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中發揮影響力
台灣很多的專案經理,經常只是個虛位領導,你要肩負的責任可能大於你的實權,專案經理只能透過影響力,來推動專案順利進行。
但是大部分時間,你會在一個權威型領導+民主型決策的團隊中;我個人覺得最糟的團隊形式。這樣的環境需要一個能力強大的領導,有自信並且能感染他人,我們熟知的Steve Jobs是這樣的類型,Elon Musk也是,在產品開發階段,總是非常強硬地要求產品的外型或功能,權威性的領導不見得是壞事,但是當這樣的領導,又同時出現民主型的決策,可能意味著,你碰到一個喜歡搶功勞,又不敢拿決定的上司,就會假借民主,讓團隊成員看似有參與感,但是當你不知道何時能參與的時候,參與到甚麼程度,那種經常是虛假的參與。
組織結構影響溝通
我之前曾經提過價格明細的背後,是千絲萬縷的人物關係。其實不光是數字,職銜也是一門學問,你可以先想想 supervisor, manager, senior manager, director, senior director 誰的職位比較高,如果再加上子公司或分公司,很多時候根本捋不清楚。
你可能覺得為什麼需要搞那麼清楚,HR不是都說凡事為公司好。需要分出職銜高低,主要有四種情況必須有高低,包括批准 1) 休假及出差、2)軟硬體購置、3)績效考評、4)訓練及離職,這些事情沒有很好的處理之前,光談KPI或OKR都是狗屁。你的出差沒有經費,實驗沒有器材,努力得不到回報,能力無法提升,你看不見未來,只有離職。
工作過幾年想必都能體會,有時簽字流程真的非常磨人。一件事若已得到高層授意,底下的就是跑過場,那當然很順利,有時也會碰到老闆覺得下面要先形成共識,評估過後再來找我,只是可能底下一層層簽上去,已經全走過一輪,最後呈報上去,老闆要是不滿意結果,想要直接否決,好像拿不出意見,可能就冷凍起來,前面大家的簽署流程都在演猴戲。但是如果已經"拿到七龍珠",讓他直接簽名,好像有點自己被聯合起來威脅,所以結論基本就是「你先放那邊,我有空再看」,這個有空事多久不好說,總之跟特助打好關係,讓東西時時出現在醒目的地方,絕對是有幫助的。
到這都還算是運氣好的。
有時候你會碰到某個職位是空缺的,那空缺的你去找HR,可能會給你一個代理人
代理人也有分成【平行代理】、【向上代理】、【向下代理】,一般我碰到都是向下代理,就是由上一階的幫忙決策。
但是問題出在這裡,代理不只有簽文件阿,有時還有要出報告,你讓上一階的代寫報告已經大逆不道,還有自己寫自己簽核?! 若是讓下一階的向上代理,那公司營運規則裡一些像是
- 「部門主管級可申請車位」這福利怎麼辦?
- 「部門主管級為責任制,不可申請加班費」這限制怎麼辦?
這會變成作了主管的事,但不承認你是主管,就加了一個很奇怪的職銜。
有一次在一場餐會上,我曾經被提問「你們公司到底多少人,怎麼這麼多階級,看起來都不小,但是沒有一個有決策權。」我也只能苦笑以對。
那平行代理的話,因為一般組織是按職能分,不同職能可能根本看不懂技術文件,簽名就得負責,這個讓人為難,反過來為難你的格式不對之類。還有一種就是簽了名,產生的費用掛自己部門? 審預算的時候就沒規劃這件事呀。
好吧,那就只好走變更sop,但是有些部門已經消失,變更的條件無法滿足,陷入catch-22 迴圈。
管理層有病,卻要員工吃藥
最近這幾年,一方面感到自己不再有新鮮的肝;一方面也有點職業倦怠,想要為自己找點愛好所以經常報名線上課程,其中大部分都是大陸那邊的。因為初級課程相當便宜划算,雖然有些進階課程費用偏高,但是多數只要按時繳交作業,且順利完課,可以享受部分退費 (而且直接退現金,不是什麼退點數的)。
班導也會組織微信群,弄個開業式跟結業式,過程中也很熱心帶動,並製作摘要,整體來說作業回覆算熱烈,課程內容迭代速度快,比起其他國家的線上培訓像,多只標榜買了終身看,缺乏平台運營知識,落後大陸非常多。這一點我不特別業配,只是剛好有接觸對岸一位知名培訓機構的負責人,是外商諮詢公司出身,她說她接到一件培訓邀請,對方說最近生意不好,士氣低落,想弄個培訓提振士氣。
她聽完之後婉拒了,而拒絕的真實理由,是因為她認為,一間企業面臨外部挑戰,讓員工重拾信心,原本就是管理層本職工作,假手他人是典型的管理層有病,卻要員工吃藥。
另外還說到,有些領導經常覺得底下的人執行力不強,所以需要培訓。但是深入諮詢發現,原因很可能是由於管理者設計的工作流程問題,這就不是靠培訓員工可以解決的。
人才培育,跟業務問題,或管理問題,本質上如果沒有清楚的認識,推行起來又怎麼能起到效果。最終她感嘆很多公司太表面想問題:
- 業績不好就是銷售話術不對,提案能力不行
- 顧客體驗不好,就是客服人員不夠貼心
- 員工離職率高,就是草莓族經不起壓力
總之,任何事都可以歸咎成是員工的問題。
我總是鼓勵自己「世界未必會更好,但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