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看皇冠雜誌嗎?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皇冠是個歷史悠久的雜誌,1954年2月創刊,年紀比我還大,我從小就是看著皇冠長大的,我猜台灣目前還存活的商業性雜誌(不算公部門或學術界出的期刊),大概就是皇冠的歷史最悠久了,而且版型內容幾乎七十年來始終如一,在這變化迅速的時代,皇冠的存在是奇蹟,也令人安慰。
2020年疫情初起,然後2021年,再到2022年,疫情仍持續,加上戰爭,通貨膨脹,壞消息接二連三,最近稍稍讓人開心的事,是皇冠雜誌的邀稿。
寫文章或出書,在我來說已經成為日常,前些年最多的時候甚至同時在十四個實體的報章雜誌有專欄,但是皇冠的邀稿意義不太一樣。
首先,它是純文學的雜誌,邀稿主題是希望我因應4月22日地球日,寫些相關的內容。讓人開心的是,擔任荒野志工,投入多年心力在環境教育上,總算已成風潮,連這純文學性的雜誌也想刊登這類文章,而且交稿後,他們也許覺得寫得還不錯,所以希望我接下來幾個月能繼續寫。
第二點是皇冠是個歷史悠久的雜誌,1954年2月創刊,年紀比我還大,我從小就是看著皇冠長大的,我猜台灣目前還存活的商業性雜誌(不算公部門或學術界出的期刊),大概就是皇冠的歷史最悠久了,而且版型內容幾乎七十年來始終如一,在這變化迅速的時代,皇冠的存在是奇蹟,也令人安慰。
我相信稍稍有點年紀的朋友,至少歷經一九七0至八年代的閱讀黃金歲月的朋友,應該都看過皇冠雜誌,畢竟在那電視節目非常少又不好看,又沒有網路的時代,文學閱讀是民眾主要的休閒活動,同一時代的雜誌全都停刊了,只剩下皇冠,你還看皇冠嗎?你知道皇冠雜誌還有發行嗎?
輕輕的走在地球上皇冠雜誌地球日邀稿
五十二年前,一九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美國參議員受「寂靜的春天」作者瑞秋卡森影響,發起了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草根遊行活動,當年是為了抗議大量使用含鉛汽油及產業排放濃煙卻無法管制,要求國會通過環境生態法案。
這個人類首次為保護環境而舉行的行動,促成了美國環保署的成立,這是世界上的第一個環境主管官署,也醞釀了聯合國在一九七二年六月五日召開人類環境會議,發表人類環境宣言。
隔了二十年,在一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全球有一百四十一個國家,二億個人參與了第一次跨國舉行的國際地球日,此後各國民眾紛紛響應,也都在4月22日提出當時最迫切的環境議題,全球串連一年比一年規模還大,也就稱為世界地球日。這個運動推行了幾十年,想不到地球生態環境所面對的危機不但沒有減少,還一年比一年嚴重。
以前我們在推動環境保護運動時,所採取的是「為後代子孫著想」的道德訴求,想不到這二、三十年全世界人口大量成長及經濟全球化與科技的結合造成對自然資源過度耗損之後,如今的危機已不是「後代子孫」般遙遠的未來,而是我們及孩子們這現存的一代就會遭遇得到。
1972年拉夫拉克提出了姬亞學說,主張大氣、海洋、土壤,以及所有生物都屬於同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姬亞。他認為,這些生物與無生物,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彼此影響,彼此適應,已成為休戚與共,無法獨自存在的一整體,因此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就像自殘肢體,將會員加速姬亞的死亡。
姬亞是希臘神話中代表大地之母的女神。自古以來,幾乎所有人類不同種族的神話裏,都把孕育萬物的大地以女性母體的面貌為象徵,表達對土地的尊敬以及對自然萬物手足同源的情感。
拉夫拉克剛提出這個假說時,引起了很多爭論,(甚至科學界的取笑),可是過了五十年,有愈來愈多人相信,並且影響了人們對地球的看法,同時我們也愈來愈能體會生態系的複雜與環環相扣,正如人體內數以百萬計的不同構造的運行一樣,彼此影響與諧調。
若把整個地球視為一個大的生態系的話,她是一個非常複雜、各種平衡回饋系統環環相扣,也因此是一個相當穩定的體系。但是這百年來,大量使用石化燃料,大氣中二氧化碳因人為因素而迅速增加,使得地球產生溫室效應,也就是地球暖化的現象。這種暖化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將會是長期的,而且依物理化學原理,原先的平衡一旦破壞,建立新的平衡狀態前,其間的變化是複雜不可測的。
或許有人會以為溫度增加個一度兩度有什麼了不起,當然以個別局部地區溫度短時間的改變對人類來說沒有影響,但是若以全地球來說,溫度改變小小的一度二度,就會使海中因溫度差異產生的洋流發生改變,而洋流會影響到各地降雨模式。換句話說,原本會下雨的地方也許不再下雨,或許原本降雨量正常的地方忽然變成要嘛乾燥要嘛暴雨,這種全世界同時改變的氣溫與降雨的類型與分佈,若加上南北極冰山凍原的溶解造成海平面上漲,這些改變都會影響到陸地上所有的生命。
地球的環境會怎麼變,以我們個人的力量,或是政府,甚至對於全人類來說似乎都是艱困的挑戰,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的確必須增強我們面臨危機的應變能力!縱觀歷史,人類社會敗亡的原因,大致來說,自殺的成分多於他殺!
而一個社會的應變能力取決於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以及文化價值觀,這些的確都是我們每一個人,每個團體或機構都可以努力而加以改變或塑造的。
在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即便進入文明的這幾千年裏,所有使用的東西都是可以回到大自然,直到這幾十年,才出現垃圾這樣的名詞,阻斷了地球亙古以來物質的不斷循環。
記得小時候常常拎著空瓶子,幫媽媽到柑仔店去「打油」;味全花瓜的罐頭,或者用完的黑人牙膏管子,都有人來收購。更古早一點的農村生活,根本沒有所謂垃圾,所有用過的剩餘物品,都可以變成其他東西的材料,連人或雞鴨的糞便都可以利用。這樣的社會才是永續的社會,也是過度消費的我們一定得重新思考的永續之路。
這些年來,一方面因為科技進步,一方面因為全球化競爭,東西似乎愈來愈便宜。也因為便宜,我們就輕易地買,愈買愈多;也因為便宜,我們就不會好好珍惜,隨隨便便就扔掉了!即使我們把不要的東西分類回收,處理過程中也將耗掉許多寶貴的能源。所以要提醒自己:買東西時不要只看價格是否便宜,而是要想那件東西是不是真的用得著,用完後它會到哪裡去?要看東西來自於大自然的價值,而不是販賣的價格。倘若我們過著不斷消費、不斷購買、又不斷丟棄的生活,大自然的資源很快就會被我們用完了。
以前上超市購買食物時,都會挑選有效期限距離最遠的,現在我反而改買即將屆臨保存期限的食品,因為超市大量丟棄這些已到期,即將到期,甚至還有一段時間才到期的食品,而且這些食品標示的保存期限其實是最佳賞味期,除了少數生鮮的肉類之外,過了最佳賞味期並非不能吃,而且也與健康無關。
這些明明可以吃卻在超市被大量浪費的食品原因來自於生產廠商不斷縮短賞味期限,這一方面來自廠商的謹慎(怕萬一消費者吃出問題,官司賠償不完),但是另一方面也來自於當保存期限愈短,消費者會丟掉得更多,當然也就會買得更多,這也意味著營業額更高,利潤愈大了!
至於超市通路為什麼會大量丟棄這些雖然即將過期卻尚未過期的食品呢?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不太會買這些即將過期的食品,與其擺在架子上佔地方不如自己丟了,另一方面若是整個銷售空間擺得光鮮亮麗也可以促進買氣,提昇營業額。
於是世界上有一半的食物在還沒被端上餐桌之前就被扔掉,家庭垃圾裏有將近一成是食物。書中也指出,單單歐洲和美國加拿大地區所丟掉的食物就可以餵飽全世界饑餓人口的三倍呢!
食物除了從超市或者我們冰箱中扔掉之外,在產地就被「淘汰」的更是不計其數。這裏所說的淘汰並不是指食物的品質不好,而是食物的外觀與大小不符合全球化運輸體系所需的包裝需求。
在這個消費時代裏,舖天蓋地無所不用其極的廣告早已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個領域,充斥我們所有的視野,要拒絕這些誘惑的確不太容易。當我們企圖以各種「新生活規範」來勉強自己不去做什麼,或一定要做什麼時,其實是痛苦而且效果很差。
因為戒律是負面的能量,它要你「不去」做什麼,在這同時,我們內心就必須用更多能量去對抗想做的慾望,我們的精力與信心就消耗在無形的「掙扎」之中。通常我不會「規定」自己一定得做什麼,一定得不做什麼,我將當下每個時刻視作有無數自在的可能選擇,我只是輕鬆自在的選擇一項。
不管誰跟你說,你「應該」過簡單的生活,所以你現在喜歡或擁有的某些事物並不恰當,這些人的話你都不要聽。因為,簡單,像一棵樹,從我們的內在自然而然長出來,而不是來自於外在,像在自己身上貼新的樹皮一樣。
過去我們可能拼命的工作,賺了錢然後又拼命的消費,甚至連休閒也變成了物質消費的一環的得趕著時間去做,於是逐漸地喪失了感受生活的能力,連帶的失去了真正的快樂。或許就像梭羅所講的:「我們花了大半輩子鈎魚,結果發現我們要的根本就不是魚。」美國喜劇明星喬治卡森也這麼提醒著:「想藉由累積物品來讓自己快樂,其實就像是用三明治拍遍你的全身,好讓你感覺吃飽了一樣。」
慢下速度,增加生活的感受,也如許多宗教與靈修不斷提醒我們的,『活在當下』,才是幸福感的來源。當我們能以悠閒的心情去感受周遭的事物時,就能從日常生活中再度發現許多賞心樂事。像是坐在家裏陽台看著夕陽緩緩落下,與三兩好友喝茶聊天,陪著孩子沿著河岸騎單車…,這些令人快樂的事,其實並不必花錢。
澳洲的原住民常常吟唱著歌,走在廣濶的草原與沙漠中,編織成『夢的路徑』,他們在大地上躡足而行,認為若從土地上拿的東西愈少,將來要歸還的也愈少。
我們要如何輕輕的走在地球上呢?少買東西、少丟東西,不要浪費能源,大自然遭受的破壞少一些,地球就會少一聲歎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者威廉戴蒙長期在最頂尖的大學任教,他觀察到現在的大學生雖然學經歷都非常優秀,卻大多數缺乏方向感,不想下定決心去做任何事,隨之而來的是高度焦慮與憂鬱。 他把學生分為四類、數量大致也都各占四分之一,分別是疏離者、空想者、半吊子,與有目的感的一群。
    雖然台灣是個海島,但是卻是個舉世罕有的高山島,國土面積七成是山地,而三千公尺以上的有268座,我們離海面很近,但卻又住在山邊山腳下,我們不只是海洋國家,更是山的子民,我們可能是既樂山又樂海的民族。
    人人都需要一座山,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荒野就會前來呼喚他。 隨著年齡愈長,每當忙碌的工作與行程間隙,腦海裡就會浮現由三毛作詞的〈夢田〉這首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 今天4月2日,在雨中我們種下了一棵棵希望之樹。
    偶爾在一些參訪的行程中,遇到熱情的工作人員,總是令人很感動,因為一位領人薪水的上班族,能夠負責盡職已經很不容易了,要做到工作時眼睛散發出熱情的光芒,只能說是難能可貴,相信他們一定從工作中找到更高的意義與使命感。
    從山林行腳回來,隔天老婆大人早上在社區散步時,就順便帶上夾子與垃圾袋,邊健走邊撿拾道路旁的垃圾。在美麗的山林間,只要出現一罐罐棄置的空瓶空罐,殘破的塑膠袋或煙蒂吸管咖啡紙杯……看起來就會很礙眼。 或許有人會懷疑靠少數人這麼偶爾的沿著自然景點的馬路撿垃圾有用嗎? 環宇廣播電台. 節目名稱:人與土地
    最近周邊有許多朋友每天買細菌來吃,以前總以為「萬惡的細菌」,現在了解,細菌裡也有好人,也是人類維持健康與正常生長所不可或缺的同伴。 如果對科學史有點認識的話,我們就會常常提醒自己,要謙虛一點,要開放胸襟與腦袋,要懂得質疑也要學會觀察與驗證。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者威廉戴蒙長期在最頂尖的大學任教,他觀察到現在的大學生雖然學經歷都非常優秀,卻大多數缺乏方向感,不想下定決心去做任何事,隨之而來的是高度焦慮與憂鬱。 他把學生分為四類、數量大致也都各占四分之一,分別是疏離者、空想者、半吊子,與有目的感的一群。
    雖然台灣是個海島,但是卻是個舉世罕有的高山島,國土面積七成是山地,而三千公尺以上的有268座,我們離海面很近,但卻又住在山邊山腳下,我們不只是海洋國家,更是山的子民,我們可能是既樂山又樂海的民族。
    人人都需要一座山,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荒野就會前來呼喚他。 隨著年齡愈長,每當忙碌的工作與行程間隙,腦海裡就會浮現由三毛作詞的〈夢田〉這首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 今天4月2日,在雨中我們種下了一棵棵希望之樹。
    偶爾在一些參訪的行程中,遇到熱情的工作人員,總是令人很感動,因為一位領人薪水的上班族,能夠負責盡職已經很不容易了,要做到工作時眼睛散發出熱情的光芒,只能說是難能可貴,相信他們一定從工作中找到更高的意義與使命感。
    從山林行腳回來,隔天老婆大人早上在社區散步時,就順便帶上夾子與垃圾袋,邊健走邊撿拾道路旁的垃圾。在美麗的山林間,只要出現一罐罐棄置的空瓶空罐,殘破的塑膠袋或煙蒂吸管咖啡紙杯……看起來就會很礙眼。 或許有人會懷疑靠少數人這麼偶爾的沿著自然景點的馬路撿垃圾有用嗎? 環宇廣播電台. 節目名稱:人與土地
    最近周邊有許多朋友每天買細菌來吃,以前總以為「萬惡的細菌」,現在了解,細菌裡也有好人,也是人類維持健康與正常生長所不可或缺的同伴。 如果對科學史有點認識的話,我們就會常常提醒自己,要謙虛一點,要開放胸襟與腦袋,要懂得質疑也要學會觀察與驗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二十多年過去了,全球各國積極推廣環保,各式各樣政策推陳出新,不遺餘力,可惜一切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好些政客更連同那些偽科學家經常發表危言聳聽的言論,務求讓千千萬萬的群眾相信不再保護地球,人類便會滅亡......
    Thumbnail
      今天是第54屆的世界地球日,該節日源於1970年的美國校園,並於1990年第20屆時推向世界,如今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然而,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無疑是失敗的,全球對環境持續破壞,每分鐘仍有約10個足球場的原始森林消失。造成的結果是,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化石能源補貼、人均肉類產量、地表高溫
    Thumbnail
    4/22 是地球日。 地球日始於 1970 年,由當時參議員 Gaylord Nelson 發起。 1969 年 1 月,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導致許多海洋生物死亡,使人們開始反省人類對自然與生物的危害。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 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最早的地球日活動源於1970年代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動,旨在提高公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Thumbnail
    近年環保議題備受關注,氣候暖化、過度捕撈造成海洋生態失衡,已是刻不容緩的國際議題。4月22日是國際間的世界地球日,讓我們共同守護海洋平衡,修復海洋生態系。 觀音山 保育放流,讓海洋生生不息!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孕育新生命的最佳時機,在這個季節中放生的功德最大、最為及時,能救贖的眾生數量亦是最多。
    Thumbnail
    2024世界地球日又要到拉!什麼是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本文都將帶你了解。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提醒了我們,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不只有人類,還有其他自然生物生存,不應僅以人類發展追求為目標,而應該以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為發展追求的目標。今天,讓我們暫且抬頭環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思考自身在環境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從自身行動實踐創造永續環保的目標。 人類每分每秒的開發、消耗資源,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蓋亞假說的概念和原則,強調地球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互動性。蓋亞假說強調地球上各種生命形式和環境元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並提醒人們關注人類活動對生態平衡的影響。雖然蓋亞假說並非廣泛接受的科學理論,但它仍然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討論中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二十多年過去了,全球各國積極推廣環保,各式各樣政策推陳出新,不遺餘力,可惜一切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好些政客更連同那些偽科學家經常發表危言聳聽的言論,務求讓千千萬萬的群眾相信不再保護地球,人類便會滅亡......
    Thumbnail
      今天是第54屆的世界地球日,該節日源於1970年的美國校園,並於1990年第20屆時推向世界,如今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然而,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無疑是失敗的,全球對環境持續破壞,每分鐘仍有約10個足球場的原始森林消失。造成的結果是,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化石能源補貼、人均肉類產量、地表高溫
    Thumbnail
    4/22 是地球日。 地球日始於 1970 年,由當時參議員 Gaylord Nelson 發起。 1969 年 1 月,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導致許多海洋生物死亡,使人們開始反省人類對自然與生物的危害。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 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最早的地球日活動源於1970年代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動,旨在提高公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Thumbnail
    近年環保議題備受關注,氣候暖化、過度捕撈造成海洋生態失衡,已是刻不容緩的國際議題。4月22日是國際間的世界地球日,讓我們共同守護海洋平衡,修復海洋生態系。 觀音山 保育放流,讓海洋生生不息!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孕育新生命的最佳時機,在這個季節中放生的功德最大、最為及時,能救贖的眾生數量亦是最多。
    Thumbnail
    2024世界地球日又要到拉!什麼是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本文都將帶你了解。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提醒了我們,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不只有人類,還有其他自然生物生存,不應僅以人類發展追求為目標,而應該以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為發展追求的目標。今天,讓我們暫且抬頭環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思考自身在環境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從自身行動實踐創造永續環保的目標。 人類每分每秒的開發、消耗資源,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蓋亞假說的概念和原則,強調地球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互動性。蓋亞假說強調地球上各種生命形式和環境元素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並提醒人們關注人類活動對生態平衡的影響。雖然蓋亞假說並非廣泛接受的科學理論,但它仍然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討論中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