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32章】知止不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經文:

王弼本: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帛書(校):

道恆无名。樸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卑道之在天下也,猷小浴之與江海也。


楚簡(校):

道亙亡名,僕唯妻,天弗敢臣。侯王女能獸之,萬勿將自賓。•墨點• 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始又名。名亦既又,夫亦將智止,智止所以不殆。卑道之才天下也,猷少浴之與江海。


註:

楚簡與帛書、王本有些微不同:

  1. 「天地弗敢臣」,天地vs天下,天下有政治版圖的意味,天地則偏於自然環境,然而在戰國時代的文獻,兩者相通。
  2. 天自均「安」,安讀焉,語助詞,所以此句為:天自均,意在平衡調和。
  3. 始「折」有名,折與制,雖皆有「裁」的意思,「制」偏向人為的裁斷,「折」則更能呈現自然意義上的斷。



Photo by Gruescu Ovidiu on Unsplash

Photo by Gruescu Ovidiu on Unsplash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常:恆常。

樸:本源、元力。

臣:臣服、支配,此處做動詞。


道,恆常「無名」。

道,無聲無形、無色無相,無法形容,無法定義,所以稱「無名」。

道一旦被定義,就會有所侷限,那便不再是完整的道。


「什麼都不是,所以什麼都是」


因為道是「無名」,所以它包含整個宇宙,充斥在整個世界,整個宇宙因為有它才得以運轉,而運轉的核心來至於「樸」,那是最初始的本源力量,世間萬物由此而衍生。


天下由此而生,當然無法反過來支配它。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賓:賓服;陳列、展示。

自賓:自然呈現、自然運作。


侯王,是掌握國家運作的人或一群人,這樣的定義是合理的,但我想再多衍生一些詮釋:「道」是宇宙運作的基礎,也是核心,道之下形成天地,生地水火風,後出生命,在人類出現之前,萬物隨著生滅的規律,在死生之間反覆循環,到了人類出現,開始有想像意識之後,原本自然的軌跡,便逐漸附著「人類意識」,變得不再純粹,人類會企圖改變秩序,而人類本身的意見需要統一,才能集體做事,能統一意見並領導某一群體的人,即是侯王。


萬物的生滅,與道融合,而侯王的「意識」與「道」已不再是一體,多以自我意識為主軸,遊走在「道」的周圍,當侯王多偏自我一點,便偏離「道」一些,偏得越多,越失去生機


若侯王能守之,即使存在「意識」的隔閡,亦能從道,進而融於道,符合道的規律,與道一體,便與萬物相合,因此,「萬物將自賓」不在意識強迫,而在守道、從道、融道後的自動歸來。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均:調和。


此段有兩種意思:

一、天地之間,陰陽之氣相流以成甘霖,所降之處,自然均布,毋須也無意從於人之命令。

二、前句與後句相對,意指天地依循自然,自降甘霖,侯王若守真性無為,人民毋須命令而自然有序。


將兩種意思相容,可形成一幅景象,像似在沒有利慾薰心、沒有爾虞我詐的世界,萬事萬物隨其本性而運作,沒有規範亦沒有侵犯,事物的新生、成長、消亡,均遵循道之自然。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制:斷、裁。

「名」亦既有:人為的名,不侷限於名分、定義,涵蓋萬物的形象及其衍生的關係。

殆:危害。


從「道之始」到「有名」,或許可以拆分:

樸→無名(無萬物)

   →無名(有萬物) →有名 (萬物的自名)

                             →有名(人為的名)| 意識干涉


在無名的狀態裡,是混沌、無序的世界,就像宇宙之初,有千千萬萬的粒子在誕生、碰撞、分裂,不知經過多少歲月,多少次的演變,漸漸地試出一條規則,一條能使消亡接續新生的規則,在生生滅滅、反覆循環之中,造就生機。


生滅循環是自然規則,自然賦予萬物之性,萬物依循本性進入生滅循環,有生有死,有死有生,使得生命不斷地繁衍進化,促使地球生機盎然,萬物依性且有序,這是屬於「萬物的自名」或「自然的名」。


人類擁有「意識」,遂將萬物賦予「名」,以便定義與交流,可促進人類蓬勃發展,然而「意識」沒有邊界,致使欲望也被放大,當「意識」超出本性,便會干擾自然法則,若出於個體,則影響身心,累於集體,則破壞資源。


所以,「知止」是「知性」,自知本性而止,不做超出本性之事,則能免於危殆。就像大象跟螞蟻的食量不一樣,該吃多少就吃多少,若讓螞蟻吃大象的份量,可想像其危害。


相對於萬物,也只有人須「知止」,萬物性隨自然,有身之終始,無欲之驅動。


Photo by M. R. on Unsplash

Photo by M. R. on Unsplash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以句型來看,道對川谷,天下對江海;

以喻象來看,道涵蓋天下,江海大於川谷,

兩種意涵分別為:

一、道為川谷,天下為江海→依第28章之「樸散則為器」,道從「樸」小,往外散,而成天下。

二、天下為川谷,道為江海→天下以道為核心,離不開道的規律。


無論如何,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知性」,是需要去經歷、去感知發生在己身的一切,才能知道什麼適合、什麼不適合自己。


avatar-img
72會員
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ac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過於「強」,便會對外界強勢,更會對自己不留餘地,整個人的狀態會變得緊繃、易脆,隨之而來的是不停歇地爭鬥,爭輸贏、爭口氣,爭名爭利,也爭能量。
「天下神器不可為」,「神器」自有其運作,企圖介入它,便是「有心」將其改變為自己想像的樣子,「神器」受到干擾,事情便不再自然,隨著人的意識的混雜,穩定的規律被破壞了,形成的是,人自己建構的意象,失去原本應該自然呈現的實相,徒留表象,而人只能不斷地塑造虛像,卻始終無法扎根,終歸徒勞無功。
聖人的心思意念、行為舉措皆幾近於道,因而能量甚大,足以影響世界,他就像主軸,世界因其而轉,跟他一起隨道運作,同道一體。整個過程是:知守、聚能、合道、復歸、器用、大制。
善行,會無跡可循;善言,會無可非議;善謀略,不需用算計。 無關楗不可開,無繩約不可解,因為沒有「關楗」及「繩約」,所以無法可開解,換句話說,有了關楗,就會有構成方式、流程、原理,如此就有跡可循,便有法可解。
今年世界盃足球,好像比上屆還轟動,是因為疫情封太久?土豪卡達的宣傳?反正沒看足球的我,也想來看看。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過於「強」,便會對外界強勢,更會對自己不留餘地,整個人的狀態會變得緊繃、易脆,隨之而來的是不停歇地爭鬥,爭輸贏、爭口氣,爭名爭利,也爭能量。
「天下神器不可為」,「神器」自有其運作,企圖介入它,便是「有心」將其改變為自己想像的樣子,「神器」受到干擾,事情便不再自然,隨著人的意識的混雜,穩定的規律被破壞了,形成的是,人自己建構的意象,失去原本應該自然呈現的實相,徒留表象,而人只能不斷地塑造虛像,卻始終無法扎根,終歸徒勞無功。
聖人的心思意念、行為舉措皆幾近於道,因而能量甚大,足以影響世界,他就像主軸,世界因其而轉,跟他一起隨道運作,同道一體。整個過程是:知守、聚能、合道、復歸、器用、大制。
善行,會無跡可循;善言,會無可非議;善謀略,不需用算計。 無關楗不可開,無繩約不可解,因為沒有「關楗」及「繩約」,所以無法可開解,換句話說,有了關楗,就會有構成方式、流程、原理,如此就有跡可循,便有法可解。
今年世界盃足球,好像比上屆還轟動,是因為疫情封太久?土豪卡達的宣傳?反正沒看足球的我,也想來看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原文: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窕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這一篇要回到之前的篇章,天地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以百姓為芻狗。隨著大道精神做出最好的選擇,恍恍惚惚之間猶如
Thumbnail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導讀】「道」是宇宙自然界的規律(无),是萬物的根源(有),是萬物的父(无)母(有),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 ●道可道 非常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未知為「玄」,「道」與「名」乃一體兩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原文: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窕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這一篇要回到之前的篇章,天地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以百姓為芻狗。隨著大道精神做出最好的選擇,恍恍惚惚之間猶如
Thumbnail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導讀】「道」是宇宙自然界的規律(无),是萬物的根源(有),是萬物的父(无)母(有),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 ●道可道 非常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未知為「玄」,「道」與「名」乃一體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