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東農莊生活隨筆(10):與地震共存的末日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3月23日凌晨一點41分的地震,台東長濱震度最大,6級弱,而且整晚不斷有大的餘震。

這是我第一次在地震時躲桌子底下,以前都不在乎,或是時間沒那麼長...

這是家裡第一次有東西掉下來,有個大玻璃罐從架上摔下來砸碎。

連大人都嚇壞了,更別說孩子,整晚沒辦法睡,每次快睡著了,就又搖一次。

好不容易熬到早上六點,展開每天的日常。因為整晚沒睡,就給在家自學的孩子放一天假,不用寫功課,讓他們隨時補眠,大人也是。

可是地震還沒完,從第一震之後,接下來18個小時,餘震不斷,平均算來,幾乎每15分鐘就來一次有感的餘震,讓我們整天都處在驚惶狀態,尤其是我,坐在椅子上時,一直有震動感, 根本就分不清楚有沒有地震了!

還好經歷18個小時的驚魂後,3月23日晚上終於能安穩睡上一夜。但聽說接下來幾天,可能還會有較大的餘震,得有心理準備。

說著說著,3月24日早上八點半和九點半,各又來了一個感覺挺大的餘震。

住在花東,表面上看來似乎颱風和地震的風險較高,但其實全台各地都有這樣的風險,倒不必因為表面上似乎較高的風險,而不敢定居在花東地區,畢竟台灣本就處在地震頻繁的地帶,相較之下,住在空曠的鄉下,還是比較安全些。

能在風光明媚的地方,過著單純的農莊生活,是幸福滿足的。好好的為主活,好好的為主死,然後,可以進入那好得無比、與主同在的永恆生命,這才是最重要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蓋了一間農舍
1.0K會員
328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我蓋了一間農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假如你有一個很有錢的父親,他對你說:『你只管專心務農,認真學你該學的,努力做你該做的,完全不用管最後有多少收成、農產品怎麼賣、賣不賣得掉……不論結果如何,我都會供應你一切的需要,你只管放手去做,什麼都不用擔心,我是你的靠山。』」上面是先生幾個月前跟我說的一段話。
Thumbnail
2025/04/27
「假如你有一個很有錢的父親,他對你說:『你只管專心務農,認真學你該學的,努力做你該做的,完全不用管最後有多少收成、農產品怎麼賣、賣不賣得掉……不論結果如何,我都會供應你一切的需要,你只管放手去做,什麼都不用擔心,我是你的靠山。』」上面是先生幾個月前跟我說的一段話。
Thumbnail
2025/04/14
前幾天突然心有所感,想要讀讀陶淵明寫的「五柳先生傳」。先上網找原文,再看看翻譯。翻譯有好幾個版本,大同小異。後來我拿出家裡的一本「古文觀止」,發現裡面也收錄了這篇文章,就仔細讀了一下翻譯,覺得譯得不錯。但過去從事翻譯二十餘年,喜歡潤飾文字的職業病改不掉,就順手改幾個字,弄一個自己喜歡的翻譯版本出
Thumbnail
2025/04/14
前幾天突然心有所感,想要讀讀陶淵明寫的「五柳先生傳」。先上網找原文,再看看翻譯。翻譯有好幾個版本,大同小異。後來我拿出家裡的一本「古文觀止」,發現裡面也收錄了這篇文章,就仔細讀了一下翻譯,覺得譯得不錯。但過去從事翻譯二十餘年,喜歡潤飾文字的職業病改不掉,就順手改幾個字,弄一個自己喜歡的翻譯版本出
Thumbnail
2025/04/05
以下是台東縣長濱鄉居民所擬的「長濱鄉反對東成陸域風力發電計畫」連署書,懇請大家一同聲援,阻止廠商違背居民意願,在東海岸設置會破壞生態、破壞景觀、危害動物鳥類、影響居民健康的風力發電機。台東海岸線這最後一塊淨土,需要所有的台灣人一起來守護。
2025/04/05
以下是台東縣長濱鄉居民所擬的「長濱鄉反對東成陸域風力發電計畫」連署書,懇請大家一同聲援,阻止廠商違背居民意願,在東海岸設置會破壞生態、破壞景觀、危害動物鳥類、影響居民健康的風力發電機。台東海岸線這最後一塊淨土,需要所有的台灣人一起來守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地震讓人疲憊,希望這一波的地震能早日結束,還我平靜安心的日常。
Thumbnail
地震讓人疲憊,希望這一波的地震能早日結束,還我平靜安心的日常。
Thumbnail
都說在花東住過的人不怕地震,但今天早上的地震著實很嚇人。那種驚嚇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擔心房子的安危,會造成自身生命財產的損失。 剛從花蓮回到台北的那些年.偶遇地震,都覺得「哎,不怕不怕」。畢竟在花蓮讀書的那些年,早已把地震當日常。不過,在空曠的山水之間、待在僅有一層樓的小小平房,畢竟和高樓都市
Thumbnail
都說在花東住過的人不怕地震,但今天早上的地震著實很嚇人。那種驚嚇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擔心房子的安危,會造成自身生命財產的損失。 剛從花蓮回到台北的那些年.偶遇地震,都覺得「哎,不怕不怕」。畢竟在花蓮讀書的那些年,早已把地震當日常。不過,在空曠的山水之間、待在僅有一層樓的小小平房,畢竟和高樓都市
Thumbnail
昨晚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為花東地區帶來超乎預想的傷害,而誰會知道,原來那僅是今日午後大地震的餘震而已。路橋崩毀,房屋傾塌,火車脫軌,災情接二連三傳來,而餘震又偏偏不止,令人難以心安,也影響人員救災。
Thumbnail
昨晚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為花東地區帶來超乎預想的傷害,而誰會知道,原來那僅是今日午後大地震的餘震而已。路橋崩毀,房屋傾塌,火車脫軌,災情接二連三傳來,而餘震又偏偏不止,令人難以心安,也影響人員救災。
Thumbnail
夜半深更本欲眠,天搖地動忽連連。 甌中茶水驚傾覆,案上簡書惜灑湔。 己卯前塵猶在憶,壬寅大震亦堪憐。 悠悠往歲傷心事,耿耿今宵已喟然。
Thumbnail
夜半深更本欲眠,天搖地動忽連連。 甌中茶水驚傾覆,案上簡書惜灑湔。 己卯前塵猶在憶,壬寅大震亦堪憐。 悠悠往歲傷心事,耿耿今宵已喟然。
Thumbnail
3月23日凌晨一點41分的地震,台東長濱震度最大,6級弱,而且整晚不斷有大的餘震。 這是我第一次在地震時躲桌子底下,以前都不在乎,或是時間沒那麼長... 這是家裡第一次有東西掉下來,有個大玻璃罐從架上摔下來砸碎。 連大人都嚇壞了,更別說孩子,整晚沒辦法睡,每次快睡著了,就又搖一次。
Thumbnail
3月23日凌晨一點41分的地震,台東長濱震度最大,6級弱,而且整晚不斷有大的餘震。 這是我第一次在地震時躲桌子底下,以前都不在乎,或是時間沒那麼長... 這是家裡第一次有東西掉下來,有個大玻璃罐從架上摔下來砸碎。 連大人都嚇壞了,更別說孩子,整晚沒辦法睡,每次快睡著了,就又搖一次。
Thumbnail
今天打開窗簾,看到天空感覺不妙,果不其然,連天氣都開始耍賤,下了整天雨,到現在都還不停欸,好氣哦。 不得不提凌晨的超爆大地震欸,室友一個一個衝出來,搖晃程度讓我擔心房子會不會倒塌。 剛要睡著,陽台的室外機開始耍白痴。 來來回回折騰,整個晚上只睡三個多小時。今天提不起勁做任何事,好難過。超想死。
Thumbnail
今天打開窗簾,看到天空感覺不妙,果不其然,連天氣都開始耍賤,下了整天雨,到現在都還不停欸,好氣哦。 不得不提凌晨的超爆大地震欸,室友一個一個衝出來,搖晃程度讓我擔心房子會不會倒塌。 剛要睡著,陽台的室外機開始耍白痴。 來來回回折騰,整個晚上只睡三個多小時。今天提不起勁做任何事,好難過。超想死。
Thumbnail
早上醒來才發現昨夜日本福島、宮城一帶發生7.4的地震。 7.4! 這是什麼概念!? 昨天早上台灣的地震,光3級的搖晃就讓我抖了好大一下啊~ 看到消息,趕緊關心一下日本朋友… 好在大家雖然都被嚇得不輕,但一切安好! 只是,天災難防啊! 一位日本朋友說「沒有做防災準備好像不行了」…
Thumbnail
早上醒來才發現昨夜日本福島、宮城一帶發生7.4的地震。 7.4! 這是什麼概念!? 昨天早上台灣的地震,光3級的搖晃就讓我抖了好大一下啊~ 看到消息,趕緊關心一下日本朋友… 好在大家雖然都被嚇得不輕,但一切安好! 只是,天災難防啊! 一位日本朋友說「沒有做防災準備好像不行了」…
Thumbnail
清晨,手機短訊響過不停,原來是宜蘭六級大地震,朋友在群組之中報平安。一位初住宜蘭的港人表示終於嘗過大地震的感受,當下整個人不懂反應,頭暈目眩,連躲起來的基本反應都失去。台北的朋友也被搖醒,說為什麼搖那麼久…新竹的舊同學說對上一次有搖那麼久的,應該是20年前的921大地震!
Thumbnail
清晨,手機短訊響過不停,原來是宜蘭六級大地震,朋友在群組之中報平安。一位初住宜蘭的港人表示終於嘗過大地震的感受,當下整個人不懂反應,頭暈目眩,連躲起來的基本反應都失去。台北的朋友也被搖醒,說為什麼搖那麼久…新竹的舊同學說對上一次有搖那麼久的,應該是20年前的921大地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