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日記DAY5-喉嚨不痛了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接下來確診的人會越來越多

#沒有人願意被感染

#被感染了也不要太驚慌

#PO上我的確診日記是想告訴大家

#用健康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疫病

補記錄:

昨天是兒子生日,兒子社區棒球隊的媽媽看到了我的po文,晚上近9:30特地送來親手烤的蛋糕,讓居隔中的我們一家人好生感動,患難有真情~謝謝童媽。

raw-image

4月30日ㄧ早醒來,發現喉嚨不痛了,昨晚也沒再出現盜汗的情況,真令人開心,但還有些咳嗽和鼻塞的症狀。

看著報導寫著Omicron 的各種症狀,也提醒出現哪些症狀就要趕緊就醫。畢竟這病是生在自己身上,第一次得,對它是陌生的,只能跟著病程走,體會觀察身體的變化;時不時也用智慧型手錶的心跳、血壓、血氧功能,測ㄧ下狀況,當然不若儀器測準確度高,但隨時監測ㄧ下也好。

喉嚨痛的藥我沒按三餐吃,只有晚上睡前吃,但怕咳嗽比較不容易好,所以上午吃維他命B.C、喝淨斯本草飲,中午和睡前的咳嗽、鼻過敏藥都有吃。

大概是免疫系統大作戰吧,這兩天懶懶的想休息,食欲還是有的,身體會知道需要什麼。

看著窗外的翠竹隨風搖擺,還伴有鳥叫蟲鳴,想著我雖被居隔,但仍和家人在一起,身心受到照顧,是幸福的。有些確診者ㄧ人獨自居隔,得承受面對陌生疾病的病苦和身心壓力,吃得好嗎?睡得著嗎?

如果你有這樣獨自居隔的親友,多關懷ㄧ下他們,問問是否需要什麼協助?不要把染疫的親友當成毒蛇猛獸,他們是最脆弱的。

也請買得到快篩試劑的朋友,問問被居隔的朋友是否需要快篩,確診人數太多,衛生單位沒法ㄧㄧ發送試劑,他們4天的自主管理需要快篩試劑,才能外出,正常生活。(把資源分享出去,讓大家共好)

老公和孩子實行居隔3+4,今天是4天自主健康管理的第一天,快篩都是陰性。

我們要越來越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齡生活筆記
20會員
116內容數
在媒體圈打滾二十多年,耕耘投資理財及健康醫療領域。不滾了!50+後成為創齡實習生,學習和探索自己人生下半場,實踐創齡生活,製播《創齡生活筆記》Podcast節目,也成為一名退休理財顧問。
創齡生活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許多女性一輩子的付出在婚姻關係結束或配偶過世後可能一無所有。女性應重視經濟獨立,擁有自己的資產、瞭解家庭財務、規劃退休金與保險,確保自身權益與老後生活。
2025/04/28
許多女性一輩子的付出在婚姻關係結束或配偶過世後可能一無所有。女性應重視經濟獨立,擁有自己的資產、瞭解家庭財務、規劃退休金與保險,確保自身權益與老後生活。
2025/04/25
前一陣子和好姐妹們聚會,我們大部分都是曾為了陪伴孩子離開職場的媽媽,有的人等孩子上國中後回到職場,有的則繼續照顧家人。 有姐妹說,原本以爲孩子成年後,50+了就可以輕鬆許多,日子也不用再像打仗ㄧ樣,卻常在不知不覺中,又被各種壓力推著走。工作壓力、要照顧年邁父母、操心孩子的工作、身體荷爾蒙變化導致睡
Thumbnail
2025/04/25
前一陣子和好姐妹們聚會,我們大部分都是曾為了陪伴孩子離開職場的媽媽,有的人等孩子上國中後回到職場,有的則繼續照顧家人。 有姐妹說,原本以爲孩子成年後,50+了就可以輕鬆許多,日子也不用再像打仗ㄧ樣,卻常在不知不覺中,又被各種壓力推著走。工作壓力、要照顧年邁父母、操心孩子的工作、身體荷爾蒙變化導致睡
Thumbnail
2025/04/22
「健康」是人生首要任務,但健康的維持並非單純「外包」給專業人士就能達成,而是需要個人每日持續的投入與行動。透過穩定的日常小習慣,如多喝水、多運動、早睡等,逐步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Thumbnail
2025/04/22
「健康」是人生首要任務,但健康的維持並非單純「外包」給專業人士就能達成,而是需要個人每日持續的投入與行動。透過穩定的日常小習慣,如多喝水、多運動、早睡等,逐步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才在想說是否該寫一篇COVID-19結束文,竟然又再確診....「要嘛不生病,一生病則已」 第二次確診還可以症狀這麼明顯,該說什麼呢!?繼續吃中藥調養,希望腦袋清醒一點別又腦霧...謹以此篇記錄,告別COVID-19,希望不會再有疫情!
Thumbnail
才在想說是否該寫一篇COVID-19結束文,竟然又再確診....「要嘛不生病,一生病則已」 第二次確診還可以症狀這麼明顯,該說什麼呢!?繼續吃中藥調養,希望腦袋清醒一點別又腦霧...謹以此篇記錄,告別COVID-19,希望不會再有疫情!
Thumbnail
沒有打疫苗,一直很小心,沒想到我和妹妹兩家,都被支援來照顧老人的看護陰了,她有跡象卻沒有快篩,幸好我們兩家七口人,在這次勉強度過. 7月7日 全家都確診,我今天也確了 最美的壓軸來了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的 恁杯終於確診 該來的來了。 確診第一天 7/8 我有小幫手都在身邊 確診第二天 7/9
Thumbnail
沒有打疫苗,一直很小心,沒想到我和妹妹兩家,都被支援來照顧老人的看護陰了,她有跡象卻沒有快篩,幸好我們兩家七口人,在這次勉強度過. 7月7日 全家都確診,我今天也確了 最美的壓軸來了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的 恁杯終於確診 該來的來了。 確診第一天 7/8 我有小幫手都在身邊 確診第二天 7/9
Thumbnail
5/27 兩天前下班後跟平常一樣窩在沙發上滑手機,不尋常的喉嚨痛緩緩襲來… 隔天沒猶豫就請了假,但喉嚨痛的感覺越來越強烈,請家人幫忙準備了舒力效準備抗戰。其實早有一些預感這些不尋常的身體反應應該離確診不遠了… 線上門診真的是滿方便有效率的方式,不用直接到醫院PCR也讓家人放心許多。
Thumbnail
5/27 兩天前下班後跟平常一樣窩在沙發上滑手機,不尋常的喉嚨痛緩緩襲來… 隔天沒猶豫就請了假,但喉嚨痛的感覺越來越強烈,請家人幫忙準備了舒力效準備抗戰。其實早有一些預感這些不尋常的身體反應應該離確診不遠了… 線上門診真的是滿方便有效率的方式,不用直接到醫院PCR也讓家人放心許多。
Thumbnail
竟然跟上流行, 在今年的勞動節我也確診新冠omicron, 雖然快篩陰性兩次, 但是左邊喉嚨已經開始疼痛, 再加上良人快篩陽, 被良人抓去一同步行至雙和醫院新冠急門診排隊看診及PCR、領藥. 約莫近兩個小時之後回家途中, 儘速採購居家照護十天所需要的食材. 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難忘的勞動節.
Thumbnail
竟然跟上流行, 在今年的勞動節我也確診新冠omicron, 雖然快篩陰性兩次, 但是左邊喉嚨已經開始疼痛, 再加上良人快篩陽, 被良人抓去一同步行至雙和醫院新冠急門診排隊看診及PCR、領藥. 約莫近兩個小時之後回家途中, 儘速採購居家照護十天所需要的食材. 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難忘的勞動節.
Thumbnail
這幾個星期,台灣開始大規模爆發新冠肺炎-omicron,
Thumbnail
這幾個星期,台灣開始大規模爆發新冠肺炎-omicron,
Thumbnail
有沒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燃眉之急,最近政府一直在調整第一線的醫療量能,多數民眾也是極力配合,但要確診或居隔者傻傻的等,真是無言。
Thumbnail
有沒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燃眉之急,最近政府一直在調整第一線的醫療量能,多數民眾也是極力配合,但要確診或居隔者傻傻的等,真是無言。
Thumbnail
昨天是兒子生日,兒子社區棒球隊的媽媽看到了我的po文,晚上近9:30特地送來親手烤的蛋糕,讓居隔中的我們一家人好生感動,患難有真情。
Thumbnail
昨天是兒子生日,兒子社區棒球隊的媽媽看到了我的po文,晚上近9:30特地送來親手烤的蛋糕,讓居隔中的我們一家人好生感動,患難有真情。
Thumbnail
4月28日早上醒來感覺喉嚨明顯疼痛,不知是不是ㄧ夜沒喝水,喉嚨乾,吞口水時如刀割般不適。
Thumbnail
4月28日早上醒來感覺喉嚨明顯疼痛,不知是不是ㄧ夜沒喝水,喉嚨乾,吞口水時如刀割般不適。
Thumbnail
時間倒數中,我和老公緊盯著檢驗卡匣,第一條位於C的線很快就顯現,第二條線會不會出現才是重點,真令人緊張,又過5分鐘,第二條位於T的線隱約開始浮現,我想「果真中了」。
Thumbnail
時間倒數中,我和老公緊盯著檢驗卡匣,第一條位於C的線很快就顯現,第二條線會不會出現才是重點,真令人緊張,又過5分鐘,第二條位於T的線隱約開始浮現,我想「果真中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