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世界時刻關心戰況進展。開戰第一天,俄軍攻勢閃電行進,予人現代化軍事衝突之感,勝負揭曉或將以「小時」計;然而伴隨烏克蘭拒不屈服,俄軍推進緩慢,人們對衝突的結束預期回落至以「日」計算;此後戰況未有顯著突破,「談打交織」成為常態,外界對結果的預期又回歸傳統戰爭模式:以「週」計算。但即便如此,由於北約各方不願正式派兵協助,烏克蘭眼下喪失了戰場主動,雖能固守,卻極難長期抗阻俄軍。
而在正規軍事衝突外,諸如「亞速營」(Azov Battalion)等極端組織也進入人們視野,其在烏東的長年暴行,成為此次普京(Vladimir Putin)發兵烏克蘭的兩大口號之一:「去軍事化」與「去納粹化」。而今次衝突上演的「民防」與「巷戰」場景,亦在台灣引發熱議。針對俄烏衝突的軍事議題,《多維新聞》採訪到任職於湖北黃岡師範外國語學院,專研抗日戰爭、近代中外軍事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王立本教授,剖析戰況發展與前景,此為系列專訪第二篇(共二篇)。
多維:普京於2月24日宣布發起「特別軍事行動」時,曾提及兩大目標,一是讓烏克蘭「去軍事化」,二是要烏克蘭「去納粹化」。不知您怎麼看待「去軍事化」這個目標,普京要的可能是形成一個怎樣的狀態?是類似美日安保條約下的自衛隊,或是一種涵納歐美俄多方力量的集體安全保障?
王立本:開戰之後普京就多次說過,這一次對烏克蘭的作戰並不是「滅國戰爭」,而是要達到上述所說的這兩個目標。簡單來說,就是將烏克蘭變成「俄羅斯想要的樣子」:一方面讓烏克蘭東部的工業區獨立,使烏克蘭變成一個農業國家;二方面讓烏克蘭失去武裝力量,莫斯科將能徹底保障俄羅斯南部國界的安全。另一方面,俄羅斯也不可能讓烏克蘭問題過度國際化,因為這般發展對其本身不利,所以從目前的狀況來看,莫斯科應該還是想在軍事上取得完全的勝利,從而逼迫烏克蘭徹底接受俄羅斯的改造。
這陣子烏克蘭方面甚至有提出希望以後可能變成所謂的「武裝中立」。目前看來,俄羅斯應該不會希望如此,因為歐洲的中立國是要國際列強的共同認可才有可能成立,俄羅斯現在看起來不希望北約或者美國介入過深。
多維:「去納粹化」的目標,則是直指亞速營等烏克蘭極右民兵(現為烏克蘭國民衛隊一員)。不知您怎麼看待亞速營的崛起?其反映了什麼樣的歷史背景?
王立本:所謂的去納粹化也是這一次俄羅斯出兵的重大理由。其實主要的原因是根據近年來,在烏克蘭東部地區俄羅斯族裔不斷地受到語言與生活習慣上的壓迫,甚至於被激進的組織,就是所謂的「亞速營」武裝攻擊。
東歐地區超過一個半世紀以上都是民族紛雜的地區,激烈民族主義在這個地區特別有賣點。亞速營就是這種激烈民族主義下的產物,本身帶有很濃厚的仇恨色彩。而歐洲近年來的「新納粹」,與過去的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當然也有所不同,簡單來說就是這些東歐人將納粹之中的部分主張給移植過去。
多維:您認為此次衝突可能會用什麼樣的方式結束?俄羅斯是否可能重演在阿富汗的困境?
王立本:未來這場戰爭會用什麼方式結束目前看來還很難說。雖然談判已經在進行,好像有時也會傳出一些和平的訊息,但是俄羅斯目前的軍事行動仍然沒有停止,激烈的戰鬥繼續進行中,我個人不認為俄羅斯會在取得絕對的勝利前,就與烏克蘭達成所謂的和平。對俄羅斯而言,不達到讓烏克蘭徹底非武裝化的目標,應該是不會罷手。
而對俄羅斯來講,最不希望看到的結局,當然就是烏克蘭的「阿富汗化」,這也是他非要取得完全勝利不可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烏克蘭能夠抵抗到今天,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美國與北約從西部源源不斷運送各種裝備,包括刺針飛彈以及標槍飛彈等等防空、反坦克的單人武器,讓依然依賴傳統陸戰的俄羅斯軍隊受到挫折。所以如果俄羅斯不能夠徹底達到他的目標,這個地區就會繼續接受西方的援助,整個變成一個無法解決的戰場。
多維:此次俄烏衝突也在台灣引發熱議,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便表示:「如果俄羅斯把核武拿掉,軍力不會比台灣強!」不知您怎麼看待這段話?您覺得此次衝突,可以給台灣什麼啟示?
王立本:台灣許多政客的言論我們就聽聽就好,因為完全不專業。俄羅斯有非常龐大的軍隊,非常充足的實戰經驗,西方國家長年評估其軍事力量仍名列世界前茅,所有的數字都可以在許多網路資料庫上面找到,所以我不懂這位民意代表的說法到底是根據什麼?
對台灣來講最大的借鏡應該有兩個。首先追求一個長久穩定和平的環境,應該是弱小的一方必須要去自理達成的目標,姑且不論台灣怎麼主張兩岸未來的前途,和平應該是最高法則,這點格外重要。烏克蘭有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20多萬的常備部隊,還有北約與美國在背後的支持,但仍受到俄軍重創。請問台灣有這樣的條件嗎?
第二點,個別的英勇拯救不了國家戰略或者政治外交政策上的錯誤。烏克蘭的軍人以及許多平民百姓都很勇敢,面對強敵仍不屈服抵抗,但是經歷這些大規模的犧牲,依然無法挽救國家破碎的命運。所以今天台灣的領導階層應該要去設想,自己在兩岸問題上一面倒靠向美國,對中國大陸形成一定程度的威脅,就像烏克蘭要加入北約一樣,對台灣而言到底有沒有實質的好處?台灣是不是要因此承擔過高的戰爭風險?
原文發表於2022/3/22《多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