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夯寶寶學佛記

7公開內容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
原著:善戒尼師 護養妻子與孩子也是真吉祥,佛陀說這是在家人的責任。 佛陀沒要求每個人都出家。 所有的丈夫應該對妻子忠誠、體貼、尊重,不可以另尋他歡。 如果丈夫對太太忠誠體貼尊重,太太也能以這種態度來回報,那麼就會家庭和睦其樂融融。 如果丈夫不忠,外面另有女人,會使家庭破碎,孩子不但會失去對父親的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
這段開示來自2019年的時候尊者在悉尼的現場開示,隨喜悉尼法友的邀請和悉心準備,在這段開示中,您如果能仔細收聽學習,會清楚很多僧俗互動時的注意事項,能夠避免很多過失,也會因為懂道理後,可以造更多護持僧團的善業。 出家人主動提出幫忙,這樣沒問題,不算役使。當居士在處理寺院事務的時候,不要去指使出家人做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
2017.7.13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有聰明人,以禪宗與儒典和會,此不惟慧解圓融,亦引進諸淺識者,不復以儒謗釋,其意固甚美矣。 雖然,據粗言細語,皆第一義①,則誠然誠然。 若按文析理,窮深極微,則翻成戲論,已入門者,又不可不知也。 【注釋】 ①第一義:佛教稱究竟圓滿的真理為「第一義」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
常聽人說:「受苦時作消業想。」 那我們省思,受苦能消業的前提是什麼? 是不是只要受苦,就是消業? 受苦時能夠消業,前提是什麼。 我們來看,三界六道輪迴中的眾生都是以苦為本,而諸佛菩薩又是以苦為師。一樣的苦,為什麼會有兩樣的看待呢? 這就是我們發心不同導致的。也就是說,受苦能夠消業,它的前提就是看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
包括在三十二種無益的言論之內的言論是不適合的,因為它導致禪相消失。 與十論有關的言論則適合,但是即使如此也應該適量。 獸語(tiracchànakathà): 許多譯者把這一詞譯為「獸語」。 然而,直譯 tiracchāna 是「向橫走」。 雖然這一詞用來稱呼動物,註釋(中部注)解釋,在這裡它是指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
智慧能夠去除無明的黑暗。這種黑暗朦蔽了身心現象中無常、苦和無我三共相。 在觀禪中,五取蘊是正念觀察和擇法的目標,五取蘊是色蘊(身)、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心),由於身見和渴愛而有執取。 我們為什麼會執取五取蘊呢?因為我們還沒看到其背後隱藏的過患和危險。一個稚子因迷戀燦爛美麗的焰火,發展出強烈的渴愛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
一、正念 正念是面對面接觸並如實觀察所欲觀察的目標,並保持不忘失。正念遠離評斷、偏差、偏見或偏愛。相反地,心念保持衡端正,僅僅如實觀察、了知、開放,並接受當下所生起的現象,不加修飾或減損。 比方說,生氣時,知道憤怒現起,只純粹去觀察、覺知它持續存在。觀察其他名法色法也此。純粹的了知,可善巧偵測微細的
Thumbnail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