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要聞|北美與東歐,舊傷痕與新戰爭(兼聽北歐薩米歌謠)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天由【原獨讀報】為大家摘要兩則來自加拿大的消息,外加一則【歷史上的荼毒】,和一段北歐薩米民謠。同時不忘記向春天倒數:距離春分還有13天。
  • 加拿大:中學生的原住民族必修課
  • 北美草原上的原住民與烏克蘭人
  • 歷史上的荼毒:波爾戰爭・特維博之役
  • 極光之歌:薩米歌謠
raw-image

加拿大:中學生的原住民族必修課

去年夏天,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寄宿學校多人塚事件震驚世界,從那時起,「和解」就成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重要課題。上週有這樣一則新聞:加拿大政府決定,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所有 K-12 學制的中學生在畢業前都必須修滿一定的原住民族課程,這個新的畢業標準將在 2023-24 學年生效。

這項新政策是加拿大教育部與原住民教育指導委員會(FNESC)合作的產物。教育部將在本週一(3 月 7 日)開啟線上參與活動,希望能夠獲得學生、家長、學校等各方面的反饋。

目前還不清楚加拿大各地(尤其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對這項新政策的看法,但可以想見原住民社會基本上對此抱持肯定態度,雖然在實踐上必須小心,透過學校教育的管道究竟傳遞了怎樣的知識。

主流社會往往將原住民族理解為「他者」,因此對原住民族沒有足夠的常識(亦即對原住民的認識不來自現實性的接觸經驗),而是將原住民族當作一種知識的對象,並且習慣於以自己的知識體系來架構關於原住民的理解。這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見,在台灣更是原漢衝突的根源,甚至也可能是原住民各族彼此間的衝突根源,例如某些民族的領域觀、祭儀觀在政治上特別強勢,往往導致其他民族也在政治上被等同處理。

raw-image

北美草原上的原住民與烏克蘭人

自從 2 月 24 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東歐戰爭攫獲全球目光,反戰的人們紛紛掛起烏克蘭旗幟,以各種方式支援烏克蘭,加拿大原住民開始佩戴烏克蘭傳統的領巾(kokum),外界才首度意識到加拿大原住民和烏克蘭人的一段過去。

加拿大學者表示,烏克蘭人自 1891 年起開始移民到加拿大,受到其他北美定居者的歧視,卻和同樣受定居者歧視的原住民成了朋友。

這個「繫上領巾,以示支持」的運動是由一個原住民女子企業發起,當時戰爭進入第六天,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受到俄羅斯猛烈攻擊。俄軍發射火箭到市中心,造成平民死傷,市區轉瞬成為廢墟(下圖)。

raw-image

歷史上的荼毒:波爾戰爭・特維博之役

①⑨⓪②|⓪③|⓪⑦

波爾戰爭是大英帝國與奧倫治自由邦(Oranje-Vrijstaat)和南非共和國(Zuid-Afrikaansche Republiek)之間的戰爭,兩次戰爭都是歐洲殖民者在原住民的土地上爭奪權力和資源所引發。

1902 年,第二次波爾戰爭進入游擊戰已有兩年。 3 月 7 日,波爾人(南非人)在特維博(Tweebosch)透過埋伏大敗英軍,是波爾戰爭開戰以來英國方面最大的挫敗。

波爾戰爭最終以大英帝國併吞奧倫治自由邦和南非共和國收場。

raw-image

極光之歌:薩米歌謠

東歐戰事直逼波羅的海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歐的薩米人也同受威脅。芬蘭和俄羅斯有一千多公里的國境線,將薩米人劃歸兩個國家,若戰事蔓延北歐,薩米人也可能在法律上成為彼此的敵人。以下請聽薩米人的傳統歌謠(joik),不過編曲配樂有點喧鬧,戴耳機者請留意。


▍參考資料

切克新聞|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將原住民族重點課程列為中學必修。

全球新聞|加拿大原住民佩戴烏克蘭傳統領巾以示友誼與支持。

路透社|烏克蘭大城哈爾科夫遭猛攻,平民死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6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疫苗捐贈使人們開始認識立陶宛,俄烏戰爭讓我們更加了解烏克蘭,鄰近的白俄羅斯及波蘭,也時不時登上新聞版面,曾經無比陌生的東歐諸國,得到的關注在這幾年顯著地提升了。但即使能從《血色大地》理解烏克蘭抵死不屈的原因,也由《不只有巧克力,你想知道的立陶宛》知道為何立陶宛願意積極提供國際援助,我們仍對東歐局勢的
Thumbnail
疫苗捐贈使人們開始認識立陶宛,俄烏戰爭讓我們更加了解烏克蘭,鄰近的白俄羅斯及波蘭,也時不時登上新聞版面,曾經無比陌生的東歐諸國,得到的關注在這幾年顯著地提升了。但即使能從《血色大地》理解烏克蘭抵死不屈的原因,也由《不只有巧克力,你想知道的立陶宛》知道為何立陶宛願意積極提供國際援助,我們仍對東歐局勢的
Thumbnail
《烏克蘭愛戀字典》不僅有悲劇歷史,更有烏克蘭民族的靈魂,如文學、詩詞、音樂、繪畫、飲食等文化傳承,四千兩百萬的烏克蘭人,不僅向東與俄羅斯文化,相互交流影響,更向西與歐洲自由價值,不斷歷練成為二十一世紀民主國家。 【延伸閱讀】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問題: 紀念安娜,被暗殺身亡的俄羅斯記者,著作翻譯
Thumbnail
《烏克蘭愛戀字典》不僅有悲劇歷史,更有烏克蘭民族的靈魂,如文學、詩詞、音樂、繪畫、飲食等文化傳承,四千兩百萬的烏克蘭人,不僅向東與俄羅斯文化,相互交流影響,更向西與歐洲自由價值,不斷歷練成為二十一世紀民主國家。 【延伸閱讀】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問題: 紀念安娜,被暗殺身亡的俄羅斯記者,著作翻譯
Thumbnail
在烏克蘭,有三條歷史進程同時上演:其一是俄羅斯在17世紀中葉以來莫斯科所取得的帝國範圍內重建政治、經濟和軍事控制的努力;其二是當代俄羅斯和烏克蘭兩民族的建構,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都涉入其中;第三是歷史和文化斷層的爭奪,這被各方視為東西方、俄羅斯與歐洲的競爭。這正是烏克蘭與俄羅斯衝突的原因。
Thumbnail
在烏克蘭,有三條歷史進程同時上演:其一是俄羅斯在17世紀中葉以來莫斯科所取得的帝國範圍內重建政治、經濟和軍事控制的努力;其二是當代俄羅斯和烏克蘭兩民族的建構,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都涉入其中;第三是歷史和文化斷層的爭奪,這被各方視為東西方、俄羅斯與歐洲的競爭。這正是烏克蘭與俄羅斯衝突的原因。
Thumbnail
第一次世界大戰為烏克蘭帶來了機會,烏克蘭人也把握了機會,但是外部強敵環伺,加上內部鬥爭與認知落差,最終使得獨立的烏克蘭國家滅亡,再次遭到東歐各國與蘇聯統治,埋下未來種族糾紛的種子。而這段期間深深刻下的歷史,將成為烏克蘭民族信仰的核心,他們最終將朝著一個統一的烏克蘭民族國家邁進。
Thumbnail
第一次世界大戰為烏克蘭帶來了機會,烏克蘭人也把握了機會,但是外部強敵環伺,加上內部鬥爭與認知落差,最終使得獨立的烏克蘭國家滅亡,再次遭到東歐各國與蘇聯統治,埋下未來種族糾紛的種子。而這段期間深深刻下的歷史,將成為烏克蘭民族信仰的核心,他們最終將朝著一個統一的烏克蘭民族國家邁進。
Thumbnail
分屬俄奧兩國的烏克蘭人,在不同的環境與政策下,開始從事建構自身民族的事業,隨著波蘭人的起義,兩國對烏克蘭人的政策也截然相反,俄國強橫壓制、消滅烏克蘭的獨特性,而奧國反之。這讓兩地烏克蘭人得以相互協助,從而建構出屬於兩地的民族想像共同體,並思考自己到底要成為獨特的烏克蘭人,還是成為俄羅斯民族的一部分。
Thumbnail
分屬俄奧兩國的烏克蘭人,在不同的環境與政策下,開始從事建構自身民族的事業,隨著波蘭人的起義,兩國對烏克蘭人的政策也截然相反,俄國強橫壓制、消滅烏克蘭的獨特性,而奧國反之。這讓兩地烏克蘭人得以相互協助,從而建構出屬於兩地的民族想像共同體,並思考自己到底要成為獨特的烏克蘭人,還是成為俄羅斯民族的一部分。
Thumbnail
為了自由和尊嚴,哥薩克人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卻發現身處大帝國強權的夾縫,左支右絀,在試盡各種外交努力,卻發現只會喪失更多主權,加上強權介入內鬥,國勢日衰,最終選擇共同宗教的莫斯科做為庇護者,然而這只是失去主權的開端,在未來嘗試重回獨立的奮鬥後,終於連同三次瓜分波蘭,與烏克蘭多數土地同被俄羅斯吞併。
Thumbnail
為了自由和尊嚴,哥薩克人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卻發現身處大帝國強權的夾縫,左支右絀,在試盡各種外交努力,卻發現只會喪失更多主權,加上強權介入內鬥,國勢日衰,最終選擇共同宗教的莫斯科做為庇護者,然而這只是失去主權的開端,在未來嘗試重回獨立的奮鬥後,終於連同三次瓜分波蘭,與烏克蘭多數土地同被俄羅斯吞併。
Thumbnail
從十四世紀到十七世紀中葉,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聯合成為聯邦、莫斯科沙皇國崛起、顎圖曼帝國對東南歐的征服,導致了長達三個世紀的政治與宗教紛爭,和地緣政治的風雲詭譎,期間烏克蘭王公的應對,以及哥薩克人的崛起與能動性,深刻影響了烏克蘭的命運,也埋下十七世紀中葉後,烏克蘭各地區劇烈變化的種子。
Thumbnail
從十四世紀到十七世紀中葉,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聯合成為聯邦、莫斯科沙皇國崛起、顎圖曼帝國對東南歐的征服,導致了長達三個世紀的政治與宗教紛爭,和地緣政治的風雲詭譎,期間烏克蘭王公的應對,以及哥薩克人的崛起與能動性,深刻影響了烏克蘭的命運,也埋下十七世紀中葉後,烏克蘭各地區劇烈變化的種子。
Thumbnail
今天看到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提及: 俄羅斯國會通過法案: 「定義使用俄語、血統為俄國民族之一者,皆為俄國人。 烏克蘭族、白俄羅斯族都將被加入俄國民族列表」 (https://www.facebook.com/NeanderthalArtisan/posts/5088399017919181)
Thumbnail
今天看到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提及: 俄羅斯國會通過法案: 「定義使用俄語、血統為俄國民族之一者,皆為俄國人。 烏克蘭族、白俄羅斯族都將被加入俄國民族列表」 (https://www.facebook.com/NeanderthalArtisan/posts/5088399017919181)
Thumbnail
事實上,為了要維繫與凝聚這個世界少見的龐大國度,俄羅斯的統治者與文化階層自有一套敘事脈絡,而普丁的論述大體不脫其範疇......
Thumbnail
事實上,為了要維繫與凝聚這個世界少見的龐大國度,俄羅斯的統治者與文化階層自有一套敘事脈絡,而普丁的論述大體不脫其範疇......
Thumbnail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東歐戰爭攫獲全球目光,反戰的人們紛紛掛起烏克蘭旗幟,以各種方式支援烏克蘭,加拿大原住民開始佩戴烏克蘭傳統的領巾,外界才首度意識到加拿大原住民和烏克蘭人的一段過去。
Thumbnail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東歐戰爭攫獲全球目光,反戰的人們紛紛掛起烏克蘭旗幟,以各種方式支援烏克蘭,加拿大原住民開始佩戴烏克蘭傳統的領巾,外界才首度意識到加拿大原住民和烏克蘭人的一段過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