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的天靈靈地靈靈 (首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第一章

 24區服
24001209
JANET
常年在長照界工作著∼∼
早期在台北大同區一家私立老人院當菜鳥
*********************************
一位老榮民,
稍頑固了,可能也因為他重聽的狀況,個性平時不太說話,用餐執著的細節,一定必須要堅持著。
他沒有直系的孩子,卻有一位養子,正常工作著,休假時,會帶著國小的兒子來看望老人家,
看得出來,在現實中要養家,而在養父子的關係中,仍然盡到可能的孝順,拉著小孫子和老人家親近著。

最後一年的從夏天到秋天吧,老人家的喘和腸胃病,使得反複住院,若急著送到最近的馬階,會被家屬狂罵,要送北榮,才能不花錢,非常緊急與經濟面的現實,這般矛盾,照顧上和電話中,家屬和員工的概念生生拉扯,不管如何秏費,老人家終上了天堂∼∼ 各面大家算得上仁至義盡。


隔年的年夜飯前天,那位養子先生,打電話來到老人院,接到電話的是我們一位資深的護士,她當了阿媽仍保有苗條的style∼∼

「呃,我是某某某,還記得嗎?!是 那位榮民的兒子...」
「喔!是的,當然!就,那之後沒再聯...」她察覺其欲言又止
「呃,剛是否有來電到我這裏...呢?」
「唔,沒有啊!」
「呃,但剛有響,我一時沒接到,察看來電號碼,是從你這老人院,所以..」

這護士,相當資深的,一想到多年來,老人家生前都是這個時候打電話,一年一次的。
她立馬開朗回應:
「那就是要說 恭禧發財!恭禧恭禧新年快樂!」
對方受到感染「啊!是的!恭禧!恭禧!」
就這樣,掛上了電話
她離開櫃台,遇到了我,跟我講了剛剛的,一起想著感恩新的年到∼∼

  令我這菜鳥驚訝的感覺~
  喔!真神奇,天靈靈地靈靈
2020/舊曆年前思想起
avatar-img
3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第三章 跟個管師保持溝通管道暢通 當失智確診後,想辦法讓她能維持機能
我也不知道,老是在急診內,看到老者是誰?裡頭擔任如工蟻般推床員,聽從醫師護理師,將病人運送至觀察室、檢查、病房,日復一日的工作。 中元普渡後、過年前後的寒冬,很奇妙,某些觀察床號會站著位老人,手比個數字,沒有人能發覺,也不會有人知道?知道方式,往往殘酷…… 一位年輕剛入職的小護理師
Thumbnail
牛宥傑先生,為桃園私立德宥居家長照機構負責人。從小為外公外婆拉拔長大,對於與長輩相處十分熟悉,逐漸長大後,開始照料年長的外公外婆,對於長者照護有深刻的體悟,感嘆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長照機制卻跟不上人口老化速度,因此創立德宥居家長照機構,期盼運用自己的力量,打造更好的照護、善終的服務環境。
我的第一位服務個案A,就是小兒麻痺那位,住在逢甲大鵬新城裡面。 我剛照顧他時(2018年8月),剛好他父親92歲才剛過世半年而已。 每次我到他家陪伴他時,2小時服務時間有1/3在客廳陪他看電視聊天,他的原住民母親快80了通常也會在客廳一起看電視,他們兩位很有趣,會搶電視看。 他母親有跟我介紹客
工作滿一個半月了,我負責照顧的是長照病房的21位住戶resident。長照病房的住戶都是老爺爺老奶奶,他們是長期住戶,病況也比較穩定,沒有一大堆頻繁入院出院或是要外送醫院的情況,雖然要照顧的病房數比rehab的人數還要多,不過仍然比照顧rehab病房負擔小些,比較適合我這種新護士。 這篇文章我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Thumbnail
在家人在年前動了大手術,在連假的第一天,小年夜的下午從加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因為太臨時,年假期間要請看護除了單日費用+50%,通常是有錢也請不到人的。運氣好意外遇到了一位神仙看護阿姨,她用自己的經歷和看護工作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和勇氣。來看看她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前面談了照服員,現在來說家屬。 在面談完照服員後接到一通要聘照服員的電話, 通常我們接應業務電話的都會先問服務地點 後問病情及相關事宜。 但家屬對我問的問題都不回應,只是一直強調, 我們的病人很好顧,看護來這裡沒有什麼事好做, 很輕
在我的工作領域,看了非常多的長照家庭,我有時像局中人情緒陷入其中,有時又像第三者必須客觀看事情,有時更像站在至高點看人生縮影,從事個管這份工作自己的內在能量必須很強大,有信仰更佳。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第三章 跟個管師保持溝通管道暢通 當失智確診後,想辦法讓她能維持機能
我也不知道,老是在急診內,看到老者是誰?裡頭擔任如工蟻般推床員,聽從醫師護理師,將病人運送至觀察室、檢查、病房,日復一日的工作。 中元普渡後、過年前後的寒冬,很奇妙,某些觀察床號會站著位老人,手比個數字,沒有人能發覺,也不會有人知道?知道方式,往往殘酷…… 一位年輕剛入職的小護理師
Thumbnail
牛宥傑先生,為桃園私立德宥居家長照機構負責人。從小為外公外婆拉拔長大,對於與長輩相處十分熟悉,逐漸長大後,開始照料年長的外公外婆,對於長者照護有深刻的體悟,感嘆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長照機制卻跟不上人口老化速度,因此創立德宥居家長照機構,期盼運用自己的力量,打造更好的照護、善終的服務環境。
我的第一位服務個案A,就是小兒麻痺那位,住在逢甲大鵬新城裡面。 我剛照顧他時(2018年8月),剛好他父親92歲才剛過世半年而已。 每次我到他家陪伴他時,2小時服務時間有1/3在客廳陪他看電視聊天,他的原住民母親快80了通常也會在客廳一起看電視,他們兩位很有趣,會搶電視看。 他母親有跟我介紹客
工作滿一個半月了,我負責照顧的是長照病房的21位住戶resident。長照病房的住戶都是老爺爺老奶奶,他們是長期住戶,病況也比較穩定,沒有一大堆頻繁入院出院或是要外送醫院的情況,雖然要照顧的病房數比rehab的人數還要多,不過仍然比照顧rehab病房負擔小些,比較適合我這種新護士。 這篇文章我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Thumbnail
在家人在年前動了大手術,在連假的第一天,小年夜的下午從加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因為太臨時,年假期間要請看護除了單日費用+50%,通常是有錢也請不到人的。運氣好意外遇到了一位神仙看護阿姨,她用自己的經歷和看護工作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和勇氣。來看看她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前面談了照服員,現在來說家屬。 在面談完照服員後接到一通要聘照服員的電話, 通常我們接應業務電話的都會先問服務地點 後問病情及相關事宜。 但家屬對我問的問題都不回應,只是一直強調, 我們的病人很好顧,看護來這裡沒有什麼事好做, 很輕
在我的工作領域,看了非常多的長照家庭,我有時像局中人情緒陷入其中,有時又像第三者必須客觀看事情,有時更像站在至高點看人生縮影,從事個管這份工作自己的內在能量必須很強大,有信仰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