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三個字母的抗議:那些叫做「發怒」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家隔離了兩年,很多新進人員從來沒有見過面,也沒有打過招呼。别小看打招呼這當小事,那在社交上其實非常重要,尤其面對印度人。印度人的名字可能寫一套,唸一套,打招呼又是另一套。常常兜完一大圈才發現原來是同一個人。不過印度人對這一切似乎從來也懶得解釋,如果你困惑是你不正常。

印度人的名字長而且善變,背後的真理往往靠著打招呼才能找得到答案。打招呼所用的稱謂是他們最真誠的名字。如果碰到印度同事有一個長到不可收拾的姓或名,相信我,真正在黑市流通的有另外一個縮減版,打招呼所用的就是那個縮減版。要跟他們交談交心就要用縮減版。

疫情期間我就被寫一套,唸一套,打招呼又是另一套的印度名字搞得暈頭轉向。但也因為這次的暈頭轉向,才讓我又學到了一些在矽谷混了30年都不知道的新鮮事,也更加認識了印度人。

插些自己拍的於題無關的照片,免得光看文章會累

插些自己拍的於題無關的照片,免得光看文章會累

印度人的名字可以看場合不同而有所變化,就像打麻將自編花色做牌那樣。一般員工在公司最少有四個帳號 : 一個是公司的資料庫,那是官方正式登記的名字,必須符合身分證,也是唯一的真理;一個是email 上顯示的名字,通常也是官方的名字,但特殊情況下准許修改,比方同名同姓;第三個是Zoom線上會議的名字,不能更改一切依照真理;第四個就是 Slack 的名字,可以天馬行空自創風格──當然正常人仍是沿用官方的名字,誰也不想在這方面搞得兵荒馬亂。

那天有一位素未謀面的印度同事用Slack敲我,名字從來沒聽過,應該是新來的。他在 Slack 的名字很正常,就是一個標準的印度名和印度姓。轉換成中文比較容易解釋:比方他就叫王大年好了。交談之後我請他把資料用email寄給我,稍後收到一封email,寄件人叫做「大年大年」──姓跟名完全一樣。看了內容知道是他寄來的,在矽谷想要順利活下去對於這些事都不能太輕易驚訝,否則下巴永遠處於脫臼狀態。不管是王大年,或是大年大年,都是同一個人就是了。意思是說如果有人姓跟名一模一樣,那不是打錯了,那只是另一種印度式無需解釋的困惑。

這種事以前碰過也懶得去找答案。只要碰上印度有些事就不能太認真。

幾天後為了要追蹤同一個問題,我設了Zoom線上會議邀請他。會議室一打開看到一個叫做「王發怒」的人加入──當然那還是王大年,他也還是沒解釋為什麼名字又變了,而且一點也不擔心我會以為是另外一個人。這次他的姓沒變,但名又變了,叫做 Fnu──沒辦法,照音翻就只有「發怒」一個唸法。爾後幾次會議我都忍著好奇,直到後來有點熟了,我才問為什麼又冒出 Fnu 這麼奇特的名字,而且跟 Slack 的稱謂又不一樣。

他說Fnu是他正式文件上的名字,但那不是他的名字,是美國政府給的。

如法炮製

如法炮製


長到不可收拾的名字

印度南部沒有姓的概念,永遠只有一個字當作名字⋯⋯一個非常長的字串。字串會這麼長,是因為父親的名字也加在裡面,用以區分誰是誰的後代。可是父親的名字也包含上一代的名字,因此最後就長到令人抓狂地不可收拾。更糟的是在鄕下,出生地也需要舞臺,所以村莊的名字也可以加進去。有時為了討好親戚,他們會讓親友把名字也捐進去,把給小孩取名變成一種家族之間的拼圖益智活動。

這麼一長串字母的名字,在印度不是問題,但到了美國問題都來了。美國所有官方文件上一定要有名 (first name) 和姓 (last name) 兩個分開的欄位,兩個都填入,否則根本無法輸入。所以美國政府就把那個很長的字串當作姓,另外強迫給了他們一個名字──叫做 Fnu。

坦白講這個名字取得還不錯。我說這個名字很酷,唸起來很順口,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他說 Fnu = First Name Unknown. (名不詳)

還好攝影機沒開,下巴掉了他也看不到。

以前聽說過有人把那個很長的姓砍了一半借去當名,用膩了還可以重新組合,變化無窮。但我從來沒有聽過發怒這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他可能不願意為了借位亂砍自己的傳統 ,而接受了一個 「無名氏」做為名字。

他所有官方文件上都叫「無名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Zoom會議上,我看到的叫發怒──那是官方的戳記他改不了;至於email上的大年大年,相信是經過公司特別核准修改的;這也代表Slack上那個正常的名字才是他自己内心想要的。只是法律上他永遠只能做 Fnu 「無名氏」。

所以下次看到 Fnu 這個名字,記住,第一要先盡量保持冷靜,第二不要冒昧稱呼他「發怒」,最好問他怎麼稱呼比較恰當。實在不行,就稱呼他的姓⋯⋯不過那可能又是一個更艱難的挑戰,如果會唸的話表示你一定有若干語言天份。


那些叫做發怒的人

如法炮製

如法炮製

後來好奇回頭上資料庫查了一下公司所有叫做「發怒」的人,竟然找到了一大堆。對應一下照片,發現男女都有。顯然美國政府賜名字時候也不管性別,不過就是一個郵戳吧,郵戳哪有分男女的?那是一份很長的名單,也是一個沉默的受害者名單:要來這個國家工作,你就得接受某種程度的迫害。再回頭想想在美國待了這麼久,除了基督徒以外,似乎從來沒有看過印度人用西式的名字,比方你不會看到 Justin 這樣很美式的名字,連第二代都極少。他們對於傳統似乎比我們還要嚴謹。

我又在想,申請文件的時候為什麼不隨便塞一個名字,免得以後一輩子背著這個戳記,還得接受別人暗中嘲笑?那位同事為了這麼微小的事,竟願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不只是他,那個受害者名單上每一個都是如此。但,那也許並不微小,因為他們竟然都願意以無名氏作為交換,以保守住自己的傳統。

美國好殘忍,印度人好可憐。

說句發自內心的話,經過這件事之後,每次再看到那些叫發怒的名字,心中總是充滿了敬意。他們都是因為不願意改變傳統,而被美國官方在額頭上蓋了郵戳的印度人。這三個字母彷彿是在告訴美國,你可以蓋我郵戳,但你不能迫使我改變傳統。這其實竟是一場傳統的保衛戰,在暗中沉默地發生著,世上可能也沒幾個局外人知道。

接受了 FNU 這三個字母是何等沉重的無言抗議?那個郵戳是一種羞辱,也是美國政府的懲罰,你可以說他戰敗了,因為戳記永遠跟著他走,以後拿了美國護照那個發怒也會印在上面,不分男女,連洗都洗不掉。

但知道了這個故事,知道了這背後的一切⋯⋯我會說,他們都是戰士,而且他們都戰勝了,因為他們保住了傳統。

用額頭上的郵戳交換傳統,誰敢說他們戰敗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科一文-avatar-img
2022/05/23
印度文化真的很奇妙
哈哈 感覺很有趣耶
麟左馬-avatar-img
2022/05/10
媽呀 原來那些印度朋友背後的故事長這樣 我的確會三番兩次跟印度同儕確認名字發音,並請他們糾正我 畢竟只要不是 monolinguist,就能體會尊重語言差距的重要性
Lucinda Chen-avatar-img
2022/05/09
常看您的文章 這也是米國一種處理方式 在Nevada辦DAC 就算台美有互惠 他們堅持Taiwan沒有這個選項 給了我N/A 一邊掩飾說是為了登記投票 國籍無法寫Taiwan 一邊不理解為什麼我不要寫另一個國家 駕照拿到了 在資料庫裡面變成沒有國家的人 也是挺嗆的了
avatar-img
鱸魚的沙龍
7.0K會員
203內容數
全世界都是向 Google 看,向臉書看,沒有人往矽谷的另一邊看。所以我要帶你看矽谷很少有人知道的另一面。矽谷不是你想的那樣。
鱸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8/16
毒品、針頭、糞便、房價早就讓很多人想找藉口逃離舊金山⋯⋯終於,遠端工作壓垮了這隻駱駝。傳統的美國夢現在意外出現了2.0版本:你可以住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繼續淘矽谷的金。
Thumbnail
2020/08/16
毒品、針頭、糞便、房價早就讓很多人想找藉口逃離舊金山⋯⋯終於,遠端工作壓垮了這隻駱駝。傳統的美國夢現在意外出現了2.0版本:你可以住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繼續淘矽谷的金。
Thumbnail
2020/07/25
在家工作四個月之後,工作與休息的界線越來越模糊,我也開始感到疲憊。我們彷彿過著永遠都是黃昏的日子。
Thumbnail
2020/07/25
在家工作四個月之後,工作與休息的界線越來越模糊,我也開始感到疲憊。我們彷彿過著永遠都是黃昏的日子。
Thumbnail
2020/01/20
微軟的視窗系統曾經改變了40億人的科技文明,但比爾蓋茲決定要用馬桶去繼續改變 26 億被視窗遺忘的人。
Thumbnail
2020/01/20
微軟的視窗系統曾經改變了40億人的科技文明,但比爾蓋茲決定要用馬桶去繼續改變 26 億被視窗遺忘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1999年的阿美族山區,因為部落頭目看到了一個孩子,得知小孩尚未取名,而且喜歡這個小孩,所以味全龍隊的朱祥麟被頭目贈送『拿莫』這名字。 今天你看到經典賽的吉力吉撈,那也該期待下一個以部落名義戰鬥的台灣棒球選手。
Thumbnail
1999年的阿美族山區,因為部落頭目看到了一個孩子,得知小孩尚未取名,而且喜歡這個小孩,所以味全龍隊的朱祥麟被頭目贈送『拿莫』這名字。 今天你看到經典賽的吉力吉撈,那也該期待下一個以部落名義戰鬥的台灣棒球選手。
Thumbnail
「你要叫什麼名?」 「@$%&……」 其他的孩子太吵,我聽不懂他的話,於是半猜: 「啥?一糰肉?你真的要取名『一糰肉』……」 我大驚呼出,全班笑到東倒西歪,轟天乍響的,他,一張可愛的淘氣臉連忙揮著手說:「不要,老師!我不要叫『一糰肉』!」 這是下午最後一節課,我要更新班網,請孩子們幫自己取一個暱稱或
Thumbnail
「你要叫什麼名?」 「@$%&……」 其他的孩子太吵,我聽不懂他的話,於是半猜: 「啥?一糰肉?你真的要取名『一糰肉』……」 我大驚呼出,全班笑到東倒西歪,轟天乍響的,他,一張可愛的淘氣臉連忙揮著手說:「不要,老師!我不要叫『一糰肉』!」 這是下午最後一節課,我要更新班網,請孩子們幫自己取一個暱稱或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每個人呱呱墜地在這世界上,第一件事除了哭還是哭、第二件是除了睡還是睡、第三件是除了喝母乳還是喝母乳;最後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賦予這個可愛的小生命,一個充滿情感和愛的名字,一個專屬他們的名字、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 關於我的名字,之前寫了好長一大篇文章,這裡就不在長篇大論來描述了。 對於每一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每個人呱呱墜地在這世界上,第一件事除了哭還是哭、第二件是除了睡還是睡、第三件是除了喝母乳還是喝母乳;最後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賦予這個可愛的小生命,一個充滿情感和愛的名字,一個專屬他們的名字、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 關於我的名字,之前寫了好長一大篇文章,這裡就不在長篇大論來描述了。 對於每一
Thumbnail
在這大多以英文名字跟外號稱呼對方的時代,現在會直接喊中文名字的大概只有家人、親戚跟醫院、公家機關吧,朋友說還有吵架的夫妻、情侶。 生日月份就是個花錢的月份,這專櫃有折扣、那家店有贈送。 提著採買完大袋小袋的走在信義區新光三越的路上,突然有個陌生的聲音,在我身後不斷喊著我的中文名字,兩個字。
Thumbnail
在這大多以英文名字跟外號稱呼對方的時代,現在會直接喊中文名字的大概只有家人、親戚跟醫院、公家機關吧,朋友說還有吵架的夫妻、情侶。 生日月份就是個花錢的月份,這專櫃有折扣、那家店有贈送。 提著採買完大袋小袋的走在信義區新光三越的路上,突然有個陌生的聲音,在我身後不斷喊著我的中文名字,兩個字。
Thumbnail
有時候三個字母就是一場戰爭,戰敗的人也許戰勝了。
Thumbnail
有時候三個字母就是一場戰爭,戰敗的人也許戰勝了。
Thumbnail
疫情順手就製造了一群越來越不正經的人,再這樣下去矽谷就再也找不到正常人了。
Thumbnail
疫情順手就製造了一群越來越不正經的人,再這樣下去矽谷就再也找不到正常人了。
Thumbnail
名字,是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識別,是外界認識你的開始,也是自我認同的起點。這也是為何父母對於取名字很重視的緣故,尤其是剛出生所決定的名字,是祝福,也是這一生的識別證明,會從出生證明到墓誌銘。你會在意別人叫錯自己的名字嗎? 不經意的行為已經表達我們的內心世界,關於我們怎麼看自己。 這兩天加入了一個
Thumbnail
名字,是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識別,是外界認識你的開始,也是自我認同的起點。這也是為何父母對於取名字很重視的緣故,尤其是剛出生所決定的名字,是祝福,也是這一生的識別證明,會從出生證明到墓誌銘。你會在意別人叫錯自己的名字嗎? 不經意的行為已經表達我們的內心世界,關於我們怎麼看自己。 這兩天加入了一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