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機車、野營、旅行,總是在讓我們成長

2021/04/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好久沒回到格子上了。
自從二月發布重回不自由工作者後,還真的是沒有太多時間來這裡寫寫字,實在慚愧;不過也因為作息變得規律了,這兩個多月來跑了好多地方,有野溪營地、也有莫名其妙的一日來回,這幾次旅途又讓我認識到旅行對我的意義。
而此刻,我正在山間的一座小咖啡廳抽著菸敲著電腦,把這幾趟旅程寫下。

嵌在岩壁裡

「換洗衣服、椅子、帳篷、睡墊、睡袋、頭燈⋯⋯」清晨五點,我睡眼惺忪地做最後一次確認,接下來的兩個夜晚都要在野外度過,可一點都不能少。
仔細想想,這是我第一次在野溪溫泉過夜。
也不是什麼秘境,台中谷關的馬陵野溪溫泉已經小有名氣,但是要前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背著二十公斤的登山包走上約四公里的溯溪路途,途中還要涉水數次,但最辛苦的大概還是從台北扛著登山包騎到台中吧,距離上次這麼做已經隔了一年又六個月之久。
和朋友們相約在台七乙與台三線的萊爾富吃早餐,我卻啃著泡麵,因為那天的天氣實在是不怎麼樣,不喝點熱湯我還沒到台中應該就先陣亡了。幸好,離開苗栗國後的天氣乾燥又溫暖,台中果然是個就算颱風來也無風無雨的地方。
進到谷關的這台八線,就是著名的中橫公路,1960年開通後卻毀於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谷關到德基段完全崩毀,時至今日也僅給公車通行,看到「東西橫貫公路通車60週年」的牌樓時,我也被那種歷史遺產的滂薄氣勢給沾染了。
在停車處整理行囊與裝備(其實是把用不到的東西硬塞在車廂內),便出發上路了。那時候的我們還天真地邊走邊玩,殊不知後來面對的完全超乎我們的想像。
與其說我是為了野溪溫泉和露營而來,不如說我是為了谷關發電廠遺址而來:九二一大地震和桃芝颱風造成谷關這裡地表的劇烈改變,大甲溪河床大幅抬升了九公尺,聯絡兩端的吊橋幾乎全毀,包含谷關發電廠廠房入口的吊橋;當我親眼見到那嵌在岩壁中的發電廠遺址時,只有震撼再震撼——如果你看過以前的照片的話,你就會明白原來這段前往馬陵野溪溫泉的河床路以前的海拔是多麽得低。
「親眼見到還是覺得很不真實。」我朋友如此感嘆的,而我除了同意還是同意。
打開地圖看看自己的所在,位於台灣核心山區的深處,竟然歷經了如此巨大的地貌改變,對大自然的力量的可畏大大地加深,同時也對開鑿中橫公路的古人們更加尊敬。不過也是看了地圖後才驚覺,我們只走了四分之一不到,要在泰一下山前趕到營地,我們恐怕得加快腳步了。
同時擁有趕路的壓力和肩上的壓力,那焦慮感是不同凡響的,體力以不健康地速度消耗著,腳底板因為走多了不平整的石頭路,也感到疼痛難耐。短短四公里的路程卻讓我們走上了四個半小時之久。
「終於到了!」繞過最後一個彎後,終於來到營地,我們都已經失去泡溫泉的慾望,因為眼下最艱鉅的任務是得先找到一塊夠我們四人睡記得營地。不愧是連假期間。瞎晃了幾分鐘後終於找到安身立命之地,我們速速搭起了帳篷與篝火,草草吃了幾包泡麵後(又是泡麵),不到晚上八點時間我們的營地成為第一個熄火的角落。
今天真是被大自然好好地上了一課,從歷史的痕跡到腳下的疼痛,睡前窩在帳篷裡聽著溪水潺潺,雖然與自然界只隔著幾毫米的的距離,我卻不懂的與他相處——在高樓大廈間待久了,我似乎已經被人類給馴服,面對牆外那巨人的力量,除了親身體驗外,還可以有怎樣的相處模式呢。

甜甜的甘蔗味

「叮咚!」又是熟悉的台七乙萊爾富,而這次的目標更遠了一點:雲林虎尾,而且還是一日來回。
會有這種瘋狂的旅程都是為了趕在虎尾糖廠鐵道結束今年的運載之前,去看看這全台僅存以五分車運載甘蔗的人文景觀。中南部的糖產業可以說是台灣的近代活歷史,顯示了台灣的地理環境、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社會面貌的變化;當然了,也是因為看到了朋友的攝影作品後,驚覺不知道這人文景觀還可以保持多久,才告訴自己該去記錄一下。
就不再贅述南下的睏意了,畢竟到了糖廠與車友們會合後,那份睡意都已經被驅趕到一旁。
「你們來晚了啦!剛剛才走一班,這裡一小時才有一班五分車耶。」最守時的那位——但我必需聲明,他也是住最近的——朋友說,看來我們只好暫烈日當頭下等個一小時了。等待並不是無聊的,畢竟大家都久未見面,也就隨意聊聊近況與工作。天,以前聊的都是玩的吃的喝的,現在卻開口閉口都是工作,難道這季受所謂「歲月的痕跡」嗎。
聊著聊著,終於聽聞響亮的鳴笛聲穿越了鐵道兩旁的矮房之間,大夥趕緊將手上的相機舉起準備。眼看那五分車由遠而近,車頭後掛著的十餘節滿載甘蔗的車廂,鐵道兩旁的人車無不行著注目禮,也包含相機後的我。五分車的速度並不快,但是聲音卻十足響亮,更帶來一股濃郁的、甜甜的甘蔗味:這真的是歷史或地理課本上無法感受到的,過去台灣具代表性的糖產業從視覺、聽覺和嗅覺等各方面為我述說著故事,我想旅行中的學習莫過於此。
火車回到糖廠後,平交道柵欄升起,我們走到鐵道上撿起震落的甘蔗,握在手上的感覺是如此真實,好過於當代一些虛擬的科技和名氣。
橘子集團創辦人說,創業就跟戶外活動一樣,在過程中總會質疑自己,「這次可能做不到了」,但登頂的那刻卻是無法比擬的痛快。安逸的環境雖然安全,但也錯失了更多挑戰自我、突破自我的可能性,我想比起享受規則中的舒適,挑戰自我與學習才是旅途帶給我最重要的價值吧。
116會員
95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