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這本書我看到50%的時候,因眾多的人物和跳躍的時間序,仍是一頭霧水。但後半段漸漸各個人物串連起來,故事也慢慢鋪陳出脈絡,看的出作者用心安排的巧思。
雖說人物眾多,但主要有三個家庭的故事在進行著,故事情節也多著墨在夫妻與親子關係,我的情緒也跟著高潮起伏,淚流不止,能夠體會主角們的哀痛,也不禁想問難道必定得失去,才能挽回另一個人嗎?更想看看是否還有不同的可能?能夠兩全其美的可能。
我看著書裡的兩個主角,常蕙言和潘紀凝,兩個截然不同個性的人,我邊看著也總是想著,如果我當初沒有認識我先生,如果沒有結婚,如果沒有生孩子,如果沒有離開台北,我生命的每一個轉折,會因此而有所不同嗎?還是歷史早已命定,我永遠無法改變命運怎麽行進?我想著好多的如果,就像我想著潘紀凝如果不堅持生孩子,就沒有一連串的悲劇,常蕙言如果沒有短暫的離開,孩子是否一如往昔?
這些問號,作者在故事線中不斷的拋出來,這些問號更像是女性在不同階段的各種模樣:對於懷孕的焦慮,對於嬰兒哭聲的煩躁,對於日日無眠的煩躁,對於孩子教養的困惑,這些我曾深陷其中,也正在當下。我的每一個選擇,是否就像小石頭丟入湖中泛起的漣漪,一圈一圈的散播出去,看似毫無關聯,卻就在這一刻決定了下一刻,不能不畏懼這萬物的安排。
那種自以為是,比她所承受的任何一次虐打更具摧毀力,但她一直自我感覺良好,以為這是世間最極致的愛,沉醉在偉大的母愛中。她總是想,夫妻之間的愛或許有殆盡的一天,而母愛卻永不枯竭。
我常常在想,身為母親的本能,是不是總讓我們任由事情推至極限?把自己逼到無法繼續,哀痛便像是苦於尋找出路,也有了其他的出口。應該怎麼做才是對孩子好?怎麼做才是一家團圓?怎麼做才能擁有和諧的家庭?這本書讓我看見,事情能有多壞,也不能再糟。但我們永遠有能力來改變這些,我們不需要時空摺疊,也不需要多體面的社經地位,對自己好,就是對孩子好。
書看到最後幾章時,我幾乎是飛奔看完,也讚嘆淇淇能將這麼複雜的故事線穿插在一起,原本看似沒有交集的主角,最後都巧妙的互相影響。世上沒有平凡的小事,端看你在不在乎,我們無法預知未來,無法知曉下一刻會不會死去,既然這樣,何不好好把握,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