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集074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5/15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袾宏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務,
惟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今老矣,倘有問者,必以此答。」
良因曰:
輪迴路險,猶如駕船於驚濤駭浪中,海底又有暗礁環伺。
此時稍有不慎,必定沉船、觸礁。
而船上之人猶縱情嬉戲,或各自逞能,豈不葬身海底?
只有那「安分守愚」者,能專心致志,方能航向安樂的彼岸!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3/5/14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問:人不信淨土,恐只是本來福薄?答:此言甚是。」 良因曰: 如《十法經》所述:「於長夜漂泊輪迴中,尋覓我者; 於長夜中為癡所覆,從睡眠中醒覺我者; 沉溺有海,拔濟我者…」 當攝受有情生淨土已,更加持眾生,成就廣大六神通;
2013/5/1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袁宏道: 「五濁惡世,寒熱苦惱,穢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 良因曰: 由於過去惡業所感,世間種種苦惱相逼。 寒則心寒,寒徹心扉;熱則心熱,熱惱煎熬。 再加上五惡、五痛、五燒…這就是我們所貪愛的世間, 確實不容一刻居住。 世俗人不想活的太明白,而願意醉生夢死;
2013/5/9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西齋禪師: 「咫尺金容白玉毫。單稱名號豈徒勞。 晨持萬遍烏輪上。夜課千聲兔魄高。 歲閱炎涼終不倦。天真母子會相遭。 如何說得娑婆苦。苦事紛紛等蝟毛」 良因曰: 面對著彌陀的尊容,勤勤懇懇地念佛, 從凌晨到正午,再從傍晚到夜深,從年至年終,無厭倦。
2013/5/8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幽溪法師: 「若生恩愛時,當念淨土眷屬無有情愛, 何當得生淨土遠離此愛。 若生瞋恚時,當念淨土眷屬無有觸惱, 何當往生淨土得離此瞋。 若受苦時,當念淨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若受樂時,當念淨土之樂,無央無待。 凡歷緣境,皆以此意而推廣之,則一切時處, 良因曰:
2013/5/7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幽溪法師: 「娑婆有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所牽,矧多愛乎? 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所轉,矧多念乎? 嗚呼!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此兩語刮瞖眼之金錍,治膏肓之聖藥。 凡有志於求生極樂者,宜書於屋壁,銘於肌膚, 時時莊誦,念念提撕!」 良因曰:
2013/5/6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又復當護人心,勿使誇嫌,動用自若; 息世雜善; 不貪名利,遠離邪惡; 處事必忠,將過歸己; 捐棄伎能,惟求往生。」 良因曰: 修淨業必依正助二行,正行即是信願行三資糧, 助行則是包括上述之一切福德事。 於護人心、離貪染中培福,亦是助成三資糧之力。
2013/5/14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蓮池大師: 「問:人不信淨土,恐只是本來福薄?答:此言甚是。」 良因曰: 如《十法經》所述:「於長夜漂泊輪迴中,尋覓我者; 於長夜中為癡所覆,從睡眠中醒覺我者; 沉溺有海,拔濟我者…」 當攝受有情生淨土已,更加持眾生,成就廣大六神通;
2013/5/1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袁宏道: 「五濁惡世,寒熱苦惱,穢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 良因曰: 由於過去惡業所感,世間種種苦惱相逼。 寒則心寒,寒徹心扉;熱則心熱,熱惱煎熬。 再加上五惡、五痛、五燒…這就是我們所貪愛的世間, 確實不容一刻居住。 世俗人不想活的太明白,而願意醉生夢死;
2013/5/9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西齋禪師: 「咫尺金容白玉毫。單稱名號豈徒勞。 晨持萬遍烏輪上。夜課千聲兔魄高。 歲閱炎涼終不倦。天真母子會相遭。 如何說得娑婆苦。苦事紛紛等蝟毛」 良因曰: 面對著彌陀的尊容,勤勤懇懇地念佛, 從凌晨到正午,再從傍晚到夜深,從年至年終,無厭倦。
2013/5/8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幽溪法師: 「若生恩愛時,當念淨土眷屬無有情愛, 何當得生淨土遠離此愛。 若生瞋恚時,當念淨土眷屬無有觸惱, 何當往生淨土得離此瞋。 若受苦時,當念淨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若受樂時,當念淨土之樂,無央無待。 凡歷緣境,皆以此意而推廣之,則一切時處, 良因曰:
2013/5/7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幽溪法師: 「娑婆有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所牽,矧多愛乎? 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所轉,矧多念乎? 嗚呼!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此兩語刮瞖眼之金錍,治膏肓之聖藥。 凡有志於求生極樂者,宜書於屋壁,銘於肌膚, 時時莊誦,念念提撕!」 良因曰:
2013/5/6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又復當護人心,勿使誇嫌,動用自若; 息世雜善; 不貪名利,遠離邪惡; 處事必忠,將過歸己; 捐棄伎能,惟求往生。」 良因曰: 修淨業必依正助二行,正行即是信願行三資糧, 助行則是包括上述之一切福德事。 於護人心、離貪染中培福,亦是助成三資糧之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1--人世多苦難,佛懷有平安--天災人禍,難以預料,若常念佛,大事化小,化無。念佛人,佛常住頂,放光守護;菩薩相隨,天神擁衛--現世安樂,臨終往生。凡夫心剎那不停,不出貪瞋痴—起心動念,如浪推湧,遍滿宇宙,又從宇宙邊際,返回自心。對他人好,即對自己好;討厭他人,必射回自己,自他都不好. 象山慶[藕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這則故事值得我們反省:年少比丘這樣思惟:如果為了自己活命,緊抓著浮板或救生圈,雖然可以避免沈入海底;但如果不遵守佛陀的教導,將永遠沉沒在生死輪迴的大海中,雖然沒有沈入一般的大海,但卻沈沒於生死輪迴的大海中了!當我們面臨生死關頭的時候,請問我們自己又是如何選擇呢?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Thumbnail
念佛要法 。 只有一念真誠 。 勿間斷勿分別而已 。未來勿將迎 。 已過勿留滯 。 專顧現前一句 。字字分明 。病中自修六度 。以慈悲歡喜為布施 。 以嚴淨三業為持戒 。以隨緣順受為忍辱 。 以調伏習氣為精進 。以不忘正念為禪定 。 以方便覺察為智慧 。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大慧宗杲禪師: 士大夫學此道,多求速效,宗師未開口時,早將心意識領解了也。及乎緩緩地跟著,一似落湯螃蟹,手忙腳亂無討頭處。殊不知閻家老子面前,受鐵棒,吞熱鐵圓者,便是這領解。求速效者更不是別人。所謂希得返失,務精益麤,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聖嚴法師:  這段話指出有些知識份子傾向於急著得到結果,
Thumbnail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此岸名娑婆,眾生輪轉生死陷火宅;彼岸名涅槃,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佛陀普為十方演說無上甚深微妙法,法者,筏也,能截愛流超彼岸。如筏喻者,種種苦口,譬喻言詞,應機度化假方便。不應取法,如來標月指,開佛知見示眾生,明月本在,非指所生,著
Thumbnail
21--人世多苦難,佛懷有平安--天災人禍,難以預料,若常念佛,大事化小,化無。念佛人,佛常住頂,放光守護;菩薩相隨,天神擁衛--現世安樂,臨終往生。凡夫心剎那不停,不出貪瞋痴—起心動念,如浪推湧,遍滿宇宙,又從宇宙邊際,返回自心。對他人好,即對自己好;討厭他人,必射回自己,自他都不好. 象山慶[藕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這則故事值得我們反省:年少比丘這樣思惟:如果為了自己活命,緊抓著浮板或救生圈,雖然可以避免沈入海底;但如果不遵守佛陀的教導,將永遠沉沒在生死輪迴的大海中,雖然沒有沈入一般的大海,但卻沈沒於生死輪迴的大海中了!當我們面臨生死關頭的時候,請問我們自己又是如何選擇呢?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Thumbnail
念佛要法 。 只有一念真誠 。 勿間斷勿分別而已 。未來勿將迎 。 已過勿留滯 。 專顧現前一句 。字字分明 。病中自修六度 。以慈悲歡喜為布施 。 以嚴淨三業為持戒 。以隨緣順受為忍辱 。 以調伏習氣為精進 。以不忘正念為禪定 。 以方便覺察為智慧 。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大慧宗杲禪師: 士大夫學此道,多求速效,宗師未開口時,早將心意識領解了也。及乎緩緩地跟著,一似落湯螃蟹,手忙腳亂無討頭處。殊不知閻家老子面前,受鐵棒,吞熱鐵圓者,便是這領解。求速效者更不是別人。所謂希得返失,務精益麤,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聖嚴法師:  這段話指出有些知識份子傾向於急著得到結果,
Thumbnail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此岸名娑婆,眾生輪轉生死陷火宅;彼岸名涅槃,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佛陀普為十方演說無上甚深微妙法,法者,筏也,能截愛流超彼岸。如筏喻者,種種苦口,譬喻言詞,應機度化假方便。不應取法,如來標月指,開佛知見示眾生,明月本在,非指所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