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管理

含有「產品管理」共 1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最近開始接觸直播電商,我不是習慣看直播買東西的用戶,為了瞭解使用者看直播下單的流程,我問了些白金蝦等級的蝦皮大戶朋友,沒想到得到的答案是他們都不看直播,原因千篇一律是「太亂了」和「看不懂在幹嘛」。 沒想到還沒研究用戶為什麼在直播間下單,我的題目先變成了「用戶為什麼『不』在直播間下單?」
Thumbnail
深度解析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差異,產品經理負責產品策略、市場研究、用戶洞察,需具備商業分析和數據分析能力;專案經理專注時程管控、風險管理、資源配置,擅長執行和協調。兩者薪資、發展路徑不同,適合不同人格特質,提供具體工具學習建議。
Thumbnail
冒冒-avatar-img
2025/08/06
很清楚 感恩
產品經理部落格的第 1 篇從 2022/07/22 開始,到 2025/07/17 第 100 篇,用 3 年的時間成長了什麼?對於產品經理有什麼感受?對於產品經理這個角色的看法?這篇會記錄一下這 3 年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黃鼎詒-avatar-img
2025/07/22
看您的文章學習很享受!
張家惟 Evan Ch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3
黃鼎詒 謝謝支持!
Eric Schmidt於2024年在史丹佛大學的AI分享,其預測與一年後的現狀對比分析。文章探討Schmidt關於超大型上下文視窗、Text-to-Action、AI Agents、算力集中、大廠工作精神以及國家安全等六大判斷,並分析其準確性與對產品開發者的啟示。
Thumbnail
情緒價值已成為AI與品牌策略的核心。本文帶你理解什麼是情緒價值、AI 與品牌如何透過情緒連結建立信任,深入解析情緒設計的操作邏輯與實例,如何用三大感受與敘事建立顧客長期信任,同時提醒你情緒經營的三大風險。
Thumbnail
在 B 端 SaaS 公司擔任產品經理,滿常會遇到需求評估完效益不高或成本過高,導致需要委婉拒絕客戶或戰術性拖延,但這個溝通技巧是一門學問,如何說的很婉轉讓客戶覺得我們不是直接拒絕?
Thumbnail
UU is ME-avatar-img
2025/06/17
除了用「現況流程+痛點排序」外,我有時會先提供替代方案給客戶做 A/B 試跑,先用低成本試跑一下,確定可行再做大,不是直接不做,而是先驗證看看比較保險。有時候反而能減少後續糾結~
張家惟 Evan Ch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7
UU is ME 了解~確實也是一個方式,感謝分享!
在不同公司擔任產品經理難免會到隕石需求,隕石是指從老闆或業務或主管的緊急插件,造成原本開發項目被迫推移,但隕石到底怎麼來的?為什麼隕石推不掉呢?這篇想記錄不同公司的狀況與拋下隕石的背景。
Thumbnail
「親親留下給您補償10元呢可以嗎,可以麻煩您幫忙刪除下評論嗎」 我滿頭問號,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我抱著體恤客服的心情刪除評價,刪除的時候還可以選擇理由,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賣家答應返現」,恰好符合我的情況。 不過,這不表示淘寶平台對「花錢買評價」的情況也了然於胸嗎?
Thumbnail
上週看到一條新聞,騰訊再次否認會為微信增加「已讀」功能,因為已讀會增加訊息接收者的心理負擔和社交壓力。作為一個每天都會使用LINE和微信的用戶,我對這點深有體會。
Thumbnail
Alfreda-avatar-img
2025/04/24
原來已讀功能是因為311。說到這個功能,我特別有感觸,多年前離世的好友,在她生前,有段日子經常進出醫院,從她再也沒有「已讀」我的擔心後,我心裡有了底。參加告別式後,因為太想念她,有時候還是會留言給她……
不論是替代役、還是紐澳打工,總能從職場工作上獲得一些觀點與啟發。在三陽當PM也不例外,本文分享我在工作崗位上所收穫的一點心得: 禮貌與客氣 縮小自身情緒,專注眼前任務 第一印象不重要,找到自己的風格才重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經營人脈-特別的日子不用多,記得生日就好 電腦效能決定做事效率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