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月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升率8.5%、核心CPI 6.5%,原油價格站上100以上,上次圖解原油急升受到心理預期影響,區間100~130來回波動,那是因為戰爭尚未解決、以及美國高通膨、金融政策不確定性、供給需求不明朗的關係。
戰爭上次說過,先說通膨、金融政策、供給需求。通貨膨脹其實每個國家都不一樣,台灣遠低於美國水準,對我們生活實際影響程度不會向美國一樣嚴重,但是為什麼我們聽的CPI都劍指美國?~因為聯準會FED首要目標是壓低通膨、再來穩定就業,全力避免停滯性通膨。
所以通膨數據會串連到金融政策,該升息幾碼、縮表幅度和速度該要多強多快,金融政策改變太快太慢都會重創經濟,太慢金融政策太弱會使通膨增長過快,需求會因此下降陷入衰退,太快金融政策太強,有的人可能在利率決定的同時就會破產,影響到供給瓶頸、失業率、銀行違約率等。
通膨是一種現象,經濟學家認為經濟溫和的上漲是最好的方式是CPI年增率2%為目標。想不到這一切的源頭都是「供給和需求」,良好的供給和需求要讓經濟穩定上升,通膨只是反映出兩者間的不對稱性,當FED看到通膨的現象,再來決定政策最終目的就是要重建良好的供給需求帶給經濟穩定,像是迴圈一樣。
「供給和需求」是綜合名詞,意味著資金、製造、實質消費都有供給需求的意思,這次就是資金供給過剩又牽扯到實質消費下降連帶製造業景氣不明,至金融風暴後最難解的金融議題。
源頭資金供給過多,反映在物價通膨時值消費力下降,FED政策使供給需求回復穩定
供給需求有時像長鞭效應它也有遞延性,若有做原油的不是多空兩邊做,就是等待方向反轉再重新進場,若創高或跌破剛好是你單子的反邊就要立即停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