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台灣阿信 -- 珮琪的奮鬥

2022/03/1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第七章 搬遷前的回顧

光陰似箭,來美國求學倏忽已屆滿兩年,達偉順利畢業了,原本珮琪一心等著達偉取得學位後,他們就可以整裝回台灣與她朝思暮想的家人團聚,但是天下事總是難以預料,計畫常常趕不上變化。
眼看當時學長們在Norfolk 待了二年畢業後,紛紛前往首府華盛頓等大都市求發展,幾乎大家都能順利找到工作、申辦身份,於是達偉也想先闖一闖,試試自己的身手,看結果如何再做進一步打算。
沒多久,達偉幸運的在維州Charlottesville市找到工作。珮琪為此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思前想後,心情翻騰不已,趕忙打電話給遠在台灣的媽媽,想聽聽她的意見;沒想到媽媽居然極為贊同珮琪留在美國安家落戶,她感到好失望卻又不敢違抗母命,喟嘆自己兩年來殷切盼望回台灣的心願,還是沒能得到媽媽的認可,希望落空了;但小夫妻倆考慮到,若返回台灣就得從頭找工作,還有一番折騰好受,不如就接受眼前現成的工作機會,因此決定留下來。
於是就這樣,珮琪和達偉決定走上不歸路,從此留居異國,兩人攜手共同開創艱辛奮鬥的人生。小夫妻倆第一個面對的就是要馬上搬離住了兩年的倉庫房,遷移到達偉就業的小鎮去定居。
達偉忙著去張羅新家的安頓諸事,珮琪就在舊家開始動手整理家當、裝箱打包,兩年來住這裡的生活點滴深植她心中,歷歷如昨,珮琪一邊整理廚房鍋碗瓢盆,腦海中一邊回憶起從前的種種家常小事......
*** 雪
記得在美國首次見到的第一埸雪,下雪前一晚達偉因要跑電腦程式,必須趁夜間實驗館的電腦機房較沒人,才能好好測試他寫好的程式,只得讓珮琪一人落單,在家獨守空閨。
漫漫長夜,躺在床上的珮琪孤枕難眠,眼睛盯著天花板,在萬籟俱寂的深夜時分,想起不知多久以後才能相見的父母親和家人,不覺熱淚盈眶,躲進被窩裡放聲大哭。
第二天一大早老公騎著腳踏車興奮的進家門,像小孩般開心地告訴珮琪外面下大雪了,珮琪卻一點兒也不感到興奮,只覺想家想得好惆悵、好心酸。
老公興沖沖的拉著珮琪到外頭院子去拍照。
「欸!小琪,你眼睛怎麼了?怎會腫成這樣?」拿著相機的達偉被珮琪紅腫的雙眼給嚇呆了。
「別哭!別哭!妳再哭眼睛就更腫了。」
「我知道妳想家,可是請妳再忍耐一下,我保證等我ㄧ畢業,我們就馬上回台灣看家人,我發誓!好嗎?不哭不哭!」
達偉在雪地裡緊摟著珮琪又哄又逗,好不容易才讓她心情平復過來,進屋去拿副眼鏡戴上,把腫泡的眼睛略作遮掩,這才開心入鏡,讓達偉拍了幾張獨照。
珮琪在此之前從未見過雪景,大地一片白茫茫,輕盈細碎的雪花一片一片的由空中飄下來。
「好美呀!」眼前的美好純白世界,暫時凍結了珮琪的思鄕心緒。
*** 雞同鴨講
想到剛來美國初安頓後,因自己因為英文太破而鬧出不少笑話,珮琪嘴角不覺泛出笑意……
他們愛的小窩是租房東的倉庫改裝的房子,雖簡陋但很溫馨,是珮琪與老公婚後第一間獨居的房子。 這棟出租房屋有上下兩層,達偉珮琪夫婦住一樓,樓上住的是兩位同校他系的學生。
每逢天氣不錯的時候,珮琪會拿個小凳子,一個人坐到外面院子看書、曬太陽,享受溫暖陽光和微風吹拂。
有一天樓上房客Philip從外面回來,經過珮琪旁邊時,很客氣的對珮琪揮手説:「Hi, there !」
珮琪嚇了一跳,連忙進屋內跟達偉問說:「樓上那個老外Philip,他怎麼會叫我的中文名Rei Er呢? 他也太神通廣大了吧?」
達偉笑了起來:「呵呵呵,珮琪你別緊張, Hi, there. 只是打招呼的問候語,意思是「你好」,他並不是在叫你。」
「原來如此!」珮琪恍然大悟,以前英語課本只教過Hello! 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 她從沒學過這句 Hi, there這一句打招呼的話呢。
還有一次Philip經過珮琪房門,站在門口跟珮琪聊兩句家常話後,撂下一句: 「See you later.」 便轉身上樓去了。
於是珮琪就一直杵在那兒等著,納悶怎麼Philip沒再下樓來繼續聊。後來問過達偉才知道,那句See you later是説「再會」的意思,不可以照字面翻譯。珮琪想到自己那時認真等他下來續聊的呆傻模樣,不覺赧然失笑。
*** 省錢妙招
由於大賣場裡賣的青蔥五根就要美金一元,貴的要命,珮琪就將人家丟棄不要的花盆撿來清洗乾淨,填土後種下蔥的根部;幾天後冒出小青蔥來,可供廚房炒菜爆香用;另外,種小洋葱也一樣能長出青蔥來,烹調效果不相上下。自家種的葱成本低廉、方便又新鮮,讓她感覺好開心。
每個禮拜天的報紙都會夾帶著一疊廣告和厚厚一本產商提供的折扣券。折扣物品大抵是一些家用品如洗髮精,皂乳,洗衣粉,洗碗精、食品類罐頭,麵包,餅乾,調味品等等。
珮琪力行勤儉持家的原則,單價美金一塊半的週日報捨不得買,便厚著臉皮問房東太太要剪剩的報紙,房東太太總是大方的將全份報紙拿給珮琪,若她偶而沒過去拿,就會叫女兒Holly送過來。
珮琪深知折扣券的省錢、好用,所以經常找有折扣券的產品購買。很多超市都打著雙倍折扣,只要是50分錢以下的折扣券就可雙倍折扣,以減價的吐司麵包為例,一條售價美金一塊半,折扣券是50分錢,雙倍折扣後,就可以用50分錢買到一條麵包了。運氣較好的時候,珮琪一次採購可省下三到五元甚至更多,積少成多,對他們拮据的生活預算不無小補。
租來的老房子沒有安裝冷氣,夏天裡氣溫飆高,珮琪除了睡地板避熱外,就是往學校圖書館跑。圖書館有免費的報紙雜誌,還有舒適安靜的交誼廳可以讓她閱讀和寫家書向父母報平安,或半躺半坐地打盹,可說是她最愛的消暑好場所。珮琪常在那兒待到圖書館關門或老公下課了再一起回家。

宅心仁厚的珮琪此地待久後,感念自己先前初來時受前輩學長們的照顧,每每在開學前,兩夫妻就會為即將抵達的台灣新生先撿好床墊,天天抬去曬太陽,用木條拍打去塵;遇有傢俱也搬回來擦洗整理備用。這樣,等過沒多久,新入學的學弟妹們一抵達,就馬上有床墊和舊傢俱可以用了。
*** 病痛
達偉大學畢業、工作後,隔了六年才重回校園當學生,剛到校進研究所就讀時,由於功課壓力太大,電腦程式常讓他作息失調,適應不良導致身體出現了狀況。
有天他在家中如廁時,突然感到腹痛如絞,臉色蒼白、盜汗,痛到無法忍耐。珮琪趕緊將他小心扶持臥倒地上,要他慢慢深呼吸,然後火速打電話給台灣同學會鍾會長向他求助,會長迅速到趕到家中,將他送到學校醫務室。
醫務室裡有簡單的醫療設備,校醫以聽診器摸摸聽聽患者,然後開了X光單讓達偉照片子。不久後珮琪帶回X光片和醫生一起研判,醫生診斷是因大便阻塞而引起腸絞痛,沒什麼大礙。由於每個人的疼痛閥值不同,有人忍受力強、有人弱,達偉是屬於弱者,所以剛剛的腹痛使他險些暈倒。
於是兩人在回家路上買了浣腸劑,達偉一回到家馬上如廁,以浣腸劑自行通腸,完事後身體很快就恢復正常了。
經過這一番有驚無險的插曲後,珮琪從此十分注意三餐日食的高纖食材,也深深慶幸當時自己的破英文在醫學術語上還能溝通,心中更加感激父親當初送她去念護理學校的明智抉擇。

也幸虧學校規定每位學生入學前必須購買學生保險,否則美國的醫療費貴到難以想像。達偉先前那一番折騰,醫藥費絕對相當可觀,後果不堪設想。

*** 友誼與緣份
達偉夫婦在這段念書期間受到同學會的鍾會長夫婦許多的照顧,尤其是初來乍到時,小夫妻倆就因為他們的幫助,才得以很快的安頓下來。
鍾會長年紀比珮琪大兩、三歲,在學校研讀國際經濟,秉性古道熱腸,急公好義,擔任台灣同學會會長期間與太太親力親為,前後接待多批從台灣來的新生,協助他們短暫安置、環境介紹、租屋、銀行開戶存款等等,夫妻倆齊心為同學會奉獻心力,熱心照顧所有需要幫忙的同學,讓諸多受惠的學弟妹們倆感念不已。

珮琪夫婦初抵校的第一週借住一位黃姓學長家,他太太Lillian與珮琪十分投緣;Lillian年紀比她略大,樂觀開朗,熱心助人,是家政系科班出身,除了一手好廚藝,編織和裁縫都是她的拿手絕活。
台灣食材在當地不易取得,但是Lillian每每發揮巧思,就地取材,變造出多種台灣料理小吃,很能一解異地學子們的鄉愁。
半年後黃學長在華盛頓DC找到新工作,珮琪面臨別離,感到依依不捨,但是Lillian豁達的對她説:「珮琪你別難過,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雖然我們現在彼此分離,但還是會在別的地方又結識另一批朋友,不會寂寞的。只要我們大家多珍重,將來一定能再相見。」
每個禮拜五,太太們都會到一位生化教授家聚會,教授夫婦是虔誠的基督徒,太太們可在此聽教授講解聖經章節,和藹溫柔的師母彈得一手好鋼琴,常為她們唱詩歌伴奏,也自製很多美味的點心招待大家,周末聚會讓大夥心情都很愉快。
師母平日非常照顧當地台灣學子們,任誰遇有家庭夫妻難題向她諮詢請益,她都會很有耐心的傾聽並開導他們。 她也在家中成立每週兩次的讀經班,請當地的教友以聖經為導讀主軸,教太太們英文。
珮琪曾經有過要成為基督徒的念頭,然而達偉極尊崇佛教,她考慮到若夫妻兩人宗教信仰不同,日後恐怕會衍生不少困擾,後來就放棄了她先前的想法。
「不論基督教或佛教,只要是正派的宗教都是良善而且導正人心的」 她這麼想。

接下來的日子便是先生們忙於新工作,太太們忙於操持家務和照顧孩子,彼此間鮮少聯絡。在美國的生活是相當孤寂的,舉目無親,加上幅員廣袤,朋友分散在各地,真有急事時也沒辦法伸出援手,凡事就靠夫妻倆互相撐持,手牽手一起往前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劉幸玉
    劉幸玉
    一直很喜歡忙碌過生活,旅遊、鐵騎長征、晨間跳排舞,而瑜珈和鋼琴則是每日晚課。 Make each day count --過好每一天,是我退休後奉行的圭臬。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