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17章】上下之信

更新於 2022/03/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經文:
王弼本: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帛書(校):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猶呵,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胃我自然。
楚簡(校):
太上,下智又之;其即,新譽之;其既,愄之;其既,侮之。信不足,安又不信。猷乎,其貴言也,成事述功,而百眚曰我自肰也。
註:
三版內容大致相同,唯悠兮,指悠然貌,猷乎,指謹慎貌,對於「貴言」的態度,前者從容,後者嚴謹。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上」指的是什麼?若為領導者、統治者或政府,則此段意思為:最好的治理(管理者),人民只知道有他,沒有感受到他的存在;其次,人民親待他、讚譽他;其次,人民畏懼他;再其次,人民侮蔑他。
呈現管理者的治理水平,逐次遞減,最佳為引導,使人民自然而作,接著是德政,再來是苛政,最差是腐敗。意旨上與下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下位者會反映上位者的治理成效。
本章最後一句出現「百姓」一詞,百姓通常指人民,亦可解釋為生活在同一領土的一群人,這群人會有最高指引,引導他們作息,這個指引的來源以現代的觀點來看,即是擁有統治權力的人或團體。可藉此說明本章上與下的關係。
但如果在未有統治權力之前的時代,「上」是否有其他的詮釋?會形成上與下,是否一定存在某一種權力結構?若不以權力為基礎,「上」與「下」又會是怎樣的關係?權力是什麼?若以道的角度來看「百姓」,又似乎不存在權力。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包含仁義、良善、品德、誠信...等正面特質,除此之外,更是指形成這些形象的核心動力,是一種對「德」的信仰力量(德的涵義請參閱第15章);焉(安),有兩種意思,一是於是,另一是哪裡、豈。
通常解釋為:領導者的德信不足,人們便會產生不信任,對其失去信心。
或者,領導者的德信不足,哪裡還需要有不被人們信任的舉措、措施。
若將此章的章旨定調為上位者對於下位者應當要有適當的態度,「信不足」的「信」將順理成章地指向上位者,然而「信」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信不足」的主體亦可能為下位者,雙方交流之時,「信」是彼此激盪影響,一方「信不足」,另一方則「有不信」。
或者指人對「道」的「信」不足,所想的、所做的決策已偏離道,所呈現的將是「有不信」的舉措,這些舉措已不符合道,失去道的支配,人的意識便成世間運作的核心,若上位者或下位者皆如此,世道就變得混亂,看不清真相,只能以似是而非的意識(人的自以為)而運作。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悠與猶,分別描述兩種狀態,一種是看透世事的豁達,另一是對於行道的謹慎,兩者並不衝突,甚至可融為一體。
貴言,與「居為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相通,言,非單指言語、表達,甚至可能包含一方意欲影響另一方所產生的念動,而話語、行為,乃至言誥、政令,皆是念動的顯象。「貴言」是對自己的念動有所警覺,進而謹慎地做出決策。
等到功成事遂,意味著人事物已步入正軌,遵循天道運作,百姓順應,一切融入自然,試問百姓何以故?皆認為本來就是如此。
引導者vs領導者
兩者差別在於權力,若以權力為基礎的上下關係,此上位者為領導者,權力是指受支配者有意無意地順從掌權者的意識,掌權者擁有較多的資源、能力、地位,也展現較強大的氣場能量,致使受支配者不得不、甚至是不自覺地被影響自己的意識,從而選擇跟從,此後便以掌權者的意識為意識,它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壞,全憑掌權者的意志。
譬如:世間競爭激烈,越往上位子越少,人人皆趨利,勢必爭得你死我活,你身處這個零和遊戲之中,你的上下左右都是這種態度,這些人的氣場比你強,每個都是你的上位者,無意間你的淺意識逐漸受影響,你也將被捲入戰爭。但事實上,你有更好的選擇。
另一種上位者:引導者,一樣具有強大氣場,但不影響、也不強迫下位者改變意識,他只告訴下位者,有怎樣的情況存在,讓下位者自由選擇,下位者順從本心,會找到適合他自己的道路,然後積極前進,他們有共同的最高指導原則,即是「道」,引導者就像拍了拍下位者,指了指天,說:循道而行吧。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2會員
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ac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常,是恆常的規律,道有規律,人也有,了解規律運作,就會發現「度」,過多的釋能,便須回補更多的能量,超過運作體的負荷,也將有反噬,當知道什麼是「適度」,外散的意識就會收斂,回歸到平和狀態,這種平和,會產生包容,事情都知道,也都看在眼裡,卻不會受牽引。
善為士者,對於前進的每一步、每一個決策都如履薄冰,面對週遭、外部亦是戒慎恐懼,嚴謹地像為人賓客一般,但內心卻釋然透明,敦厚質樸,虛懷若谷,看似混同於一般人,實則內有精神,默默行於道中。
它無所不在,卻又無顯其象,人欲迎之、隨之需有明確的對象,既無象便無法得見,這一方面說明道的無形,另一方面意旨道不存於感官之中,而存於心。
人受「寵」或「辱」,內心都會起波瀾,應重視大患存在於「身」。身心為一體,「身」是代表著「我」的個體,它承擔著所有無形的東西,產生心理活動,所以心的變化來自於身的承載,而大患始於心亂。
物本身是中性,個人接觸後,各有不一樣的影響,為腹者能轉化,為目者反受控制。
「有之以為利」,事物呈現它的形象,便於人對它產生解釋,讓人易於賦予其意義與用途;「無之以為用」,事物未顯現的面貌,容易被忽視,以為「沒有」,所以誤認為無用,其實「沒有」之處,才有妙用。
常,是恆常的規律,道有規律,人也有,了解規律運作,就會發現「度」,過多的釋能,便須回補更多的能量,超過運作體的負荷,也將有反噬,當知道什麼是「適度」,外散的意識就會收斂,回歸到平和狀態,這種平和,會產生包容,事情都知道,也都看在眼裡,卻不會受牽引。
善為士者,對於前進的每一步、每一個決策都如履薄冰,面對週遭、外部亦是戒慎恐懼,嚴謹地像為人賓客一般,但內心卻釋然透明,敦厚質樸,虛懷若谷,看似混同於一般人,實則內有精神,默默行於道中。
它無所不在,卻又無顯其象,人欲迎之、隨之需有明確的對象,既無象便無法得見,這一方面說明道的無形,另一方面意旨道不存於感官之中,而存於心。
人受「寵」或「辱」,內心都會起波瀾,應重視大患存在於「身」。身心為一體,「身」是代表著「我」的個體,它承擔著所有無形的東西,產生心理活動,所以心的變化來自於身的承載,而大患始於心亂。
物本身是中性,個人接觸後,各有不一樣的影響,為腹者能轉化,為目者反受控制。
「有之以為利」,事物呈現它的形象,便於人對它產生解釋,讓人易於賦予其意義與用途;「無之以為用」,事物未顯現的面貌,容易被忽視,以為「沒有」,所以誤認為無用,其實「沒有」之處,才有妙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善用資源而非積聚成山,重視效益形成良性循環。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讓參與者都能成就私心才是大公無私。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去了各種書店來決定下一本想學習的書 看到了道德經才發現竟然沒好好認真的讀過這部名作😅 所以就決定是它了✅ 有逐字對照的中英文、英譯、中譯三個部分🤗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善用資源而非積聚成山,重視效益形成良性循環。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Thumbnail
讓參與者都能成就私心才是大公無私。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去了各種書店來決定下一本想學習的書 看到了道德經才發現竟然沒好好認真的讀過這部名作😅 所以就決定是它了✅ 有逐字對照的中英文、英譯、中譯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