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集035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2013/3/21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raw-image

蓮池大師:

「榮名厚利,世所同競。

了萬境之如空,而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

raw-image

良因曰:

當追逐名利時,除了為滿足個人私欲外,

都還會有個人必須追求的理由。

或者為了家庭、社會,乃至國家、世界。

但是當了解一切都是眾生共業所感,

實際上都只是被業繩所牽時,

就能以智慧分清「盡義務」與「逐名利」的區別了。


(原文)名利

榮名厚利。世所同競。而昔賢謂求之既不可得。

卻之亦不可免。此卻之不可免一語最極玄妙。

處世者當深信熟玩。蓋求不可得。人或知之。卻不可免。

誰知之者。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求為。又求之未得。

不勝其慍。及其得之。不勝其喜。如知其不可免也。

何以喜為。又己得則喜。他人得之則忌。如知其不可免也。

何以忌為。庶幾達宿緣之自致。了萬境之如空。

而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故知此語玄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的沙龍
13會員
174內容數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2022/09/2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要護持我們清淨的戒行, 有「止持」與「作持」兩門。 「止持」便是消極地不造惡業,也就是持好每一條所受之戒。 「作持」是積極地護持這念「菩提心」的正念, 也就是護持我們的戒體, 上述《華嚴經・淨行品》的偈,便是「止持」。 老修行人善護自己的念頭,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僅消極地
Thumbnail
2022/09/2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要護持我們清淨的戒行, 有「止持」與「作持」兩門。 「止持」便是消極地不造惡業,也就是持好每一條所受之戒。 「作持」是積極地護持這念「菩提心」的正念, 也就是護持我們的戒體, 上述《華嚴經・淨行品》的偈,便是「止持」。 老修行人善護自己的念頭,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僅消極地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有生必有死,長短安足論,今得圓僧相,平生願已滿。 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 往生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 良因曰: 當我們能夠知足,必然今生安樂,來世也安樂。 想想我們所追求的,有真實義否?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有生必有死,長短安足論,今得圓僧相,平生願已滿。 當生大歡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 往生極樂國,上品蓮花生,見佛悟無生,還來度一切。」 良因曰: 當我們能夠知足,必然今生安樂,來世也安樂。 想想我們所追求的,有真實義否?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 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今老矣,倘有問者,必以此答。」 良因曰: 輪迴路險,猶如駕船於驚濤駭浪中,海底又有暗礁環伺。 此時稍有不慎,必定沉船、觸礁。 而船上之人猶縱情嬉戲,或各自逞能,豈不葬身海底?
Thumbnail
2022/06/01
2013/5/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 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今老矣,倘有問者,必以此答。」 良因曰: 輪迴路險,猶如駕船於驚濤駭浪中,海底又有暗礁環伺。 此時稍有不慎,必定沉船、觸礁。 而船上之人猶縱情嬉戲,或各自逞能,豈不葬身海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2013/11/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張夢復云:「受得小氣,則不至於受大氣。 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 凡事最不可想佔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爭也。 我一人據之,則怨萃於我矣。我失便宜,則眾怨消矣。 故終身失便宜,乃終身得便宜也。 此余數十年閱歷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 良因曰:
Thumbnail
2013/11/1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張夢復云:「受得小氣,則不至於受大氣。 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 凡事最不可想佔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爭也。 我一人據之,則怨萃於我矣。我失便宜,則眾怨消矣。 故終身失便宜,乃終身得便宜也。 此余數十年閱歷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 良因曰:
Thumbnail
2013/3/27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西方確指》: 「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 在今日決不是牽郎拽弟,打哄過日之時矣。道業未成, 無常至速,急宜斂迹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 良因曰: 隨順流俗,縱任習氣,那是毫不費力的; 若欲逆流而上,則須信念堅定。
Thumbnail
2013/3/27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西方確指》: 「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 在今日決不是牽郎拽弟,打哄過日之時矣。道業未成, 無常至速,急宜斂迹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 良因曰: 隨順流俗,縱任習氣,那是毫不費力的; 若欲逆流而上,則須信念堅定。
Thumbnail
2013/10/12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 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閒談戲謔,慎勿形言。 結怨仇,招禍害,傷陰騭,皆由於此。」 良因曰: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非人終究感召是非人,也必招來是非。 損陰德、招災禍,就為逞一時口舌之快。
Thumbnail
2013/10/12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 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閒談戲謔,慎勿形言。 結怨仇,招禍害,傷陰騭,皆由於此。」 良因曰: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非人終究感召是非人,也必招來是非。 損陰德、招災禍,就為逞一時口舌之快。
Thumbnail
2013/9/27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須審勢、擇人。 『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 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 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 蓋群情多暗於遠識,小人不便於私己,群起而壞之,
Thumbnail
2013/9/27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須審勢、擇人。 『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 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 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 蓋群情多暗於遠識,小人不便於私己,群起而壞之,
Thumbnail
2013/8/4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敦詩書,尚氣節,慎取與,謹威儀,此惜名也。 競標榜,邀權貴,務矯激,習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靜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辱身喪名,莫不由此。 求名適所以壞名,名豈可市哉!」 良因曰: 敦詩書者,知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能篤行勝賢的教誨。 智者思之!
Thumbnail
2013/8/4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敦詩書,尚氣節,慎取與,謹威儀,此惜名也。 競標榜,邀權貴,務矯激,習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靜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辱身喪名,莫不由此。 求名適所以壞名,名豈可市哉!」 良因曰: 敦詩書者,知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能篤行勝賢的教誨。 智者思之!
Thumbnail
2013/3/2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袁了凡: 「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 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 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 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 苟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幸勿自誤!」 良因曰: 相信這些都是大家的熟境界,
Thumbnail
2013/3/26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袁了凡: 「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 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 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 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 苟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幸勿自誤!」 良因曰: 相信這些都是大家的熟境界,
Thumbnail
2013/5/1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富貴,怨之府也。 才能,身之災也。 聲名,謗之媒也。 歡樂,悲之漸也。」 「只是常有懼心,退一步做,見益而思損,持滿而思溢,則免於禍。」 良因曰: 富貴等是福報相,本不涉及好壞。 但是如果富貴而不能施,有才能而不以德配之
Thumbnail
2013/5/18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富貴,怨之府也。 才能,身之災也。 聲名,謗之媒也。 歡樂,悲之漸也。」 「只是常有懼心,退一步做,見益而思損,持滿而思溢,則免於禍。」 良因曰: 富貴等是福報相,本不涉及好壞。 但是如果富貴而不能施,有才能而不以德配之
Thumbnail
2013/3/21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榮名厚利,世所同競。 了萬境之如空,而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 良因曰: 當追逐名利時,除了為滿足個人私欲外, 都還會有個人必須追求的理由。 或者為了家庭、社會,乃至國家、世界。 但是當了解一切都是眾生共業所感, 實際上都只是被業繩所牽時,
Thumbnail
2013/3/21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榮名厚利,世所同競。 了萬境之如空,而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 良因曰: 當追逐名利時,除了為滿足個人私欲外, 都還會有個人必須追求的理由。 或者為了家庭、社會,乃至國家、世界。 但是當了解一切都是眾生共業所感, 實際上都只是被業繩所牽時,
Thumbnail
2014.11.26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伊川先生①曰: 禍能生福,福能生禍。 禍生於福者,緣處災危之際,切于思安,深於求理。 遂能祗畏敬謹,故福之生也宜矣。 福生於禍者,緣居安泰之時,縱其奢欲,肆其驕怠, 尤多輕忽侮慢,故禍之生也宜矣。 聖人云,多難成其志,無難喪其身。得乃喪之端,喪乃得之理。
Thumbnail
2014.11.26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伊川先生①曰: 禍能生福,福能生禍。 禍生於福者,緣處災危之際,切于思安,深於求理。 遂能祗畏敬謹,故福之生也宜矣。 福生於禍者,緣居安泰之時,縱其奢欲,肆其驕怠, 尤多輕忽侮慢,故禍之生也宜矣。 聖人云,多難成其志,無難喪其身。得乃喪之端,喪乃得之理。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8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每見學者,恣肆不懼因果。 嘆息久之曰:「勞生如旅泊,住則隨緣,去則亡矣。彼所得能幾何? 爾輩不識廉恥,干犯名分,污瀆宗教,乃至如是。 大丈夫志在恢弘祖道,誘掖後來,不應私擅己慾,無所避忌,謀一身之禍,造萬劫之殃。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良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8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每見學者,恣肆不懼因果。 嘆息久之曰:「勞生如旅泊,住則隨緣,去則亡矣。彼所得能幾何? 爾輩不識廉恥,干犯名分,污瀆宗教,乃至如是。 大丈夫志在恢弘祖道,誘掖後來,不應私擅己慾,無所避忌,謀一身之禍,造萬劫之殃。 《壁記》 【演蓮法師譯文】 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