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5月15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648/5/15《西伐利亞和約》,他國事務的起源
  常常關心「他國事務1」的同學一定很熟悉「請勿干涉他國內政2」,那麼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
  故事要從三百多年前開始說起:為了爭奪「上帝的代理權」,在今天德國一帶3發生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宗教戰爭,讓當地三分之一的人直接見到上帝,這就是打了三十年的「三十年戰爭」。一六四八年,戰爭結束後,為了避免再起事端,大家就簽訂了《西伐利亞和約》,規定各國無論大小、強弱,都享有平等的地位,而且每個國家愛信什麼教那是他家的事,別人管不得,這就是「請勿干涉他國內政」的由來。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4,歐洲並沒有從此和平下去,因為大家還是很喜歡干涉他國內政,這是人性,改不了的,尤其是那些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的強國…。
1 此梗出自PTT,通常見於八卦版噓文,表示地點又不在臺灣,關鄉民屁事。
2 中共外交辭令。
3 對,那時還沒有德國。
4 網路用語,指:理想很美好,只是難以實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一部給忙碌者世界史,讓你每過一天,多了解一點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955/5/14冷戰:華沙公約組織 2017/5/14一帶一路大撒幣?
1969、1998、2014/5/13各種排華
1949/5/12柏林危機解除:誰說封城一定會餓死人
1997/5/11人工智慧:戰勝人類的棋手「深藍」
1939/5/10閃擊戰:普丁看好了,納粹只示範一次
2011/5/9遊戲也能算藝術嗎?
1955/5/14冷戰:華沙公約組織 2017/5/14一帶一路大撒幣?
1969、1998、2014/5/13各種排華
1949/5/12柏林危機解除:誰說封城一定會餓死人
1997/5/11人工智慧:戰勝人類的棋手「深藍」
1939/5/10閃擊戰:普丁看好了,納粹只示範一次
2011/5/9遊戲也能算藝術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政治就是資源分配的權力,所以政治的邏輯,終究是資源分配的邏輯。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中後期,為了因應過長的邊界和控制疆界外的部族,羅馬帝國向特定幾支部族提供經濟援助、乃至允許他們定居在邊界內,反過來他們必須提供作戰部隊,為帝國跟其他部族戰鬥。這種措施,在當時就叫做「Foederati」,意思是由條約綁定的人民或城市。
Thumbnail
今日世界中,大家最熟悉的基督教宗派分別可能是這三個: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於1054年分裂,新教諸派則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與天主教分道揚鑣。不過,基督教的宗派歧異,遠不止這三家。有好幾家甚至在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能與未分裂的「天主/東正教」分庭抗禮。 我們回到公元495
Thumbnail
大家可能知道,在一次大戰前,歐洲已經分為兩大陣營在對抗。由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以及德奧義組成的三國同盟。但在大戰爆發後,相對於全數參戰的三大協約國,同盟國中的義大利卻先是嚴守中立,再來倒戈加入協約國。 不過,義大利倒戈雖然不太道義,實際上沒有破壞任何條約協定。原因是,「三國同盟」的真正意義是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Thumbnail
那年的 6 月 8 日發生大事了,轟動歐洲世界——位於英格蘭的名勝聖所,就在修士們喝著紅酒還唱著聖歌,突然就被海匪給劫了——於是,本日即林迪斯法恩修道院搶案 1231 周年的紀念日。常理說,強盜殺人不過是中世紀的日常,怎就上了當時的頭條?因為,人們難以理解怎麼有人敢搶上帝的財產…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在十七世紀,歐亞兩大帝國大清與俄國於西伯利亞相爭,最後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東西伯利亞的勢力範圍。從此相安無事百餘年。但到此,我想有些人可能自然產生了一個困惑: 「清朝方沒人懂俄語和當時俄國的宮廷、教會語言「教會斯拉夫語」。反過來說,俄國也沒人懂滿語或北京/南京官話。這談判怎麼談的?
前幾天我們提到早期教會採用的神學觀點,與當年社會處境有著密切關係,或者說,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這一點早從使徒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最早的吵架,保羅跟使徒間的衝突。 雖然現在新教徒都能朗朗上口因信稱義,但要知道在第一世紀,因信稱義是會要人命的。  對,就是那麼危險,我說過,猶太教是合法宗教,基督徒想要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政治就是資源分配的權力,所以政治的邏輯,終究是資源分配的邏輯。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中後期,為了因應過長的邊界和控制疆界外的部族,羅馬帝國向特定幾支部族提供經濟援助、乃至允許他們定居在邊界內,反過來他們必須提供作戰部隊,為帝國跟其他部族戰鬥。這種措施,在當時就叫做「Foederati」,意思是由條約綁定的人民或城市。
Thumbnail
今日世界中,大家最熟悉的基督教宗派分別可能是這三個: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於1054年分裂,新教諸派則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與天主教分道揚鑣。不過,基督教的宗派歧異,遠不止這三家。有好幾家甚至在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能與未分裂的「天主/東正教」分庭抗禮。 我們回到公元495
Thumbnail
大家可能知道,在一次大戰前,歐洲已經分為兩大陣營在對抗。由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以及德奧義組成的三國同盟。但在大戰爆發後,相對於全數參戰的三大協約國,同盟國中的義大利卻先是嚴守中立,再來倒戈加入協約國。 不過,義大利倒戈雖然不太道義,實際上沒有破壞任何條約協定。原因是,「三國同盟」的真正意義是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Thumbnail
那年的 6 月 8 日發生大事了,轟動歐洲世界——位於英格蘭的名勝聖所,就在修士們喝著紅酒還唱著聖歌,突然就被海匪給劫了——於是,本日即林迪斯法恩修道院搶案 1231 周年的紀念日。常理說,強盜殺人不過是中世紀的日常,怎就上了當時的頭條?因為,人們難以理解怎麼有人敢搶上帝的財產…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在十七世紀,歐亞兩大帝國大清與俄國於西伯利亞相爭,最後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東西伯利亞的勢力範圍。從此相安無事百餘年。但到此,我想有些人可能自然產生了一個困惑: 「清朝方沒人懂俄語和當時俄國的宮廷、教會語言「教會斯拉夫語」。反過來說,俄國也沒人懂滿語或北京/南京官話。這談判怎麼談的?
前幾天我們提到早期教會採用的神學觀點,與當年社會處境有著密切關係,或者說,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這一點早從使徒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最早的吵架,保羅跟使徒間的衝突。 雖然現在新教徒都能朗朗上口因信稱義,但要知道在第一世紀,因信稱義是會要人命的。  對,就是那麼危險,我說過,猶太教是合法宗教,基督徒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