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不如一代

男性自由之聲-avatar-img
發佈於男性成長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開店就像開計程車,可以聽到很多陌生人的心裡話。因為做生意的關係,常可以在店裡接觸到許多不同的客人,也會和他們聊天。
上禮拜正好分別和三個客人聊到一個共同議題,我覺得頗有趣,所以整理一下和大家分享。
這三位客人基本上都是婆婆輩,孩子都已結婚成家,和媳婦同住。聰明的讀者大概可以猜到,她們共同的抱怨主題就是:媳婦兒。
婆媳問題相關討論我們都看過很多~不過或許因為資訊能力有落差,很少聽到婆婆方的聲音,所以我覺得有趣,就做個紀錄。
由於這三位婆婆抱怨的內容高度重疊,我就不區分誰說些啥細節了,純粹整理她們抱怨媳婦兒的共同點。

1-邋遢,生活習慣不佳。

不管有沒有照顧幼兒,或目前有沒有工作,婆婆們無法理解為何她們的媳婦兒,可以把衣服放到籃子滿出來再洗...
更別提生活環境的髒亂與衛生習慣了。
圖片來源:爆怨公社
更誇張的是,許多時候看不下去,拿衣服去洗的還不是媳婦兒,而是她們的丈夫,三分之二。常態性並非偶爾。
當然婆婆們說到這裡多會開始想當年,她們年輕的時候沒有洗衣機,都是背著孩子手洗全家人衣服~balabala
至於生活環境髒亂,不得不說,外送服務的崛起真的方便。方便到媳婦兒可以整天待在家裡不出門也不會餓死。
不開火煮飯是沒甚麼;反正現代知足的婆婆們都很清楚,對現代媳婦兒們的廚藝笑而不語。彼此口味也不合,不如各自處理。
可是搞到經過門口聞到臭酸味,還有原本沒蟑螂的高樓層竟然看見蟑螂亂竄...這真的非常誇張!這些媳婦兒們不以為意,但婆婆們實在看不下去。
"不為自己想,也要想想孩子啊!"房裡還有寶寶呢!冷氣也不是空氣清淨機,以為冷氣開強一點就聞不到?兒子媳婦兒住四樓,母親在三樓房間內還聞得到~好個雨露均霑。然後猜猜誰倒垃圾呢?
她們看自己孩子白天工作辛苦,回家還要洗衣倒垃圾,實在心酸。可是想說啥,又怕被貼惡婆婆標籤;怕孩子太累想幫手,又怕惹媳婦不高興~
說侵犯或不尊重她們生活空間或隱私之類的...所以只能看在眼裡,痛在心裡。然後對我這陌生人抱怨。

2-高自尊,低情商。

現代科技發達,這群婆媽們基本上Line和FB也略通一二。
她們樂於分享,但絕不敢分享到家庭群組。原因是:怕媳婦兒亂想。
"我不過轉發個虐兒新聞到家庭群組,就聽到媳婦兒在房裡打電話給兒子然後邊吼邊哭,說媽怎麼這樣看她..."
"霸王級寒流來,問她有沒有準備寶寶的冬季衣物?就聽到媳婦兒說我瞧不起她,覺得她不會帶小孩~搞得我原本為寶寶買的毛帽毛襪,都只能偷偷塞給兒子。"
"有很多照顧寶寶的經驗其實她們也不敢分享。因為媳婦兒們寧願信網路,也不信我們這些老人家,我們也不想自討沒趣,反正她們覺得手機甚麼都知道,比老人家有用。"
雖然她們沒有加入靠北婚姻和爆系社團,但也都很怕哪天當了那裏的PO文主角。
當然婆婆們說到這裡多會開始想當年,她們年輕的時候如何小媳婦兒,怎麼看婆婆臉色~沒想到現在當了婆婆,反而要為了家庭和諧,看媳婦兒臉色~balabala
猜猜社群網站上婆媳問題的發文,是靠北媳婦多?還是婆婆多呢?

3-吵著獨立,卻期待老娘掏錢。

談錢傷感情,但許多感情,在談錢之前就傷得差不多了。
不要跟公婆住,還要公婆拿頭期款~這保護費真高
說實在的,許多人不是大富大貴,但同住屋簷下,也談不上啥情非得已。畢竟現代婆婆知道時代不同,其實也謹守分際,互相尊重。
可就不知道媳婦兒們,口口聲聲要獨立做自己~三不五時巴著先生要買房搬離家裡,或是旁敲側擊地想要我拿老本給他們買房。
說甚麼怕孫子吵到我~怕我幫忙顧孫子太累~怕他們作息和我不同,日子過了不自在~還敢提我幫忙顧孫子呢~我這把年紀,只想偶而玩玩孫子,可沒想拖著老骨頭幫你們帶孩子。
看妳待在家整天就帶個孩子,在那哭爹喊娘的說要請保母送幼幼班~以前婆婆們大家庭,孩子又多,揹著孩子下田或做生意,還要煮飯燒水洗衣侍奉公婆。
現代媳婦,只生一個就月子中心渡假,燒個十幾萬到底哪裡划算?十幾萬欸~孩子的衣服裝備尿布買一堆到三歲都還有剩!
以前婆婆們坐月子有雞湯喝就算了不起了!多的是荷包蛋菜脯拌飯,還要親餵洗尿布,家務事一件也沒少!
到底是婆婆這輩過於堅強?還是媳婦這輩太過嬌貴?

結語:

身為六年級生,我的記憶裡始終有幾個畫面。
三代同堂的家庭,努力工作打拼的父親,揹著孩子努力做家庭代工賺錢的母親,還有被婆婆冷嘲熱諷的媳婦兒。
那一代的婆媳問題,我是親身經歷過的。現代鄉土劇演的那些,基本上都是小兒科。我記憶裡母親那一輩,看的是"阿信(日本連續劇)"和"星星知我心",手中做的是家庭代工串珠編髮飾。
那一輩的母親,手上都有許多傷痕。
針線,髮飾別針,熱熔膠燙傷,刀片割傷,冬天手洗衣物裂傷...等等。
現代媳婦呢?沒事在家帶孩子,划手機網路購物。有洗衣機,個人冰箱,微波爐,手機,平板,無限上網...生活中最粗重的活大概就是領包裹了。
說一代不如一代是很沉重,不過如果不是一代不如一代,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現代的媳婦。
我知道這些婆婆們是真的有吃過苦的。
看著眼前這些眉頭深鎖的婆婆,我認真思考著:
目前在靠北婚姻和爆系社團內看到的那些PO文裡的惡婆婆們~真的都如網路上PO文的媳婦而們說的一樣,十惡不赦嗎?
在那些社團裡,看到台灣目前渣男和媽寶這麼浮濫~那些片面陳述裡,有多少可信事實呢?
我們是男性自由之聲,我們為男性發聲。
我們更希望,男性學會為自己發聲。
歡迎按讚訂閱與分享!
--------------------------------
歡迎加入男性自由之聲臉書社團
男性自由之聲也有部落格喔!歡迎追蹤訂閱與分享~
更歡迎前往男性自由之聲Mewe社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8會員
44內容數
男女基於生理差異,本來就該有不同的知識與技能。 本專題提供男性專屬的兩性關係相關知識與技術。 期許男性能夠透過本專題文章,獲得生活與工作上的實質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K~全球都在談威爾史密斯~各種迷因梗圖傾巢而出~台灣進步側翼與政治正確粉專拼命讚賞其英勇真男人! 因為疫情跟秉樞開庭都不見了!大家開心~ . 所以我們也來談談吧! 不了解事件始末的,這裡稍微解說一下: . . . 本粉專一向崇尚真正的自由,而自由的真義:就是能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 延伸閱讀:
發生於2020年11月的北京清華大學「摸臀門」,歷經反轉,兩造兩敗俱傷並拖累了全學院。還普及了一個名詞:社會性死亡。 「學姐」沉浸在自己遭遇「性騷擾」的被迫害幻想中,一心要讓學弟「社會性死亡」。誰知用力過猛,又低估了網絡在科技昌明的現代的力量,瞬間遭遇輿論反噬。
會想寫這文章,是因為在交友社團看到熟悉的對話。 一位風韻猶存的熟女,將她求助於"男閨蜜"的對話截圖發文當聊天話柄。 一方面自抬身價,二來繼續收割更多恭維。 這種操作天天都在發生,但許多人不了解其背後運作原則。 趁著今天有點時間,把一些關於工具人的觀點做個小整理。
"AA制"這萬年月經議題,在今日社群媒體上已成為流量提款機~只要想衝一波流量,發起個AA制的討論就對了~男女雙方就會立刻在留言區火力四射的爭辯,將想推廣的文章推往上位,簡直各粉專小編救生傘! 身為一個關注兩性議題的部落客,也是時候向各位展現個態度。
作者:卢诗翰(中國人),在許多管道都有發文 。精準明確的解析日韓女權發展與衰敗的歷史脈絡,可做為台灣男性借鏡。
這些女孩真的是邪惡的,而她們這麼對你,是因為知道這麼做有效。她們沒損失,但你仍然受到懲罰。這群邪惡的女孩離開學校後,仍然會這麼作,這和你無關,而且你無法教育與拯救她們。因為在台灣,女性紅利太好用了。
OK~全球都在談威爾史密斯~各種迷因梗圖傾巢而出~台灣進步側翼與政治正確粉專拼命讚賞其英勇真男人! 因為疫情跟秉樞開庭都不見了!大家開心~ . 所以我們也來談談吧! 不了解事件始末的,這裡稍微解說一下: . . . 本粉專一向崇尚真正的自由,而自由的真義:就是能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 延伸閱讀:
發生於2020年11月的北京清華大學「摸臀門」,歷經反轉,兩造兩敗俱傷並拖累了全學院。還普及了一個名詞:社會性死亡。 「學姐」沉浸在自己遭遇「性騷擾」的被迫害幻想中,一心要讓學弟「社會性死亡」。誰知用力過猛,又低估了網絡在科技昌明的現代的力量,瞬間遭遇輿論反噬。
會想寫這文章,是因為在交友社團看到熟悉的對話。 一位風韻猶存的熟女,將她求助於"男閨蜜"的對話截圖發文當聊天話柄。 一方面自抬身價,二來繼續收割更多恭維。 這種操作天天都在發生,但許多人不了解其背後運作原則。 趁著今天有點時間,把一些關於工具人的觀點做個小整理。
"AA制"這萬年月經議題,在今日社群媒體上已成為流量提款機~只要想衝一波流量,發起個AA制的討論就對了~男女雙方就會立刻在留言區火力四射的爭辯,將想推廣的文章推往上位,簡直各粉專小編救生傘! 身為一個關注兩性議題的部落客,也是時候向各位展現個態度。
作者:卢诗翰(中國人),在許多管道都有發文 。精準明確的解析日韓女權發展與衰敗的歷史脈絡,可做為台灣男性借鏡。
這些女孩真的是邪惡的,而她們這麼對你,是因為知道這麼做有效。她們沒損失,但你仍然受到懲罰。這群邪惡的女孩離開學校後,仍然會這麼作,這和你無關,而且你無法教育與拯救她們。因為在台灣,女性紅利太好用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手機訊息經常出現"媳婦"議題,不是媳婦抱怨在家不受尊重,承擔所有家務,還得經常蒙受指責和喝斥,快要承受不下去了;就是婆婆抱怨媳婦懶,不愛乾淨,不知孝順等等,如果加上姑姑輩的說詞就更加熱鬧了。問題是:在以往父權當道時,小媳婦嫁入婆家,沒有經濟能力,加上顏面問題,加上以往的禮教文化,因此嫁人就像
Thumbnail
從被不屑到眾人矢可的這段時間,從"懷疑人生"到"對著幹"......我其實有段時間都很掙扎的內心。 不以婆婆的生意手法去經營,是因為想擺脫....不是老實與道地得買賣模式。 但我卻能理解婆婆的心態,嫁給公公後,也是從死裡做過來的人。2人要養5個小孩,還有位失聰的小叔。 所以她的生意方式是,只要
Thumbnail
又-從頭看了一次 “ 不夠善良的我們 " 。 只是碰巧。 也很碰巧的剛好有婆媳的話題,現在聽到很多婆婆很是疼愛媳婦,卻..也還是有婆婆總是挑戰媳婦的。 還是那句老話~女人,為何總是為難女人。 為何結婚前是一個樣,結婚後又是一個樣。 不僅僅是男人這樣,女人...也這樣。 進門前,女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幾年前,小惠的婆婆搬來同住後,家中原本融洽的氣氛就消失了。小惠常常悶悶不樂,她在逼問下透露:「婆婆經常在娘家媽媽或外人面前抱怨,如說都是先生在煮飯,這根本不是事實。類似被扭曲的事實,身為晚輩的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明明如果小惠沒加班,就趕忙回家做飯,家務事也未懈怠。然而,她的付出似乎從未得到婆婆的
Thumbnail
當女性搬進婆家後,要面對的挑戰超過我們的想像。生活比想像中更加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壓力。分享在婆家感受有些誇大,但卻是真實的感受。衣帽間、倉庫、廚房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家庭和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希望有相同經驗的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搬出去!
Thumbnail
我們與孩子約莫有三十歲的人生差距,現在人晚婚晚生,恐怕拉距會更大,差個四五十歲比比皆是。孩子三十歲,我們也就六七十歲了,觀念就變成老觀念,在孩子眼中我們就成了那個缺乏與時俱進不思進步的老人。 有一個婦人跟婆婆三觀不合,自從嫁進婆家,每天上演婆媳大戰,她嫌婆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所以不管婆婆說什麼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婆媳關係,真的是長久以來屬於女性間最難的一項考題,特別是對已婚女性來說,要跟男方媽媽用什麼相處方式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套固定模式供參考,所以真的很考驗自身的智慧、修養及伴侶的態度。雖然之前有分享過一篇婆媳文化,但婚後生活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有所體悟......
Thumbnail
婚姻是一生一次的大事,而伴隨而來的婆家或娘家問題,一直都是讓很多夫妻頭痛的話題。婆家好或是娘家好,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認為每個家庭都應該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空間。 首先,可能讓大多數媳婦聞風喪膽的婆家問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手機訊息經常出現"媳婦"議題,不是媳婦抱怨在家不受尊重,承擔所有家務,還得經常蒙受指責和喝斥,快要承受不下去了;就是婆婆抱怨媳婦懶,不愛乾淨,不知孝順等等,如果加上姑姑輩的說詞就更加熱鬧了。問題是:在以往父權當道時,小媳婦嫁入婆家,沒有經濟能力,加上顏面問題,加上以往的禮教文化,因此嫁人就像
Thumbnail
從被不屑到眾人矢可的這段時間,從"懷疑人生"到"對著幹"......我其實有段時間都很掙扎的內心。 不以婆婆的生意手法去經營,是因為想擺脫....不是老實與道地得買賣模式。 但我卻能理解婆婆的心態,嫁給公公後,也是從死裡做過來的人。2人要養5個小孩,還有位失聰的小叔。 所以她的生意方式是,只要
Thumbnail
又-從頭看了一次 “ 不夠善良的我們 " 。 只是碰巧。 也很碰巧的剛好有婆媳的話題,現在聽到很多婆婆很是疼愛媳婦,卻..也還是有婆婆總是挑戰媳婦的。 還是那句老話~女人,為何總是為難女人。 為何結婚前是一個樣,結婚後又是一個樣。 不僅僅是男人這樣,女人...也這樣。 進門前,女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幾年前,小惠的婆婆搬來同住後,家中原本融洽的氣氛就消失了。小惠常常悶悶不樂,她在逼問下透露:「婆婆經常在娘家媽媽或外人面前抱怨,如說都是先生在煮飯,這根本不是事實。類似被扭曲的事實,身為晚輩的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明明如果小惠沒加班,就趕忙回家做飯,家務事也未懈怠。然而,她的付出似乎從未得到婆婆的
Thumbnail
當女性搬進婆家後,要面對的挑戰超過我們的想像。生活比想像中更加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壓力。分享在婆家感受有些誇大,但卻是真實的感受。衣帽間、倉庫、廚房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家庭和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希望有相同經驗的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搬出去!
Thumbnail
我們與孩子約莫有三十歲的人生差距,現在人晚婚晚生,恐怕拉距會更大,差個四五十歲比比皆是。孩子三十歲,我們也就六七十歲了,觀念就變成老觀念,在孩子眼中我們就成了那個缺乏與時俱進不思進步的老人。 有一個婦人跟婆婆三觀不合,自從嫁進婆家,每天上演婆媳大戰,她嫌婆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所以不管婆婆說什麼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婆媳關係,真的是長久以來屬於女性間最難的一項考題,特別是對已婚女性來說,要跟男方媽媽用什麼相處方式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套固定模式供參考,所以真的很考驗自身的智慧、修養及伴侶的態度。雖然之前有分享過一篇婆媳文化,但婚後生活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有所體悟......
Thumbnail
婚姻是一生一次的大事,而伴隨而來的婆家或娘家問題,一直都是讓很多夫妻頭痛的話題。婆家好或是娘家好,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認為每個家庭都應該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空間。 首先,可能讓大多數媳婦聞風喪膽的婆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