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櫻-鄰近哲學之道,最為動人綻放的非戰誓言

陽光櫻-鄰近哲學之道,最為動人綻放的非戰誓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櫻花苑2022.4.4

櫻花苑2022.4.4

raw-image

鄰近哲學之道最動人綻放的「陽光櫻」。

戰爭期間,教師高岡正明含淚送著學生們前往戰場,然而隨著戰事加劇,許多學生再也沒能歸來。

他懷著悲慟心情鎮魂,並堅定寄託和平的意志,為讓櫻花能綻放於學子們的長眠之地,花費三十年培育出適應環境生命力強悍新品種,寓意天地恩賜而名為「陽光」的櫻花,不僅將幼苗贈與神社寺院,也贈與往國外。

陽光櫻

陽光櫻

高岡正明在2001年9月10日に(92歳)病逝,其子照海繼承他的意志,將祈願和平的櫻花幼苗贈與世界各地。

1981年5月「陽光」是櫻花品種中,首度被農林水產大臣首登錄種苗147號證明。

raw-image

櫻花中耳熟能詳的「染井吉野」抵抗害蟲弱,容易遭受「天狗巢病」侵蝕枯死,壽命約在40~50年。在經歷無數反覆嘗試後,從200多個品種中找到最佳組合,由「天城吉野」及「台灣緋櫻」雜交培育出樹種強悍有抗病性。

開花時期比染井吉野早,花色較濃而很好區別。陽光單瓣色澤深紅、花蕾紅紫,樹枝狀呈現傘形,培植地愛媛縣花期在3月中旬到下旬。

2015年夏天高橋玄監督所著「陽光櫻~非戰誓言寄託櫻花,你所不知道的偉人物語」出版,同年秋天笹野高史主演的傳記電影上映。

raw-image
植樹者名

植樹者名

1998年4月全國百株植樹、念想的「櫻花苑」,位於哲學之道的起點熊野若王子神社,鄰近的僻靜通道。

我繞到不起眼樹叢茂密的通道,狹窄碎石泥道斜坡,儘管不是特別好走,但不到十分鐘就能走到,直至平坦盡頭的櫻花林,不同疏水旁的淺雪朦朧浪漫,對高岡正明先生深感敬意的心情,總覺得非來看看,也有價值一看,自承柔韌綺麗的念想光芒。

「只要欣賞美麗的櫻花,人們就不會再起爭鬥之心。」

高岡正明先生懷著止戰之殤的信念,三十多年無數次嘗試培育,為讓那些年輕早逝的亡魂,也能一睹故鄉的景緻而慰藉,只希冀向陽而生、讓花開遍地,在世界各處和平美麗地盛放。

讀著植樹者的名字、佇立於花林中,靜悄悄的陽光是那樣暖洋洋,卻又似乎並沒有溫度。幾隻圍觀的鳥雀笑著踩跳,擰下幾片飄零後飛走。沿著枝頭的成串花朵,攀著藍天奮力求生,殘紅鼻酸的滿地瘡痍。

raw-image

昨日的哲學之道現況也是照常美麗的,但總覺得還是晚點放,而且其他地方也能線上看到,我想先放高岡正明先生培育寄託的櫻花。

raw-image

參考資料:高岡正明 陽光櫻



注視陽光炫目有感。

走了很遠,卻好似原地踏步,因其他事情而感到疲憊。

那種心累是聲嘶力竭吶喊仍發不出聲,不能鋒利直白切開,寄託唯美之物,或是千迴百轉的隱晦。

如同電影「揚名立萬」中夢蝶那句:「……但你們也只會看到她漂亮而已。」

終究是難解,亦是兩難。


每次佇立在鳥居前,低低的在心中向神明嘆息:「大神,我有點累了。」

我是真的累了。

努力仍理解不了的情感,聽不懂的話語,模糊無數次惶惶不見盡頭。注視醜陋的痕跡忍著,提醒絕不可以,只要這麼做,就是走回頭路,不能,至少還不是現在。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avatar-img
泉 燈行的書齋
82會員
395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泉 燈行的書齋 的其他內容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春寒料峭時期,面對比叡山的高僧說法,一名路經的法華宗俗家弟子出言反駁,為此進行佛法辯證,始料未及掀起大禍,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1536年「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門徒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大名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二十一間本山寺院,此後禁止布教。
「你是不甘因前世業報,落得今生清貧、身分低微而苦悶不已?還是又要被那些迷惘妄念,逼得自身陷入癲狂?」鴨長明離世前最後的遺作,距今八百年前的隨筆,仍是超越時空,至今仍在向破曉前的黑夜中提問,留白恆久的詠嘆懸而未決,延續給人們迷惘的空間。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春寒料峭時期,面對比叡山的高僧說法,一名路經的法華宗俗家弟子出言反駁,為此進行佛法辯證,始料未及掀起大禍,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1536年「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門徒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大名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二十一間本山寺院,此後禁止布教。
「你是不甘因前世業報,落得今生清貧、身分低微而苦悶不已?還是又要被那些迷惘妄念,逼得自身陷入癲狂?」鴨長明離世前最後的遺作,距今八百年前的隨筆,仍是超越時空,至今仍在向破曉前的黑夜中提問,留白恆久的詠嘆懸而未決,延續給人們迷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