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了一篇我騎去六甲夢之湖的文章,很多朋友都覺得我腳力很夠,這我滿有自信的。雖然在騎乘時看到那坡度,我也是欲哭無淚。
這篇分享的地方難度又更高,甚至到顯無人煙的程度。想要慢騎腳踏車練體力,請準備好水、水、水(很重要說三次),不然缺水在山上可是很難找個人相救,山上訊號也不太好。
那就讓我們從柳營南湖騎到東山牛肉崎,走囉!
雖然早有預感這條路會很崎嶇,卻沒想到會是我從事地方賊以來,最難熬的一次,可以列入我的我的頻死體驗之一,上一次就是王爺里(那好像也沒隔多久)。
可能上回是在病後馬上騎車,才會感到不適。這次在身體狀況允許下騎車,卻忘記補充水分。暈頭轉向時,受到一些協助,很感謝這路上他、她或祂。
賊賊之前曾經有寫過市道106,不過那是在新北市,那條算是新北市熱門嗎路線,深坑、石碇、平溪、瑞芳都在那條線上,還有專門的旅遊公車。而台南這條106一路上只有我一台腳踏車,及阿伯的農用車。
市道106從柳營新吉庄到東山區的嶺南里,一路向上的爬坡,讓騎淑女車的我不時要跳下車來用牽到,我覺得我跳車已經駕輕就熟了。
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經歷了一個超級陡,溜下去極為爽快的下坡,卻在剛開始就掉了唯一的水瓶,你會回去撿嗎?我選擇放棄,我才剛喝兩口的水。
結果到半路就開始有缺水症狀,在鳥湖山(滔豬山)之前有一間小廟「萬人清性公」,算是解決了我的水危機。裡面設置了飲水機,跟神明說了一下,就拿紙袋裝水喝,真的是燃眉之急啊!
相傳日治時期的東原山區,住著一群賊。日軍有意經此道前往東原殲滅賊窩,卻走漏風聲。趁著日軍暫歇在寺廟所在地時,搶先攻襲,雙方互有傷亡,屍骨皆葬身於此地後成廟。
喝完水,稍微休息片刻後,突然一層雲擋住了太陽,讓我接下來的路,有一段不是那麼熱。過了山頭之後,又回到炎熱區域,或許這一區不屬於神明所管。
到了內滴水,我就要左轉往北,朝牛肉崎的方向前進。原先還耿耿於懷沒有走完106全程,隔幾天有「家農場」的帶路,讓我輕鬆走完它,還附帶東山龍眼認識之旅(之後就會分享了,切勿著急)。
我還是在外滴水這看起來挺自給自足的聚落中,尋找雜貨店,畢竟後面的路迢迢,深怕又是大上坡。路邊阿伯一句「這裡沒有」,著實像滴水穿石,刺痛了我的心。
滴水這裡會成為聚落,與山下吉貝耍西拉雅族人有一定關係。同治十三年(1874年)段姓業主出墾滴水庄,由沈田開墾耕作;而光緒四年(1878年)則有徐贛開墾耕作。
內、外滴水合稱「滴水仔」,日治時期被視為一個聚落。為何會稱為滴水呢?「龜重溪」發源於內滴水山麓,向西流到外滴水的斷崖。
水從斷崖滑下,沖擊岀一個深水潭,形成長年發出滴—滴聲的滴水潭,而稱為滴水。也是因為有這麼浪漫的名字,讓我騎著腳踏車走山路來到這,可惜沒看見滴水的景緻。
外滴水以柳營移居而來的曾家為多數,而內滴水則以賴為大姓。前者因為地勢較平坦,也在兩路的交界,所以聚落規模較大。
在內滴水看到紅磚築的圈,原本以為是豬圈,沒想到是龍眼窯。這種鋪人字形竹席的做法,應該是六零年代的老手法,而六甲滿多山上龍眼戶會如此做。
從南湖半走半騎過來,這應該是最後一個大上坡,我深吸一口氣,一鼓作氣衝上去,就到了這條環線最大的聚落「尪仔上天」。
尪仔上天這地名實在有趣,也說想要來這裡的另外一個理由。到底為什麼會取這麼詭異的地名呢?看看這條上坡就知道,它婉轉的反映了這條山區的崎嶇。
據說從油礦地區上山到海拔250公尺的尪仔上天,當人越爬越高,在底下的人往上看,會覺得他越來越小,很像布袋戲的玩偶「尪仔」,所以稱為尪仔上天。
尪仔上天的戶數挺多的,與滴水那的集合信箱比較數量就知道。這聚落以黃姓為主,大概鄭氏政權時期就開墾至此,算是周圍開發最早的聚落。
尪仔上天的庄廟為「雲天宮」,主祀媽祖,一旁還有玄天上帝和黃家的祖先牌位。其他小聚落沒有自己的廟宇,只有公厝。因此,雲天宮也是周圍聚落的共同信仰。
廟前有一棵榕樹,很適合在大熱天乘涼,但直到這村莊我看見的人還是寥寥無幾。媽祖神像前方的幾座香爐,有這個樹幹爐,看起來年代頗久,不知道是什麼樹種?
這山上人口外移的問題看起來頗嚴重,有些大門都敞開,甚至在村莊聽不見任何人為發出的聲響,即使沒有廢村,卻也形同了。
在這環線的公路上,雖然都是規模極小的聚落,可能也就二十戶左右,但至少還有人住,像「番子坑」或「大井」就真的已經廢村了。
過了尪仔上天就是讓人心情愉悅的上坡,其實也沒這麼簡單,因為非常陡。每次都覺得快煞不住,差點飛下一旁的山崖。
其實從這個地方往上,才能夠真正感受到尪仔上天的景象。別看水雲現在這個樣子,過去可是有超過百戶的人居住在這,還有許多大聚落才有的設施,這完全歸功於自然資源「天然氣」。
地名顯而易見,這裏出產著「油礦」,或稱為「牛山油氣田」,曾經是台灣重要的油氣產地。昭和四年(1929年)日本石油公司開始鑽井,幾次未果。
後來在五號井才成功生產,直至日本政府離開台灣前,共鑿了約二十四口井。當時山區這有大埔、白河、南化、玉井有礦場,而牛山這產量最豐。
戰後,礦產仍持續運作。有看到當時天然氣供玻璃工廠使用(解決了我對新營為何也出產玻璃的疑問),還有磚瓦工廠(不知道有沒有管道輸通到六甲),還有舒潔的面紙工廠。
大部分員工都來自於外地,興建有員工宿舍。整個園區如同某些糖廠一樣,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有戲院、醫務室、菜市場、福利社、球間、冰店,看現在的模樣真的很難想像。
油礦產量最鼎盛時期應該是在五零到六零年代,後來就走下坡,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廢礦,幾乎外來人員都離開牛山。
這些井有的在番子坑,有的在溪邊。第二十六號井旁邊似乎有溫泉,地方曾有開發的聲音,卻依舊沒有動靜。
從礦坑騎下來,絕對要小心,別因為一時太爽,就忘記煞車,就會想我一樣直接撞上過了牛山橋的那一個山頭,還真的是「惡」地。
惡地所在的山為「牛山」,一直讓我想到壽豐海邊那個,這裏綿延的山勢如水牛伏地,而有此名。一旁有橋的基座,不知道是老橋還是吊橋?
「牛肉崎」這名字相當可愛,雖然我不吃牛,現在看到有「崎」這個字出現在地名上,也會寒毛直豎,像是六甲王爺的土地崎,會讓人騎鐵馬騎到鐵腿。
牛肉崎這裡有水雲村曾經的行政與教育中心,像是學校、派出所,皆為日治時代就存在的機構。水雲國小很美,即使閒置也有人打理,我就不說為什麼,但謝謝你們的水,🙏
前方的「牛肉崎警察官吏派出所」,有日治時代興建的建築,也有戰後派出所。警察官吏派出所在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就已設置,那時整個東山只有東原和牛肉崎設有官吏派出所。
現有派出所是在昭和六年(1931年)興建。牛肉崎雖然於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就登錄歷史建築,卻是在前幾年才委託調查和修復。修復時,有發現木材來源的商號標記「濱豐木材」。
牛肉崎派出所的形式為典型的L型配置型態,西(左)側為警察官吏辦公廳舍,東(右)側則為宿舍空間,並於東北側突出成為台所與風呂。
這其實也是我一直想要來的東山景點之一,一直都知道東山山上有一間老派出所,看未修復前的照片還挺有感覺的。最近已經招標成功,未來派出所會有什麼定位,讓我們拭目以待。
這是牛肉崎派出所對面的私密景點,可是家.農場龍眼大師帶我來看的。這個窯特殊之處在於它是就地取材,看得到土層曾經是河床沖刷過的痕跡。關於東山龍眼窯的故事,近期會有一篇,請期待。
走完了這條精彩有驚心的山路後,如果口渴最近的聚落就是「小腳腿」,那裡有兩間冰店,可以參考賊賊的文章。也或許可以到柳營市區,喝果汁更能補充運動完後,失去的營養。
「果植」是賊賊朋友的妹妹在柳營開的果汁店。因為還兼做景觀的關係,所以有很多植栽,在這環境中喝果汁很舒服啊!!看我臉多紅,就知道有多曬,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