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比誰更高尚

沒有誰比誰更高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還記得小時候,每次見到不同膚色的人,就會怕得要死:先是躲在母親身後,然後就開始醞釀缺堤式哭喊,規模按與對方膚色、距離、身高而成正比遞增。

忘了由何時開始,只知道幼稚園時,母親亦有跟老師反映這情況出現已久;忘了維持到甚麼時候,也許是初小。其實大部份都是上幼稚園之前的經歷,記憶深刻,因為小時候尖沙咀東部(尖東)是香港的遊客區,外婆在那兒的酒店打工。「到尖東」的意義,代表著有機會見外婆,但也會上演一場街頭鬧劇。

那時小得可憐,自有記憶開始,甚至是小至還是手抱的年紀。也許這是動物的天性,面對不同,就會有著防衛機制。而小時候的我,就比大多數的人有更大的反應。每次回首這段成長經歷,再看自己後來與香港的少數族裔工作,再到今天人在異鄉成為少數族裔,當中累積的經驗和知識,由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到觀察、交流、反思,對我來說是一段奇妙旅程。

·

最近朋友問:「生活適應如何?」對上一次離開熟悉的我城,已經是大學時背包遊美國一個月。與之相比,這次已離港更長的時間。感激過去幾年在港參與不同的少數放裔工作和研究機會,讓我有機會借用他們的智慧和知識,現在換個身份,把他們跟我分享的應用於生活,讓我少了適應上的問題。

與比我更早到埗的朋友相敘,跟在這裡認識生活多年的華人、本地人聊天,都會聊到「種族歧視」。到底至今,我有沒有被歧視呢?這裡的「種族歧視」嚴重嗎?自問也會變得敏感,但暫時感覺良好。反而因為我的身份,在安頓生活上有著一點小確幸,也許日後可以有更多分享。

我更在意的是,聞說有些香港人把對南亞裔、難民、和非裔的歧視由香港帶來,避之則吉。既然來到全新的環境,我們也不過是小眾中的其中一員,還不如先做好自己,常抱開放好奇的心,認識不同文化和生活模式。

·

回溯人類歷史,不同族裔因著各種原因,經歷著不同模式和規模的遷徙,當中涉及幾代人離鄉別井的故事,形成今天世界各地城市有著不同程度多元文化的局面。無論身在哪裡,不同的族裔,沒有誰比誰更高尚。

raw-image


avatar-img
敘事山谷村的沙龍
4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敘事山谷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星期五晚推卻約會,深閨不因疫情,而是港劇大結局。能讓觀眾投入,除了這幾天洗版式、夭心夭肺的對白,讓人代入的角色性格、情境和關係都功不可沒。 看到第十九集,阿信與蒙玲在電腦室的一場戲,我哭了。還未看的朋友說我誇張。
去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因為疫情的緣故,部份電影同時辦場地放映和線上限時放映。我只選了武正晴導演的《Underdog》(港譯:敗犬拳王)(2020年)線上看。
去年八月二十一日,與紀錄片導演洪麗晶出席《香港面面觀:香港運動員精神 – 放映會及導演座談會。她的《超越7分鐘》我和黃郁芳的《家長應援團》,製成五年後,又再次聯乘放映。
聖誕前夕,趕及在Apple TV+一年免費期內追看Schmigadoon! (港澳譯:神奇小鎮舒密加頓/中譯:音樂魔法鎮/台譯:歡迎來到施米加多!),屬於不算特別瘋狂,但多元文化應有盡有的小品。
一年免費的Apple TV+,沒有多少節目令我提得起興趣,唯有《Ted Lasso》(港譯:乜都得教練 / 台譯:泰德拉索:錯棚教練趣事多)。終於在年底優惠期終結前,一口氣完成兩季。 有點像早前路過看到的日劇《No Side》(中台譯:一起逆轉吧!/比賽完畢),都是中年大叔身負重任,作為完全不熟悉的
今個學期教四科,聞說比得上一個全職講師的工作量:多了的是交通往還、少了的是固定辦公室、學系行政、人際關係。 還好碩士算是小班,有六人小組實習、也有二十人以內的技巧實踐,萬料不到在小小的行業生態圈,普通話教學是我的本錢。還幸通過課程,也從同學分享中學習到內地的體制和文化,只能說句,長路漫漫,關於精神健
上星期五晚推卻約會,深閨不因疫情,而是港劇大結局。能讓觀眾投入,除了這幾天洗版式、夭心夭肺的對白,讓人代入的角色性格、情境和關係都功不可沒。 看到第十九集,阿信與蒙玲在電腦室的一場戲,我哭了。還未看的朋友說我誇張。
去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因為疫情的緣故,部份電影同時辦場地放映和線上限時放映。我只選了武正晴導演的《Underdog》(港譯:敗犬拳王)(2020年)線上看。
去年八月二十一日,與紀錄片導演洪麗晶出席《香港面面觀:香港運動員精神 – 放映會及導演座談會。她的《超越7分鐘》我和黃郁芳的《家長應援團》,製成五年後,又再次聯乘放映。
聖誕前夕,趕及在Apple TV+一年免費期內追看Schmigadoon! (港澳譯:神奇小鎮舒密加頓/中譯:音樂魔法鎮/台譯:歡迎來到施米加多!),屬於不算特別瘋狂,但多元文化應有盡有的小品。
一年免費的Apple TV+,沒有多少節目令我提得起興趣,唯有《Ted Lasso》(港譯:乜都得教練 / 台譯:泰德拉索:錯棚教練趣事多)。終於在年底優惠期終結前,一口氣完成兩季。 有點像早前路過看到的日劇《No Side》(中台譯:一起逆轉吧!/比賽完畢),都是中年大叔身負重任,作為完全不熟悉的
今個學期教四科,聞說比得上一個全職講師的工作量:多了的是交通往還、少了的是固定辦公室、學系行政、人際關係。 還好碩士算是小班,有六人小組實習、也有二十人以內的技巧實踐,萬料不到在小小的行業生態圈,普通話教學是我的本錢。還幸通過課程,也從同學分享中學習到內地的體制和文化,只能說句,長路漫漫,關於精神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