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評書|#AMITheNEXT & 《飢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上一篇文章《論暴力及女性所受之暴力》我談到了南非女性抗爭針對女性暴力時所使用的#AMITheNEXT,而不是#MeToo,可見其女性承受之暴力的緊迫性和普遍性,同時聯想到鐵鍊女事件所帶來的一個影響就是「我是否會成為下一個」的拷問。《論暴力及女性所受之暴力》書中紀錄了從印度到北歐非常多的針對女性暴力的真實案例,讀起來令人毛骨悚然,而數據看起來更是前路漫漫。這篇文章則將從一個極為個人化卻非常普遍且痛心的故事中去探索那些針對女性的暴力和暴力發生後女性所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更多暴力。
羅珊•蓋伊的《飢餓》副標題是「你只看見我的身體,沒看見我內心的痛」。這是羅珊的一本自我剖析的書,書中講述了羅珊作為一個體重極為超重的女性所受到的不公對待,更重要的是,羅珊在書中首次披露她放任自己的身體走向超重(重達兩百六十公斤的超級肥胖者)的原因——青春期的一次戀愛經歷卻讓羅珊被所信任男孩帶到樹林小屋遭男孩及朋友輪姦。
書中羅珊提到她的家人都是體態輕盈,尤其兩個弟弟魅力十足,而羅珊自己從小也是苗條身材。她在十二歲懵懂之時跟一個家庭背景殷實的男孩「相戀」,曾在一起偷偷看《花花公子》雜誌等,然而,對於羅珊而言是出於戀情,對於那個男孩卻藏著難以想像的惡。羅珊完全相信這個男孩,於是被男孩騙到森林深處的小木屋裡。小木屋裡等著羅珊的是一群在酒精刺激下的男孩的朋友,他們對年幼的羅珊進行了輪暴。
羅珊一直強調她的父母是愛她的,可是我不明白為什麼她在經歷了這樣殘暴的凌虐之後沒有第一時間告訴她的父母。或許是因為難以啟齒,更可能的一個原因就是羅珊的家庭是天主教家庭,對於性、偷嚐禁果等行為是常常以「羞恥」、「恥辱」來「討論」問題的。而孩子為了不面對父母乃至宗教的羞辱,因為害怕,所以選擇不講出這件事。
這樣的暴力對於一個十二歲的女孩而言是難以承受的。
“我的第一次戀愛是人生中最糟糕的戀愛經驗。我年輕得無可救藥。我第一次談戀愛,對象就是把我變成了樹林裡女孩的那個男孩。他是出身好家庭的好男孩,住在良好的社區地段,但他用最惡劣的方法傷害了我。人們往往表裡不一。我對他認識越深,越明白他其實從不遮掩他真實的面貌,但他身旁的人不是假裝視而不見,就是乾脆閉上眼睛。那個男孩和他朋友強暴我之後,我破碎了。我沒有阻止他繼續傷害我,而那至今仍是我最深的羞愧之一。但願我知道為什麼。或者,我其實知道原因。我死了,所以什麼事情都無所謂了。”
對於一個小女孩,她認為能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的身體大起來,這樣就不再容易被侵犯。於是,就有了後來重達二百六十公斤的超級超重的羅珊。書中羅珊講述的每一個胡吃海塞的細節都被青春期的那次輪暴變成了一次次扎在羅伊心上的針,她想麻木,卻無法麻木。
後來,羅珊的性取向變成了同性。她是這樣敘述的——
“有時,當我想起我性取向的形成過程就覺得氣憤難平。我氣我可以在我愛的第一個男孩——讓我變成樹林裡女孩的那個男孩——和之後的性經驗之間,畫上一條徑直的線。我很生氣,因為我不想再感覺他的手伸進我的慾望之中,而我擔心自己永遠擺脫不了這種感覺。”
在現實中,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故事。因為童年的經歷或者所受的強暴使得受害人性取向轉為同性。她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痛心的故事。我會把她們一個個帶入我的故事裡。
那次經歷的創傷給羅珊帶來的是之後在任何一段感情中所面臨的貶低自我價值問題,覺得她不配有人對自己好,所以總被具有虐待傾向的伴侶吸引。童年經歷過創傷的孩子們在長大後都不約而同面臨著這樣的痛楚,彷彿自己對具有虐待傾向的人有磁鐵一樣的吸引力⋯⋯
羅珊在書的結尾披露了她十二歲時惡毒的「男朋友」的一些特質,自然,羅珊Google了他,找到了他工作的地方,知道他的職位,甚至打過電話,卻沒有勇氣說話。這樣作惡的人就如此逃脫了,羅珊承受了幾十年的可怕的創傷,而這個男孩卻在優渥的家境中成長為男人,攀爬到社會階層的頂端,繼續耀武揚威。不知道他會不會活在焦慮與恐懼中,他怕不怕曾經樹林裡的那個女孩或女孩的弟弟們來尋仇?
讀這本書沒有我想像中的痛苦,因為中間羅珊寫了很多關於自己體重超重的話題。女人的身體越龐大,社會中的人的眼神越會穿透她,彷彿壓根看不到她,而女人越嬌小,倒是能夠受到賞識且吸引眼球。社會結構下的羅珊受到的創傷成了將她變為超級超重者的原因,幸運的是,她的家庭一直是她堅強的後盾。近年來她慢慢放開這段往事,她用了這麼多年,在自己的身體上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只因他人的惡意。
有時候,這個世界令我痛苦且失望,為什麼善良的人往往承受著更多的惡意與摧殘?為什麼女性承受著很多無法描摹的暴力與苦難?給予弱勢群體更多保障的社會才是進步的社會,而利用「恥辱」來規訓信眾的無論宗教還是社會,傷害的都是許許多多的可憐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4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y Ventu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RIE育兒學派、Janet Lansbury給我的啟發在於學會在撫育孩子成長的同時能夠也滋養自己內心那個曾經受傷的小孩,成為自己的父母。一起成長吧。
翻翻以前的文章,我也寫過不少學校霸凌、校園悲劇作品的書評,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到《女中學生之死》,無不壓抑、令人憤懣。然而,這些作品依舊接踵而至,我也會去一一品讀,不為別的,只為受到霸凌的人總會很痛,實施霸凌者卻從來不會問一句,「作為你,會痛嗎?」,我常常也會很痛,在文字裡,痛是相通的。
自詡是孩子「朋友」的母親是不負責任和狡猾的,利用了「朋友」角色中的相互性來要求孩子傾聽自己的「哀愁」,將情緒包袱扔給孩子。Be the mother that you want to have.愛ta就在養育ta的過程中多多反思,將ta養育成人,ta自然會以愛反饋。反之,定是反噬。
戰爭把個體的存在感和意義先是縮到極小,用家國情懷來碾壓、代替,然後,又由於樁樁件件的悲劇,個體的意義和存在感再被立即放大,大到一個人、一個家都無法承受。
「全世界的、所有的女性都連結著,受著換湯不換藥的調教與折磨,並且被期盼著,永遠沈默。」女性們,如果妳不看這篇文章,也請讀文末的詩篇。Happy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to all the ladies! 沈默中,每個人都害怕,Am I next?
女權主義是改變一直非常陳舊、普遍且在許多或是世界上大部分文化、數不清的機構和地球上多數家庭中根深蒂固的觀念的努力。這觀念起於我們的腦海,也將終於此處。
RIE育兒學派、Janet Lansbury給我的啟發在於學會在撫育孩子成長的同時能夠也滋養自己內心那個曾經受傷的小孩,成為自己的父母。一起成長吧。
翻翻以前的文章,我也寫過不少學校霸凌、校園悲劇作品的書評,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到《女中學生之死》,無不壓抑、令人憤懣。然而,這些作品依舊接踵而至,我也會去一一品讀,不為別的,只為受到霸凌的人總會很痛,實施霸凌者卻從來不會問一句,「作為你,會痛嗎?」,我常常也會很痛,在文字裡,痛是相通的。
自詡是孩子「朋友」的母親是不負責任和狡猾的,利用了「朋友」角色中的相互性來要求孩子傾聽自己的「哀愁」,將情緒包袱扔給孩子。Be the mother that you want to have.愛ta就在養育ta的過程中多多反思,將ta養育成人,ta自然會以愛反饋。反之,定是反噬。
戰爭把個體的存在感和意義先是縮到極小,用家國情懷來碾壓、代替,然後,又由於樁樁件件的悲劇,個體的意義和存在感再被立即放大,大到一個人、一個家都無法承受。
「全世界的、所有的女性都連結著,受著換湯不換藥的調教與折磨,並且被期盼著,永遠沈默。」女性們,如果妳不看這篇文章,也請讀文末的詩篇。Happy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to all the ladies! 沈默中,每個人都害怕,Am I next?
女權主義是改變一直非常陳舊、普遍且在許多或是世界上大部分文化、數不清的機構和地球上多數家庭中根深蒂固的觀念的努力。這觀念起於我們的腦海,也將終於此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今天早上,我閱讀了孩子從學校帶回來的故事書,這本書引發了我的深思。這樣的讀物似乎並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獨自閱讀。 雖然作者是知名作家林良,但這本書的內容取材自民間故事,講述了犧牲奉獻與冒險精神的故事。然而卻充斥著殺戮、暴力、掠奪、被害妄想、性...
Thumbnail
今天這個故事堪比《漢娜的遺言》,唯一不同的是,它是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白人女孩被黑人男孩強暴,最後有個不相關的人被關了11年的故事,我發誓這不是《野東西》那部電影。
Thumbnail
三個青少女利用短暫假期前往海岸度假。她們濃妝豔抹、穿著火辣。女主塔拉或許不是個「完美」受害者,但這不表示她的感受就應該被忽略。那些一閃而現的迷惘神情,都是應該警覺信號。所有的猶疑不定,都是應當喊停的時刻。獸性大發的人類,比熊還駭人。倘若遭遇最不幸的情況,靈魂被撕裂的感受,遠比身體被熊撕裂還可怕。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偶然的相處,讓這位痛恨禮節,愛嘲笑女生恨嫁的情場浪子,看到了女性的柔弱與無助,她們只是無力地尋求安全感,才會恨嫁。他終於看到了自己是小人而非鋤強扶弱的君子。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五十五、保護好自己 人生中接的第一個個案就是一個被霸凌的女孩。看到她時,除了比較安靜、體型略胖了一點外,其實我很難看出她有什麼不一樣。想著她的委屈,就會覺得那些加害者很可惡。有時候加害者不需要什麼原因,而被害者苦苦追尋原因。 同樣的,在生活中,我們的疾病也是如此。我們一直想知道「爲什麼是我⋯⋯」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今天早上,我閱讀了孩子從學校帶回來的故事書,這本書引發了我的深思。這樣的讀物似乎並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獨自閱讀。 雖然作者是知名作家林良,但這本書的內容取材自民間故事,講述了犧牲奉獻與冒險精神的故事。然而卻充斥著殺戮、暴力、掠奪、被害妄想、性...
Thumbnail
今天這個故事堪比《漢娜的遺言》,唯一不同的是,它是真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白人女孩被黑人男孩強暴,最後有個不相關的人被關了11年的故事,我發誓這不是《野東西》那部電影。
Thumbnail
三個青少女利用短暫假期前往海岸度假。她們濃妝豔抹、穿著火辣。女主塔拉或許不是個「完美」受害者,但這不表示她的感受就應該被忽略。那些一閃而現的迷惘神情,都是應該警覺信號。所有的猶疑不定,都是應當喊停的時刻。獸性大發的人類,比熊還駭人。倘若遭遇最不幸的情況,靈魂被撕裂的感受,遠比身體被熊撕裂還可怕。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偶然的相處,讓這位痛恨禮節,愛嘲笑女生恨嫁的情場浪子,看到了女性的柔弱與無助,她們只是無力地尋求安全感,才會恨嫁。他終於看到了自己是小人而非鋤強扶弱的君子。
Thumbnail
在這個無依無靠的世界「該如何生存下去」是我唯一想到的目標,因此下了如此決定。 我其實蠻享受作為瘋女人的角色,因為投入角色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代入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模式十分有趣。一直作為一個乖巧文靜的我早已受夠這些束縛在我身上的枷鎖,「這些通通都不是我」,我不是為了達成別人的期望而被生下的。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五十五、保護好自己 人生中接的第一個個案就是一個被霸凌的女孩。看到她時,除了比較安靜、體型略胖了一點外,其實我很難看出她有什麼不一樣。想著她的委屈,就會覺得那些加害者很可惡。有時候加害者不需要什麼原因,而被害者苦苦追尋原因。 同樣的,在生活中,我們的疾病也是如此。我們一直想知道「爲什麼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