瑠公圳老屋迫遷案待行政訴訟 法院趕履勘、屋主面臨強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公庫記者楊鵑如

「履勘完下一步的程序就是拆屋。」新店瑠公圳老屋迫遷案,因農田水利會不甩地方耆老陳罔市一家四代居住此地70年的歷史,優先將土地標讓售給建商,建商提告陳罔市外孫女、屋主賴碧珍要求拆屋還地,屋主敗訴定讞。昨天(4/27)早上10點臺北地方法院進行履勘,偕同新店地政事務所、建商律師標示拆除位置以及拆除點。

屋主賴碧珍因近日接觸確診者,4/25起在老屋自主隔離,履勘前兩天即告知法院是否能延期,但建商律師則認為不需進到屋內也可以先測量屋外拆除點,因此履勘照常執行。聲援本案的台灣人權促進會號召民眾在屋外守護、陪伴賴碧珍,批評法院不顧賴碧珍居住權及健康權也要協助建商地產開發,應暫緩執行履勘。最後法院及建商律師在屋外履勘完成,賴碧珍及其委託律師後續將提出履勘程序瑕疵。

raw-image

疫情嚴峻仍依法強拆? 居家隔離怎麼辦?
當天法院民事執行處在履勘前要求現場聲援群眾淨空,甚至加派警力支援,但近十位聲援民眾分散在住屋周圍,隨地靜坐、舉牌和平表達抗議,並不干擾地政人員測量,仍遭警方數次包圍要求離開。屋主賴碧珍則待自身狀況較好的時候,打開窗戶一角向法院人員及媒體喊話:「明知道疫情嚴峻?執法人員為何當建商幫兇?」

賴碧珍去年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告農委會農田水利署,主張瑠公圳水利會辦理標售、讓售土地程序有瑕疵,行政處分無效,預計五月將再開庭審理。她提到前次開庭審判長請水利署提供當時標讓售土地相關資料,但水利署遲未提供,賴碧珍質疑是否標讓售土地過程不法而不敢公開?賴碧珍呼籲臺北地方法院應等待行政訴訟有所結果再依法執行,也期望建商能夠協商出售土地條件,完成外婆陳罔市原屋保存的遺願。

法院執行處事務官陳柏文也對屋主賴碧珍說「戰場不在臺北地方法院,我們只能依法執行」,雖有考慮疫情跟賴碧珍居家隔離狀況,但問過債權人意見,認為屋外履勘還是可以進行。賴碧珍委託律師葉恕宏則認為,三塊地號的界點在屋內,應還是要進屋內才算履勘完成,陳柏文則回應不打擾賴碧珍隔離休養,「履勘後當事人可再提出意見」。

「房子拆了如何居家隔離休養?」台權會居住權專員余宜家表示,現在疫情嚴重,突顯安全居住的重要性,每個人都需要有地方留在家裡,降低跟不特定人接觸的頻率,且接觸及確診者都需要居家隔離,安穩住居不可或缺。法院強制拆屋是嚴重侵害當事者基本人權及尊嚴,呼籲法院在疫情之下應優先保障人民居住權。

余宜家說,世界各國也在新冠肺炎發生後強調留在家中是重要指引,聯合國居住權特別報告員2020年時說明各國都應該加強對居住權的保障,暫停一切的迫遷。雖然各國陸續解封,但是台灣才剛開始面對大量確診者的情況,今天法院強制執行背後是為了實現建商地產開發的財富數字,根本不應該凌駕於基本人權的保障。

raw-image
raw-image

老屋願意買地、原屋保留 建商要蓋8層辦公大樓?
2014年起陪伴屋主的承辦律師葉恕宏表示,過去一年法院雖然有安排賴碧珍跟建商談和解,建商也曾經一度向法院表達願意出售土地給賴,讓她能夠原屋保存,但是後來建商又出爾反爾,向法院改口說沒有要出售的計畫,反另外提出去年5月與開發商簽訂承攬合約,準備在本處蓋一棟8層樓的辦公大樓。

建商律師蕭明哲則回應:「是我自作主張」,要不要賣是他自己的意思,後來問各地主結果不願意賣,身為債權人代理人也沒辦法。

台權會認為,建商用不實資訊向法院告知本區即將要開發 但是程序上還無法開發,因目前這塊土地在都市計畫使用分區中仍屬於機關用地,變更案還在內政部專案小組審議中,台權會認為建商不應該做高強度變更,甚至也可以都市計畫裡討論留下老屋。

律師葉恕宏提到自己2014年承接本案時,百歲人瑞陳罔市老阿嬤還住在老屋,與他暢談七十幾年在此的生活點滴,2019年陳罔市103歲辭世,外孫女賴碧珍仍持續為守護老屋而努力。他更呼籲台北市政府及新北市政府應基於文化保存立場來保存瑠公圳旁這棟具有文化價值景觀的老房子。老屋位處於已遭拆除的萬新鐵路旁,是唯一有可能還原當時萬新鐵路文化景觀的歷史建物,更是緊鄰瑠公圳旁坐落最久的老屋,能夠見證瑠公圳的歷史。余宜家則說:「法院強制執行不只是拆除一個人的家,同時也是拆除了非常重要的文化資產。」

去年7月監察院針對本案調查指出,發現水利會法制與出售作業有疏失之處,在適用法律及事實情況的瞭解都是有誤的。因此屋主賴碧珍委託律師也提告農委會農田水利署,主張2012年瑠公圳水利會辦理標售、讓售土地決定所依據的事實基礎與適用法律均有錯誤,架空賴碧珍原有機會承租或優先購買土地的權利,是當事人今日面臨迫遷威脅的源頭。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我們深信,透過群眾的涓滴支持,才是媒體真正能夠獨立的重要碁石
公庫官網其他平台群眾集資相挺(原文日期:2022年04月28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沙龍
33會員
283內容數
關於社會運動、社會議題的第一手報導。 我們認為,公民團體闡述理念與關懷的媒體空間經常不夠充分,因此我們在社運現場待到陳情者說完話為止,而報導也相對主流媒體冗長許多。
2023/07/31
有鑒於光電政策未來所需數萬公頃土地,為了避免光電政策衝擊農漁業及2025年上路的國土計畫政策,地球公民基金會在7月19日時召開記者會,發佈一份從去年開始進行的調查報告,現勘台灣苗栗、台南及花蓮三地區的光電場狀況,期望藉由梳理過往光電政策的相關經驗,希望政府知往鑒今,改善未來光電政策。
Thumbnail
2023/07/31
有鑒於光電政策未來所需數萬公頃土地,為了避免光電政策衝擊農漁業及2025年上路的國土計畫政策,地球公民基金會在7月19日時召開記者會,發佈一份從去年開始進行的調查報告,現勘台灣苗栗、台南及花蓮三地區的光電場狀況,期望藉由梳理過往光電政策的相關經驗,希望政府知往鑒今,改善未來光電政策。
Thumbnail
2023/07/28
不滿勞退新制雇主提撥率6%實施18年來未曾提高,導致年輕勞工退休金領不到舊制勞工的一半金額,再加上中華電信公司承諾跳票,中華電信工會7月4日號召近兩千人,頂著高溫艷陽從總統府前凱道遊行至立法院......
Thumbnail
2023/07/28
不滿勞退新制雇主提撥率6%實施18年來未曾提高,導致年輕勞工退休金領不到舊制勞工的一半金額,再加上中華電信公司承諾跳票,中華電信工會7月4日號召近兩千人,頂著高溫艷陽從總統府前凱道遊行至立法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新聞稿指出,一名林姓女房東,利用親友、子女做人頭買房出租,藉此隱匿巨額租賃所得,且曾自承每月租金收入達百萬,竟拒不繳稅。另查得林女出售不動產取得結餘款237萬餘元流向不明,新北分署於昨日(10/19)會同臺北分署將林女拘提到案,於當日向臺灣新北地方法院聲請管收林女獲准。 林女因欠
Thumbnail
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新聞稿指出,一名林姓女房東,利用親友、子女做人頭買房出租,藉此隱匿巨額租賃所得,且曾自承每月租金收入達百萬,竟拒不繳稅。另查得林女出售不動產取得結餘款237萬餘元流向不明,新北分署於昨日(10/19)會同臺北分署將林女拘提到案,於當日向臺灣新北地方法院聲請管收林女獲准。 林女因欠
Thumbnail
我執業時常看到的糾紛是,買方買了違建之後,發現同社區或同棟住戶把買方告上法院,而法院命令買方要拆除。 很多民眾上法院時,也會跟法官說:「我這個建物,市政府都說我是緩拆的違建、就地合法,我也是真金白銀買過來的,憑什麼我要拆?」。很多民眾會有這個疑問。 快來看林律師這篇文章,瞭解違建如何處理!
Thumbnail
我執業時常看到的糾紛是,買方買了違建之後,發現同社區或同棟住戶把買方告上法院,而法院命令買方要拆除。 很多民眾上法院時,也會跟法官說:「我這個建物,市政府都說我是緩拆的違建、就地合法,我也是真金白銀買過來的,憑什麼我要拆?」。很多民眾會有這個疑問。 快來看林律師這篇文章,瞭解違建如何處理!
Thumbnail
僅管利潤大不如從前,法拍屋仍然是取得相對便宜房屋的重要管道,然而隨著法院資訊日趨透明,要取得超額利潤,也勢必處理相對複雜的各式問題... 參與各種家庭悲劇,還從中得利...
Thumbnail
僅管利潤大不如從前,法拍屋仍然是取得相對便宜房屋的重要管道,然而隨著法院資訊日趨透明,要取得超額利潤,也勢必處理相對複雜的各式問題... 參與各種家庭悲劇,還從中得利...
Thumbnail
【生活話題】為了公益、公共建設,國家就可以徵收土地嗎?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國家行公共建設或都市更新的時候,有時會以徵收土地方式,相關新聞中往往會看到所謂的「釘子戶」的抗議活動,控訴政府不尊重人民、強制拆遷等等。聽眾朋友來信詢問,因公益或公共建設的理由,國家可逕行徵收人民土地嗎?
Thumbnail
【生活話題】為了公益、公共建設,國家就可以徵收土地嗎?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國家行公共建設或都市更新的時候,有時會以徵收土地方式,相關新聞中往往會看到所謂的「釘子戶」的抗議活動,控訴政府不尊重人民、強制拆遷等等。聽眾朋友來信詢問,因公益或公共建設的理由,國家可逕行徵收人民土地嗎?
Thumbnail
/圖片來源:freepik.com/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大家好,我們今天要與大家討論有關「法拍屋」的法律議題,法拍屋因為價格低廉、不用買賣仲介費、可以自主買賣等原因,一直是許多人投資或是購產的焦點,但是,因購買法拍屋而衍生的糾紛也確實是不少,例如:被索取高額搬遷費、原住戶拒絕搬遷、原
Thumbnail
/圖片來源:freepik.com/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大家好,我們今天要與大家討論有關「法拍屋」的法律議題,法拍屋因為價格低廉、不用買賣仲介費、可以自主買賣等原因,一直是許多人投資或是購產的焦點,但是,因購買法拍屋而衍生的糾紛也確實是不少,例如:被索取高額搬遷費、原住戶拒絕搬遷、原
Thumbnail
「履勘完下一步的程序就是拆屋。」新店瑠公圳老屋迫遷案,因農田水利會不甩地方耆老陳罔市一家四代居住此地70年的歷史,優先將土地標讓售給建商,建商提告陳罔市外孫女、屋主賴碧珍要求拆屋還地,屋主敗訴定讞。4月27日早上10點臺北地方法院進行履勘,偕同新店地政事務所、建商律師標示拆除位置以及拆除點.....
Thumbnail
「履勘完下一步的程序就是拆屋。」新店瑠公圳老屋迫遷案,因農田水利會不甩地方耆老陳罔市一家四代居住此地70年的歷史,優先將土地標讓售給建商,建商提告陳罔市外孫女、屋主賴碧珍要求拆屋還地,屋主敗訴定讞。4月27日早上10點臺北地方法院進行履勘,偕同新店地政事務所、建商律師標示拆除位置以及拆除點.....
Thumbnail
新竹縣府無視監察院糾正文?居住於新竹市親仁里的27戶居民遭新竹縣政府提告,要求居民「拆屋還地」並返還「不當得利」,昨日(12/15)其中一戶居民秦順鵬遭到強制執行查封房屋,新竹縣府偕法院執行官欲測量房屋,秦順鵬則在門上貼監察院糾正文並鎖門戒備,勸執行人員遵守糾正文。
Thumbnail
新竹縣府無視監察院糾正文?居住於新竹市親仁里的27戶居民遭新竹縣政府提告,要求居民「拆屋還地」並返還「不當得利」,昨日(12/15)其中一戶居民秦順鵬遭到強制執行查封房屋,新竹縣府偕法院執行官欲測量房屋,秦順鵬則在門上貼監察院糾正文並鎖門戒備,勸執行人員遵守糾正文。
Thumbnail
現在房價越來越高,不少人也有在研究法拍屋,然而法拍屋市場上,存在著不少未辦保存登記的法拍屋,可能是違章建築,也可能是因為建商在還沒辦理保存登記前就已經倒閉或停工,這些未辦保存登記的法拍屋相較其他有登記的法拍屋價格較為低廉。不少人會疑問,未辦保存登記的法拍屋可以買嗎?拍到後能取得未辦保全登記法拍
Thumbnail
現在房價越來越高,不少人也有在研究法拍屋,然而法拍屋市場上,存在著不少未辦保存登記的法拍屋,可能是違章建築,也可能是因為建商在還沒辦理保存登記前就已經倒閉或停工,這些未辦保存登記的法拍屋相較其他有登記的法拍屋價格較為低廉。不少人會疑問,未辦保存登記的法拍屋可以買嗎?拍到後能取得未辦保全登記法拍
Thumbnail
#本集為涉己事務,請小心閱讀 當初以人權立國的政府,為何於今打壓社運、背棄民主?本集邀請公庫記者楊鵑如和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一起來分享在抗爭現場的觀察,警察如何限制新聞自由,以及民進黨執政以來,土地政策及人民集會權利的轉變。
Thumbnail
#本集為涉己事務,請小心閱讀 當初以人權立國的政府,為何於今打壓社運、背棄民主?本集邀請公庫記者楊鵑如和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一起來分享在抗爭現場的觀察,警察如何限制新聞自由,以及民進黨執政以來,土地政策及人民集會權利的轉變。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介紹法拍物件搜尋三大漁場:法院、金服、執行署,本篇接續分享筆者在三小漁場:國有非公用不動產、逾期未辦繼承登記不動產及地籍清理標售的捕魚經驗。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介紹法拍物件搜尋三大漁場:法院、金服、執行署,本篇接續分享筆者在三小漁場:國有非公用不動產、逾期未辦繼承登記不動產及地籍清理標售的捕魚經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