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詞彙庫四(ㄕ到ㄩ)

閱讀時間約 92 分鐘
祿:俸祿、官俸。
1.
字詞 【尸位素餐】
注音 ㄕ ㄨㄟˋ ㄙㄨˋ ㄘㄢ
相似詞 持祿(保住祿位,無所建樹)
相反詞 枵腹從公
釋義
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漢書.卷六七.朱雲傳》:「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倘大人看我可為公子之師,情願附驥,自問也不至於尸位素餐。」
也作「竊位素餐」、「素餐尸位」。
例:許多民眾都要求政府撤換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員,以提高施政效率。
2.
字詞 【魯魚亥豕】
注音 ㄌㄨˇ ㄩˊ ㄏㄞˋ ㄕˇ
釋義
魯魚,語本《抱朴子.內篇.遐覽》:「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亥豕,參見「亥豕」條。
後指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紅樓夢.第一二○回》:「既是假語村言,但無魯魚亥豕以及背謬矛盾之處,樂得與二三同志,酒餘飯飽,雨夕燈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題傳世。」
也作「亥豕魯魚」。
例:這本書校勘不夠嚴謹,亥豕之誤,層出不窮。
色:姿色。 衰:衰退。
馳:失去。
3.
字詞 【色衰愛弛】
注音 ㄙㄜˋ ㄕㄨㄞ  ㄞˋ ㄕˇ
釋義
因姿色衰退而失去寵愛。《韓非子.說難》:「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于君。」《東周列國志.第九九回》:「今夫人事太子甚愛而無子,及此時宜擇諸子中賢孝者為子,百歲之後,所立子為王,終不失勢。不然,他日一但色衰愛弛,悔無及矣!」
也作「色衰愛寢」。
例:女人如果以姿爭取悅於人,那麼色衰愛弛時,就可能遭到遺棄。
4.
字詞 【無的放矢】
注音 ㄨˊ ㄉㄧˋ ㄈㄤˋ ㄕˇ
相反詞 對症下藥、一針見血、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釋義
1 沒有箭靶而胡亂放箭。比喻言語或行動沒有目的
例:這次會議須就問題核心討論,不可無的放矢。
2比喻毫無事實根據而胡亂的指責、攻擊別人
例:你對我的指控簡直是無的放矢,含血噴人。
5.
字詞 【稗官野史】
注音 ㄅㄞˋ ㄍㄨㄢ  ㄧㄝˇ ㄕˇ
釋義
野史,私家編撰的史書。稗官野史指街談巷說的瑣碎言論。清.袁枚〈祭妹文〉:「汝來床前,為說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姑且,暫且)資一懽(ㄏㄨㄢ,喜樂。同「歡」。)。」
例:稗官野史常雜入不少與史實不符的人物與事件,牽強附會而成,不可完全當真。
亂:淫亂,玩弄。
6.
字詞 【始亂終棄】
注音 ㄕˇ ㄌㄨㄢˋ ㄓㄨㄥ ㄑㄧˋ
釋義
男子誘惑女子做出違背禮法的行為,最後卻將她棄而不顧。清.紀昀(ㄩㄣˊ,日光)《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二.槐西雜志二》:「始亂終棄,君子所惡。」
例:他對妻子始亂終棄,實在很不應該。
7.
字詞 【潘安再世】
注音 ㄆㄢ  ㄢ  ㄗㄞˋ ㄕˋ
釋義
潘安,古代著名的美男子。潘安再世比喻男子非常英俊
例:那位男歌手宛如潘安再世,長相俊美,歌藝又好,因此深受歌迷喜愛。
8.
字詞 【視死如歸】
注音 ㄕˋ ㄙˇ ㄖㄨˊ ㄍㄨㄟ
相似詞 舍身取義
相反詞 貪生怕死
釋義
形容人勇敢不怕死。《文選.李陵.答蘇武書》:「使三軍之士,視死如歸。」《三國演義.第二五回》:「吾今雖處絕地,視死如歸。」
也作「視死若歸」。
例:文天祥的〈正氣歌〉表現出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長存在後代世人的心裡。
9.
字詞 【誓死不屈】
注音 ㄕˋ ㄙˇ ㄅㄨˋ ㄑㄩ
相反詞 偷生苟活
釋義
寧死也不屈服。用以形容很有氣節。宋.朱熹〈跋王樞密答司馬忠潔公帖〉:「司馬忠潔公仗節虜廷,誓死不屈。」
仗節:手執符節。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將出師,皇帝授予符節,作為憑證及權力的象征。
虜廷:古時對少數民族所建政權的貶稱。
10.
犢,初生的小牛。
字詞 【舐犢情深】
注音 ㄕˋ ㄉㄨˊ ㄑㄧㄥˊ ㄕㄣ
相似詞 老牛舐犢
釋義
比喻父母疼愛子女之深情。《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安老夫妻暮年守著個獨子,未免舐犢情深,加了幾分憐愛。」
也作「舐犢之愛」。
例:林老先日夜不休的守在兒子的病榻前,舐犢情深模樣,令人感動。
11.
字詞 【躍躍欲試】
注音 ㄩㄝˋ ㄩㄝˋ ㄩˋ ㄕˋ
相似詞 摩拳擦掌、技癢、蠢蠢欲動
釋義
心動技癢,急切的想嘗試一下。《官場現形記.第三五回》:「一席話說得唐二亂子心癢難抓,躍躍欲試。」《文明小史.第五○回》:「餘外那些人看見有人動了手,眾人都躍躍欲試。」
例:得知國際自行車大賽即將舉行的消息,各路好手都躍躍欲試。
不甘:不情願。
12.
字詞 【不甘示弱】
注音 ㄅㄨˋ ㄍㄢ  ㄕˋ ㄖㄨㄛˋ
釋義
不情願表現得比別人差
例:中華隊亦不甘示弱的投進了一個三分球。
事:事實。 是:真確。
13.
字詞 【實事求是】
注音 ㄕˊ ㄕˋ ㄑㄧㄡˊ ㄕˋ
相似詞 腳踏實地
相反詞 弄虛作假、好高騖遠、華而不實
釋義
1 做事切實,力求真確。《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
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2 按照實際情況,確實辦事。《官場現形記.第七回》
「老弟肚裡實在博學,但上頭的意思是要實事求是。你的文章固然很好,然而空話太多。」
字詞 【固然】
注音 ㄍㄨˋ ㄖㄢˊ
釋義
1.本來就如此。《楚辭.屈原.離騷》:「鷙鳥而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2.雖然。《紅樓夢》第五一回:「你們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著我只顧疼這些小孫子孫女兒們。」《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外國人呢,固然得罪不得,實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該據理力爭。」
3.本有的形態。《莊子.養生主》:「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
拭:揩、擦抹。
14.
字詞 【拭目以待】
注音 ㄕˋ ㄇㄨˋ ㄧˇ ㄉㄞˋ
釋義
擦亮眼睛等待著。比喻期待事情的發展及結果
也作「拭目而待」、「拭目以俟」。
例:他的新書即將出版,敬請拭目以待。
恃:依靠。
15.
字詞 【有恃無恐】
注音 ㄧㄡˇ ㄕˋ ㄨˊ ㄎㄨㄥˇ
釋義
有依靠而無所顧忌。《官場現形記.第一七回》:「現在縣裡有了憑據,所以他們有恃無恐。」《文明小史.第五五回》:「因為南京莊上還有頭兩萬銀子,便有恃無恐,打個電報下去,催他們匯銀子。」
例:他那狐假虎威,有恃無恐的樣子,讓人看了就生氣!
16.
字詞 【市井小民】
注音 ㄕˋ ㄐㄧㄥˇ ㄒㄧㄠˇ ㄇㄧㄣˊ
釋義
城市裡的居民百姓
例:房屋價格節節高漲,市井小民苦無財力購屋,經常感嘆城市居大不易。
17.
字詞 【一招半式】
注音 一ˋ ㄓㄠ ㄅㄢˋ ㄕˋ
釋義
指某種能力的一小部分而已
18.
字詞 【同室操戈】
注音 ㄊㄨㄥˊ ㄕˋ ㄘㄠ ㄍㄜ
相似詞 兄弟鬩牆
相反詞 同氣連枝、和衷共濟
釋義
同住一室的人,彼此持戈相殺。見《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
後以比喻兄弟不睦或內部的爭鬥。《孽海花.第二九回》:「現在黃族瀕危,外憂內患,豈可同室操戈,自相殘殺乎?」
鬩:互相爭訟。
字詞 【兄弟鬩牆】
注音 ㄒㄩㄥ ㄉㄧˋ ㄒㄧˋ ㄑㄧㄤˊ
釋義
本指兄弟雖在家爭吵,但一旦遇有外侮,卻能共同抵禦。典出《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于牆,外禦其務。」
後比喻內部不和睦
例:公司裡的同仁為了爭奪業績而兄弟鬩牆,導致營運不善,真是得不償失啊!
字詞 【和衷共濟】
注音 ㄏㄜˊ ㄓㄨㄥ ㄍㄨㄥˋ ㄐㄧˋ
釋義
比喻彼此同心協力,共渡困難
例:只要大家和衷共濟,相信本公司必能度過難關。
國士:國中傑出的人物。
19.
字詞 【國士無雙】
注音 ㄍㄨㄛˊ ㄕˋ ㄨˊ ㄕㄨㄤ
釋義
國內獨一無二的優秀人才。《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例:在南宋,像岳飛這樣的將才,可稱得上是國士無雙。
20.
字詞 【勢如破竹】
注音 ㄕˋ ㄖㄨˊ ㄆㄛˋ ㄓㄨˊ
相似詞 當者披靡、長驅直入、勢不可當、
所向披靡、所向無敵
相反詞 節節敗退、節節失利、望風披靡
釋義
比喻作戰或工作順利進行,毫無阻礙。參見「破竹之勢」條。《舊五代史.卷二八.唐書.莊宗本紀二》:「況賊帥奔亡,眾心方恐,今乘高擊下,勢如破竹矣。」《幼學瓊林.卷四.花木類》:「王者之兵,勢如破竹。」
例:開戰以來,我軍勢如破竹,打得敵軍節節敗退。
披靡:潰敗。
字詞 【當者披靡】
注音 ㄉㄤ ㄓㄜˇ ㄆㄧ ㄇㄧˇ
釋義
指所向無敵,無人可抵擋
例:在這場戰爭,我軍勢如破竹,當者披靡。
21.
字詞 【適可而止】
注音 ㄕˋ ㄎㄜˇ ㄦˊ ㄓˇ
相似詞 恰到好處、恰如其分
相反詞 過猶不及
釋義
恰到好處就停止,不再繼續下去。《東周列國志.第七○回》:「所以然者,由我王能恤民力,適可而止,去其醉飽過盈之心故也。」《文明小史.第二回》:「同外國人打交道,亦只好適可而止。」
字詞 【恤】
注音 ㄒㄩˋ
釋意
1. 同情、憐憫。例:體恤、憐恤。
2. 賑濟、救濟。例:恤貧、賑恤。
3. 憂心、顧慮。例:不恤人言。
粉飾:掩蓋。
22.
字詞 【粉飾太平】
注音 ㄈㄣˇ ㄕˋ ㄊㄞˋ ㄆㄧㄥˊ
釋義
掩蓋社會動亂的真實,裝飾出太平景象。元.周密《武林舊事.卷六.酒樓》:「官中趁課初不藉此,聊以粉飾太平耳。」
例:儘管動亂頻仍,官員們依舊舉辦各種慶祝活動,企圖粉飾太平。
渙:散漫、離散。
例:軍心渙散。
23.
字詞 【冰釋前嫌】
注音 ㄅㄧㄥ ㄕˋ ㄑㄧㄢˊ ㄒㄧㄢˊ
釋義
冰釋像冰溶解消散,不留痕跡。
比喻嫌隙、懷疑、誤會等完全消失。如:「他們之間的誤會已冰釋,握手言歡了。」南朝梁.蕭統〈文選序〉:「冰釋泉涌,金相玉振。」《文選.杜預.春秋左氏傳序》:「渙然冰釋,怡然理順。」,以前的嫌隙。如:「前嫌盡釋」
字詞 【渙然冰釋】
注音 ㄏㄨㄢˋ ㄖㄢˊ ㄅㄧㄥ ㄕˋ
釋義
像冰塊遇熱消融流散。
後用以比喻疑慮、誤會、嫌隙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也作「煥然冰釋」。
例:經他這一解釋,我倆的誤解就渙然冰釋了。
字詞 【嫌隙】
注音 ㄒㄧㄢˊ ㄒㄧˋ
相似詞 芥蒂
釋義
因猜疑或不滿而產生仇怨。《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得報懇惻,知與休久結嫌隙,勢不兩存,欲來歸附。」《紅樓夢》第七一回:「邢夫人總是鐵心銅膽的人,婦女家終不免生些嫌隙之心,近日因此著實惡絕鳳姐。」
例:他們倆因些許誤會而產生嫌隙。
字詞 【鐵心銅膽】
注音 ㄊㄧㄝˇ ㄒㄧㄣ ㄊㄨㄥˊ ㄉㄢˇ
釋義
鐵銅製的心膽。喻心腸硬,有主見。《紅樓夢》第七一回:「邢(ㄒㄧㄥˊ)夫人總是鐵心銅膽的人,婦女家終不免生些嫌隙之心。」
如斯:如此。
24.
字詞 【逝者如斯】
注音 ㄕˋ ㄓㄜˇ ㄖㄨˊ ㄙ
釋義
語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時光、事情的消逝如同河水流去般迅速。宋.蘇軾〈赤壁賦〉:「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25.
字詞 【嗜酒如命】
注音 ㄕˋ ㄐㄧㄡˇ ㄖㄨˊ ㄇㄧㄥˋ
釋義
酷愛喝酒。如:「嗜酒如命」
例:他嗜酒如命,每飲必爛醉如泥,以至工作丟掉,生活無靠。
26.
字詞 【恆河沙數】
注音 ㄏㄥˊ ㄏㄜˊ ㄕㄚ ㄕㄨˋ
相似詞 不可僂指算、多如牛毛、更僕難數、車載斗量
相反詞 鳳毛麟角、寥寥(ㄌㄧㄠˊ)無幾、
寥若辰星、寥若晨星
釋義
印度恆河的沙多到不可計數。
形容數量極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三.槐西雜志三》:「然則一家一灶神耳,又不識天下人家如恆河沙數,天下灶神亦當如恆河沙數。此恆沙數之灶神,何人為之?」
簡稱為「恆沙」。
例:軍閥割據的戰亂年代裡,無辜老百姓死於非命的如恆河沙數。
字詞 【寥寥】
注音 ㄌㄧㄠˊㄌㄧㄠˊ
釋義
1. 冷清、寂靜。例:寂寥。
2. 稀疏。例:寥寥無幾、寥若晨星。
官職:1.公務。
2.官階。
27.
字詞 【烏紗帽】
注音 ㄨ ㄕㄚ ㄇㄠˋ
釋義
以烏紗製成的帽子。原為便帽,明代始定為官帽,亦指官職。《明史.卷六七.輿服志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
也稱為「紗帽」、「烏紗」。
例:這位總理冒著丟烏紗帽的風險發表了一份非同尋常的宣告。
字詞 【鎩羽而歸】
注音 ㄕㄚ ㄩˇ ㄦˊ ㄍㄨㄟ
釋義
鎩羽指鳥傷了翅膀,羽毛脫落。
鎩羽而歸比喻失意或受挫折而回
例:這場球賽由於挑戰隊實力堅強,使得衛冕隊鎩羽而歸。
字詞 【衛冕】
注音 ㄨㄟˋ ㄇㄧㄢˇ
釋義
在競賽中,繼續保持以往優勝的地位。
例:中華少棒、青少棒、青棒在世界大賽中,屢屢衛冕成功。
28.
字詞 【魅力四射】
注音 ㄇㄟˋ ㄌㄧˋ ㄙˋ ㄕㄜˋ
釋義
吸引人的力量向四方照射
例:她很有魅力,使人不自覺的想親近她。
跋:在路上走。
涉:在水上走。
29.
字詞 【跋山涉水】
注音 ㄅㄚˊ ㄕㄢ ㄕㄜˋ ㄕㄨㄟˇ
釋義
形容走長遠路途的艱苦
也作「跋涉山川」、「跋山涉川」。
例:他跋山涉水,歷盡艱辛,找尋失散多年的雙親。
舍:量詞。古代計算行軍里數的單位。三十里為一舍。
30.
字詞 【退避三舍】
注音 ㄊㄨㄟˋ ㄅㄧˋ ㄙㄢ ㄕㄜˋ
相似詞 遠而避之
相反詞 週旋到底
釋義
比喻遇到實力很強的對手,為避免正面衝突折損太多,乃主動讓步,不與人爭。參見「辟君三舍」條。《儒林外史.第一○回》:「賢姪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鏡花緣.第五六回》:「非獨本郡眾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閨才,亦當退避三舍哩!」
例:那位老師因為面貌嚴肅,上課時又嚴厲,許多學生看見他都退避三舍,唯恐被他叫住訓話。
字詞 【周旋到底】
注音 ㄓㄡ ㄒㄩㄢˊ ㄉㄠˋ ㄉㄧˇ
釋義
堅持對抗到底而不退縮
例: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為了面子,我一定要和他周旋到底。
31.
字詞 【葉公好龍】
注音 ㄕㄜˋ ㄍㄨㄥ ㄏㄠˋ ㄌㄨㄥˊ
釋義
古人葉子高喜歡龍,家裡全用龍來雕飾。天上的龍知道此事,特到葉公家的窗口窺視。葉公見了真龍,卻嚇得面無人色。典出漢.劉向《新序.雜事》。
後以葉公好龍比喻表裡不一,似是而非的假象。《三國志.卷三八.蜀書.秦宓傳》:「昔楚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偽徹天,何況於真。」
例:他口口聲聲爭著上前線,今天一聽到槍聲就已嚇得面無人色,這種葉公好龍的表現,真是令人錯愕!
32.
字詞 【設身處地】
注音 ㄕㄜˋ ㄕㄣ ㄔㄨˇ ㄉㄧˋ
釋義
假設自己處在與他人同樣的情況,指為別人著想。《蕩寇志.第四九回》:「恐老父臺設身處地,亦當怒髮沖冠。」《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你設身處地,只怕除掉銀錢之外,也沒有第二個退兵的妙策。」
例:你先別怪我得理不饒人,設身處地想想,如果事情是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怎麼處理?
冠:帽子。
字詞 【怒髮沖冠】
注音 ㄋㄨˋ ㄈㄚˇ ㄔㄨㄥ ㄍㄨㄢ
釋義
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例:看到他怒髮衝冠、振臂揮舞的樣子,在場的人全嚇到了。
潸:流淚的樣子。
33.
字詞 【潸然淚下】
注音 ㄕㄢ ㄖㄢˊ ㄌㄟˋ ㄒㄧㄚˋ
釋義
傷心落淚
例:看著銀幕上訣別的場面,她不禁潸然淚下。
慫恿:從旁勸誘或鼓動。
34.
字詞 【煽風點火】
注音 ㄕㄢ ㄈㄥ ㄉㄧㄢˇ ㄏㄨㄛˇ
釋義
比喻鼓動慫恿(ㄙㄨㄥˇ ㄩㄥˇ),以挑起事端
例:有心分子從旁煽風點火,釀成此次暴力事件。
35.
字詞 【意興闌珊】
注音 ㄧˋ ㄒㄧㄥˋ ㄌㄢˊ ㄕㄢ
釋義
形容興致極為低落。《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饒鴻生無法,只得拿出一百塊錢來,那學生還是不依,翻譯橫勸豎勸,算把學生勸走了。饒鴻生到此,更覺意興闌珊。」
例:由於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大家都意興闌珊,這次晚會也草草結束了。
36.
字詞 【步履蹣跚】
注音 ㄅㄨˋ ㄌㄩˇ ㄇㄢˊ ㄕㄢ
相反詞 矯健
釋義
形容步伐ㄈㄚ不穩,歪歪斜斜的樣子。《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足跛ㄅㄛˇ曰『蹣跚』。」
也作「盤跚」、「蹣跼」
附:趨附。
膻:羊肉的氣味。
37.
字詞 【如蟻附羶】
注音 ㄖㄨˊ ㄧˇ ㄈㄨˋ ㄕㄢ
相似詞 趨附者眾、趨之若鶩
釋義
像螞蟻附著在有羶味的東西上。
比喻趨炎附勢或臭味相投的人追逐名利的骯髒行為
例:他對老闆巴結諂媚,如蟻附羶,早已為眾人所不齒(羞與為伍。)。
例:這位“衙內”一成了氣候,城裡的地痞流氓都拜在他的門下,如蟻附羶,無惡不作。
擅:一味以自己的意思行事。
38.
字詞 【擅離職守】
注音 ㄕㄢˋ ㄌㄧˊ ㄓˊ ㄕㄡˇ
釋義
自作主張離開職位。《三國演義.第四○回》:「公子奉父命鎮守江夏,其任至重;今擅離職守,倘東吳兵至,如之奈何?」
例:由於他擅離職守,導致貨物被竊,已遭公司開除了。
39.
【禪讓政治】
字詞 【禪讓】
注音 ㄕㄢˋ ㄖㄤˋ
釋義
帝王讓位給賢人。《書經.堯典》唐.孔穎達.正義:「堯舜禪讓聖賢,禹湯傳授子孫。」《三國演義.第八○回》:「帝從之,乃遣太常院官,卜地於繁陽,築起三層高臺,擇於十月庚午日寅時禪讓。」
也作「擅授」、「擅讓」。
例:舜將帝位禪讓給治水有功的禹。
40.
字詞 【隱惡揚善】
注音 ㄧㄣˇ ㄜˋ ㄧㄤˊ ㄕㄢˋ
釋義
語本《禮記.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隱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難得這好人,又忠厚,又老實,又且知情識趣,隱惡揚善,千百中難遇此一人。」
也作「掩惡揚善」。
例:他為人厚道,待人處事總是隱惡揚善,所以人緣很好。
魁:為首、帶頭的人。例:「文魁」。
字詞 【花魁】
注音 ㄏㄨㄚ ㄎㄨㄟˊ
釋義
1. 梅花。凡花皆開於春,獨梅花在寒冬即開,開於百花之先,故稱為「花魁」。
2. 稱名噪一時的妓女。如《醒世恆言》中有《賣油郎獨占花魁》。
41.
字詞 【妊娠十月】
注音 ㄖㄣˋ ㄕㄣ ㄕˊ ㄩㄝˋ
相似詞 懷胎、懷孕、受孕、孕珠
釋義
婦女懷有身孕十個月。漢.王充《論衡.命義》:「妊娠之時遭得惡也,故遭雷雨之變,長大夭死。」
字詞 【夭】
注音 ㄧㄠ
釋義
1. 茂盛的樣子。例:繁杏夭桃。
2. 早死、殤亡。例:夭折、夭壽。
字詞 【殤】
注音 ㄕㄤ
釋義
未成年而死。例:殤子、夭殤、殤折。
42.
字詞 【三令五申】
注音 ㄙㄢ ㄌㄧㄥˋ ㄨˇ ㄕㄣ
相似詞 再三告誡
釋義
再三叮嚀告誡。《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老殘遊記二編.第七回》:「其比陽律加密之處,大概佛經上已經三令五申了。」
例:縱然警方三令五申地要汽車駕駛人喝酒不開車,但有些民眾還是我行我素。
鈇鉞:刑具,比喻刑戮。
字詞 【甘心鈇鉞】
注音 ㄍㄢ ㄒㄧㄣ ㄈㄨ ㄩㄝˋ
釋義
甘心鈇鉞即願意接受刑戮,指人為了公理正義,甘心冒險送死
數典:就是舉列典故的意思。
43.
字詞 【數典忘祖】
注音 ㄕㄨˇ ㄉㄧㄢˇ ㄨㄤˋ ㄗㄨˇ
相反詞 飲水思源
釋義
典,指過去的禮制、歷史。
數典忘祖謂敘述過去禮制歷史時,卻忘掉祖先原有的職掌。語本《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比喻忘本。《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只是如今弄到用起錦繡綢緞手巾來,連那些東西,也都用金銀珠寶作成者,便是數典而忘其祖,大失命題本意了。」
亦可比喻對本國歷史或自己祖先歷史的無知
例:如今崇洋媚外,數典忘祖的人可多著呢!
44.
字詞 【蜀犬吠日】
注音 ㄕㄨˇ ㄑㄩㄢˇ ㄈㄟˋ ㄖˋ
釋義
四川多雲霧,偶而太陽破雲而出,不常見到太陽的蜀犬,竟受驚嚇而向日狂吠。語本唐.岑參〈招北客文〉:「終年霖霪,時復日出,狺狺諸犬,向天吠日。」
後用以比喻少見多怪。《幼學瓊林.卷一.天文類》:「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
例:這計畫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少見多怪的人會像蜀犬吠日般亂反對。
45.
字詞 【戍守邊疆】
注音 ㄕㄨˋㄕㄡˇ ㄅㄧㄢ ㄐㄧㄤ
釋義
守衛邊疆 (邊境附近的疆域,與內地對稱)。唐.杜甫〈兵車行〉:「去時里正與裹頭(以巾包頭,也指頭巾。),歸來頭白還戍邊。」
戍,ㄕㄨˋ: 屯兵守護邊疆。例:戍守。
戊,ㄨˋ:天干的第五位。例:戊辰、戊戌、戊午。
戌,ㄒㄩ:地支的第十一位。例:戊戌政變。
46.
字詞 【忠恕之道】
注音 ㄓㄨㄥ ㄕㄨˋ ㄓ ㄉㄠˋ
釋義
竭盡心力並推己及人的道理。《論語.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禮記.中庸》:「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字詞 【推己及人】
注音 ㄊㄨㄟ ㄐㄧˇ ㄐㄧˊ ㄖㄣˊ
釋義
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語出晉.傅玄《傅子.卷一.仁論》。
他要是能推己及人,多替朋友想一想,這場誤會也就不會發生了。
47.
字詞 【束之高閣】
注音 ㄕㄨˋ ㄓ ㄍㄠ ㄍㄜˊ
相似詞 置之不理
相反詞 片刻不離、付諸實施
釋義
束:捆紮起來。之:代詞,指所捆紮的東西。高閣:儲藏書籍、器物的高架子、閣板。
把東西捆起來,放置於高樓上。
比喻棄置不用。《晉書.卷七三.庾亮傳》:「京兆杜乂、陳郡殷浩並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語人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
也作「置之高閣」。
例:他自從和導演發生爭執後,就被束之高閣,幾乎沒有戲可演。
毫無:完全沒有。
48.
字詞 【毫無建樹】
注音 ㄏㄠˊ ㄨˊ ㄐㄧㄢˋ ㄕㄨˋ
相似詞 沒有建立、毫無創建、毫無樹立
釋義
完全沒有功績
例:他在市長任內,毫無建樹,頗受民怨。
49.
字詞 【心術不正】
注音 ㄒㄧㄣ ㄕㄨˋ ㄅㄨˋ ㄓㄥˋ
釋義
存心不良、居心叵測。《三國演義.第一九回》:「汝心術不正,吾故棄汝!」《紅樓夢.第八五回》:「那小芸二爺也有些鬼鬼頭頭的。什麼時候又要看人,什麼時候又躲躲藏藏的,可知也是個心術不正的貨。」
例:這個人獐頭鼠目,一看就是個心術不正的人。
矍鑠:形容(老年人)視聽依舊敏銳,精氣足,有神采。
50.
字詞 【精神矍鑠】
注音 ㄐㄧㄥ ㄕㄣˊ ㄐㄩㄝˊ ㄕㄨㄛˋ
相反詞 體魄龍鍾、肉體軟弱
釋義
氣力老而強健。《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援據鞍顧,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宋.蘇軾〈入峽〉詩:「矍鑠空相視,嘔啞莫與談。」
例:祖父就要80高齡了,但仍精神矍鑠。
據鞍 ㄐㄩˋ ㄢ
跨著馬鞍。亦借指行軍作戰
顧眄 ㄍㄨˋ ㄇㄧㄢˇ
回頭看、轉頭看
眄 ㄇㄧㄢˇ
泛指望、看
字詞 【嘔啞】
注音 ㄡ ㄧㄚ
釋義
擬聲詞:
1. 形容小兒學語聲。唐.白居易〈念金鑾子〉詩二首之一:「況念夭札時,嘔啞初學語。」
2. 形容管樂聲。唐.杜牧〈阿房宮賦〉:「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
3. 形容鳥鳴聲。宋.歐陽修〈贈無為軍李道士〉詩二首之二:「李師一彈鳳皇聲,空山百鳥停嘔啞。」
4. 形容車輪滾動聲。唐.曹鄴〈四怨〉詩之四:「手推嘔啞車,朝朝暮暮耕。」
5. 形容船櫓聲。唐.胡宿〈趙宗道歸輦下〉詩:「江浦嘔啞風送櫓,河橋勃翠柳垂堤。」宋.陸游〈鷓鴣天.嬾向青門學種瓜〉詞:「歌縹緲,艣嘔啞,酒如清露鮓如花。」也作「嘔軋」。
51.
字詞 【碩果僅存】
注音 ㄕㄨㄛˋ ㄍㄨㄛˇ ㄐㄧㄣˇ ㄘㄨㄣˊ
釋義
僅殘存下來的大果實。
比喻唯一仍然存在的人或物。清.葉廷琯《吹網錄.卷六.胡心耘輯宇文紹奕事實》:「惟宇文氏考異,實為碩果僅存。」
槊:長八丈的矛。
賦:吟。
例:文化界人士積極奔走,希望為部落裡碩果僅存的紋面老人留下生命影像。
52.
字詞 【橫槊賦詩】
注音 ㄏㄥˊ ㄕㄨㄛˋ ㄈㄨˋ ㄕ
釋義
橫著長矛,吟著詩。橫槊賦詩形容意氣風發的樣子。唐.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宋.蘇軾〈赤壁賦〉:「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
媒:男。
妁:女。
53.
字詞 【媒妁之言】
注音 ㄇㄟˊ ㄕㄨㄛˋ ㄓ ㄧㄢˊ
釋義
雙方之間作仲介的說詞。《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例:舊時婚姻多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54.
字詞 【姍姍來遲】
注音 ㄕㄢ ㄕㄢ ㄌㄞˊ ㄔˊ
釋義
形容女子遲步緩來的樣子。典出《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武帝李夫人既死,使方士召其魂,恍若有見。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後也用以形容人不依時赴會,害人苦等
也作「珊珊來遲」。
例:工作人員苦候了三小時,張大牌才到,而他還不知道自己姍姍來遲呢!
莘:眾多。
55.
字詞 【莘莘學子】
注音 ㄕㄣ ㄕㄣ ㄒㄩㄝˊ ㄗˇ
釋義
眾多的學生
例:李校長辦學卓越,嘉惠(施恩)了本鄉的莘莘學子。
1.
字詞 【萬仞宮牆】
注音 ㄨㄢˋ ㄖㄣˋ ㄍㄨㄥ ㄑㄧㄤˊ
釋義
萬仞形容山勢很高;宮牆,宮室的圍牆。《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上.王勃傳》:「孤峰絕岸,壁立萬仞。」
2.
字詞 【任勞任怨】
注音 ㄖㄣˋ ㄌㄠˊ ㄖㄣˋ ㄩㄢˋ
相似詞 不辭勞怨
相反詞 怨天尤人
釋義
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不辭勞苦,不怕嫌怨。《明史.卷二五三.王應熊傳》:「陛下焦勞求治,何一不倚信群臣,乃群臣不肯任勞任怨,致陛下萬不獲已,權遣近侍(左右侍從的人。多用於指在君主身邊侍從的臣子。)監理。」
例:老里長從來都任勞任怨地為大家服務,因此贏來里民對他的尊重。
字詞 【侍從】
注音 ㄕˋ ㄗㄨㄥˋ
相似詞 不辭勞怨
相反詞 怨天尤人
釋義
隨侍君王左右。《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君厭承元之廬,勞侍從之事,懷故土,出為郡吏。」《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故言語侍從之臣,若司馬相如。」
隨從侍奉的人。《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宣霍皇后傳》:「皇后轝駕侍從甚眾,賞賜官屬以千萬計,與許后時縣絕矣。」
3.
字詞 【兵不血刃】
注音 ㄅㄧㄥ ㄅㄨˋ ㄒㄧㄝˇ ㄖㄣˋ
相反詞 血流漂杵
釋義
尚未實際交戰,即已征服敵人。語出《荀子.議兵》:「此四帝兩王,皆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者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
後也用來比喻輕易得勝。《晉書.卷六六.陶侃傳》:「默在中原,數與石勒等戰,賊畏其勇,聞侃討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陛下離京纔(ㄘㄞˊ,只)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北舉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
也作「兵無血刃」、「軍不血刃」。
例:由於敵人軍心渙散,聯軍兵不血刃,收復了好幾座城市。
4.
字詞 【韌性十足】
注音 ㄖㄣˋ ㄒㄧㄥˋ ㄕˊ ㄗㄨˊ
釋義
個性非常堅韌不撓(ㄋㄠˊ,屈服、屈曲)的
例:這人韌性十足,不輕易向命運低頭。
5.
字詞 【烹飪比賽】
注音 ㄆㄥ ㄖㄣˋㄅㄧˇ ㄙㄞˋ
相似詞 烹調比賽
釋義
較量烹煮食物的事情
例:對於這次的烹飪比賽,我毫無把握。
6.
字詞 【孺子可教】
注音 ㄖㄨˊ ㄗˇ ㄎㄜˇ ㄐㄧㄠˋ
相反詞 朽木難雕
釋義
語出《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後用以稱讚可以造就的年輕人。《聊齋志異.卷一○.恆娘》:「恆娘曰:『孺子真可教也!後日為上巳節,欲招子踏春園。子當盡去敝衣,袍褲袜履,嶄然一新,早過我。』朱曰:『諾!』」
袍,ㄆㄠˊ:長衣、外衣。
袜,ㄇㄛˋ:束在腰腹間的寬巾。
履,ㄌㄩˇ:鞋子。
諾,ㄋㄨㄛˋ:表示同意的應答聲。如:「連連稱諾」。
7.
字詞 【相濡以沫】
注音 ㄒㄧㄤ ㄖㄨˊ ㄧˇ ㄇㄛˋ
釋義
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溼。語出《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
比喻人同處於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
也作「濡沫涸轍」、「以沫相濡」。
例:這對好朋友在陷於絕境時,彼此相濡以沫,互相照應。
字詞 【涸轍枯魚】
注音 ㄏㄜˊ ㄔㄜˋ ㄎㄨ ㄩˊ
釋義
涸,乾枯。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
涸轍枯魚指在乾枯車轍中的魚。參見「涸轍之鮒」條。
後用以比喻陷處困境,急待救援的人或物
例:內地雪災十分嚴重,數以萬計災民如涸轍之鮒,受斷電斷糧之苦,正需要大傢伸手援助。
8.
字詞 【獨尊儒術】
注音 ㄉㄨˊ ㄗㄨㄣ ㄖㄨˊ ㄕㄨˋ
釋義
指敬重儒家的學術思想。《荀子.富國》:「故儒術誠行,則天下大而富、使而功。」
9.
字詞 【水乳交融】
注音 ㄕㄨㄟˇ ㄖㄨˇ ㄐㄧㄠ ㄖㄨㄥˊ
相似詞 膠漆相投、如膠似漆、似漆如膠
相反詞 格格不入、針鋒相對
釋義
水與乳融合在一起。
比喻彼此關係密切,投合無間。《野叟曝言.第一二九回》:「從前雖是親熱,究有男女之分,此時則更水乳交融矣。」《老殘遊記.第一九回》:「就到這土娼家認識了小金子,同嫖共賭,幾日工夫同吳二擾得水乳交融。」
也作「水乳之契」、「乳水交融」。
例:他倆情投意合,水乳交融,是對人人稱羨的恩愛夫妻。
10.
字詞 【水火不容】
注音 ㄕㄨㄟˇ ㄏㄨㄛˇ ㄅㄨˋ ㄖㄨㄥˊ
相似詞 冰炭不洽
相反詞 膠漆相融、鍼芥相投
釋義
比喻互相對立,不能相容
例:長期的積怨,使他們的關係發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字詞 【鍼(針)芥相投】
注音 ㄓㄣ ㄐㄧㄝˋ ㄒㄧㄤ ㄊㄡˊ
釋義
磁石吸引鐵針,琥珀黏取芥子。
比喻人的性情相契合
崢嶸:顯露、傑出的樣子。
11.
字詞 【頭角崢嶸】
注音 ㄊㄡˊ ㄐㄧㄠˇ ㄓㄥ  ㄖㄨㄥˊ
釋義
頭角崢嶸形容才華洋溢,能力出眾的年輕人。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那時頭角崢嶸際,攪海翻江上九天。」明.沈受洗《三元記.第二九齣》:「你趁我兩人在日,看你頭角崢嶸,前呼後擁,顯親揚名,也勝是死後三牲五鼎之祭。」
也作「頭角嶄然」。
例:這位年輕人談吐不俗,假以時日必是頭角崢嶸,出類拔萃。
遑 ㄏㄨㄤˊ:急迫、匆忙不安。
如:「遑急」、「遑遽」。
12.
字詞 【兵戎相見】
注音 ㄅㄧㄥ ㄖㄨㄥˊ ㄒㄧㄤ ㄐㄧㄢˋ
釋義
武器、軍隊。後用以比喻戰爭。《史記.卷二六.曆書》:「而亦因秦滅六國,兵戎極煩,又升至尊之日淺,未暇遑也。」連橫〈臺灣通史序〉:「朱林以下,輒啟兵戎。」
例:兩國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最後只得兵戎相見了。
1.
字詞 【孜孜矻矻】
注音 ㄗ ㄗ ㄎㄨˋ ㄎㄨˋ
釋義
勤勞努力不懈怠。唐.韓愈〈爭臣論〉:「孜孜矻矻,死而後已。」宋.王安石〈雨霖鈴.孜孜矻矻〉詞:「孜孜矻矻,向無明裡,強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濟。」
例:他的成功是建立在他多年孜孜矻矻的努力上。
錙銖:是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用以比喻極細微。
2.
字詞 【錙銖必較】
注音 ㄗ ㄓㄨ ㄅㄧˋ ㄐㄧㄠˋ
相反詞 不拘小節、慷慨解囊
釋義
連像錙銖那樣微小都要計較,表示一個人十分小氣,凡事斤斤計較。《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就是族中支派,不論親疏,但與他財利交關,錙銖必較,一些面情也沒有的。」
也作「銖銖校量」、「錙銖較量」。
例:這間公司對職員的薪水錙銖必較,請個病假也要扣錢。
茲:代詞,此的意思。
3.
字詞 【念茲在茲】
注音 ㄋㄧㄢˋ ㄗ  ㄗㄞˋ ㄗ
相似詞 念念不忘、時刻不忘、無時或忘
釋義
語出《書經.大禹謨》:「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指對某人或某事牢記在心,念念不忘。晉.陶淵明〈命子〉詩:「溫恭朝夕,念茲在茲。」
例:恩師的指示,我會念茲在茲,時時注意。
貲:(v.) 計量、估量。
4.
字詞 【所費不貲】
注音 ㄙㄨㄛˇ ㄈㄟˋ ㄅㄨˋ ㄗ
釋義
耗費無數資財。《元史.卷二九.泰定帝本紀一》:「廉訪司蒞軍,非世祖舊制,賈胡鬻寶,西僧修佛事,所費不貲,於國無益,並宜除罷。」《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雖經大臣會閱,嚴飭開閘出水,而年深工大,所費不貲,兼為傍海奸灶所格,竟不果行。」
例:這棟違建的別墅所費不貲,可惜不久將面臨拆除的命運。
推卸:不肯承擔。
5.
字詞 【責無旁貸】
注音 ㄗㄜˊ ㄨˊ ㄆㄤˊ ㄉㄞˋ
相似詞 當仁不讓、義不容辭
釋義
自己應盡的責任,沒有理由推卸。《清史稿.卷四一八.袁甲三傳》:「總督程矞(ㄩˋ)采為守土之臣,責無旁貸。」《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講到護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責無旁貸者再無一人。」
矞皇ㄩˋ ㄏㄨㄤˊ:盛美的樣子。
咋,咬。
6.
字詞 【瞠目咋舌】
注音 ㄔㄥ ㄇㄨˋ ㄗㄜˊ ㄕㄜˊ
相似詞 張口結舌
釋義
睜大眼睛說不出話形容吃驚、受窘的樣子
例:他既緊張又怯場,口試時被問得瞠目結舌,無詞以對。
咋舌: 嚼咬舌頭。形容因害怕、悔恨而說不出話的樣子
7.
字詞 【以身作則】
注音 ㄧˇ ㄕㄣ ㄗㄨㄛˋ ㄗㄜˊ
釋義
用自己的言行作為他人的榜樣
例:為人父母者應以身作則,千萬不能口裡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8.
字詞 【擇善固執】
注音 ㄗㄜˊ ㄕㄢˋ ㄍㄨˋ ㄓˊ
釋義
語本《禮記.中庸》:「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指選擇好的、正確的事去做,且堅持不變
例:他為人剛正,擇善固執。
9.
字詞 【嘖嘖稱奇】
注音 ㄗㄜˊ ㄗㄜˊ ㄔㄥ ㄑㄧˊ
釋義
咂嘴作聲,表示驚奇、讚嘆
例:火山爆發的壯麗景觀,讓人嘖嘖稱奇。
咂嘴:ㄗㄚ ㄗㄨㄟˇ,以舌尖和上顎接觸,發出聲音,表示羨慕、讚美、驚嘆或驚慌
咂:動詞。
1 品嚐、吸吮。如:「咂一口酒」、「咂指頭」。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都是些喫倉廒的鼠耗,咂濃血的蒼 蠅。」
2 體會。《兒女英雄傳》第四○回:「我這半天細咂你這句話的滋味兒。」
方纔ㄘㄞˊ:過去不久的時間。
1.
字詞 【促膝談心】
注音 ㄘㄨˋ ㄒㄧ ㄊㄢˊ ㄒㄧㄣ
相似詞 把臂而談
釋義
對坐著談心裡的話。《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談心,甚是款洽。」《儒林外史.第一○回》:「依弟愚見,這廳事也太闊落,意欲借尊齋,只須一席酒,我四人促膝談心,方纔暢快。」
例:他倆感情深厚,常一起促膝談心。
「簇」和「攢」都有聚合的意思。
2.
字詞 【花團錦簇】
注音 ㄏㄨㄚ ㄊㄨㄢˊ ㄐㄧㄣˇ ㄘㄨˋ
相似詞 奼紫嫣紅、五彩繽紛、萬紫千紅
釋義
花朵錦繡聚集在一起。形容五彩繽紛、繁華美麗的樣子。《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自己作出來的文章,又理真法者,花團錦簇。」《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其槅各式各樣,或天圓地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剔透玲瓏。」
也作「花簇錦攢」、「花攢(ㄘㄨㄢˊ)錦簇」。
例:春天一到,大地一片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攢ㄘㄨㄢˊ:拼湊、聚合。例:攢聚、攢眉。
3.
字詞 【一蹴可幾】
注音 ㄧ ㄘㄨˋ ㄎㄜˇ ㄐㄧ
釋義
一舉腳就可以到達。
比喻一下子就能成功
例:學習外國語言並不是一蹴可幾,必須不斷的學習。
字詞 【蹴】
注音 ㄘㄨˋ
釋義
1. 踏、踩。例:一蹴可幾
2.
例:蹴踘(ㄐㄩˊ,一種古代踢球遊戲)、
蹴毬(ㄑㄧㄡˊ,一種古代遊戲時所用的圓球。)
4.
字詞 【璀璨】
注音 ㄘㄨㄟˇ ㄘㄢˋ
相似詞 鮮豔、絢麗、燦爛
相反詞 慘澹
釋義
光明燦爛。晉.孫綽〈遊天台山賦〉:「建木滅景于千尋,琪樹璀璨而垂珠。」《聊齋志異.卷一一.香玉》:「牡丹高丈餘,花時璀璨如錦。」
字詞 【慘澹】
注音 ㄘㄢˇ ㄉㄢˋ
釋義
1. 暗淡無光。唐.白居易〈桐樹館重題〉詩:「慘澹病使君,蕭疏老松樹。」宋.歐陽修〈秋聲賦〉:「其色慘澹,煙霏雲斂。」也作「慘淡」。
2. 辛苦。唐.杜甫〈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詩:「踴躍常
人情,慘澹苦士志。」也作「慘淡」。
5.
字詞 【燦爛】
注音 ㄘㄢˋ ㄌㄢˋ
相似詞 光耀、鮮麗、絢麗、粲煥、璀璨
相反詞 慘澹、暗淡、黯淡、黯澹
釋義
1. 形容光彩美麗。《三國演義.第六○回》:「果然盔甲鮮明,衣袍燦爛。」《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裹腹鬧裝燦爛,是個白面郎君。」也作「粲爛」。
2. 形容極為卓越、顯著。《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下》:「宏亮洪業,表相祖宗,贊揚迪 哲,備哉燦爛,真神明之式也。」
6.
鞘ㄑㄧㄠˋ:裝刀劍的套子。
字詞 【催促】
注音 ㄘㄨㄟ ㄘㄨˋ
釋義
催趕。《三國演義.第五三回》:「玄德自雲長來取長沙,與孔明隨後催促人馬接應。」《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次早天色未明,孫解官便起來催促騾夫,腳子搬運銀鞘,打發房錢上路。」
7.
字詞 【摧毀】
注音 ㄘㄨㄟ ㄏㄨㄟˇ
相似詞 破壞、粉碎、毀壞、摧殘
相反詞 保護、建造、創建
釋義
摧折毀壞。《周書.卷三一.韋孝寬傳》:「城外又造攻車,車之所及,莫不摧毀。」宋.蘇軾〈與胡郎仁脩〉三首之一:「比日攀號愈遠,摧毀何及。」
例:敵軍炮火不斷轟炸,整座城市幾乎被摧毀了。
牝 ㄆㄧㄣˋ,雌性動物。與「牡」相對。
1.
字詞 【牝雞司晨】
注音 ㄆㄧㄣˋ ㄐㄧ  ㄙ ㄔㄣˊ
相似詞 婦奪夫權
釋義
母雞代公雞執行清晨報曉的鳴啼
比喻婦人專權。《舊五代史.卷三四.唐書.莊宗本紀八.史臣曰》:「外則伶人亂政,內則牝雞司晨。」《幼學瓊林.卷二.夫婦類》:「牝雞司晨,比婦人之主事。」
也作「牝雞牡鳴」、「牝雞晨鳴」。
例:歷史上像武則天、慈禧太后的獨攬大權,都可以說是牝雞司晨了。
彌ㄇㄧˊ:更加。
2.
字詞 【長相廝守】
注音 ㄔㄤˊ ㄒㄧㄤ  ㄙ ㄕㄡˇ
釋義
情愛歷久彌堅的永遠相守在一起
例:他們歷經多次的考驗,終於可以長相廝守了。
3.
字詞 【三思而行】
注音 ㄙㄢˋ ㄙ ㄦˊ ㄒㄧㄥˊ
相反詞 冒昧從事、草率從事
釋義
反覆再三考慮,然後再做。語本《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後比喻謹慎行事。《水滸傳.第六七回》:「林冲諫道:『兄長,人心難忖,三思而行。』」《三國演義.第一○回》:「且州縣之民,與明公何讎?殺之不詳。望三思而行。」
例:如今世道衰微,人心險惡,凡事要三思而行,才能趨吉免禍。
4.
字詞 【抽絲剝繭】
注音 ㄔㄡ ㄙ ㄅㄛ ㄐㄧㄢˇ
釋義
比喻由淺入深,逐步分析,探求某件事的真相
例:這起離奇的案件經警方連日來抽絲剝繭,終於真相大白。
5.
字詞 【伺機而動】
注音 ㄙˋ ㄐㄧ  ㄦˊ ㄉㄨㄥˋ
釋義
等候可以利用的時機再行動
例:警方派出大批警力在要犯藏匿的地方伺機而動,希望能一舉成擒。
6.
字詞 【似是而非】
注音 ㄙˋ ㄕˋ ㄦˊ ㄈㄟ
相似詞 貌同實異
釋義
語本《孟子.盡心下》:「惡似而非者。」表面相似而實際上卻不然。漢.王充《論衡.死偽》:「世多似是而非,虛偽類真,故杜伯、莊子義之語,往往而存。」《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夫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則悅耳,論之陰陽則傷化。」
例:他講的觀點,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實際上似是而非。
7.
字詞 【駟馬難追】
注音 ㄙˋ ㄇㄚˇ ㄋㄢˊ ㄓㄨㄟ
釋義
話一說出去,就是用四匹馬拉的車子也追不回來。
比喻言之既出,不可挽回。《新五代史.卷一七.晉家人傳.高祖皇后李氏傳》:「兵戈屢動,駟馬難追,戚實自貽,咎將誰執!」明.龍子猶《殺狗記.第二齣》:「今日一語輕交,他時駟馬難追。」
8.
字詞 【肆無忌憚】
注音 ㄙˋ ㄨˊ ㄐㄧˋ ㄉㄢˋ
相似詞 胡作非為、惹事生非、無法無天、
違法亂紀、為非作歹
釋義
恣意妄為,毫無顧忌。《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惟知怨望朝廷,不知己有何功,而敢如此肆無忌憚。」《醒世姻緣傳.第五九回》:「眼中絕不知有公婆,更是肆無忌憚的橫行。」
也作「全無忌憚」。
例:這些歹徒真是無法無天,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肆無忌憚地持槍搶劫。
腹笥:肚子所記的書籍,有如書箱的藏書。
9.
字詞 【腹笥甚窘】
注音 ㄈㄨˋ ㄙˋ ㄕㄣˋ ㄐㄩㄥˇ
釋義
形容知識貧乏
例:他自幼家貧未能飽讀詩書,腹笥甚窘。
字詞 【笥】
注音 ㄙˋ
釋義
1. 以竹、葦編成,用來放衣物或食物的方形箱子。《說文解字.竹部》:「笥,飯及衣之器也。」《書經.說命中》:「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
2. 書箱。《晉書.卷三五.裴秀傳.贊曰》:「鉅鹿自然,亦云經笥。」宋.陸游〈晚晴〉詩:「潤侵書笥深防蠹,暖徹衣篝剩得香。」
字詞 【篝】
注音 ㄍㄡ
釋義
1. 盛裝器物的竹籠。例篝子、竹篝。
2. 罩住。例篝火、篝燈
夙夜:日夜。
10.
字詞 【夙夜匪懈】
注音 ㄙㄨˋ ㄧㄝˋ ㄈㄟˇ ㄒㄧㄝˋ
相似詞 日夜勤勉
釋義
日夜勤奮不懈怠。《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夙夜匪懈,義在緝熙。」
也作「夙夜不懈」。
例:颱風過後,工程人員夙夜匪懈地搶修斷落的電線,才使大家免於斷電之苦。
本:根本。 溯:探求。
11.
字詞 【追本溯源】
注音 ㄓㄨㄟ ㄅㄣˇ ㄙㄨˋ ㄩㄢˊ
釋義
追溯事物的根本源頭
例:研究學問要能溯源探本,尋求知識的根柢。
12.
字詞 【餐風露宿】
注音 ㄘㄢ ㄈㄥ ㄌㄨˋ ㄙㄨˋ
釋義
形容野外生活或行旅的艱苦
也作「露宿風餐」。
例:雖然一路上餐風露宿,但他卻甘之如飴。
13.
字詞 【素昧平生】
注音 ㄙㄨˋ ㄇㄟˋ ㄆㄧㄥˊ ㄕㄥ
釋義
向來不相識。《初刻拍案驚奇.卷八》:「素昧平生,何勞厚意!」《儒林外史.第一五回》:「但與先生素昧平生,何以便知學生姓馬?」
也作「素昧生平」。
例:我與他素昧平生,卻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14.
字詞 【不速之客】
注音 ㄅㄨˋ ㄙㄨˋ ㄓ ㄎㄜˋ
釋義
沒邀請就自己來的客人。《易經.需卦》:「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唐.孔穎達.正義:「速,召也。不須召喚之客有三人。」《聊齋志異.卷一.青鳳》:「生突入,笑呼曰:『有不速之客一人來。』群驚奔匿。」
也作「不肅之客」。
例:每年春天燕子飛回屋簷,牠們不是不速之客,而是返家的遊子。
15.
字詞 【告訴乃論】
注音 ㄍㄠˋ ㄙㄨˋ ㄋㄞˇ ㄌㄨㄣˋ
釋義
必須經被害人或有告訴權人的告訴,才能論罪,如傷害罪、妨害名譽罪等。
1.
字詞 【消災解厄】
注音 ㄒㄧㄠ ㄗㄞ ㄐㄧㄝˇ ㄜˋ
釋義
消除災厄。《西遊記.第一八回》:「燒了些平安無事的紙,念了幾卷消災解厄的經。」
2.
字詞 【渾渾噩噩】
注音 ㄏㄨㄣˊ ㄏㄨㄣˊ ㄜˋ ㄜˋ
相似詞 糊裡糊塗
相反詞 轟轟烈烈
釋義
1. 語本漢.揚雄《法言.問神》:「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形容質樸厚重,嚴肅正大。清.鄭燮〈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三書〉:「而春秋已前,皆若渾渾噩噩,蕩蕩平平。」
2. 迷糊不知事理
例:過去幾年我都過得渾渾噩噩的,浪費了不少寶貴的光陰。
遏:止。
3.
字詞 【怒不可遏】
注音 ㄋㄨˋ ㄅㄨˋ ㄎㄜˇ ㄜˋ
相似詞 大發雷霆、怒髮衝冠
相反詞 喜不自勝
釋義
憤怒到不能抑制的地步形容憤怒之極。《官場現形記.第二七回》:「卻說賈大少爺正在自己動手掀王師爺的鋪蓋,被王師爺回來從門縫裡瞧見了,頓時氣憤填膺,怒不可遏。」
也作「怒不可抑」。
例:他一聽到這件事,頓時怒不可遏。
填:填塞。 膺:胸。
字詞 【氣憤填膺】
注音 ㄑㄧˋ ㄈㄣˋ ㄊㄧㄢˊ ㄧㄥ
釋義
形容極度生氣,滿懷憤恨
例:看見流氓欺負弱小,令人感到氣憤填膺,立刻報警。
岸:高傲、莊嚴的樣子。
1.
字詞 【道貌岸然】
注音 ㄉㄠˋ ㄇㄠˋ ㄢˋ ㄖㄢˊ
相似詞 一本正經
相反詞 嬉皮笑臉
釋義
學道的人,容貌莊嚴肅穆。亦指外表莊重嚴肅的樣子。後用以形容外表故作正經,而心中實不如此。《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四回》:「因看見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所以只打聽忌吃什麼?」
也作「道貌凜然」、「岸然道貌」。
例:不要看他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不知做了多少壞勾當。
字詞 【凜然】
注音 ㄌㄧㄣˇ ㄖㄢˊ
釋義
態度正直,人格嚴正。漢.楊惲〈報孫會宗書〉:「夫西河魏土,文侯所興,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遺風,凜然皆有節概,知去就之分。」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也作「凜如」。
部:部屬。
2.
字詞 【按部就班】
注音 ㄢˋ ㄅㄨˋ ㄐㄧㄡˋ ㄅㄢ
相似詞 循序漸進
相反詞 躐等躁進
釋義
原指巡查所轄的部屬,歸入所屬的班列。語本《文選.陸機.文賦》:「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後引申指作文章時,依照文義、安排章節,並將確切的詞句放在適當位置;亦可指做事依照一定的層次、條理。《歧路燈.第九九回》:「我一發勞動小相公大筆,寫個書名簽兒,按部就班,以便觀書者指名以求,售書者認簽而給。」《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正用不著到那等地方去名外圖利。」
躐ㄌㄧㄝˋ:踰越、超越。
字詞 【躐等】
注音 ㄌㄧㄝˋ ㄉㄥˇ
釋義
超越等級,不循次序。《禮記.學記》:「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求事速成曰躐等,過於禮貌曰足恭。」
3.
字詞 【明爭暗鬥】
注音 ㄇㄧㄥˊ ㄓㄥ ㄢˋ ㄉㄡˋ
相似詞 鉤心鬥角
相反詞 同心同德﹑肝膽相照﹑協力同心
釋義
明裡暗中都在互相爭鬥形容彼此競爭激烈
例:在這個功利主義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許多人為了利益都明爭暗鬥、爾虞我詐。
案:桌子。
案牘,指公事文書。
4.
字詞 【案牘勞形】
注音 ㄢˋ ㄉㄨˊ ㄌㄠˊ ㄒㄧㄥˊ
釋義
「案牘勞形」形容因文書工作繁重而疲憊不堪
例:他近來案牘勞形,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闇:昏昧、糊塗。
例:昏闇、闇弱、愚闇。
5.
字詞 【闇於自見】
注音 ㄢˋ ㄩˊ ㄗˋ ㄐㄧㄢˋ
釋義
被自我炫耀、表現所蒙蔽。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度內耳,不可自見好章甫,強越人以文冕也。」
1.
字詞 【天衣無縫】
注音 ㄊㄧㄢ ㄧ ㄨˊ ㄈㄥˋ
相似詞 渾然一體﹑十全十美
相反詞 漏洞百出
釋義
古代傳說中認為神仙衣裳,非用人間針線縫製,故無縫痕。見《太平廣記.卷六八.靈怪錄引郭翰事》。
後比喻做事精巧,無隙可尋;或指詩文渾然天成,沒有斧鑿痕跡。宋.周密《浩然齋雅談.卷中》:「對偶之佳者曰:『數點雨聲風約住,一枝花影月移來』……數聯皆天衣無縫,妙合自然。」
字詞 【鑿】
注音 ㄗㄠˊ
釋義
1. 穿孔或挖削用的工具。例:石鑿、鐵鑿。
2. 挖掘、打洞。例:鑿井、鑿壁借光。
3. 清楚、真實。例:確鑿。
字詞 【言之鑿鑿】
注音 ㄧㄢˊ ㄓ  ㄗㄠˊ ㄗㄠˊ
釋義
說話確實而有根據
例:嫌犯雖然矢口否認涉案,但在被害人言之鑿鑿的指控之下,警方還是將他移送法辦。
字詞 【矢口否認】
注音 ㄕˇ ㄎㄡˇ ㄈㄡˇ ㄖㄣˋ
釋義
完全不承認
例:弟弟矢口否認花瓶是他打破的。
字詞 【矢】
注音 ㄕˇ
釋義
1. 。例:弓矢、流矢、無的放矢。
2. 發誓。例:矢志、矢言、矢勤矢勇。
揖:拱手行禮。
2.
字詞 【打躬作揖】
注音 ㄉㄚˇ ㄍㄨㄥ ㄗㄨㄛ ㄧ
釋義
兩手抱拳,彎腰行禮。《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好呀!老二回來了?穿的恁厚厚敦敦的棉襖!又在外邊學得恁知禮,會打躬作揖。」
也作「打恭作揖」。
例:過年時,大家相互打躬作揖,拜年賀歲。
依依:依戀的樣子。
3.
字詞 【依依不捨】
注音 ㄧ ㄧ ㄅㄨˋ ㄕㄜˇ
釋義
非常留戀,捨不得分離。《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匡超人依依不捨,又急於要家去看父親,只得灑淚告辭。」《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巧姐等在劉老老家住熟了,反是依依不捨。更有青兒哭著恨不能留下。」
諳ㄢ:熟悉、知曉。
4.
字詞 【圯上老人】
注音 ㄧˊ ㄕㄤˋ ㄌㄠˇ ㄖㄣˊ
釋義
秦時曾於下邳(ㄆㄟ)ˊ圯上傳太公兵法給張良的老人。曾於下邳圯上傳太公兵法於張良,故也稱為「圯上老人」。
後借指熟諳兵法、識察人才的老人、仙人
5.
字詞 【匪夷所思】
注音 ㄈㄟˇ ㄧˊ ㄙㄨㄛˇ ㄙ
釋義
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得到的,帶有貶意。《易經.渙卦.六四》:「渙有丘,匪夷所思。」
例:這裡景色之特別,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6.
字詞 【怡情悅性】
注音 ㄧˊ ㄑㄧㄥˊ ㄩㄝˋ ㄒㄧㄥˋ
釋義
怡悅、陶養性情。《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如今上了年紀,且案牘勞煩,於這怡情悅性文章上更生疏了。」
也作「怡情理性」、「怡情養性」。
7.
字詞 【滿目瘡痍】
注音 ㄇㄢˇ ㄇㄨˋ ㄔㄨㄤ ㄧˊ
相似詞 百孔千瘡﹑民生凋敝﹑赤地千里﹑哀鴻遍野
相反詞 琳瑯滿目﹑創痍滿目
釋義
映入眼中的都是殘破不堪的悲涼景象。《清史稿.卷二七四.王騭傳》:「且四川禍變相踵,荒煙百里。臣當年運糧行間,滿目瘡痍。」
也作「瘡痍滿目」。
例:戰爭過後,這裡原本靜美的村落變得滿目瘡痍。
8.
字詞 【移風易俗】
注音 ㄧˊ ㄈㄥ ㄧˋ ㄙㄨˊ
釋義
轉移風氣,改良習俗。《孝經.廣要道章〉:「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荀子.樂論》:「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也作「風移俗變」、「風移俗改」、「風移俗易」、「易俗移風」。
例:如今社會風氣敗壞,想要移風易俗,唯有正本清源,從心靈改革著手。
慇懃:辛勤。
9.
字詞 【虛與委蛇】
注音 ㄒㄩ ㄩˇ ㄨㄟ ㄧˊ
相似詞 假意周旋
相反詞 開誠相見、真誠相對、真誠相見
釋義
心境空虛寂靜,隨物變化。語本《莊子.應帝王》:「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後指假意慇懃,敷衍應付。《清史稿.卷四三九.廖壽恒傳》:「風聞法使至天津,稱越南既議款,因以分界撤兵事要約李鴻章,鴻章拒不允,擬即來都磋商譯署。論者謂當虛與委蛇。」
例:他一邊與敵軍虛與委蛇,一邊準備從敵後展開突襲。
飴:用米或麥製成的糖漿或軟糖等食品。
10.
字詞 【含飴弄孫】
注音 ㄏㄢˊ ㄧˊ ㄋㄨㄥˋ ㄙㄨㄣ
釋義
上了年紀的人當可含飴自甘,弄孫為樂,不問餘事,以恬適自娛。《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紀》:「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關政矣。」《歧路燈.第七七回》:「說齒屆古稀,又有含飴弄孫之樂。」
例:人到了晚年,總是期盼能含飴弄孫,享享清福。
頤:養。
11.
字詞 【頤養天年】
注音 ㄧˊ ㄧㄤˇ ㄊㄧㄢ ㄋㄧㄢˊ
釋義
清靜保養年老的歲月
例:爺爺退休回鄉下後,每天散散步、下下棋,過著頤養天年的生活。
12.
字詞 【路不拾遺】
注音 ㄌㄨˋ ㄅㄨˋ ㄕˊ ㄧˊ
釋義
路人看見道路上的失物而不會據為己有。
形容社會風氣良好。《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兩川之民,忻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老殘遊記.第三回》:「因為他辦強盜辦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遺的景象。」
也作「道不拾遺」、「路無拾遺」。
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正是社會治安良好的最佳寫照。
貽笑:遺留笑柄。
13.
字詞 【貽笑大方】
注音 ㄧˊ ㄒㄧㄠˋ ㄉㄚˋ ㄈㄤ
相似詞 見笑於人
釋義
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參見「見笑大方」條。《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若遇一煩難之缺,轉恐才不勝任,必致貽笑大方。」《精忠岳傳.第一○回》:「小生卻疑是此劍──但說來又恐不是,豈不貽笑大方。」
例:發表意見之前要先確實求證,免得出了錯誤,貽笑大方。
庸:需要。
14.
字詞 【無庸置疑】
注音 ㄨˊ ㄩㄥ ㄓˋ ㄧˊ
釋義
不必、用不著懷疑
例:環保工作刻不容緩,這是無庸置疑的。
15.
字詞 【景色宜人】
注音 ㄐㄧㄥˇ ㄙㄜˋ ㄧˊ ㄖㄣˊ
釋義
景致、景物適合於人生活的。唐.杜甫〈寄楊五桂州譚因州參軍段子之任〉詩:「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
16.
字詞 【不明所以】
注音 ㄅㄨˋ ㄇㄧㄥˊ ㄙㄨㄛˇ ㄧˇ
相似詞 莫名其妙
釋義
1. 不知什麼原因。如:「不明所以挨了一頓罵。」
2. 不去瞭解辨明事情真象。例:他見小孩哭鬧,不明所以先打再說。
閭ㄌㄩˊ:泛指門。
17.
字詞 【倚閭之望】
注音 ㄧˇ ㄌㄩˊ ㄓ ㄨㄤˋ
釋義
形容父母或親長殷切的盼望子女歸來。參見「倚門倚閭」條。《鏡花緣.第四九回》:「就是姑母接了此信,見了阿妹,也好放心,也免許多倚閭之望。
門:住宅的大門。
閭:里巷的門。
字詞 【倚門倚閭】
注音 ㄧˇ ㄇㄣˊ ㄧˇ ㄌㄩˊ
釋義
倚門倚閭指靠在門旁或巷口遠望。語本《戰國策.齊策六》:「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形容父母或親長殷切的盼望子女歸來。《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慈母望子,倚門倚閭;遊子思親,陟岵陟屺。」
也作「倚閭之望」。
18.
字詞 【情非得已】
注音 ㄑㄧㄥˊ ㄈㄟ ㄉㄜˊ ㄧˇ
釋義
所作所為乃受情勢逼迫,非出於自願。《鏡花緣.第六十二回》:「適才躲避桌下,自知失儀露醜,實係情非得已,諸位姐姐莫要發笑。」
旖旎:柔媚的樣子。
19.
字詞 【風光旖旎】
注音 ㄈㄥ ㄍㄨㄤ ㄧˇ ㄋㄧˇ
釋義
風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例:此處風光旖旎,景物美好,令人感到心曠神怡。
屹:特立不動、堅定不移的樣子。
20.
字詞 【屹立不搖】
注音 ㄧˋ ㄌㄧˋ ㄅㄨˋ ㄧㄠˊ
釋義
聳立不動。例:艾菲爾鐵塔歷經百年仍屹立不搖,足證當年工程師的設計細密嚴謹。
21.
字詞 【心猿意馬】
注音 ㄒㄧㄣ ㄩㄢˊ ㄧˋ ㄇㄚˇ
相似詞 心神不定、三翻四復、三心二意
相反詞 之死靡它﹑專心致志
釋義
佛教以猿馬性喜外馳來形容眾生的心,不能安住,喜攀緣外境。《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
後用來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栓,將繁華不掛眼。」《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馬,按捺不住。」
也作「意馬心猿」。
抑:降低。 揚:升高。
頓:停頓。 挫:轉折。
例:男女朋友,用情須專一,不能心猿意馬,見一個愛一個。
22.
字詞 【抑揚頓挫】
注音 ㄧˋ ㄧㄤˊ ㄉㄨㄣˋ ㄘㄨㄛˋ
釋義
抑揚頓挫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之聲響高低轉折,富變化又有節奏。《老殘遊記.第二回》:「只是到後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裡彈似的。」
也作「頓挫抑揚」。
例:他的演講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極富感染力。
23.
字詞 【易科罰金】
注音 ㄧˋ ㄎㄜ ㄈㄚˊ ㄐㄧㄣ
釋義
棄:拋棄。 甲:鎧甲。
曳:拖著。 兵:兵器。
法律上指犯罪人犯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而受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宣告,因身體、教育、職業或家庭的關係,其執行顯然有困難者,以一元以上三元以下折算一日,以罰金代替執行
24.
字詞 【棄甲曳兵】
注音 ㄑㄧˋ ㄐㄧㄚˇ ㄧˋ ㄅㄧㄥ
相反詞 耀武揚威
釋義
拋棄鎧甲,拖著兵器。形容戰敗逃走的狼狽狀。《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東周列國志.第六回》:「被公子翬(ㄏㄨㄟ)奮勇當先,只一陣,殺得宋兵棄甲曳兵,逃命不迭。」
例:即使我們戰敗了,也不能棄甲曳兵,要和敵人抗爭到底。
25.
字詞 【毅然決然】
注音 ㄧˋ ㄖㄢˊ ㄐㄩㄝˊ ㄖㄢˊ
釋義
形容態度堅決,毫不猶豫退縮
例:他從小立志報國,長大後毅然決然的投筆從戎。
玷辱(ㄉㄧㄢˋ ㄖㄨˋ)
:汙辱、受恥辱。
26.
字詞 【異想天開】
注音 ㄧˋ ㄒㄧㄤˇ ㄊㄧㄢ ㄎㄞ
相似詞 妙想天開、胡思亂想、想入非非
釋義
不符實際、不合事理的奇特想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想著這個人扮了官去做賊,卻是異想天開,只是未免玷辱(ㄉㄧㄢˋ ㄖㄨˋ)了官場了。」
例:他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像電視裡的神仙那樣,御劍飛行,這簡直是異想天開啊。
27.
字詞 【精益求精】
注音 ㄐㄧㄥ ㄧˋ ㄑㄧㄡˊ ㄐㄧㄥ
相似詞 不斷改進
相反詞 得過且過、粗製濫造、因陋就簡
釋義
力求技能進步再進步。《論語.學而》「《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句下宋.朱熹.集注:「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品花寶鑑.第一回》:「子玉則釣深索隱,精益求精。」
例:我們做事應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如此才能更臻完美。
28.
字詞 【義無反顧】
注音 ㄧˋ ㄨˊ ㄈㄢˇ ㄍㄨˋ
相似詞 奮不顧身
釋義
本著正義,勇往直前,絕不退縮
也作「義不反顧」。
例:對日抗戰時,許多熱血青年都義無反顧的投身戰場。
翼:翅膀。
29.
字詞 【如虎添翼】
注音 ㄖㄨˊ ㄏㄨˇ ㄊㄧㄢ ㄧˋ
釋義
好像老虎長出翅膀。語本三國蜀.諸葛亮《心書.兵機》:「將能執兵之權,操兵之勢,而臨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隨所遇而施之。」
比喻強有力者又增添生力軍,使之更強。《醒世姻緣傳.第六三回》:「那龍氏亦因沒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個女兒教導,教得個女兒如虎添翼一般,那裡聽薛夫人的勸解。」
也作「如虎傅翼」、「如虎得翼」、「如虎生翼」。
例:學校籃球隊自從加入國手級選手後,真是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30.
字詞 【衣錦榮歸】
注音 ㄧˋ ㄐㄧㄣˇ ㄖㄨㄥˊ ㄍㄨㄟ
釋義
功成名就後榮歸故鄉。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如今衣錦榮歸,見母親走一遭去。」明.徐霖《繡襦記.第五齣》:「兩字功名,一旦分離,暫脫斑斕,衣錦榮歸。」也作「衣錦還鄉」。
例:十年前他出外謀生,現在他賺夠了錢終於可以衣錦還鄉了。
31.
字詞 【驛馬星動】
注音 ㄧˋ ㄇㄚˇ
釋義
驛馬,在驛站間傳遞文書的馬匹。《史記.卷一二○.鄭當時傳》:「每五日洗沐,常置驛馬長安諸郊。」《三國演義.第一八回》:「忽見官道上一騎驛馬,飛奔前去。」
32.
字詞 【混淆是非】
注音 ㄏㄨㄣˋ ㄧㄠˊ ㄕˋ ㄈㄟ
釋義
顛倒是非對錯,使人觀念混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八回》:「布散謠言,混淆是非。」
例:他的發言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是完全錯誤的。
33.
字詞 【瑤池仙境】
注音 ㄧㄠˊ ㄔˊㄒㄧㄢ ㄐㄧㄥˋ
釋義
仙界的天池,傳說中在崑崙山上,周穆王西征曾在此受西王母宴請。
後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卻待要宴瑤池七夕會,便銀漢水兩分開。」《西遊記.第五回》:「大仙是個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誑語作真,道:『常年就在瑤池演禮謝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禮,方去瑤池赴會?』
34.
字詞 【造謠生事】
注音 ㄗㄠˋ ㄧㄠˊ ㄕㄥ ㄕˋ
相似詞 構詞惑眾
釋義
興造謠言,挑(ㄊㄧㄠˇ)起事端。《平妖傳.第一○回》:「順便就帶口棺木下來盛殮,省得過些時被做公的看見林子內尸首,又造謠生事。」
字詞 【挑】
注音 ㄊㄧㄠˇ
釋義
1. 引動、舉起。例:挑眉立目、挑起簾子。
2. 用長形或尖形器具撥弄。例:挑火、挑刺、挑燈夜讀。
3. 一種刺繡針法。用針挑起經線或緯線,將線從下穿過。
例:挑花。
4. 一種彈奏指法。手指反手回撥稱為「挑」。例:輕攏慢
撚(ㄋㄧㄢˇ)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唐.白居易〈琵琶行〉)
5. 搬弄、煽動。例:挑撥、挑戰
6. 引誘、逗弄。例:挑逗、挑弄
7. 挖、掘。例:挑空。
字詞 【造謠生事】
注音 ㄗㄠˋ ㄧㄠˊㄕㄥ ㄕˋ
相似詞 構詞惑眾
釋義
興造謠言,挑起事端。《平妖傳》第一○回:「順便就帶口棺木下來盛殮,省得過些時被做公的看見林子內尸首,又造謠生事。」
例:社會上多的是喜歡捕風捉影,造謠生事的人。
字詞 【撚】
注音 ㄋㄧㄢˇ
釋義
1. 用手指揉搓。例:撚紙。
2. 用手指捏取、夾取。例:撚花、撚香。
3. 一種彈奏琵琶的手法。即揉弄、撥弄。
例:輕攏慢撚抹復挑。(唐.白居易〈琵琶行〉。
字詞 【捻】
注音 ㄋㄧㄢˇ
釋義
[動]
1. 用手指搓揉。如:「捻繩」、「捻鬍子」。《西遊記》
回:「你可把他都捻就了觔,單擺在那四十里路上兩旁,教那些人不放鷹犬,拿回城去。」
2. 驅趕。如:「將那條狗捻走。」《醒世姻緣傳》第七八
回:「再要扯謊,伊老哥你打了他不算,我捻了他不給他房住。」
[名]
1. 用手指將紙、線搓揉成條狀物。如:「燈捻」、「麻
捻」、「藥捻子」。《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右手拿著一個火紙捻兒。」
2. 參見「捻匪」條。
字詞 【捻匪】
注音 ㄋㄧㄢˇ ㄈㄟˇ
釋義
清代咸豐、同治年間(西元1852~1868)活動於北方的盜匪。原為安徽、河南、山東一帶的鄉民,為了驅疫避災,點燃油紙捻玩龍戲,稱之為「捻」,參加的多為遊手好閒、不事生產的地痞無賴,後來愈聚愈多,遂成股匪,而橫行鄉里,為害甚大。
也稱為「捻子」。
35.
字詞 【杳無音訊】
注音 ㄧㄠˇ ㄨˊ ㄧㄣ ㄒㄩㄣˋ
相似詞 石沉大海、杳如黃鶴
釋義
沒有任何音訊、消息。《文明小史.第四一回》:「豈知一等等了一個多月,仍然杳無消息。」
例:哥哥自從三年前離家出走後就一直杳無音訊。
字詞 【杳】
注音 ㄧㄠˇ
釋義
不見蹤影,毫無消息
例:杳無音信、杳無人蹤、杳如黃鶴。
36.
字詞 【力爭上游】
注音 ㄌㄧˋ ㄓㄥ ㄕㄤˋ ㄧㄡˊ
相反詞 自甘墮落、安於現狀
釋義
努力求取上進
也作「力爭上流」。
例:他力爭上游,光耀門楣。
37.
字詞 【不由自主】
注音 ㄅㄨˋ ㄧㄡˊ ㄗˋ ㄓㄨˇ
相似詞 身不由己
釋義
不能自制、由不得自己。《紅樓夢.第八一回》:「我也全不記得。但覺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像有些鬼怪拉拉扯扯要我殺人纔好。」
例:才住上幾天,我就不由自主的愛上這個小鎮了。
38.
字詞 【油然而生】
注音 ㄧㄡˊ ㄖㄢˊ ㄦˊ ㄕㄥ
釋義
自然而然的產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三.槐西雜志三》:「觀此使人睦族之心油然而生,追遠之心,亦油然而生。」
39.
字詞 【猶豫不決】
注音 ㄧㄡˊ ㄩˋ ㄅㄨˋ ㄐㄩㄝˊ
相似詞 舉棋不定、遲疑不決、優柔寡斷
相反詞 當機立斷
釋義
遲疑不定,無法拿定主意。《晉書.卷五七.趙誘傳》:「隆猶豫不決,遂為其下所害。」《紅樓夢.第二四回》:「只是還怕他一時醉中慷慨,到明日加倍的要起來,便怎處?心內猶豫不決。」
也作「猶豫未決」。
例:如此緊急事件遇到他這種猶豫不決、優柔寡斷性格的人,就令人更心急了。
40.
字詞 【尤其】
注音 ㄧㄡˊ ㄑㄧˊ
相似詞 特別、更加
釋義
格外、更加。《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大石崖、金狗洞一帶的苗子,尤其可惡。」《文明小史.第三一回》:「班子裡有一個叫桂枝的,伯集尤其同他要好。」
41.
字詞 【由於】
注音 ㄧㄡˊ ㄩˊ
釋義
表示原因或理由
例:由於你的疏失,造成了這次意外。
炎:指有權勢的人。
42.
字詞 【趨炎附勢】
注音 ㄑㄩ ㄧㄢˊ ㄈㄨˋ ㄕˋ
相似詞 阿諛奉承、阿諛奉迎
釋義
趨炎附勢比喻依附權勢。《朱子語類.卷八十三.春秋.綱領》:「嘗謂左氏是個猾頭熟事,趨炎附勢之人。」《三俠五義.第六十二回》:「觀內當家的叫做吳道成,生的黑面大腹,自稱綽號鐵羅漢,一身好武藝,慣會趨炎附勢。」
也作「趨權附勢」、「趨炎奉勢」、「趨炎附熱」。
例:他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前倨後恭的醜態令人不敢恭維。
43.
字詞 【苟延殘喘】
注音 ㄍㄡˇ ㄧㄢˊ ㄘㄢˊ ㄔㄨㄢˇ
釋義
1. 勉強存續生命。《西遊記.第三一回》:「欲要自盡,又恐父母疑我逃走,事終不明。 故沒奈何,苟延殘喘,誠為天地間一大罪人也。」
也作「苟留殘喘」、「苟延殘息」。
2. 比喻勉強撐住局面
例:兩隊因為實力懸殊,下半場時,弱隊只能苟延殘喘,勉強撐到終場。
44.
字詞 【大言不慚】
注音 ㄉㄚˋ ㄧㄢˊ ㄅㄨˋ ㄘㄢˊ
相似詞 大張其詞﹑大吹牛皮、夸夸其談
釋義
不顧事實而妄言誇大比喻不知羞慚。《鏡花緣.第一八回》:「大約腹中並無此書,不過略略記得幾種,他就大言不慚,以為嚇人地步。」
例:他老是愛在聚會場合大言不慚地吹噓自己的豐功偉績。
45.
字詞 【笑逐顏開】
注音 ㄒㄧㄠˋ ㄓㄨˊ ㄧㄢˊ ㄎㄞ
相似詞 喜笑顏開
相反詞 顰眉蹙額、愁眉不展、愁眉苦臉、愁眉鎖眼
釋義
心中喜悅而眉開眼笑的樣子。《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教授聽得說罷,喜從天降,笑逐顏開,道:『若還真個有這人時,可知好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那主人聽得肯賣,不覺喜從天降,笑逐顏開。」
也作「喜逐顏開」。
例:每次收到情人的來信,她總是笑逐顏開,心情愉快。
顰:皺眉。 蹙:聚攏。
字詞 【顰眉蹙額】
注音 ㄆㄧㄣˊ ㄇㄟˊ ㄘㄨˋ ㄜˊ
相似詞 愁眉不展、愁眉苦臉
相反詞 眉開眼笑、歡天喜地、歡欣鼓舞、
眉飛色舞、笑逐顏開
釋義
皺著眉頭,愁苦或憂傷的表情
例:瞧你,顰眉蹙額,一副世界末日來臨的樣子。
46.
字詞 【嚴父慈母】
注音 ㄧㄢˊ ㄈㄨˋ ㄘˊ ㄇㄨˇ
釋義
對父親、母親的敬稱。晉.夏侯湛〈昆弟誥〉:「受學于先載,納誨于嚴父慈母。」
妍:(a.)豔麗、美好。
47.
字詞 【爭妍鬥豔】
注音 ㄓㄥ ㄧㄢˊ ㄉㄡˋ ㄧㄢˋ
釋義
競相表現豔麗的姿態
也作「爭妍鬥奇」
例:春天百花齊放,相互爭妍鬥豔。
48.
字詞 【奇岩怪石】
注音 ㄑ一ˊ 一ㄢˊㄍㄨㄞˋ ㄕˊ
釋義
形狀奇特的石頭。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49.
字詞 【沿海公路】
注音 ㄧㄢˊ ㄏㄞˇ ㄍㄨㄥ ㄌㄨˋ
釋義
沿著海邊供車輛通行的道路
50.
字詞 【兵不厭詐】
注音 ㄅㄧㄥ ㄅㄨˋ ㄧㄢˋ ㄓㄚˋ
釋義
語本《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閒,不厭詐偽。」形容用兵時不排斥以欺詐的方法來取勝。《三國演義.第四六回》:「操使蔡中、蔡和詐降,竊探我軍中事,公瑾將計就計,正要他通報消息。兵不厭詐,公謹之謀是也。」
也作「兵不厭權」。
咽:ㄧㄢ,喉嚨。
例:咽頭、咽喉、鼻咽癌。
例:兵不厭詐,是戰場上出奇制勝的權謀,善於用兵者無不深諳此道。
51.
字詞 【食不下咽】
注音 ㄕˊ ㄅㄨˋ ㄒㄧㄚˋ ㄧㄢˋ
釋義
飲食不下。形容內心非常悲傷、憂愁或煩惱。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二.籌策》:「且方出師而以招撫為計,有血氣者,宜痛心疾首而食不下咽也。」《歧路燈.第二○回》:「就是譚孝移在日,極隆重的朋友,席面也不曾如此華奢豐盛,其如盛公子食不下咽,也不覺當豢悅口。」
例:自愛子遇難后,傷心欲絕的卡祖薩達夫婦食不下咽,也拒絕會見任何人。
嚥:吞食。
52.
字詞 【狼吞虎嚥】
注音 ㄌㄤˊ ㄊㄨㄣ ㄏㄨˇ ㄧㄢˋ
釋義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只見他拿筷子把蹄子皮一塊一塊夾碎,有一寸見方大小,和在飯裡,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嚥,居然吃個精光。」
也作「狼吞虎咽ㄧㄢˋ」。
53.
字詞 【勞燕分飛】
注音 ㄌㄠˊ ㄧㄢˋ ㄈㄣ  ㄈㄟ
釋義
伯勞和燕子離散分飛。語本《樂府詩集.卷六八.雜曲歌辭八.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比喻別離,而多用於夫妻、情人之間。清.王韜《淞隱漫錄.卷五.尹瑤仙》:「其謂他日勞燕分飛,各自西東,在天之涯地之角耶?
例:他們戀愛多年,卻因一點小事弄到勞燕分飛。
讞,審判定罪。
54.
字詞 【三審定讞】
注音 ㄙㄢ ㄕㄥˇㄉㄧㄥˋ ㄧㄢˋ
釋義
司法程序的專門用語,意謂法定的訴訟程序結束,判決已經確定
55.
字詞 【雁行有序】(雁行失序)
注音 ㄧㄢˋ ㄏㄤˊ一ㄡˇ ㄒㄩˋ
釋義
比喻兄弟健在。《禮記.王制》:「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雁行,朋友不相踰。」唐.錢起〈李四勸為尉氏尉李七勉為開封尉〉詩:「采蘭花萼聚,就日雁行聯。」
字詞 【行】
注音 ㄏㄤˊ
釋義
1. 排列的隊伍中,直列者為行。例:行列。
2. 依長幼秩序排列。例:她在家中排行老三。
3. 營業交易的機構。例:銀行、商行、分行。
4. 職業的類別。例:各行各業、行行出狀元。
5. 量詞。計算成排東西的單位。例:一行樹、一目十行。
56.
字詞 【貪得無厭】
注音 ㄊㄢ ㄉㄜˊ ㄨˊ ㄧㄢˋ
相似詞 得隴望蜀、得寸進尺、
貪心不足、貪猥無厭
相反詞 分文不取、適可而止
釋義
隴:地名,位約當今甘肅省。蜀:地名,位約當今四川省。
貪心而不滿足。《鏡花緣.第七八回》:「你左一個雙杯,右一個雙杯,都教人吃了,此刻又教人說笑話,竟是『得隴望蜀』,貪得無厭了。」
也作「貪婪無厭」。
字詞 【得隴望蜀】
注音 ㄉㄜˊ ㄌㄨㄥˇ ㄨㄤˋ ㄕㄨˇ
釋義
比喻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參見「既得隴,復望蜀」條。《紅樓夢》第四八回:「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這個工夫,教給我作詩罷!』寶釵笑道:『我說你得隴望蜀呢!』」
例:這個惡霸佔了王家的宅子以後,又得隴望蜀地想佔有王家的田產。
57.
字詞 【亦步亦趨】
注音 ㄧˋ ㄅㄨˋ ㄧˋ ㄑㄩ
相似詞 馬首是瞻、密切追隨、極力模倣
相反詞 別出心裁
釋義
本指學生跟隨老師的腳步。語本《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
用以形容事事仿傚或追隨別人
也作「一步一趨」
瞻:看。
例:我們若老是跟在先進國家的後面亦步亦趨,永遠不會有自己的成就。
字詞 【馬首是瞻】
注音 ㄇㄚˇ ㄕㄡˇ ㄕˋ ㄓㄢ
相似詞 亦步亦趨
釋義
馬首是瞻原指作戰時,士兵依主將的馬頭決定前進的方向。後比喻毫無主見,服從指揮或跟隨他人進退,不敢稍加違背
例:在軍隊裡,士兵必須以長官的命令馬首是瞻,不能有所遲疑。
58.
字詞 【搖搖欲墜】
注音 ㄧㄠˊ ㄧㄠˊ ㄩˋ ㄓㄨㄟˋ
相似詞 風雨飄搖、岌岌可危、搖搖欲倒、危如累卵
相反詞 巋然不動、堅不可摧、安如磐石、穩如泰山
釋義
搖搖晃晃得快要倒下來。
形容岌岌可危,甚不穩固。《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觀北斗,搖指一星曰:『此吾之將星也。』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
或比喻地位不穩,就要垮臺
例:因內戰迭起,致使政局搖搖欲墜。
1. 順遂
2. 逐漸
3. 墜落
4. 墮落
5. 深邃
6. 隧道
7. 隋朝
1.
字詞 【非禮勿視】
注音 ㄈㄟ ㄌㄧˇ ㄨˋ ㄕˋ
釋義
不合禮儀節度。《論語.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撞著不學好的,非禮相犯。」
騖:強力的追求。
2.
字詞 【心無旁騖】
注音 ㄒㄧㄣ ㄨˊㄆㄤˊ ㄨˋ
釋義
專心工作,不被外物所吸引。如:「心無旁騖」。
3.
字詞 【物極必反】
注音 ㄨˋ ㄐㄧˊ ㄅㄧˋ ㄈㄢˇ
釋義
事物發展到極點,必然會轉向發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八.姑妄聽之四》:「蓋愚者恆為智者敗,而物極必反,亦往往於所備之外,有智出其上者,突起而勝之。」
也作「物極必返」、「物至則反」。
例:世界上的事總是物極必反,可以說是亙古不變的定律。
鶩:鴨。
4.
字詞 【趨之若鶩】
注音 ㄑㄩ ㄓ ㄖㄨㄛˋ ㄨˋ
相似詞 如蟻附羶 ㄖㄨˊ ㄧˇ ㄈㄨˋ ㄕㄢ
釋義
趨之若鶩指像成群的鴨子般跑過去。
形容前往趨附者極多。《孽海花.第二十七回》:「白雲觀就是他納賄的機關,高道士就是他作惡的心腹,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字詞 【如蟻附羶】
注音 ㄖㄨˊ ㄧˇ ㄈㄨˋ ㄕㄢ
相似詞
釋義
像螞蟻附著在有羶味的東西上。
比喻趨炎附勢或臭味相投的人追逐名利的骯髒行為
例:他對老闆巴結諂媚,如蟻附羶,早已為眾人所不齒。
騖,追求,從事。
5.
字詞 【好高騖遠】
注音 ㄏㄠˋ ㄍㄠ ㄨˋ ㄩㄢˇ
相反詞 踏踏實實、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安分守己
釋義
語本《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列傳一.程顥》:「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形容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如:「做學問得慢慢來,從根基做起,不可好高騖遠。」
例:沒有人能一步登天,與其好高騖遠地去作白日夢,不如腳踏實地認真學習。
韋:熟皮。
絕:斷的意思。
6.
字詞 【韋編三絕】
注音 ㄨㄟˊ ㄅㄧㄢ ㄙㄢ ㄐㄩㄝˊ
釋義
韋編三絕本指孔子勤讀《易經》,致使編聯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典出《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
後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刻苦治學。《抱朴子.外篇.自敘》:「聖者猶韋編三絕,以勤經業。」《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蓋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絕,而為之傳。」
也作「三絕韋編」。
例:老師總是告訴我們,如果讀書韋編三絕,書本內容滾瓜爛熟,那麼不管考什麼樣的題目都難不倒我們的。
岌岌:危險的樣子。
7.
字詞 【岌岌可危】
注音 ㄐㄧˊ ㄐㄧˊ ㄎㄜˇ ㄨㄟˊ
相似詞 間不容髮、千鈞一髮、搖搖欲墮、
危在旦夕、危如累卵
相反詞 固若金湯、安如磐石、穩如泰山
釋義
形容非常危險。《文明小史.第三回》:「人聲越發嘈雜,甚至拿磚頭撞的二門鼕鼕(ㄉㄨㄥ ㄉㄨㄥ,狀聲詞)的響,其勢岌岌可危。」
例:山洪爆發,溪水暴漲,被困在沙洲上的釣客情況岌岌可危。
陽:表面上。 陰:暗地裡。
8.
字詞 【陽奉陰違】
注音 ㄧㄤˊ ㄈㄥˋ ㄧㄣ ㄨㄟˊ
相似詞 兩面三刀、口是心非
嗣後 ㄙˋ ㄏㄡˋ:從此以後。
相反詞 表裡如一
釋義
表面上裝著遵守奉行,實際上卻違反不照辦。《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勸戒屬員,嗣後不准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倘若陽奉陰違,定行參辦不貸。」
例:對於學校的規定,他一向陽奉陰違,也難怪會被記過。
9.
字詞 【事在人為】
注音 ㄕˋ ㄗㄞˋ ㄖㄣˊ ㄨㄟˊ
相似詞 人定勝天、為者常成
相反詞 聽天由命、成事在天
釋義
事情的成功與否決定於人的努力。《東周列國志.第六九回》:「事在人為耳,彼朽骨者何知。」
例:事在人為,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有所成就的。
10.
字詞 【微不足道】
注音 ㄨㄟˊ ㄅㄨˋ ㄗㄨˊ ㄉㄠˋ
相似詞 微乎其微
釋義
卑微渺小得不值得一提
例:人的力量雖是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團結合作,必能凝聚成一股力量。
11.
字詞 【巍峨高聳】
注音 ㄨㄟˊ ㄜˊ ㄍㄠ ㄙㄨㄥˇ
相似詞 嵬ㄨㄟˊ峨
釋義
高大聳立的樣子。唐.孟郊〈自歎〉詩:「太行聳巍峨,是天產不平。」《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舟中望去,人煙湊聚,城郭(城牆)巍峨,曉得是到了甚麼國都了。」
也作「嵬峨」。
12.
字詞 【維妙維肖】
注音 ㄨㄟˊ ㄇㄧㄠˋ ㄨㄟˊ ㄒㄧㄠˋ
相似詞 栩栩如生
釋義
模仿得精細巧妙,逼真傳神。清.涪陵馮鎮巒遠村氏〈讀聊齋雜說〉:「形容維妙維肖,彷彿水經注造語。」
也作「唯妙唯肖」。
例:他善於模仿名人,尤其是模仿政治人物的舉止,簡直維妙維肖。
負隅:依恃地勢險要的地方。
1.
字詞 【負隅頑抗】
注音 ㄈㄨˋ ㄩˊ ㄨㄢˊ ㄎㄤˋ
相似詞 負險固守
相反詞 俯首就縛、棄械投降、束手就縛
釋義
依恃險要的地勢,做頑強的抵抗。語本《孟子.盡心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
比喻憑藉某種條件,做頑強抵抗。例:困守在屋子裡的槍擊要犯,雖負隅頑抗,終被警察擊斃。
2.
字詞 【愚公移山】
注音 ㄩˊ ㄍㄨㄥ ㄧˊ ㄕㄢ
相似詞 鐵杵磨針、鐵杵成針
釋義
相傳北山愚公苦於家門前有太形、王屋二山阻攔出路,因而率領子孫挖掘土石,決心鏟平二山。後天帝為其真誠所感動,於是命夸蛾氏二子背負二山,移去它地。見《列子.湯問》。
後以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不畏艱難,自能成事。清.黃宗羲〈張蒼水墓誌〉:「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常人藐為說鈴,賢聖指為血路也。」
字詞 【精衛填海】
注音 ㄐㄧㄥ ㄨㄟˋ ㄊㄧㄢˊ ㄏㄞˇ
釋義
本指炎帝幼女女娃溺死東海,化為精衛鳥,憤而銜木石以填東海的故事。典出《山海經.北山經》。
後用比喻心懷冤憤,立志報仇
亦比喻意志堅定,不懼艱苦
例:先民以精衛填海的意志開疆拓土,其堅忍不拔的精神為後代子孫所景仰。
字詞 【血路】
注音 ㄒㄧㄝˇ ㄌㄨˋ
釋義
奮力殺敵所衝出的逃生路徑。《三國演義》第一五回:「王朗寡不敵眾,與白虎、周昕殺條血路,走入城中。」
渝:變更、改變。
3.
字詞 【始終不渝】
注音 ㄕˇ ㄓㄨㄥ  ㄅㄨˋ ㄩˊ
相似詞 始終不懈
相反詞 反覆無常、前後矛盾、朝秦暮楚、朝三暮四
釋義
自始至終,都不改變指意志堅定。《晉書.卷七七.陸曄傳》:「恪勸貞固,始終不渝。」《明史.卷一七七.年富傳》:「富廉正強直,始終不渝,與王翱同稱名臣。」
也作「終始不渝」、「始終不易」。
例: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
字詞 【漁翁得利】
注音 ㄩˊ ㄨㄥ  ㄉㄜˊ ㄌㄧˋ
釋義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
字詞 【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注音 ㄩˋ ㄅㄤˋ ㄒㄧㄤ ㄔˊ,
ㄩˊ ㄖㄣˊ ㄉㄜˊ ㄌㄧˋ
釋義
戰國時,趙欲伐燕,蘇代說趙惠王,以鷸蚌相爭持,漁翁得利的比喻,力勸趙王三思後行,以免強秦坐收漁利。典出《戰國策.燕策二》。
後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二刻拍案驚奇》卷一○:「自古說:『鷸蚌相持,漁人得利』。到收場想一想,總是被沒相干的人得了去」《明史.卷三二四.外國列傳五.占城列傳》:「如必驅兵苦戰,勝負不可知,而鷸蚌相持,漁人得利,他日悔之,不亦晚乎。」
也作「漁人得利」、「漁人之利」、「漁翁得利」、「漁翁之利」、「鷸蚌相爭,漁人獲利」。
5.
字詞 【瑜亮情節】
注音 ㄩˊ ㄌㄧㄤˋㄑㄧㄥˊ ㄐㄧㄝˊ
釋義
(諺語)瑜,周瑜。亮,諸葛亮。周瑜年少得志,且機智過人,但每次計謀皆被諸葛亮識破,臨死之際,感慨萬千,遂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嘆。
後用以感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
例:他一向以公司的業務王牌自詡,但自從小李進公司後,表現傑出,他常感嘆既生瑜,何生亮!
竽:古代一種吹奏樂器。
6.
字詞 【濫竽充數】
注音 ㄌㄢˋ ㄩˊ ㄔㄨㄥ ㄕㄨˋ
相似詞 碌碌無為、湊數其間、魚目混珠
相反詞 出類拔萃
釋義
戰國時,齊宣王喜聽吹竽之聲,且每次都要求三百人合吹。有位南郭處士,不會吹竽,但卻混雜其中,享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後,湣王繼位,他喜歡聽一個人獨吹,南郭先生衹好逃走。典出《韓非子.內儲說上》。
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數
或比喻以不好的東西冒充場面
有時也用於自謙之辭。《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若只靠著才氣,摭些陳言,便不好濫竽充數了。」《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我這不過是僥倖,實在是自愧無才,濫竽充數就是了!」
芋ㄩˋ:芋頭。
字詞 【燙手山芋】
注音 ㄊㄤˋ ㄕㄡˇ ㄕㄢ ㄩˋ
釋義
比喻棘手且各方皆不願接辦的事
例:拆除違章建築是工務單位的燙手山芋。
字詞 【摭】
注音 ㄓˊ
釋義
拾起、摘取。如:「摭拾」、「採摭」。《文選.張衡.思玄賦》:「摭若華而躊躇。」《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若說做官,只怕紗帽滿天飛,飛到他頭上,還有人摭了他的去哩!」
虞:憂慮。例:「性命堪虞ㄩˊ」。
7.
字詞 【不虞匱乏】
注音 ㄅㄨˋ ㄩˊ ㄎㄨㄟˋ ㄈㄚˊ
釋義
不憂愁、不煩惱
例:自來水公司宣布,今年夏季水源充足,不虞匱乏,請用戶放心。
8.
字詞 【阿諛諂媚】
注音 ㄜ ㄩˊㄔㄢˇ ㄇㄟˋ
相似詞 諂諛、迎阿
相反詞 諫諍
釋義
阿附諂諛。《隋書.卷六一.郭衍傳》:「衍能揣上意,阿諛順旨。」《三國演義.第三二回》:「吾生為袁氏臣,死為袁氏鬼,不似汝輩讒諂阿諛之賊!」
綽綽:寬裕貌。
9.
字詞 【綽綽有餘】
注音 ㄔㄨㄛˋ ㄔㄨㄛˋ ㄧㄡˇ ㄩˊ
相反詞 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寅吃卯糧
釋義
非常寬裕,足以應付所需。《文明小史.第三回》:「這綠營的兵固然沒用,然而出來彈壓這般童生與一班烏合之眾,尚覺綽綽有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繼之家裡錢多,就是永遠沒差沒缺,他那候補費總是綽綽有餘的。」也作「綽綽有裕」、「綽有餘裕」。
例:憑他的實力,要贏得這場比賽可說是綽綽有餘。
字詞 【寅吃卯糧】
注音 ㄧㄣˊ ㄔ ㄇㄠˇ ㄌㄧㄤˊ
釋義
寅年就吃掉了卯年的食糧。比喻入不敷出,預支以後的用項。《官場現形記》第一五回:「就是我們總爺,也是寅吃卯糧,先缺後空。」
也作「寅支卯糧」
地支是指木星軌道被分成的十二個部分,
記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木星的公轉周期大約為十二年,所以中國古代用木星來紀年,故而稱為「歲星」。後來又將這十二個部分命名,這就是「地支」。
10.
字詞 【逾期不歸】
注音 ㄩˊ ㄑㄧˊ ㄅㄨˋ ㄍㄨㄟ
相似詞 過期不歸
釋義
超過所定的期限而不返回
也作「逾限」。
如:「逾期作廢」、「逾期不受理」。
11.
字詞 【駕馭】
注音 ㄐㄧㄚˋ ㄩˋ
相似詞 操縱
釋義
1 操縱車馬的前進。如:「野馬未經馴服,很難駕馭。」
2 指揮、控制。《舊唐書.卷七四.馬周傳》:「陛下所與定天下者,皆仰稟成規,備鷹犬之用,無威略振主如韓、彭之難駕馭者。」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 君王自神武,駕馭必英雄。」
字詞 【鷹犬】
注音 ㄧㄥ ㄑㄩㄢˇ
釋義
1. 打獵時用以追逐禽獸的鷹和獵犬。唐.元稹〈捕捉歌〉:「網羅布參差,鷹犬走回互。」《西遊記》第二八回:「只見那南半邊,鼕鼕鼓響,噹噹鑼鳴,閃上有千餘人馬,都架著鷹犬,持著刀鎗。」
2. 比喻供人指使為非作惡的人。《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張琥、李定為安石爪牙,臺官張商英乃安石鷹犬。」
12.
字詞 【干預政事】
注音 ㄍㄢ ㄩˋ ㄓㄥˋ ㄕˋ
釋義
干涉、參預、過問政治事務。《三國演義.第一一八回》:「昔先帝在日,譙周未嘗干預國政。」《 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我的吃烟就是我的自由權,雖父母亦不能干預的。」
也作「干與」、「干豫」。
13.
字詞 【遇人不淑】
注音 ㄩˋ ㄖㄣˊ ㄅㄨˋ ㄕㄨˊ
相似詞 所嫁非人
釋義
女子誤嫁了不好的丈夫。語本《詩經.王風.中谷有蓷》:「有女仳離,條其歗矣,條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例:像她這麼能幹又體貼的女人,可惜遇人不淑,婚姻之路走得很辛苦。
字詞 【淑】
注音 ㄕㄨˊ
釋義
善良、美好
如:「賢淑」、「遇人不淑」。《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幽靜美好的樣子。
字詞 【窈窕淑女】
注音 ㄧㄠˇ ㄊㄧㄠˇ ㄕㄨˊ ㄋㄩˇ
釋義
體態美好又有德性的女子。《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隋書.卷三六.后妃傳.序》:「窈窕淑女,靡有求於寤寐;鏗鏘環珮,鮮克嗣於徽音。」
例:姊姊是個窈窕淑女,吸引了許多男士的熱烈追求。
14.
字詞 【猶豫不決】
注音 ㄧㄡˊ ㄩˋ ㄅㄨˋ ㄐㄩㄝˊ
相似詞 舉棋不定、遲疑不決、優柔寡斷
相反詞 當機立斷
釋義
遲疑不定,無法拿定主意。《晉書.卷五七.趙誘傳》:「隆猶豫不決,遂為其下所害。」《紅樓夢.第二四回》:「只是還怕他一時醉中慷慨,到明日加倍的要起來,便怎處?心內猶豫不決。」
也作「猶豫未決」。
15.
字詞 【毀譽參半】
注音 ㄏㄨㄟˇ ㄩˋ ㄘㄢ ㄅㄢˋ
釋義
毀謗與稱譽的比例相當
例:他在商業界毀譽參半,若非親自與他接觸,很難真正了解他的為人。
16.
字詞 【玉石俱焚】
注音 ㄩˋ ㄕˊ ㄐㄩˋ ㄈㄣˊ
釋義
美玉和石頭一同被燒毀。語出《書經.*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
後指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三國演義.第一一六回》:「如執迷不降,打破關隘,玉石俱焚!」《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機反邪歸正?朝廷必有酬報。不然他日一敗,玉石俱焚。」
也作「玉石同焚」、「玉石同燼」、「玉石同沉」、「玉石俱燼」、「玉石俱摧」、「玉石俱碎」。
17.
字詞 【每下愈況】
注音 ㄇㄟˇ ㄒㄧㄚˋ ㄩˋ ㄎㄨㄤˋ
相反詞 蒸蒸日上
釋義
估量豬隻肥瘦,由腳脛的肉愈多,知豬愈肥。語出《莊子.知北遊》:「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正獲、監市皆是官名,履狶是用腳踩著豬去試肥瘦。「每下愈況」本指要知道豬的肥瘦,要從最下部不易長肉的小腿部分去試,此處肉愈多,豬就愈肥。
比喻從低微之處去看道,道就越明顯
此義後世罕用,或混同「每況愈下」,比喻情況愈來愈壞
例:自從他父親去世後,他家的經濟情形每下愈況。
監市:市場管理人員。狶:豬。
字詞 【監市履狶】
注音 ㄐㄧㄢ ㄕˋ ㄌㄩˇ ㄒㄧ
相反詞 蒸蒸日上
釋義
監市履狶指市場管理者踩踏豬的小腿而知豬的肥瘦。因小腿不易長肉,故檢驗此處最能得知豬的肥瘦。語出《莊子.知北遊》:「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
比喻道無所不在,越是低微處,道越明顯。
後比喻善於體察細微的事物。宋.黃庭堅〈寄上叔父夷仲〉詩二首之一:「庖丁解牛妙世故,監市履狶知民心。」
馮虛:凌空、飄浮空中。
18.
字詞 【馮虛御風】
注音 ㄆㄧㄥˊ ㄒㄩ ㄩˋ ㄈㄥ
釋義
在空中乘風飛行。宋.蘇軾〈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字詞 【葦】
注音 ㄨㄟˇ
釋義
[名]
1. 參見「蘆葦」條。
2. 一種船身窄長如葦草的小舟。宋.蘇軾〈赤壁賦〉:「縱
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任憑小船兒在茫無邊際的江上飄蕩,越過蒼茫萬頃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蕩,就如同憑空乘風,卻不知道在哪裏停止)
19.
字詞 【幅員廣大】
注音 ㄈㄨˊ ㄩㄢˊ ㄍㄨㄤˇ ㄉㄚˋ
釋義
廣狹稱為「幅」,周圍稱為「員」。疆域有廣狹及四至,故稱疆域為「幅員」。
幅員廣大,是指幅員廣大寬廣而大
例:中國物博地大,幅員遼闊,人口眾多。
20.
字詞 【動員戡亂】
注音 ㄉㄨㄥˋ ㄩㄢˊ ㄎㄢ ㄌㄨㄢˋ
釋義
於戰時或緊急狀況時,動員國家全部的人力和資源,支援國防軍事活動,以平定戰事亂象
如:「為因應時局變化,中華民國於民國八十年五月由總統宣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字詞 【戡】
注音 ㄎㄢ
釋義
克、平定。如:「戡亂」、「戡平」。《書經.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新唐書.卷一三七.郭子儀傳》:「昔回紇涉萬里,戡大憝,助復二京,我與若等休戚同之。」
垣:矮牆。
21.
字詞 【斷壁殘垣】
注音 ㄉㄨㄢˋ ㄅㄧˋ ㄘㄢˊ ㄩㄢˊ
相似詞 斷垣殘壁
釋義
破敗倒塌的牆壁。形容景象荒涼
例:經過無情戰火的洗禮之後,昔日繁華的城市如今只剩斷壁殘垣的淒涼景象。
緣:攀爬。
求:找尋、探索、設法得到。
22.
字詞 【緣木求魚】
注音 ㄩㄢˊ ㄇㄨˋ ㄑㄧㄡˊ ㄩˊ
相似詞 刻舟求劍
釋義
爬到樹上去找魚。語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採珠。」《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進若緣木求魚。」
也作「求魚緣木」。
例:要減肥就要多運動,只靠藥物,無疑是緣木求魚。
23.
字詞 【孤立無援】
注音 ㄍㄨ ㄌㄧˋ ㄨˊ ㄩㄢˊ
釋義
單獨行事,沒有別人的幫助。《三國演義.第四七回》:「周瑜孤立無援,必為丞相所擒,瑜既破,則劉備無所用矣。」《東周列國志.第五回》:「莊公既礙姜氏之面,又度公孫華孤立無援,不能有為。」
也作「孤立無助」。
例:敵軍在孤立無援的境況下,只能高豎白旗投降。
24.
字詞 【原形畢露】
注音 ㄩㄢˊ ㄒㄧㄥˊ ㄅㄧˋ ㄌㄨˋ
相似詞 暴露無遺
相反詞 藏頭露尾
釋義
原本的形貌、面目完全暴露出來
例:經過他明查暗訪,終於找出內賊,使其原形畢露。
25.
字詞 【予取予求】
注音 ㄩˊ ㄑㄩˇ ㄩˊ ㄑㄧㄡˊ
釋義
由我這裡取用求索。語出《左傳.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後引申為任意取求,需索無度。宋.范仲淹〈淡交若水賦〉:「甘言者不可不畏,澡行者予取予求。」
例:他蠻橫無理、予取予求的態度,引起大家的反感。
26.
字詞 【源源不絕】
注音 ㄩㄢˊ ㄩㄢˊ ㄅㄨˋ ㄐㄩㄝˊ
釋義
形容連續不斷。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四.風俗.種羊》:「待其大而食之,次年如前法又種,源源不絕。」
例:給災區人民的生活物資正從四面八方源源不絕地送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3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咕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會考詞彙庫補充2021
閱讀時間約 28 分鐘
會考詞彙庫一(ㄅ至ㄌ)
閱讀時間約 76 分鐘
會考詞彙庫二(ㄍ至ㄐ)
閱讀時間約 88 分鐘
會考詞彙庫三(ㄑ至ㄔ)
閱讀時間約 70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會考後選填志願參考填寫志願時,不少人是參考網路資訊或親友意見、同儕相約、印象...糊里糊塗就「上榜」,虛度寶貴光陰。註   建議要先以自己有意願、有興趣、有能力的為主,高中職三年透過學習、實作、參加比賽、考取證照、參加各項活動而累積自信,成為更好的自己。   高分族群若無特殊原因建議選讀前2志願(高中或高職)
avatar
Team Edu
2024-05-24
會考作文狂想曲(下)身穿白色T恤,藍色牛仔褲的監考人員,似笑非笑地,望著左邊數來第一排第七位,一臉茫然又無奈,準備棄卷投降的蓄鬍子考生。怪哉!總有點面熟,好像是西元1917年遭左翼份子推翻,羅曼諾夫家族的尼古拉?
Thumbnail
avatar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生的万華鏡
2024-05-23
會考作文狂想曲(上)「『標題』的擬定,常運用特殊設計,以吸引大眾目光,其中可能反映了某些群眾心理或社會面貌。  請思考上述標題運用了什麼樣的設計方式?這樣的標題設計是受到什麼原因影響?背後反映了什麼現象?並結合你的生活經驗、見聞,寫下對此的觀察與想法。」
Thumbnail
avatar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生的万華鏡
2024-05-22
寫作文最好用的修辭?作文之中使用修辭的頻率應該如何?獻給準備會考的國三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修辭法並不是唯一重要的元素,重點在於完整地敘述一個故事。這篇文章分享教學作文多年的心得,同時用會考題舉例說明,讓讀者能更清楚明白寫作技巧。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正在面對會考的國三生。
Thumbnail
avatar
王小姐
2024-02-29
國中會考語文常識(二):狀聲詞「狀聲詞」,又稱為「摹聲詞」、「擬聲詞」、「象聲詞」,是描摹聲音的詞彙。運用狀聲詞,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
Thumbnail
avatar
EMMA國文
2024-01-23
可能會考100分?!這週是小學的期中考週。 兒子昨天考英語,放學回來後他說: 「可能會考100分!」 我和先生都笑了!我心裡想:「最好是吼!」
Thumbnail
avatar
兩寶媽的生活滋味與成長
2022-11-03
國中會考:平飼、放牧雞蛋 為何不普遍?你的答案是什麼?針對今年國中會考社會題目出現「非籠飼雞蛋」考題,說明「歐盟基於公眾健康及動物福利等理由,於2012年起,禁止境內農民以傳統格子籠方式飼養蛋雞,並立法規定市售雞蛋必須明確標示其飼養方式,讓消費者可以在平飼(即室內放養蛋雞)、放牧(除室內空間外,還提供蛋雞戶外活動空間)等友善生產的蛋品之間做出選擇。」.
Thumbnail
avatar
爸爸媽媽同學會
2022-06-16
會考完了,然後呢? 學校選填&學習資源分享這幾天會考放榜,用幾家歡樂幾家愁這句話來形容應該不為過吧。會考,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那會考之後呢?
Thumbnail
avatar
芝麻
2022-06-14
2022年會考帶給國語文教師的一些啟示今年是108課綱後,首次舉辦的國中教育會考。這幾天,老師們都忙著在進行各科的解答與研究。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好像每一科,都變成「國文」!
Thumbnail
avatar
王厚森
2022-05-24
會考後的心願5/23(一) 會考完了我最最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捐髮 捐髮除了是我想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另外是想替自己的國中生涯結尾,還有告訴剛會考完的我「我做到了」 那30公分的頭髮陪了我3年,說真的剪下去的當下一點心痛的感覺也沒有 我想告訴國中即將畢業的自己 你真的很棒 學會關心照顧身邊的人在意他們的感受
Thumbnail
avatar
瑄xuan
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