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產品經理一二三 (產品部日常/年度檢討/供應鏈避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一篇我們談到產品開發,需要品質體系的支撐,並在安規的框架之下進行。但是我們先別急著進入產品開發,這是產品部工作的一部份,不過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瑣事。



如果你選擇進入產品部,第一件事情需要先搞清楚公司到底有哪些產品,哪些是熱賣品,過去曾經有哪些產品,甚至開發過什麼,但是後來沒有成功。如果不知道前人嘗試些什麼,以及為什麼某些功能後來被拿掉,你提出的任何點子都會變得老調重彈。

產品部的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還記得當時沒有人交接,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慢慢摸清楚有哪些產品。
為什麼這麼花時間,我只想說:「業務部給我出來跪!」

魔鬼藏在細節中。

第一,產品建檔早期是由業務自行輸入,有時不小心多按一個"."或是"-"或是空白鍵,多一個字元,系統中就會被視為兩種不同產品,只能靠暴力搜尋拼湊出來。

第二,業務能力低下,為了贏得訂單,除了降價,就是提高客製化。
所以當產品部開發出一個基本款,慢慢就繁衍出越來越多子款,各有不同配置,再加上安規升級設計變更(有些客戶不跟著升級,因為價格差距太大),還有某些財務考量,部份訂單被拆到其他工廠。同一套設計在不同工廠生產,除了公差,工廠一般會稍微修改,且不一定會反映在圖紙上;也就是說,設計圖紙跟帳本一樣,對外的是一套,真正拿來用的是一套。所以如果保固維修時,你只看產品型號就拿了A廠的油泵,想裝在B廠的支架上,很有可能裝不上去。

而我們單位負責上百個品項,所以像是整理產品規格,核對使用手冊,以及物料清單(BOM)這麼樸實無華的事,實際上佔了我們許多時間。但是工業產品,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公司曾經因為公制跟英制的單位換算誤差,造成整批退貨,最終業務部主管引咎辭職。

如何化被動為主動

在公司裡,業務是幫公司賺錢的單位,通常有最高的話語權,而產品部必須對產品式樣如數家珍,否則就會很受制於業務部,成為附屬單位一樣。
「產品感」需要時間培養,你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挖掘(翻出舊檔案資料),以及沉澱(閱讀安規及驗貨報告),接下來掌握各個產品類別佔比,以及銷售年增(減)率,目前是由哪個工廠生產,品質實績如何。你可以參考這邊三種做法

  1. 可以從ERP上抓資料慢慢整理
  2. 直接找業務部,不過他們應該沒空理你。
  3. 我的做法是直接問驗貨員,像是「他們平常最常去哪家工廠,驗了哪些產品?」
    老實說,訂單的增減,驗貨員比業務還有感覺,原因是當訂單量大,抽檢的數量也跟著加大,他們需要更多時間驗貨,手都起水泡,或是回到家都已經凌晨;其次是訂單量大,工廠對他們的待遇就越好,人情冷暖這很明顯。這些都是直接的體會,所以跟驗貨員建立好關係,很快就能掌握80%的生意。

年度Line review

很多大客戶,會在年底要求召開line review,檢討過去一年的交易,與會者基本包括對方的產品經理、項目經理、以及採購。像這種在中國設立採購辦事處的,採購的話語權較大,但是流動率挺高,可能是為了防弊。品質工程師相對穩定,而且在中國,具有技術實戰背景的,都有一定地位,如果能獲得SQE的支持,採購想要轉單沒那麼容易。

Line review 主要是對方採購控場,文件裡很多資料,你只要先看三點

  • 採購品項
  • 訂單總金額
  • 不良率

一般起手式都是從不良率較高下手,要求全線降價可能3-5%。當然不良率高必須改善,這是責無旁貸的事,但是交貨準時,配合度高這些,難道都不是優點?
訂單金額還能勉強維持,是因為我們找了很多新品填補,量少多樣,為了這些品項,管理成本當然跟著上升,而主力品項逐漸被轉單,那些沒人要接的單子,請我們幫忙硬扛下來,這是互惠的生意嗎?
如果掌握產業情資,在會議中更容易幫助業務部,扭轉降價的壓力,跟業務部搞好關係,絕對可以增加影響力。例如有一年生意不錯,尾牙時我請業務主管出面說情,向美國分公司拉贊助,把驗貨員使用多年的筆電及相機全部換新。這一下就得到質檢部的信任及支持,往後的日子,幫助我蒐集更多產業信息,也讓產品部在公司的整併內鬥中,依舊站穩腳跟。

以新制舊,以舊避險

產品最終要下給哪個工廠生產,可以是採購部門決定,也可以是產品部門決定。建議方向是:產品結構簡單,單價較低,沒有保固問題,可以由採購這邊決定;而對於結構較為複雜,且會涉及驗廠、認證、客訴處理、甚至上升到法務事件,這一類產品,最好交由產品部負責。因為若不幸發生重大品質問題,客戶的品質工程師決定駐廠時,我方勢必要派人陪同,而採購有好幾星期不在公司,可能對下單的本職工作造成影響。另外,產品部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對材料特性、加工技巧、現場配置,人員習慣,都會進一步的了解,在之後產品開發時,這些累積的知識都能派得上用場。

這裡講到一點供應鏈相關。當時公司的五大供應商,佔了超過60%的生意,但是一方面想要分散風險,一方面想要規模經濟,這是兩股相反的力。一般我們會有計畫地扶持新供應商,這些外協廠原本只供給零組件,撥出一些小單讓他們跨入整機組裝。這些小廠雖然管理沒有那麼規範,技術實力也有待養成,但是也多了些彈性,為了搶單也更積極。但是也要留心,養虎為患,有朝一日成為競爭者;另一方面,選廠時也要避免原有供應商,因為擔心自己被撤換掉,而採取抵制不願供貨,如果新廠沒有起來,舊廠又斷了,那就進退維谷。最後還有一點,舊廠一般規模較大,資金雄厚,為了防堵新廠而採取惡性降價,同一款產品報價,無論其他廠多少,都再降3個點,比誰的氣長。產品部或採購部,千萬不能只看最低價,短期內確實幫助公司省錢,但是不利於佈建健康生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il Chen的沙龍
17會員
16內容數
Neil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7
有很多無效溝通,來自於畸形的組織架構,沒有清楚的職權及職銜高低,光談KPI或OKR都是狗屁。 代理人也有分成三種,但是實務上真的有辦法代理,還是只代理有利的那一半,享受指揮的快感,不想扛起責任或買單。 最後,管理層有病,卻要員工吃藥
Thumbnail
2022/09/17
有很多無效溝通,來自於畸形的組織架構,沒有清楚的職權及職銜高低,光談KPI或OKR都是狗屁。 代理人也有分成三種,但是實務上真的有辦法代理,還是只代理有利的那一半,享受指揮的快感,不想扛起責任或買單。 最後,管理層有病,卻要員工吃藥
Thumbnail
2022/04/28
下一個產品在哪 Benchmarking 沒有經營策略,哪來的產品路徑
Thumbnail
2022/04/28
下一個產品在哪 Benchmarking 沒有經營策略,哪來的產品路徑
Thumbnail
2022/04/27
跟軟體最大不同的是,你需要面對工廠,這是做硬體絕對繞不開的一環,大家對工廠的印象是又髒又熱,噪音大灰塵多;乾淨的環氧地板,很多機器手臂的裝配線,加上幾十年工夫的老職人? 我們從以下幾點看生產實務 1.工廠架構及日常營運 2.廠長的工作 3.判斷工廠能力的指標
Thumbnail
2022/04/27
跟軟體最大不同的是,你需要面對工廠,這是做硬體絕對繞不開的一環,大家對工廠的印象是又髒又熱,噪音大灰塵多;乾淨的環氧地板,很多機器手臂的裝配線,加上幾十年工夫的老職人? 我們從以下幾點看生產實務 1.工廠架構及日常營運 2.廠長的工作 3.判斷工廠能力的指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產品履歷 產品履歷是指一個產品從設計、生產、銷售到售後服務的所有資料。它是產品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產品品質、分析市場表現、提供售後服務。 產品履歷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商品編號:是產品的唯一識別碼,用於追蹤產品的所有流程。 創意編號:是產品的創意來源,相關的圖稿、文字、圖像等。
Thumbnail
產品履歷 產品履歷是指一個產品從設計、生產、銷售到售後服務的所有資料。它是產品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產品品質、分析市場表現、提供售後服務。 產品履歷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商品編號:是產品的唯一識別碼,用於追蹤產品的所有流程。 創意編號:是產品的創意來源,相關的圖稿、文字、圖像等。
Thumbnail
在競品比較時常會聽到「最 OO 的產品」、「一講到 OO 就想到它」,那產品定位該如何設定?又要如何和產品路線圖結合?這篇想拆解我目前的產品思維。
Thumbnail
在競品比較時常會聽到「最 OO 的產品」、「一講到 OO 就想到它」,那產品定位該如何設定?又要如何和產品路線圖結合?這篇想拆解我目前的產品思維。
Thumbnail
產品生命周期是什麼?為什麼重要? 這邊先分享一個故事: 某公司老闆A先生在台灣經營一個中小企業。 A先生是技術背景出身的,產品很有特色也不吝嗇提供行銷預算推廣自家產品。 在市場上有自己的品牌,消費者回饋也有不錯的評價。 但不知道為什麼公司規模、產品市佔率一直無法持續成長 。 A先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Thumbnail
產品生命周期是什麼?為什麼重要? 這邊先分享一個故事: 某公司老闆A先生在台灣經營一個中小企業。 A先生是技術背景出身的,產品很有特色也不吝嗇提供行銷預算推廣自家產品。 在市場上有自己的品牌,消費者回饋也有不錯的評價。 但不知道為什麼公司規模、產品市佔率一直無法持續成長 。 A先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Thumbnail
《理想之城》趙又廷說:「每張價格表背後,都是千絲萬縷的關係。」 業界有業界的規矩 突破囚徒困境 成本哪裡來 降成本應該是誰的任務 小趣談
Thumbnail
《理想之城》趙又廷說:「每張價格表背後,都是千絲萬縷的關係。」 業界有業界的規矩 突破囚徒困境 成本哪裡來 降成本應該是誰的任務 小趣談
Thumbnail
這是寫給 B2B 製造業的系列文 本文是產品經理 第一集 內容包括 -品質系統認證只是入場券 -SQE驗廠重點及內幕 -產品認證實務 -產品驗貨實務 -產品部如何應對工廠 -重新看待驗貨員的價值
Thumbnail
這是寫給 B2B 製造業的系列文 本文是產品經理 第一集 內容包括 -品質系統認證只是入場券 -SQE驗廠重點及內幕 -產品認證實務 -產品驗貨實務 -產品部如何應對工廠 -重新看待驗貨員的價值
Thumbnail
就跟感冒藥斯斯有兩種,同樣稱為「產品經理」的工作,工作內容與技能樹也會因為產業、公司別有很大差異唷。在此舉出三種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產品,說明三類產品經理的職務內容與比較,幫助求職者或轉職生們上對船 :)
Thumbnail
就跟感冒藥斯斯有兩種,同樣稱為「產品經理」的工作,工作內容與技能樹也會因為產業、公司別有很大差異唷。在此舉出三種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產品,說明三類產品經理的職務內容與比較,幫助求職者或轉職生們上對船 :)
Thumbnail
我是一個剛加入新公司的產品經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瞭解新公司的產品呢? 以下是我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瞭解產品的使用者旅程以及對應功能 第二個重點:如何瞭解產業?從上游、下游、競爭者、互補品來看 第三個重點:瞭解產品的開發進度、上下游窗口,以及過去的「債」
Thumbnail
我是一個剛加入新公司的產品經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瞭解新公司的產品呢? 以下是我的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瞭解產品的使用者旅程以及對應功能 第二個重點:如何瞭解產業?從上游、下游、競爭者、互補品來看 第三個重點:瞭解產品的開發進度、上下游窗口,以及過去的「債」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讀後感:產品經理的PM三點下午茶 #15 快速做競品分析的方法。 老闆要我盡快給一份競品分析,有沒有快速做競品分析的方法? 1老闆的目的? 2劃定戰場:老闆主要想分析什麼?心中的競品是誰? 3面對不知道要什麼的老闆,從4P找方向 4結論與行動方案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讀後感:產品經理的PM三點下午茶 #15 快速做競品分析的方法。 老闆要我盡快給一份競品分析,有沒有快速做競品分析的方法? 1老闆的目的? 2劃定戰場:老闆主要想分析什麼?心中的競品是誰? 3面對不知道要什麼的老闆,從4P找方向 4結論與行動方案
Thumbnail
身為女裝產業的一份子,商品部的設計師總是偉大神聖不可被侵犯的存在。這一行裡,天份總是被放大,會選款這件事,總被認為與生俱來,眼光,更是一種天賦,傳授不來。 更有趣的是,業績好壞,商品部幒是需要扛起最大的責任,誰叫商品是所有的源頭。又因為教不來,學不會,傳不出去,所以其他人也幫不上甚麼忙,也就只能仰賴
Thumbnail
身為女裝產業的一份子,商品部的設計師總是偉大神聖不可被侵犯的存在。這一行裡,天份總是被放大,會選款這件事,總被認為與生俱來,眼光,更是一種天賦,傳授不來。 更有趣的是,業績好壞,商品部幒是需要扛起最大的責任,誰叫商品是所有的源頭。又因為教不來,學不會,傳不出去,所以其他人也幫不上甚麼忙,也就只能仰賴
Thumbnail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大學裡,並沒有一個學科是專門針對產品經理崗位所設計的,但是產品經理的職缺卻充斥在各大求職網站上,涵蓋了零售業、快消品(FMCG)、硬件開發、互聯網等,各自的工作職責有著天壤之別,但唯一不變的是,「產品經理」的稱呼總給人一種改變世界的光環感,隨著Apple和微信的成功。
Thumbnail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大學裡,並沒有一個學科是專門針對產品經理崗位所設計的,但是產品經理的職缺卻充斥在各大求職網站上,涵蓋了零售業、快消品(FMCG)、硬件開發、互聯網等,各自的工作職責有著天壤之別,但唯一不變的是,「產品經理」的稱呼總給人一種改變世界的光環感,隨著Apple和微信的成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