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管理
含有「產品管理」共 10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摩根的產品觀察筆記
2025/04/15
沒有已讀功能的微信,真的比較沒有「社交壓力」嗎?
上週看到一條新聞,騰訊再次否認會為微信增加「已讀」功能,因為已讀會增加訊息接收者的心理負擔和社交壓力。作為一個每天都會使用LINE和微信的用戶,我對這點深有體會。
#
產品思維
#
LINE
#
微信
10
1
Alfreda
2025/04/24
3
原來已讀功能是因為311。說到這個功能,我特別有感觸,多年前離世的好友,在她生前,有段日子經常進出醫院,從她再也沒有「已讀」我的擔心後,我心裡有了底。參加告別式後,因為太想念她,有時候還是會留言給她……
3
Patrick.Wong的沙龍
2025/04/13
在三陽服務所收獲的一些體悟
不論是替代役、還是紐澳打工,總能從職場工作上獲得一些觀點與啟發。在三陽當PM也不例外,本文分享我在工作崗位上所收穫的一點心得: 禮貌與客氣 縮小自身情緒,專注眼前任務 第一印象不重要,找到自己的風格才重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經營人脈-特別的日子不用多,記得生日就好 電腦效能決定做事效率
#
三陽
#
三陽工業
#
三陽機車
9
留言
摩根的產品觀察筆記
2025/04/07
電商首頁改頭換面,惱人的大Banner終於不見了!從蝦皮App看電商首頁的使用者體驗
從去年開始,中國大陸領先的電商平台如淘寶和京東,陸續換上嶄新的首頁UI,終於在今年Q1蝦皮也跟上腳步。 令人不太意外的是,各個平台的新首頁,竟然看起來都蠻像的。 從這波首頁改版,我們也能隱約看出整個電商產業的趨勢,以及平台在商業策略上的調整。
#
電商
#
蝦皮
#
產品思維
6
留言
摩根的產品觀察筆記
2025/03/31
都收回訊息了,LINE為什麼還要提示「對方已收回訊息」?談談欲蓋彌彰的收回訊息功能
每次在LINE上收回訊息都要猶豫一下,有時候只是想修改錯字,可是收回訊息又會出現【您已收回訊息】提示,佔了整整一行的空間,比錯字還顯眼。 這個尷尬情境肯定也讓各大訊息App思考過:要不要刪除提示,船過水無痕? 那為什麼,這條醒目的提示還是被留下來了?為什麼我已經收回了訊息,還要留下紀錄呢?
#
通訊軟體
#
收回訊息
#
產品思維
7
留言
Patrick.Wong的沙龍
2025/03/30
三年多的產品管理師,我在三陽做了哪些事?
趁著記憶猶新,幫自己記錄這三年做了哪些事,供未來追憶之用。其次,從紐西蘭回來後,順便提醒自己,有哪些內容可以考慮添加到履歷與自傳當中: 1. 一年實習養成計畫 2. 每周一次的讀書會 3. PMP制度規範的建立 4. 為產品與專案服務 5. 破除產業框架與產業迷思
#
職涯
#
職場
#
專案管理
11
1
摩根的產品觀察筆記
2025/03/27
淘寶為什麼做送禮?電商的送禮業務,真的是多此一舉嗎?
「送禮」是電商業界的月經文,是不是就要拿出來討論,但總會有一種聲音:「送貨地址填朋友家就可以了吧?」所以電商做送禮業務一直讓人覺得有點多此一舉。 令人意外的是,在電商環境時移勢易的今天,送禮卻成了淘寶解決當前電商難題的一劑良藥。
#
淘寶
#
電商
#
產品思維
27
1
張家惟 Evan Chang的沙龍
2025/02/28
什麼是產品策略?與產品願景、路線圖的關係|EP80
產品策略通常是描述「我們要如何實現產品的長期目標」,透過定義產品定位和主推優勢,並確保開發方向與公司業務目標一致,但產品策略不像需求清單那樣具體,而是只提供一個框架,引導產品經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做出取捨和決策。
#
產品經理
#
產品管理
#
產品策略
喜歡
留言
張家惟 Evan Chang的沙龍
2025/02/22
產品經理都在規劃新產品嗎?那些沒看到的產品營運日常|EP79
產品經理的工作不只規劃新功能、開展 Roadmap,其實有滿多時間需要處理營運工作,像是小功能優化、bug 修復和資料維護等 ,這些看似微小,但常常是確保產品穩定性和用戶體驗的基礎。
#
產品經理
#
產品營運
#
產品維運
2
留言
張家惟 Evan Chang的沙龍
2025/02/13
PM 常見的技術用語:從 API 到系統架構的基礎概念|EP78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PM 對技術概念的理解深度可能會影響需求落地精準度 與開發時程可控性,若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術用語,不僅能幫助 PM 更好地理解技術限制與實作可能性,更能提升與工程師的溝通效率。
#
產品經理
#
技術名詞
#
產品開發
2
留言
島上人蔘「島上蔘友會」
2025/02/13
設計系不做設計,還能做什麼?
「不當設計師,還能做什麼?」這是很多設計系畢業生,或是做了幾年設計後想轉職的人,最常思考的問題。學了設計這麼多年,轉行、轉職的話,以前的努力都白費了?除了設計,其他什麼都不會?又到了年後轉職的時候!本篇,整理了6個常見的轉職路線,解析優勢與挑戰,作為你找到方向的開始。
#
設計
#
轉職
#
職涯
36
5
Loeb的屁孩爸爸
2025/02/15
4
對這篇很有感。我的職涯軌跡也是也是從設計轉往研發到管理。盤點並善用設計能力優勢,在很多工作領域上都能提供獨特的價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