獲得了日本的高薪工作,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這一切讓小辣椒曾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就是典型的人生勝利組! 然而這一切卻在她意外發現自己罹癌後,逐漸變了樣……。 生病後她經歷家暴、離婚,必須一個人在海外獨力扶養孩子,同時又持續接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含煙回到台灣養身體,臉色愈來愈紅潤,體重也逐漸增加,但卻發現該來的月事卻沒來,難不成懷孕了?她驚慌地告訴阿成,兩人還沒結婚,含煙沒有工作,一旦回美國,恐怕得自費負擔醫療費用,阿成說:「要不你就留在台灣待產,等孩子出生再回來美國?」 含煙驚慌地找母親商量,家裡還有古板的老奶奶掌家,爸爸是德高望重的文
約了她,狗和香吃飯。這基本是每次她回港的飯腳組合,聊得非常開心。 她的老母也是個奇葩,看得出三個好兒都活在她的陰影箝制下,但又離不開,就好似斯德哥爾摩候群症的病人一樣。 自從去完東京,我看我舅父的眼光已經不一樣,一個60幾歲的人,早大半年已經約好一起去日本,多番口口聲聲表示自己會出錢,但到最後同
麗莎姐,一個移民德州的老同事,好不容易熬過疫情的四年終於回到台灣,約了一幫老同事吃飯。 飯局間一邊細數著過往一同為專案拼命的出差往事,她也一邊分享著國外生活的種種情況與驚喜 只是當談到治安、種族歧視、醫療資源以及生活便利性時,她也如同許多移民的朋友一般,嘆出了好長的一口氣,接著埋怨起了他鄉生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起停下來,聽首歌吧。 提醒 :下有非常難聽的髒話及自傷字眼,請謹慎閱讀。
Thumbnail
杜詩雨是個外國的混血兒,也是歐州某公國(凡爾賽特)的公主,出身貴族千金的她,嚮往母親和父親的異國戀愛的婚姻,也決定要到母親出生的台灣念書,結果一到台灣就落難記,遇到了扒手,旅費不見了,連過夜的地方也無影無蹤,在她遭到了不幸,出現一個白馬王子,十七歲的高二生,展毅軒° 他不介意多照
典型的家族企業,全家老小都在規模不大的小型工廠裡工作,但是這傳統產業,在經歷了這數十年的發展,利潤已經是走向盡頭,所以他們也都另闢財路,不太用心經營。 老闆那個一向沒有大志的小女兒佩琪,在下午班的時間結束之後,就會去跑外送,都也是跑個幾單,就去找人做愛了, 天資愚笨的佩琪,只是有張姣好的
Thumbnail
維平一家子在美國也待了二十多年了,當初他來美國留學,認識了當年的同學美馨,兩人共譜戀曲,畢業後沒多久就踏上紅毯。夫妻兩人都是高材生,在西岸矽谷都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自然也就跟許多留學生一樣,打算定居在這裡了,唯一的顧慮就是在台灣的父親。   維平的父親原來在大學任教,妻子因病走得早,他全副心力都
Thumbnail
收聽本集連結 從台灣最高學府畢業,嫁給同樣為高學歷知識份子的老公,還順利獲得了日本的高薪工作,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這一切讓小辣椒曾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就是典型的人生勝利組! 然而這一切卻在她意外發現自己罹癌後,逐漸變了樣……。 生病後她經歷家暴、離婚,必須一個人在海外獨力扶養孩子,同時又持續接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含煙回到台灣養身體,臉色愈來愈紅潤,體重也逐漸增加,但卻發現該來的月事卻沒來,難不成懷孕了?她驚慌地告訴阿成,兩人還沒結婚,含煙沒有工作,一旦回美國,恐怕得自費負擔醫療費用,阿成說:「要不你就留在台灣待產,等孩子出生再回來美國?」 含煙驚慌地找母親商量,家裡還有古板的老奶奶掌家,爸爸是德高望重的文
約了她,狗和香吃飯。這基本是每次她回港的飯腳組合,聊得非常開心。 她的老母也是個奇葩,看得出三個好兒都活在她的陰影箝制下,但又離不開,就好似斯德哥爾摩候群症的病人一樣。 自從去完東京,我看我舅父的眼光已經不一樣,一個60幾歲的人,早大半年已經約好一起去日本,多番口口聲聲表示自己會出錢,但到最後同
麗莎姐,一個移民德州的老同事,好不容易熬過疫情的四年終於回到台灣,約了一幫老同事吃飯。 飯局間一邊細數著過往一同為專案拼命的出差往事,她也一邊分享著國外生活的種種情況與驚喜 只是當談到治安、種族歧視、醫療資源以及生活便利性時,她也如同許多移民的朋友一般,嘆出了好長的一口氣,接著埋怨起了他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