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原獨要聞|原住民族藝術,墓地影像與威尼斯雙年展(兼聽爪哇打擊之音)

2022/04/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天由【原獨讀報】為大家報導兩則藝術消息,外加一則【歷史上的荼毒】和一段以爪哇為名的印尼傳統音樂短片。同時不忘記向夏天倒數:距離夏至還有71天。
  • 加拿大甘露寄宿學校墓地影像贏得世界新聞攝影獎
  • 威尼斯雙年展:北歐館易名薩米館
  • 歷史上的荼毒:大英帝國併吞川斯瓦共和國
  • 以爪哇為名的印尼傳統音樂
Source: Amber Brack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World Press Photo via AP

加拿大甘露寄宿學校墓地影像贏得世界新聞攝影獎

今年世界新聞攝影獎得主是加拿大攝影師布拉肯(Amber Bracken),得獎作品是加拿大甘露市寄宿學校的墓地(上圖)。灰雲堆積的天空下,透過雲層破口而來的陽光照亮昔日學童埋骨之處,十字架上的衣服提醒觀者曾經的血肉之軀。山丘彼端的彩虹訴說一個既近又遠的故事。
相關閱讀:教宗方濟各為加拿大寄宿學校道歉

威尼斯雙年展:北歐館易名薩米館

威尼斯雙年展擁有上百年歷史,是歐洲最重要的藝術活動之一。名為雙年展,其實年年都展,每逢奇數年是藝術展,偶數年是建築展。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已於 4 月揭幕,其中有一個特殊之處與原住民族有關。
威尼斯雙年展通常分為國家館和主題展兩大部分,而今年國家館中的北歐館(Nordic Pavilion)暫時性更名為薩米館(Sápmi Pavilion),根據《藝術新聞》的一篇評論報導,這代表威尼斯雙年展開始承認「一個歷來閉鎖的藝術世界」。
Source: jukselapp
我們對這一點抱持兩方面的理解。首先是地理與文化的面向。過去威尼斯雙年展的北歐館代表的是芬蘭、挪威和瑞典三個斯堪地那維亞國家。更名為薩米之後,地理區域大為擴張,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一直向東延伸到俄羅斯西北方的柯拉半島(Kola Peninsula),如左圖所示,這是以原住民的文化為基準認定地理疆界。
第二個面向則如《藝術新聞》所觀察到的,指向歐洲藝術界的認知變化。在二十世紀多數時間裡,與「原住民」有關的「藝術」通常被認為古怪、非常規,可能也不夠「純粹」,現在薩米藝術家進入威尼斯雙年展,代表原住民(至少薩米人)開始進入國際藝術殿堂。
今年參展的三位薩米藝術家(下圖)呈現的是他們各自的部落面對當前處境的掙扎,例如全球性的氣候危機對薩米人造成的衝擊,和依舊盤據在政府、法律及文化習慣中的殖民心態。
Source: Marta Buso/OCA via Artnet News

歷史上的荼毒:大英帝國併吞川斯瓦共和國

①⑧⑦⑦|⓪④|①②
川斯瓦共和國(Transvaal Republic)正式名稱為南非共和國,是 1852 年波爾人(Boer)在非洲南端瓦河流域(Vaal River)所建立的國家。波爾一詞來自荷蘭文的農夫,指在當地墾植的荷法德等白人混血後裔,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南非人(Afrikaners)。
1877 年,英國為了鞏固對南非的掌控,強行兼併川斯瓦共和國,導致波爾戰爭。
關於波爾戰爭的文字記載與討論甚夥,正如許多墾殖者對抗殖民帝國的故事常被寫入歷史。其實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這些人也同樣是殖民者,真正被壓抑在殖民結構最底層的原住民則很少被留意,即便被寫入歷史,也被從墾殖殖民者的角度來考慮。
▼ 圖為 1902 年南非地圖,川斯瓦殖民地(Transvaal Colony)位於地圖右上。
Source: US Library of Congress

以爪哇為名的印尼傳統音樂

三分多鐘爪哇島的傳統打擊音樂,響聲清脆,律動分明,彷彿爪哇傳統舞蹈就在眼前。這段樂曲的名字就叫做〈爪哇〉。

▍參考資料

加拿大廣播公司|加拿大甘露市寄宿學校照片贏得今年世界新聞攝影獎。
卡達半島電視台|原住民相關影像贏得世界新聞攝影獎。
藝術新聞|威尼斯雙年展北歐館更名薩米館,從國家疆界走向藝術疆界。
藝術新聞報|威尼斯雙年展官方活動一覽表。
原獨俱樂部
原獨俱樂部
我們是原獨俱樂部。政治上主張台灣原獨。運動上堅持自然主權和歷史正義。智識上強調複數方法與複數觀點。關心所有與原住民族有關的課題。我們也是文化橋樑的建構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