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影評:願來生不再錯過彼此

《半生緣》影評:願來生不再錯過彼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世鈞,我們已經回不去了。」

前段時間回想起那本看完已久的小說《半生緣》,雖然這本小說的故事是瓊瑤、花系列等的八點檔走向,畢竟這本書的撰寫年代也很早期。不過,今天不是來介紹小說,而是介紹由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半生緣》。

「我們都在不停的誤會中錯過彼此」

據說張愛玲筆下的人物故事都很悲情,起先我還不這麼認為直到看完本部片,才深有感觸,也因此這句是我對半生緣的評語。

顧曼楨,最悲慘的女主角,儘管有女主的光環加持,但卻少了主角該有的幸運,就像是龍家俊送給月光的那張彩券一樣,最後什麼獎都沒中到。對於感情,她是個很專情且堅強的女人,也許是因為這樣的堅強才讓她在這段感情路上不停地磕磕絆絆的。

30年代的女性對於感情的表達上仍較保守、且較易害躁,起初她對世鈞所做出的一舉一動也是如此的害躁,像是在過年時與叔惠、世鈞三人一起在南京春遊時,因相機底片用完害得本想跟世鈞單獨合照的她只好作罷,相對於世鈞的灑脫笑臉,曼楨勉強的露出淡淡的一抹微笑佯裝沒事,但惋惜的情緒仍浮現於臉上。

雖說曼楨仍保有那易害躁的性格,但她卻不怎麼被動,她藉著要幫叔惠打毛衣的機會悄悄的記下世鈞的身圍;在世均要回上海前一晚,她到叔惠家作客,不僅順手的幫世鈞整理了雜亂的行李,甚至還貼心地準備了明早的早點、親手打的毛衣給世鈞,而正是因為這份貼心讓原已對曼楨動心的世鈞完完全全地愛上她。(這麼貼心的曼楨怎叫人不動心~

「愛情的對面不是你我,而是門當不當戶對不對。」

就算再怎麼相愛的兩人終得上岸確認彼此是否可以許配終身,在那個年代,男女之情並非是自由的,尤其是像世鈞這種豪門貴公子,僅管戀愛對象可以稍寬鬆,走一輩子的人終究還是得由父母欽定的,未來媳婦必須門當戶對,最好是從小就玩在一塊的。也因此當他一回家就立馬被母親提(強)議(迫)與自己的發小石翠芝出門走走。相較於世鈞,或許凡人的愛情限制就沒那麼看得那麼重要,曼楨的愛情就比較自由些,能義無反顧的深愛世鈞。

只是好景不常,殘酷的現實終究還是來敲門,姊姊曼璐的舞女身份終將變成阻擋他倆愛情的大滾石。身份不限於家世背景、自身從事哪一行就連家人從事什麼工作都能成為隨時絆倒愛情的一顆石頭,雖說對於現今的多數人而言,這或許只是小小顆的石頭不足以能絆倒愛情,但對曼楨、世鈞這對可就不一樣,曼楨不僅被誤認為曼璐還讓世鈞的家人在曼楨身上貼了「門不當,戶不對」斗大的標籤。

究竟是曼楨的不願屈就,還是世鈞的無能為力?或許都有

曼楨不願為了愛情而切割與親姐曼璐的關係,世鈞不願為了愛情與父母好好溝通反而選擇逃避。他倆的故事要是放到現今的各大論壇,可能網友都會一面倒的勸曼楨分了世鈞,並說嫁給這種男人,往後肯定是天天受婆婆欺負,老公則坐在一旁無所作為。

作為一場悲劇愛情電影,當然少不了那種狠狠拆開戀人的劇情轉折,曼璐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只好狠心地利用曼楨並斷絕她與世鈞的書信來往,甚至欺騙世鈞曼楨已跟張豫瑾在一起;世鈞的母親則是把曼楨寄來的一封又一封書信燒掉,讓世鈞誤以為曼楨已經放棄這段感情。

他們就在一個又一個的誤會中錯過了彼此,直到再次相遇。曼楨向世鈞娓娓道來當年的故事,也因為這樣才明白原來對彼此的愛一直都在,只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在這部片中沒有人是幸福的結局,儘管是有主角光環加持的世鈞、曼楨,這也訴說著現實中的愛情若是一再錯過就真的錯過了,就算再次相遇也無法回到那段相愛的過去。

你是否有過遲遲不敢表達心中愛意而錯過對方的經驗呢?或是有過因為誤會而錯過彼此呢?

趕快抓緊時間好好的跟對方訴說著自己的愛意吧!

最後按照慣例,為了感謝看到這裡的你,在這篇文章的最後送上一首歌給你


願我們都不會錯過自己心愛的人

avatar-img
Rita的評論手札的沙龍
11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首好聽的樂曲之所以能扣人心弦、觸動人心底最深的情感,不光是音樂本身的旋律觸動著你,而是連作曲家、作詞家等在作曲時所注入的情感也一併透過這首歌傳達給正在聽這首歌的你。古典樂更是如此,儘管沒有像現在的歌曲一樣可以利用歌詞讓樂曲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加充沛,卻更值得好好反覆咀嚼,意會出其中所要傳遞的情感。
有關心理方面的故事,是我近年來最常看,也最喜歡的類型,不論是電影或是電視劇。從一開始的《沒關係,是愛情啊!》到今年這部《靈魂修繕工》,都是我有時間就會點開來追的影劇。對我來說,看劇就像是跟著編劇筆下的角色一起去歷經冒險、歷經創傷,接著再慢慢將傷口癒合...
「很慶幸我們能活在這個自由的年代,能毫不畏懼的訴說對你的愛。」 這句話是我在看完整部片的最大感觸,對我而言愛是不分性別的,只要雙方對彼此有誠摯的愛意,就算是同性也沒差。我很慶幸自己活在這個自由的年代,可以看到每個人都能不用掩藏自己真實的情感,能夠自由地跟自己愛的人走一輩子。
一首好聽的樂曲之所以能扣人心弦、觸動人心底最深的情感,不光是音樂本身的旋律觸動著你,而是連作曲家、作詞家等在作曲時所注入的情感也一併透過這首歌傳達給正在聽這首歌的你。古典樂更是如此,儘管沒有像現在的歌曲一樣可以利用歌詞讓樂曲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加充沛,卻更值得好好反覆咀嚼,意會出其中所要傳遞的情感。
有關心理方面的故事,是我近年來最常看,也最喜歡的類型,不論是電影或是電視劇。從一開始的《沒關係,是愛情啊!》到今年這部《靈魂修繕工》,都是我有時間就會點開來追的影劇。對我來說,看劇就像是跟著編劇筆下的角色一起去歷經冒險、歷經創傷,接著再慢慢將傷口癒合...
「很慶幸我們能活在這個自由的年代,能毫不畏懼的訴說對你的愛。」 這句話是我在看完整部片的最大感觸,對我而言愛是不分性別的,只要雙方對彼此有誠摯的愛意,就算是同性也沒差。我很慶幸自己活在這個自由的年代,可以看到每個人都能不用掩藏自己真實的情感,能夠自由地跟自己愛的人走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