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機車、野營、旅行,總是在讓我們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好久沒回到格子上了。
自從二月發布重回不自由工作者後,還真的是沒有太多時間來這裡寫寫字,實在慚愧;不過也因為作息變得規律了,這兩個多月來跑了好多地方,有野溪營地、也有莫名其妙的一日來回,這幾次旅途又讓我認識到旅行對我的意義。
而此刻,我正在山間的一座小咖啡廳抽著菸敲著電腦,把這幾趟旅程寫下。

嵌在岩壁裡

「換洗衣服、椅子、帳篷、睡墊、睡袋、頭燈⋯⋯」清晨五點,我睡眼惺忪地做最後一次確認,接下來的兩個夜晚都要在野外度過,可一點都不能少。
仔細想想,這是我第一次在野溪溫泉過夜。
也不是什麼秘境,台中谷關的馬陵野溪溫泉已經小有名氣,但是要前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背著二十公斤的登山包走上約四公里的溯溪路途,途中還要涉水數次,但最辛苦的大概還是從台北扛著登山包騎到台中吧,距離上次這麼做已經隔了一年又六個月之久。
和朋友們相約在台七乙與台三線的萊爾富吃早餐,我卻啃著泡麵,因為那天的天氣實在是不怎麼樣,不喝點熱湯我還沒到台中應該就先陣亡了。幸好,離開苗栗國後的天氣乾燥又溫暖,台中果然是個就算颱風來也無風無雨的地方。
進到谷關的這台八線,就是著名的中橫公路,1960年開通後卻毀於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谷關到德基段完全崩毀,時至今日也僅給公車通行,看到「東西橫貫公路通車60週年」的牌樓時,我也被那種歷史遺產的滂薄氣勢給沾染了。
在停車處整理行囊與裝備(其實是把用不到的東西硬塞在車廂內),便出發上路了。那時候的我們還天真地邊走邊玩,殊不知後來面對的完全超乎我們的想像。
與其說我是為了野溪溫泉和露營而來,不如說我是為了谷關發電廠遺址而來:九二一大地震和桃芝颱風造成谷關這裡地表的劇烈改變,大甲溪河床大幅抬升了九公尺,聯絡兩端的吊橋幾乎全毀,包含谷關發電廠廠房入口的吊橋;當我親眼見到那嵌在岩壁中的發電廠遺址時,只有震撼再震撼——如果你看過以前的照片的話,你就會明白原來這段前往馬陵野溪溫泉的河床路以前的海拔是多麽得低。
「親眼見到還是覺得很不真實。」我朋友如此感嘆的,而我除了同意還是同意。
打開地圖看看自己的所在,位於台灣核心山區的深處,竟然歷經了如此巨大的地貌改變,對大自然的力量的可畏大大地加深,同時也對開鑿中橫公路的古人們更加尊敬。不過也是看了地圖後才驚覺,我們只走了四分之一不到,要在泰一下山前趕到營地,我們恐怕得加快腳步了。
同時擁有趕路的壓力和肩上的壓力,那焦慮感是不同凡響的,體力以不健康地速度消耗著,腳底板因為走多了不平整的石頭路,也感到疼痛難耐。短短四公里的路程卻讓我們走上了四個半小時之久。
「終於到了!」繞過最後一個彎後,終於來到營地,我們都已經失去泡溫泉的慾望,因為眼下最艱鉅的任務是得先找到一塊夠我們四人睡記得營地。不愧是連假期間。瞎晃了幾分鐘後終於找到安身立命之地,我們速速搭起了帳篷與篝火,草草吃了幾包泡麵後(又是泡麵),不到晚上八點時間我們的營地成為第一個熄火的角落。
今天真是被大自然好好地上了一課,從歷史的痕跡到腳下的疼痛,睡前窩在帳篷裡聽著溪水潺潺,雖然與自然界只隔著幾毫米的的距離,我卻不懂的與他相處——在高樓大廈間待久了,我似乎已經被人類給馴服,面對牆外那巨人的力量,除了親身體驗外,還可以有怎樣的相處模式呢。

甜甜的甘蔗味

「叮咚!」又是熟悉的台七乙萊爾富,而這次的目標更遠了一點:雲林虎尾,而且還是一日來回。
會有這種瘋狂的旅程都是為了趕在虎尾糖廠鐵道結束今年的運載之前,去看看這全台僅存以五分車運載甘蔗的人文景觀。中南部的糖產業可以說是台灣的近代活歷史,顯示了台灣的地理環境、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社會面貌的變化;當然了,也是因為看到了朋友的攝影作品後,驚覺不知道這人文景觀還可以保持多久,才告訴自己該去記錄一下。
就不再贅述南下的睏意了,畢竟到了糖廠與車友們會合後,那份睡意都已經被驅趕到一旁。
「你們來晚了啦!剛剛才走一班,這裡一小時才有一班五分車耶。」最守時的那位——但我必需聲明,他也是住最近的——朋友說,看來我們只好暫烈日當頭下等個一小時了。等待並不是無聊的,畢竟大家都久未見面,也就隨意聊聊近況與工作。天,以前聊的都是玩的吃的喝的,現在卻開口閉口都是工作,難道這季受所謂「歲月的痕跡」嗎。
聊著聊著,終於聽聞響亮的鳴笛聲穿越了鐵道兩旁的矮房之間,大夥趕緊將手上的相機舉起準備。眼看那五分車由遠而近,車頭後掛著的十餘節滿載甘蔗的車廂,鐵道兩旁的人車無不行著注目禮,也包含相機後的我。五分車的速度並不快,但是聲音卻十足響亮,更帶來一股濃郁的、甜甜的甘蔗味:這真的是歷史或地理課本上無法感受到的,過去台灣具代表性的糖產業從視覺、聽覺和嗅覺等各方面為我述說著故事,我想旅行中的學習莫過於此。
火車回到糖廠後,平交道柵欄升起,我們走到鐵道上撿起震落的甘蔗,握在手上的感覺是如此真實,好過於當代一些虛擬的科技和名氣。
橘子集團創辦人說,創業就跟戶外活動一樣,在過程中總會質疑自己,「這次可能做不到了」,但登頂的那刻卻是無法比擬的痛快。安逸的環境雖然安全,但也錯失了更多挑戰自我、突破自我的可能性,我想比起享受規則中的舒適,挑戰自我與學習才是旅途帶給我最重要的價值吧。
avatar-img
129會員
143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懷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反榖》一書在討論人們為什麼放棄遊牧狩獵生活,改為定居農耕,集中化、集權式的生活是否讓我們「窄化」;而最近爆紅的 Clubhouse,許多人已經開始討論它的特點與隱憂。這次的人類學讀書會很有趣地將兩者拉在了一起——現在的都市跟社群生活,為什麼離烏托邦仍然那麼遙遠?
文化作為人類學研究的標的,可不只是服飾、料理、建築等等這麼簡單而已,而是長時間的適應所產生的生活應對知道,那才是文化的核心。當文化成為一段描述而非一件物品時,才能開啟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對話,透過這樣的對話,我們才能從別的文化學習與借鏡,讓子己的生活可以更舒適。
人類學影響了我的許多觀點與論述,正好最近與方格子上的幾位夥伴組了個人類學讀書會,從最基本的《歡迎光臨人類學》開始讀起,雖然我已經讀過數次,但再回味後又有不同體悟,我們就先來講講幾個入門的名詞與概念:我族中心主義與文化相對論。
我試著將文化路徑放在不同的光觀尺度,從觀光本身的模式到個人的觀光動機,然後探討便捷的當代是否讓我丟失了觀光的路徑(過程);我認為必須先對觀光有更多元的想像,才有可能在「文化」上做更多討論。
近來積極參與走讀體驗以及文史相關講座,尋找任何可以實踐不同觀光的可能性。正巧接觸了「文化路徑」一詞,它是什麼?它又能為走馬看花式的觀光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思考?
因為工作的關係,被學長邀請到關山,一起參加新福部落的登山活動。當然,並不是單純的登山,而是前往他們的傳統領域野營兩天一夜,讓部落青年學習自己族的文化。我的印象中阿美族語海比較親近,他們的山上文化又是如何?這一趟也大大讓我感受到何謂「身體學習」⋯⋯
《反榖》一書在討論人們為什麼放棄遊牧狩獵生活,改為定居農耕,集中化、集權式的生活是否讓我們「窄化」;而最近爆紅的 Clubhouse,許多人已經開始討論它的特點與隱憂。這次的人類學讀書會很有趣地將兩者拉在了一起——現在的都市跟社群生活,為什麼離烏托邦仍然那麼遙遠?
文化作為人類學研究的標的,可不只是服飾、料理、建築等等這麼簡單而已,而是長時間的適應所產生的生活應對知道,那才是文化的核心。當文化成為一段描述而非一件物品時,才能開啟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對話,透過這樣的對話,我們才能從別的文化學習與借鏡,讓子己的生活可以更舒適。
人類學影響了我的許多觀點與論述,正好最近與方格子上的幾位夥伴組了個人類學讀書會,從最基本的《歡迎光臨人類學》開始讀起,雖然我已經讀過數次,但再回味後又有不同體悟,我們就先來講講幾個入門的名詞與概念:我族中心主義與文化相對論。
我試著將文化路徑放在不同的光觀尺度,從觀光本身的模式到個人的觀光動機,然後探討便捷的當代是否讓我丟失了觀光的路徑(過程);我認為必須先對觀光有更多元的想像,才有可能在「文化」上做更多討論。
近來積極參與走讀體驗以及文史相關講座,尋找任何可以實踐不同觀光的可能性。正巧接觸了「文化路徑」一詞,它是什麼?它又能為走馬看花式的觀光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思考?
因為工作的關係,被學長邀請到關山,一起參加新福部落的登山活動。當然,並不是單純的登山,而是前往他們的傳統領域野營兩天一夜,讓部落青年學習自己族的文化。我的印象中阿美族語海比較親近,他們的山上文化又是如何?這一趟也大大讓我感受到何謂「身體學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常去紅葉野溪溫泉,但對溫泉後的山林卻一知半解。這趟去山胡椒基地,才知道這片離我們不遠的森林,原來是貫穿台灣歷史的入口。 ​早上我們先一起共乘到進入內本鹿的入口。車停下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走。不過今天的步程不遠,只走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山胡椒基地。 我們同行的人中,很多來自外縣市的朋友…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全長27km,從阿里山到杉林溪,
經過失落的森林鐵道「眠月線」與仙境「水漾森林」。 因921加上阻斷了石鼓盤溪上游野溪,意外形成夢幻的堰塞湖。 杉林長期泡水枯死,枯樹的線條與死沉的湖面讓人有種說不出的詭異美感。可能再過幾年枯樹倒光就沒有此美景了。要去的儘快~~
台灣的北、中、南橫公路上,從很早就有許多秘境。為什麼沒有公開化?因為本身就有一定的風險存在,除了林務局、台電、登山客外,許多人根本不知道怎麼去。這次中橫的砂卡噹,因為地震而發生了悲劇,而它本來也是秘境。 當初能到秘境的人,基本上都有野外求生的訓練。而且那時光要走到秘境的入口,就要一兩個小時的山路,
去走 不曾去過的地方 去看 不曾看過的風景 只能說,我沒有體力,只有毅力 第二天,在民宿吃完早餐,便搭接駁車到瑞峰1314,停車場對面的山坡,有一處茶園,司機先生介紹著,那是村長的茶園,特別的是,它有著台灣的形狀 我依然踩著恨天高XD,本來不太想走的,腳痛,又沒帶護具跟登山杖,雖說是觀光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正從台東長濱經由南迴公路往台北(蘇花公路中斷),距離出發的時間已過了10個多小時,開車的老公開的兩眼發直,我也坐的非常疲倦!沿途塞車,估計應該還要4個多小時才會到家。 週三早上我們在台東長濱~花蓮的旁邊,歷經了0403大地震,在居住的民宿被猛烈的搖醒,一時不知身在何處,搖了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Thumbnail
應該有超過十年沒到溪頭走走 這次我跟旅伴同時確診,到現在還是覺得很虛弱,打算到戶外鍛鍊一下身體 於是乎在平日的禮拜四,選了離我們不遠的溪頭,出發 開車大概一個多小時到達 由於我們是南投縣民,票價只要110元/人 買了票進去,大門廣場好多人啊 超乎我的想像 很多長輩在森林裡面一起作暖身操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
Thumbnail
遠望回家的路是那麼的遙遠,眺目看遠山,禁不住又想起令人思念的陽明山,那人生的起伏真是讓人難以掌握,總是時間一到,又有新的轉變,只是捨不得離開伙食團啊!未來如何呢?無語問蒼天!這一天的假期,那也不能去,只是獨自走在台中街道,看到人來人往多自由,何時才能像他們一樣呢?   來到台中車站,猶記得初次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常去紅葉野溪溫泉,但對溫泉後的山林卻一知半解。這趟去山胡椒基地,才知道這片離我們不遠的森林,原來是貫穿台灣歷史的入口。 ​早上我們先一起共乘到進入內本鹿的入口。車停下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走。不過今天的步程不遠,只走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山胡椒基地。 我們同行的人中,很多來自外縣市的朋友…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全長27km,從阿里山到杉林溪,
經過失落的森林鐵道「眠月線」與仙境「水漾森林」。 因921加上阻斷了石鼓盤溪上游野溪,意外形成夢幻的堰塞湖。 杉林長期泡水枯死,枯樹的線條與死沉的湖面讓人有種說不出的詭異美感。可能再過幾年枯樹倒光就沒有此美景了。要去的儘快~~
台灣的北、中、南橫公路上,從很早就有許多秘境。為什麼沒有公開化?因為本身就有一定的風險存在,除了林務局、台電、登山客外,許多人根本不知道怎麼去。這次中橫的砂卡噹,因為地震而發生了悲劇,而它本來也是秘境。 當初能到秘境的人,基本上都有野外求生的訓練。而且那時光要走到秘境的入口,就要一兩個小時的山路,
去走 不曾去過的地方 去看 不曾看過的風景 只能說,我沒有體力,只有毅力 第二天,在民宿吃完早餐,便搭接駁車到瑞峰1314,停車場對面的山坡,有一處茶園,司機先生介紹著,那是村長的茶園,特別的是,它有著台灣的形狀 我依然踩著恨天高XD,本來不太想走的,腳痛,又沒帶護具跟登山杖,雖說是觀光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正從台東長濱經由南迴公路往台北(蘇花公路中斷),距離出發的時間已過了10個多小時,開車的老公開的兩眼發直,我也坐的非常疲倦!沿途塞車,估計應該還要4個多小時才會到家。 週三早上我們在台東長濱~花蓮的旁邊,歷經了0403大地震,在居住的民宿被猛烈的搖醒,一時不知身在何處,搖了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Thumbnail
應該有超過十年沒到溪頭走走 這次我跟旅伴同時確診,到現在還是覺得很虛弱,打算到戶外鍛鍊一下身體 於是乎在平日的禮拜四,選了離我們不遠的溪頭,出發 開車大概一個多小時到達 由於我們是南投縣民,票價只要110元/人 買了票進去,大門廣場好多人啊 超乎我的想像 很多長輩在森林裡面一起作暖身操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
Thumbnail
遠望回家的路是那麼的遙遠,眺目看遠山,禁不住又想起令人思念的陽明山,那人生的起伏真是讓人難以掌握,總是時間一到,又有新的轉變,只是捨不得離開伙食團啊!未來如何呢?無語問蒼天!這一天的假期,那也不能去,只是獨自走在台中街道,看到人來人往多自由,何時才能像他們一樣呢?   來到台中車站,猶記得初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