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選擇,你有選擇的自由,不要說在台灣環境好才行,自古以來每個國家、每個環境下,能做選擇的自由或多或少都有,尤其是筆者這篇要提的,國際局勢危機前,各國的舵手、領導者、操盤者,絕對不是諸神的奴隸,毫無自由意志可言。今天我們是民主國家,最起碼人民有投票選擇的自由,就不要動輒宿命論,歷史的巨輪滾動時無人可抵擋,但我們可以使其略為偏離軌道,讓被壓扁的數量變少。
上週講的勢跟趨,筆者知道很多人看的很浮,抓不到重點。現在開始來解釋,不過也讓各位先理解一下,道理不難懂,就是大家都會為了自己而努力,不論敵我立場,每個人都很努力,沒人閒著。
繼續講塞拉耶佛事件的前因後果,讓讀者心裡有個底,當然這是筆者的說法,您可以覺得歷史的真相不是這樣,這都沒關係。只不過,在歷史大事發生時,真相往往沒想像中的那麼重要。
皇帝試圖改革,卻與匈牙利貴族利益相左
奧匈帝國在一戰前夕可說是風雨飄搖,
哈布斯堡王朝走到黃昏時期,暮氣沉沉但還是有強大的力量。皇帝
法蘭茲勤政愛民,生活簡樸踏實,受到帝國臣民普遍的愛戴,在他的
獨子(魯道夫)死後,由其侄兒
斐迪南接任王儲(1889年接任)。悲劇就此開始……並沒有,其實奧匈帝國雖然走向夕陽,但並非無法挽救。
先來說說狀況,皇帝法蘭茲是保守思想,厭惡當時歐洲的自由主義風潮,但這不代表他落後守舊顢頇不堪。皇帝還是積極的推動工業化以及鐵路建設,以利於中央集權,只不過遇到各種土地既得利益者的干預,加上奧地利的工業落後於其他大國,想透過工業化跟鐵路連結的速度一直很慢。
再者,皇帝法蘭茲為了維持帝國,讓原本的匈牙利王國合併到帝國中,依靠的是談判妥協,取得匈牙利貴族階層的合作,這使得帝國基礎並不穩固。不過呢,這也是因為奧地利帝國在之前的戰爭接連失利後,國內民族獨立的聲音變大所致,若不做出妥協,要面臨的恐怕就是立即的區域獨立戰爭。
在這些行政區中,除了匈牙利王國外還存在許多公國以及伯國
但奧匈帝國變成
二元帝國,匈牙利王國地位大幅提高後也產生了副作用。(編按:二元帝國指兩個分開的王國由同一君王統治,對外政策統一,對內則分別自治)
匈牙利的組成主要人口為
馬札爾人,馬札爾人相當的排外,並在匈牙利議會中設立種族特權,這對於奧匈帝國需要廣納各民族合作來說相當不利。在龐大的帝國中要維持統一,民族主義向來是不利的,這讓奧匈帝國的軍隊內部,產生了不自然的裂痕。
皇儲對匈國貴族強硬,受其他民族歡迎
而一次大戰前,皇帝法蘭茲一直有努力要提高皇權,加強對匈牙利的控制,利用的方法就是讓匈牙利工業化,但工業化與鋪設鐵路可以加強皇權(中央集權)的直接結果,就是馬札爾人的特權不保,屬於土地貴族的匈牙利貴族,一直在議會中阻撓,算是間接讓奧匈帝國軍事力衰弱的原因之一。
所以這很弔詭,王儲斐迪南大公的態度,跟他的皇帝伯伯很不一樣,斐迪南大公知道奧匈帝國的險境,被敵人多方包圍,法國跟義大利虎視眈眈,俄國態度也不友善,鄂圖曼帝國衰落後,巴爾幹半島變得極其不穩定,唯一還算可靠的盟友只剩下德國。所以大公向來主張,要提高軍事能力,對匈牙利採取強硬的態度。
就這個角度而言斐迪南是不受到馬札爾人歡迎的,但相反的被馬札爾人欺壓的其他少數民族就不是這樣。所以放長遠看,奧匈帝國開戰後的表現不佳,武器彈藥欠缺,除了帝國國力衰弱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匈牙利人擔憂奧地利會在軍力恢復後,開始降低自己的權力。
奧地利、匈牙利、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與鄰近國家現在的相對位置。
巴爾幹半島在這時有很多國家,其中有想要建立新的
大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者,而塞爾維亞實在是很妙的國家,各位可以去維基一下就好。總之軍官團利用軍事政變
殺害王室,建立了傀儡政權,從親奧倒向親俄,做著大塞爾維亞的夢想。
結果奧匈帝國在此時(1908年)合併了波士尼亞,讓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極為惱怒。
斐迪南建設新領土波士尼亞,成為國內外不滿者的焦點
各位有沒發現,短短幾段,其實背後每一個故事,都有人為此犧牲流血,大家都在替自己的理想、利益做了許多事。要把這邊的故事,推給巴爾幹火藥庫,都是周邊大國介入導致大戰,太過表面。
如果故事的走向是,奧匈帝國在波士尼亞橫徵暴斂,激起民怨革命,塞爾維亞順勢保護斯拉夫人,擊敗了邪惡帝國,成就新生大塞爾維亞王國,似乎就是標準的童話故事。
事情就是沒有這麼美好,或者說完全相反。
合併波士尼亞的奧匈帝國,非常清楚塞爾維亞的野心,為了穩定新的南方領土,斐迪南大公的做法,就是加強波士尼亞的建設,讓波士尼亞居民認同與支持奧匈帝國。這種作法卻刺激到奧匈帝國的內部,原本就擔心王儲即位後,就會削弱匈牙利高度自治的馬札爾人,因為帝國投向新領土的建設,減少了原本匈牙利認為應該會投注於馬札爾身上的利益。
塞爾維亞更是驚恐,如果奧匈帝國榨取波士尼亞,提供民族統一大義名分也罷,偏偏沒有啊。斐迪南大公在波士尼亞的建設,舉凡醫院、學校、道路,獲得了當地居民非常高的支持。對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來說,斐迪南是不得不除的對象,除掉大公後,奧匈帝國現有政策就會轉向內鬥,對塞爾維亞的擴張大大有利。
至少發起刺殺的人是這樣想的。
所有人同時都對同一個點施力,「勢」就被堆積起來了
那個時代的人,多數不認為會有一場世界大戰,在王權衰落的19世紀,死了一個王儲再找一個就好,外交門面做做樣子,割點不痛不癢的小地,賠一些款項就好了。
世界多數民眾是不是這樣想是一回事,至少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者是這樣認為。
在這當中的勢能累積,好的一面來說,透過建設、加速工業化,帝國內部民族的融合,會提高中央集權與國家實力,壞的方面來講就可能促成原有的特權階級反彈,導致帝國分裂。
對波士尼亞人而言,被其他民族合併固然不快,但得到的建設卻是當時巴爾幹諸國無法提供的。在塞爾維亞上,波士尼亞是大塞爾維亞的一部分,鄂圖曼的衰落給予巴爾幹獨立的機會,但奧匈帝國的正面統治將會使得民族主義失去基礎。
也就是大家都站在自己的利益上,做出最符合當下的行動。每位領導者都在依照當時情勢,判斷盟友跟敵人的反應,然後進行下一步盤算。
沒人是笨蛋,每個人都是精英,設想的都很周到,但悲劇就是這樣發生了。
編按:鐵路等公共建設及工業化,和中央集權是一體兩面,尤其對工業後進國而言,過程往往有國家資本、行政管制的力量介入,地方需將部分權利讓給中央。除了土地使用權、利益的衝突外,都市化、工業化的人口移動及資本階級的權利提升等等都與傳統貴族存在矛盾,經濟模式改變更會對徵稅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鐵路更有直接的軍事作用。可參考日本
明治時期的例子。
法蘭茲皇帝將奧地利帝國改制為奧匈帝國的前因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