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放寬電動滑板車限制的理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前一陣子給兒子買了玩具滑板車,讓他高興了好幾天。只是新鮮勁一過,最近他又懶得推出去滑。現在連上學他偶而也會發懶,如果哪天學校肯開放學生腳蹬滑板車上下學,相信他會天天開心地上學去。

雖然學校開放滑板車的日子遙遙無期,日本政府卻在上個月2022年4月29日,國會通過了道路交通法修改案。其中一項內容剛好跟我家最近購入的「滑板車」有點相關,讓我開始留意相關消息。

raw-image

具體修改內容如下

  • 降低「電動滑板車」的限制,原本的法規將它歸類為摩托車。
  • 新規定,最高速限20km/h以下者,只要年滿16歲以上,無需駕照即可騎乘。(超過20km/h的電動滑板車仍比照原規定)
  • 不強制要求戴安全帽,6km/h以上者必須行駛車道,6km/h以下者可比照自行車行駛人行道。(簡言之,大體比照電動自行車)

為何日本政府會在此時修改上述法規呢?

個人推估可能基於以下理由,由於是個人觀點,可能不夠全面,僅供參考。

  1. 歐美等國提前掀起電動滑板車風潮。
  2. 解決現有的交通亂象,希冀解決最後一哩路問題。
  3. 新冠疫情遲遲不絕帶來的影響。
  4. 有民間團體協助推動立法進程。

1.歐美等國提前掀起電動滑板車風潮

不帶動力的滑板車,據說早在100年前已經誕生,並在上世紀末成為風靡全球的兒童玩具。而歐美的電動滑板車經由共享行業的推廣也在近年帶動流行,日本也很快追隨其後。但是新型交通載具的崛起面對的最大障礙,主要來自各國法規的限制。美國因為是聯邦制國家,各州可自定法律,面對這種處於灰色地帶的新型交通載具,有些州郡比較開放,如加州、德州、佛羅里達州率先允許電動滑板車上路。歐洲的馬德里、巴黎、柏林也領先一步開放。

歐美率先訂立新法規,提供了標準給日本參考,底下就是日本警察廳於2021年考察各國相關法規後提出的報告書。

raw-image

2.解決現有的交通亂象,希冀解決最後一哩路問題

這次國會通過修改案,另一個理由是市面上已經可以輕易買到價廉物美的電動滑板車,但是因為缺乏法規管制,造成購買者隨意任行,交通亂象頻現。

新法規成立前,將電動滑板車視為摩托車的一種,騎乘人必須擁有駕照,滑板也比照摩托車,必須裝配相關零部件,領取牌照後才能合法上路。

但是購買者在商店購買不符規定的電動滑板車卻自行騎上公路,有人就會有樣學樣,覺得很酷也跟著購買上路。導致不少人以為這種電動滑板車跟玩具滑板車一樣,不需駕照,隨意可上路。

修法後等同放寬了使用限制,讓更多消費者可以更簡便地使用此種微小型移動載具,同時能解決最後一哩路的移動問題。

raw-image

3.新冠疫情遲遲不絕帶來的影響

有些行業的從業人員無法在家遠程辦公,通常必須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上班地點。因此害怕感染的人們,為了避免感染,傾向改為自行開車、騎自行車。電動滑板車也是一種適合的交通工具。近年來共享單車、共享電動滑板車也在東京、大阪、京都等都會區悄悄流行起來。最近常在車站周圍發現下圖這家業者的共享電動滑板車,由於他們在修法前已經開始此業務,因此可以看到車後掛著白色車牌。

raw-image

4.有民間團體協助推動立法進程。

2019年由電動滑板車相關業者自行組成的「マイクロモビリティ(Micromobility)推進協議会」(微小型移動載具推進協議會)在修改案中發揮重要作用。光看名字也能推想出這個民間組織的成立目的,他們的主要工作,教育消費者養成守法習慣,提供各種數據給政府機構參考以便制定政策,配合警察揪出行業的害群之馬。

這樣的做法並不僅限於電動滑板車業者,也是日本多數企業慣有的商業習慣。他們在平時雖是競爭關係的同業,但是彼此都信奉「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的理念,尤其越是創新產業領域,這種傾向越明顯。

再舉一個例子,多年前遊戲裡的轉蛋設計方式、機率問題曾經引發社會問題,最終就是依靠各遊戲公司大家共同遵守遊戲協會自主決定的轉蛋設計指南而解決此問題。

如果出現不肯遵守轉蛋設計指南的遊戲公司會如何呢?只要不會被多數消費者抗議那也沒事,不過,萬一出現重大消保法案件,這款遊戲的壽命就不久矣,連帶地這家公司的信用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raw-image

修正案在國會通過後,通常1~2年內會正式實施,期待日本在這個產業能更發展壯大,以便解決個人的最後一哩路問題。 XD

2022/05/18 posted.

原文連結日本幕後觀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元小科的沙龍
75會員
101內容數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元小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個人親身體驗,具體介紹日本公立小學的家長會內容以及特別規定。
Thumbnail
2025/04/23
個人親身體驗,具體介紹日本公立小學的家長會內容以及特別規定。
Thumbnail
2025/03/25
移居日本的外國人也可以擺路邊攤,提供另一種極低成本的創業思路。
Thumbnail
2025/03/25
移居日本的外國人也可以擺路邊攤,提供另一種極低成本的創業思路。
Thumbnail
2025/02/26
實際案例解說何謂“過度體貼的日本做法”
Thumbnail
2025/02/26
實際案例解說何謂“過度體貼的日本做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聽眾朋友來信 兩位主持人有在使用滑板車通勤嗎?我覺得很方便耶,比走路快,也可以帶進公車、捷運、和辦公室,還有運動效果,而且感覺上還可以幫地球節能減碳,一舉數得。但很可惜的是,在臺灣,目前電動滑板車是不能在一般道路上使用的。如果選擇用電動滑板車通勤,會有什麼法律風險嗎?
Thumbnail
聽眾朋友來信 兩位主持人有在使用滑板車通勤嗎?我覺得很方便耶,比走路快,也可以帶進公車、捷運、和辦公室,還有運動效果,而且感覺上還可以幫地球節能減碳,一舉數得。但很可惜的是,在臺灣,目前電動滑板車是不能在一般道路上使用的。如果選擇用電動滑板車通勤,會有什麼法律風險嗎?
Thumbnail
廣東人在粵語中把電動自行車叫做『電雞』,就是電力驅動的自行車,在廣州禁摩(機車)後的這些年,路上是越來越常見了。按照規定,電雞本來應該是圖一的樣子,但實際上右面的這種也越來越多了。廣州是個常住人口將近1900萬的超大城市,交通擁堵不堪
Thumbnail
廣東人在粵語中把電動自行車叫做『電雞』,就是電力驅動的自行車,在廣州禁摩(機車)後的這些年,路上是越來越常見了。按照規定,電雞本來應該是圖一的樣子,但實際上右面的這種也越來越多了。廣州是個常住人口將近1900萬的超大城市,交通擁堵不堪
Thumbnail
隨處可見俗稱「外勞電動車」的「電動自行車」滿街跑,尤其是工業區鄰近的地區,已經是台灣習以為常的風景之一。2022年11月30日,交通部最新的政策,決定要求「電動自行車」必須比照汽機車掛牌,以利納入政府與交通管理體系管理。 為什麼要求掛牌納管?有什麼重點須知?微電車新法三重點:掛牌、納保、限齡。
Thumbnail
隨處可見俗稱「外勞電動車」的「電動自行車」滿街跑,尤其是工業區鄰近的地區,已經是台灣習以為常的風景之一。2022年11月30日,交通部最新的政策,決定要求「電動自行車」必須比照汽機車掛牌,以利納入政府與交通管理體系管理。 為什麼要求掛牌納管?有什麼重點須知?微電車新法三重點:掛牌、納保、限齡。
Thumbnail
2022年11月30日起,家中的電動自行車需要掛牌、投保強制險才可以上路。 自11月30日起,家中的電動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需要掛牌才能上路,違者處1200元以上,3600以下罰鍰。 家裡寶貝現在上下學騎電動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加上老人家體力上沒辦法騎一般機車,希望選擇重量較輕的"微型電動
Thumbnail
2022年11月30日起,家中的電動自行車需要掛牌、投保強制險才可以上路。 自11月30日起,家中的電動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需要掛牌才能上路,違者處1200元以上,3600以下罰鍰。 家裡寶貝現在上下學騎電動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加上老人家體力上沒辦法騎一般機車,希望選擇重量較輕的"微型電動
Thumbnail
六月三日是聯合國明定的世界自行車日,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會舉辦各種活動來提倡騎自行車。 全世界各大都市,尤其歐洲重視永續發展的國家,也積極建立城市裡的單車路網,讓單車不只是休閒旅遊時使用,還是上下班與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 關於移動的一些聯想
Thumbnail
六月三日是聯合國明定的世界自行車日,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會舉辦各種活動來提倡騎自行車。 全世界各大都市,尤其歐洲重視永續發展的國家,也積極建立城市裡的單車路網,讓單車不只是休閒旅遊時使用,還是上下班與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 關於移動的一些聯想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平常怎麼解決短程的交通需求?由Onemile一英哩推出的HaloS光環S電動滑板車,除了具有好折收、小體積的優勢外,續航力可達40km,規格相當好的一台車!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平常怎麼解決短程的交通需求?由Onemile一英哩推出的HaloS光環S電動滑板車,除了具有好折收、小體積的優勢外,續航力可達40km,規格相當好的一台車!
Thumbnail
在日本原本被歸類為摩托車的「**電動滑板車**」(electric kickboard/electric scooter)即將放寬限制,新的法規有了什麼變化?為何要修法呢?對使用者能帶來什麼好處?
Thumbnail
在日本原本被歸類為摩托車的「**電動滑板車**」(electric kickboard/electric scooter)即將放寬限制,新的法規有了什麼變化?為何要修法呢?對使用者能帶來什麼好處?
Thumbnail
來韓國之後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新的發現,發現跟台灣不一樣的地方,在今天這篇文章當中想要紀錄目前在韓國生活一個月以來,我看到一些讓我覺得很酷亦或意想不到的事情。
Thumbnail
來韓國之後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新的發現,發現跟台灣不一樣的地方,在今天這篇文章當中想要紀錄目前在韓國生活一個月以來,我看到一些讓我覺得很酷亦或意想不到的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